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精選11篇)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

  一、觀後感的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昇華到頂點。

  二、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精選11篇)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精選11篇),歡迎大家閱讀。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1

  書信,這樣一種已經瀕臨絕跡的文學形式,透過這樣的綜藝節目再次進入人們的生活,在娛樂之餘,更多的是得到了一些醒悟吧!

  說不定現在的小孩們都不知書信為何物,而只知qq、微信,可我一直就對訴諸於筆端的書信有些微妙的好感,曾經也有過一兩筆友,也曾保留著幾封書信,偶爾翻出來讀讀,往往能找到回憶的閘門,讓曾經的故事宣洩而出,這種感覺已不可多得了,不免令人唏噓!節目裡挑選的書信,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重現,而不是旁人杜撰的野史,那些文字裡的真情實感躍然紙上,再透過臺詞功力深厚的讀信人渲染演繹,真真覺得比看一場耗資巨大的電影場景更讓人覺得舒心,何冰讀的那封父親寫給兒子的信,讓人深有感觸,把一碗雞湯熬出了別樣的味道,他為了養家,放棄了自己的拍照理想,去做各種能賺大錢的工作,天真的以為等有了錢同樣可以實現理想,可不曾想最終卻力不從心了,當然因為他的放棄理想卻成就了自己兒子的追求理想,但他也不是讓他為所欲為,他說房子是靠一個男人自己掙,要麼你一邊理想主義的生活一邊掙夠錢買房子,要麼就為了房子妥協你的理想,要麼就找個同樣理想主義的人一起生活,這種考驗能讓你的人生變得豐富,將來如果妥協了,要懂得鄙視自己!

  或許,我們一邊懊惱著自己沒有一個這樣開明的老爸,一邊思考著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成為這樣的老爸,我們希望,不管是透過書信還是微信,這樣的溝通和智慧應該永遠存在著!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2

  前段時間翻看《半月談》,偶然看到一篇題為《書信或逝情懷未老》的文,被這題打動了,認真看了起來。文中開篇便提到《見字如面》第一期演員嘉賓王耀慶讀畫家黃永玉寫給著名劇作家曹禺的一封信,信中引用莎翁《馬克白》裡的一句話:“醒來啊,馬克白,把沉睡趕走。”文中還有這樣一段話:“書信寫作被稱為“最溫柔的藝術”。許多人懷念手寫書信時代,是因為通訊的快樂本身來自兩個層面,一是書寫,二是等待。”

  這些就是我認識《見字如面》的經過,接著便一口氣的看完了十多期,每一期,我都是很有代入感地去看,摘記下。最初的原因是喜歡聽故事,而書信打開了歷史。一直看到後來,不管是數百數千年前的古韻、英勇就義前的絕命書、名人間的書信還是質樸的家書,我都愛聽。他們把我帶進一個個鮮活的時代場景和人生故事裡,去領會那代人的精神情懷和生活智慧。因為是很投入的去聽,我的感受有時是熱血沸騰、有時是浪漫少女心、有時是感動極了,這就是書信的力量吧!每封書信讀完後會有嘉賓老師去講解書信背後的故事,我們總是感嘆:“他這樣一個人,居然會寫這樣一封信!”的確,我們有一些話不容易說出口,寫下來反倒可以更清楚、更深情的表達,這就是書信的力量吧!

  觀後感有三點。其一,節目的宗旨和意義好,用書信開啟歷史,傳播了正能量。其二,讀信人演繹的好,拆信人解讀的好。對於像我這樣的“歷史文盲”,從來都只靠死記硬背,卻從來知之甚少。我們看完節目後,總歸是漲了點知識,可能中小學生還提高了語文水平,這比玩手機打遊戲會更有營養的。其三,感動的淚流滿面,一塌糊塗之餘,讓人思考,感悟良多。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3

  還記得第一季看了一期,被某些不喜的環節淡去了興趣,就沒有再看。當時有些遺憾,這麼好的一個素材節目,卻被烹飪成了那樣。

  偶然看到了第二季的播出,封面是周迅,倒是有些驚喜。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看了第一期,每期劃分主題的想法很棒,尤其是第一期沉重的生死話題讓隔著螢幕的我,險些抑制不住眼眶裡的淚水。信件選材空間範圍更加寬廣,尤其是還有一封現世兒子寫給母親的信。

  在讀每封信之前,介紹信件的緣由方面更加詳細了一些,能讓觀眾在聽信之前對信件的情感基調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在嘉賓解讀方面,主持人終於不再搶詞了,把話語更多的交給瞭解讀嘉賓。正值鏘鏘三人行停播之際,梁文道也加入了見字如面,或許把主持人換成竇文濤就圓滿了。解讀的風格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許子東老師也許是為了歡迎初來的`梁文道,更多地讓梁文道掌握解讀節奏。其實個人更喜歡許子東老師的娓娓道來,希望在之後的節目裡兩個人能更和諧的掌控解讀節奏。

  在讀信嘉賓方面,也多了不少驚喜,少了一些小鮮肉們,多了更有文化底蘊的嘉賓們,更加期待未出場的嘉賓們了,歸亞蕾老師還是一如既往地優雅。覺得有些美中不足的是,為什麼會加上了一些吃瓜群眾來提問呢?感覺跟整個節目風格有些不搭。還有在讀一些文言信件時,會用普通話代替,不過字幕還是文言文。其實,稍微有些文言功底的人理解這些信件的內容應該不難。個人覺得還是讀文言,字幕改成白話文可能會更好一些,也能向大眾普及優秀的古文。

  不過瑕不掩瑜,第二季的確是驚喜,希望未來能湧現出更多的這種型別的節目,向大眾普及人文關懷。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4

  書信,這樣一種已經瀕臨絕跡的文學形式,透過這樣的綜藝節目再次進入人們的生活,在娛樂之餘,更多的是得到了一些醒悟吧!說不定現在的小孩們都不知書信為何物,而只知qq、微信,可我一直就對訴諸於筆端的書信有些微妙的好感,曾經也有過一兩筆友,也曾保留著幾封書信,偶爾翻出來讀讀,往往能找到回憶的閘門,讓曾經的故事宣洩而出,這種感覺已不可多得了,不免令人唏噓!

  節目裡挑選的書信,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重現,而不是旁人杜撰的野史,那些文字裡的真情實感躍然紙上,再透過臺詞功力深厚的讀信人渲染演繹,真真覺得比看一場耗資巨大的電影場景更讓人覺得舒心,何冰讀的那封父親寫給兒子的信,讓人深有感觸,把一碗雞湯熬出了別樣的味道,他為了養家,放棄了自己的拍照理想,去做各種能賺大錢的工作,天真的以為等有了錢同樣可以實現理想,可不曾想最終卻力不從心了,當然因為他的放棄理想卻成就了自己兒子的追求理想,但他也不是讓他為所欲為,他說房子是靠一個男人自己掙,要麼你一邊理想主義的生活一邊掙夠錢買房子,要麼就為了房子妥協你的理想,要麼就找個同樣理想主義的人一起生活,這種考驗能讓你的人生變得豐富,將來如果妥協了,要懂得鄙視自己!或許,我們一邊懊惱著自己沒有一個這樣開明的老爸,一邊思考著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成為這樣的老爸,我們希望,不管是透過書信還是微信,這樣的溝通和智慧應該永遠存在著!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5

  從《見字如面》合集第一期,觀眾可以看到,每期60分鐘的時長裡有至少七封信,除了明星的演繹之外,還有文化嘉賓坐陣第二現場,品鑑明星的表揚,並對每封信的來源和背後的故事逐一進行闡釋和解讀。

  第一期節目,《見字如面》就如同開出一部時光穿梭專列,大千世界,人生百味,雲集至此。

  8位寫信人跨越古今,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掃六合軍中的大頭兵黑夫和驚,又有唐代大家韓愈,民國洛神蕭紅,當今藝壇宿將黃永玉、曹禺,寶島歌后鄧麗君和蔡琴;而收信人更是洋洋灑灑,父母高堂,好友親眷、吃瓜群眾,甚至還有一條鱷魚!

  8封信給出情感體驗也非常豐富:黑夫與驚與家人的兒女情長、與他們的大哥衷至死不渝的兄弟情深;蕭紅把對弟弟的思念上升為對抗戰取勝的信念:中國有你們,中國不會亡的;韓愈借罵鱷魚,祭出這篇指桑罵槐敲山震虎的檄文,一片拳拳愛民之心;蔡琴為前夫楊德昌去世致媒體的公開信,呈現出一個女人的深情與失落、痛苦與超脫,更表達了一個女人的大愛;黃永玉與曹禺之間呈現的是君子之交真如鐵,披肝瀝膽,見骨見血,而鄧麗君和她亦師亦友的老師莊奴的交往,則呈現了友情的另一面,歡快輕靈,心心相印。

  第二期即將上線的節目,從前兩天推出的單曲看既有民國才女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又有“三體老爸”劉慈欣用科幻向女兒抒情,真可謂跨度奇偉。這一集,即將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情感巔峰體驗?銷魂蝕骨的愛情?感天動地的親情?奇幻美妙的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洗耳恭聽。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6

  “字型”,是人們的第二幅面孔。“字如其人”便是這個道理。漢字莊重穩健,矯若驚龍,方方正正。這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所以,字型直接反映了執筆者的精神面貌。

  謝老師要求每位組長把字寫出最高水平。我認為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能力的提升,更是在為其他人做出表率。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讓別人向榜樣看齊。

  之前的時候,我的字不算美觀。當老師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我就決定要把每一個字寫工整、寫美觀。“一橫一豎見功底,一撇一捺見態度”。只有心正,字才會正;只有心靜,字才會穩重。

  “見字如面”中的“面”,並非是人直觀的外表,而是不容易顯現出來的內心世界。也就是說,儘管這個人其貌不揚,但他的字卻很好看,那麼他的內心一定是美的,他的氣質一定是超凡脫俗的。反之,如果一個人再怎麼好看,如果字不好看,那他外表不過是件裝飾品罷了。所以,見到一個人的字就可以判斷出他的內心是否穩重,是否高尚。

  想要提高自己,不一定非得去學書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平常的一筆一劃開始注意。“提筆即是練字時”。作為中學生,我們必須從每天的隨筆書寫、課堂筆記、各科試卷開始練習,把握好每個字的起筆、行筆、停筆、分寸,既要把每一個字當做開始,又要當做一個結束。所以,在寫字的過程中,“落筆不反悔”也很重要。

  字型反應內心,字型反應境界,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品行。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內心富有內涵、提高意境,那麼,就從寫好每一個字開始吧!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7

  儘管手寫書信的時代已經悄悄溜走,但是《見字如面》彷彿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將書信最純粹的一面展現在了大眾面前。帶領的觀眾重新溫習書信裡不為人知的感動與記憶。《見字如面》以書信的方式重新喚起了中國人民心中對書信的那份情愫。

  節目入選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封信,不分時代、人物,真實全面的再現了中國各個階段。從春秋到民國,一直到現在,人性的善惡交織,時代的重簷迭蕩,在書信裡都得到了最好的表達。

  第一季的《見字如面》邀請了娛樂圈的諸多明星,例如林更新、張國立等人,他們用聲音扮演寫信人,在各大媒體以及現場觀眾的注視下把信件一封封讀出來。這些信件裡飽含著太多的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當每讀一封信是,我都感覺是在重溫一個歷史場景,使自己置身其中,國破家亡、羈旅悲愁、盛世王朝一一透過文字生動形象的表達了出來。當時的社會氣象以及歷史人物,彷彿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你的面前。

  書信是我國傳統文化一大成就之一,守住傳統,匠心以成。在當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生活裡,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充斥著人們太多太多的生活時間,書信彷彿漸漸被人們所遺忘。而這樣一、一檔的綜藝節目,彷彿又喚起了我對書信的熱愛。心急的我立馬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書信彷彿就是通往心靈的快遞列車。每當落筆寫信,或者讀信,都能感覺到自己彷彿身臨其境,沉浸於情感之中不能自拔。

  書信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嬉笑歡騰,但它卻用最實在的方式開啟人們的心靈。

  我愛《見字如面》,更愛書信。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8

  1950年,黃永玉和曹禺第一次見面是因為蕭乾。當時,黃永玉從香港來到北京探望沈從文,正逢巴金到北京開會,蕭乾就約著巴金、曹禺、沈從文等一行人到北海喝茶,黃永玉一同參加。

  1987年,張國立因主演話劇《朱莉小姐》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當時給他頒獎的就是曹禺曹公。對於這臺劇目,曹公非常喜歡,之後還特意邀請張國立到他的家裡暢敘戲劇藝術表演。那次,曹禺為張國立題寫一幅條幅:“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

  2016年,張國立得以在《見字如面》的舞臺上再續與曹公的前緣,朗讀他回黃永玉的信。因為他的精彩演繹,又得以被邀請到黃永玉家中做客,並又被大師贈與畫作。一見到張國立,黃老就一迭聲地說:“你特別像蕭乾,無論是動作、神態、聲音都特別像。”他還囑咐張國立,不要浪費這先天條件,有機會一定要演下蕭乾。

  在黃老脫口而出“你特別像蕭乾”時,冥冥中一個甲子的緣分閉合成了一個圓。這是這個節目無意中促成的特別美好的機緣,毫不刻意,又神來之筆水到渠成。導演和表演嘉賓都是娛樂市場大潮中善於停下來思考的人,謝謝他們,如此純粹地詮釋人們心中對人文關懷的日常需求,不鼓吹小眾,不營銷賣慘。是呀,在或遠或近的時空中,尋找歷史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本來就是人們應有的主流需求。市場不光要有盡興的娛樂,也可以有溫柔細語的感懷、有對文化本身的沉靜思索。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9

  一、100%的真實感;唯有當事人親身經歷的、最真實的情感足以感染他人。信件乃當事人所寫,不假他人之手,不被粉飾塗改,所以顯得真誠厚重。我們發現,當一個人的心不同意他口中所言時,他的姿態與表現是令人尷尬的,而這種尷尬斷難使旁人產生共鳴。今年春晚許多人在回憶陳佩斯,有這樣一則評論讓我印象深刻:“那時的演員表演時透出一股子自信,把自己內心認同的觀點、現象幽默的表達出來,自然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現在的演員機械式的演繹、生硬的情感切入,脫離了實際,他們現實生活中會是這樣嗎?肯定不是的。”這評論恰是精闢,真實是真人秀的實質,共鳴因它、尷尬也因它。

  二、歷史的互動;這樣一封信件,它不是來自於這個時代,它描繪的不是這個時代的物慾縱橫、房價飆升,而是濃縮了那個時代,或是抗日將領的民族大義,或是五四青年的高遠志向,或是三毛的愛情與孤獨……這些信與我們隔了一個時代,或是一段歷史,我們感覺新奇,更甚至,它使我們感覺清醒。活在當下歷史前進步伐當中的你我,通常無法突破時代的限制,因此我們的認知、思維、價值觀都刻上了屬於這個時代的烙印。那麼,同樣的事情,不同時代的人是如何地思考與選擇呢?因此,這種歷史的互動確是令人陶醉。

  下文附上聞一多在五四期間寫給父母的信件《孩兒在此幫忙,絕不會有任何危險》內容節選:國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強權,無公理,全國人民瞢然如夢,或則敢怨而不敢言,獨一般學生敢冒不韙,起而抗之。雖於事無大濟,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且男在校中,頗稱明大義,僅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養育學生,歲糜鉅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10

  從《見字如面》合集第一期,觀眾可以看到,每期60分鐘的時長裡有至少七封信,除了明星的演繹之外,還有文化嘉賓坐陣第二現場,品鑑明星的表揚,並對每封信的來源和背後的故事逐一進行闡釋和解讀。

  第一期節目,《見字如面》就如同開出一部時光穿梭專列,大千世界,人生百味,雲集至此。

  8位寫信人跨越古今,既有2200多年前的秦掃六合軍中的大頭兵黑夫和驚,又有唐代大家韓愈,民國洛神蕭紅,當今藝壇宿將黃永玉、曹禺,寶島歌后鄧麗君和蔡琴;而收信人更是洋洋灑灑,父母高堂,好友親眷、吃瓜群眾,甚至還有一條鱷魚!

  8封信給出情感體驗也非常豐富:黑夫與驚與家人的兒女情長、與他們的大哥衷至死不渝的兄弟情深;蕭紅把對弟弟的思念上升為對抗戰取勝的信念:中國有你們,中國不會亡的;韓愈借罵鱷魚,祭出這篇指桑罵槐敲山震虎的檄文,一片拳拳愛民之心;蔡琴為前夫楊德昌去世致媒體的公開信,呈現出一個女人的深情與失落、痛苦與超脫,更表達了一個女人的大愛;黃永玉與曹禺之間呈現的是君子之交真如鐵,披肝瀝膽,見骨見血,而鄧麗君和她亦師亦友的老師莊奴的交往,則呈現了友情的另一面,歡快輕靈,心心相印。

  第二期即將上線的節目,從前兩天推出的單曲看既有民國才女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又有“三體老爸”劉慈欣用科幻向女兒抒情,真可謂跨度奇偉。這一集,即將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情感巔峰體驗?銷魂蝕骨的愛情?感天動地的親情?奇幻美妙的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洗耳恭聽。

  見字如面觀後感300字11

  第一期主題“生死”,從開始到最後,眼淚止不住地流,甚至哭出了聲,心像是被攥住了。

  災難倖存者——一個初識世事的姑娘,要眼睜睜地看一夕之間方寸之地就是訣別。

  父親坐在餐桌前懷念“一年不曾回家吃飯”的兒子,淡淡地懷念,淡淡地怨念,可他心裡知道又豈止是一年。

  兩個為戰爭所迫害的女人,為了各自家國仇恨,她們都失去了親人摯愛,我想那個時候這兩個女人乃至兩個家庭的心都分別懸在這兩個男人身上吧。那個時代的人有著非凡的成熟,大致是那個非凡的年代,讓人經歷了太多跌宕起伏。失去了哥哥的妹妹寫給了“仇人”的妻子一封信,信的內容本就應該是仇恨啊,可真真切切這信裡讀不出半點小恨,但她有大恨,恨侵略,卻清楚明白地憐惜侵略者的平民百姓。好不一般的格局。

  家有老人都避不開時時刻刻對死亡的恐懼,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為生而喜悅,也就無需因死而悲傷。不,悲傷的不是死去,是離別,是不能再相見的離別,情尤彼時,覆水難收,何處寄託?

  我說命運不公,你說陳詞濫調。然而,命運落在具體的個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無情、肆意。常言道,好人一生平安,怎?算不得數!正青春,你讓他百病纏身,讓他一家墜了泥潭,愈要抗爭,愈是被泥潭要封住了喉嚨,奪去了呼吸。累,都累,沉重的愛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