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檔案管理制度(精選10篇)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精選10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麼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檔案管理制度(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1

  1.由教務科指定專人進行保管,做好防火、防盜、防潮、防蛀工作。

  2.各科室進行編號登記,每學期核對一次,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對增員缺檔的教師即時建檔。

  3.教師業務檔案的封皮、目錄、規格、樣式力求統一。

  4.查閱教師業務檔案應事先辦理審批手續,經業務校長同意,方可查閱。

  5.根據查閱單位用途,檔案管理人員按需提供材料,就地查閱。

  6.教師業務檔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況下,經業務校長批准方可借用,但必須嚴格履行登記手續,並按時歸還。

  7.查閱檔案時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閱檔規定,嚴禁塗改、圈劃,撤換檔案材料,不得向無關人員洩露或向外公佈檔案內容,違者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8.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黨委、校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由業務校長負責並指定專人管理,同時,與人保科搞好協調工作。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2

  (一)、要明確一位副校長分管檔案工作,應建立綜合檔案室合和建綜合室檔案專櫃。配備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熱愛檔案工作的專(兼)職人員,並保持相對穩定。

  (二)、要將檔案工作和檔案上等級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納入分管領導和檔案員工作職責;納入教職工範圍和考核獎懲制度。

  (三)、檔案人員的主要任務:

  1、負責單位文書、教學、教育、會計、後勤材料的收集、整理、儲存、統計、利用和鑑定銷燬工作。

  文書檔案:是指學校黨、政、工、團(隊)在實際工作中形成的檔案材料。

  教學檔案:是指學校及教師個人在全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檔案材料。

  教育檔案:是指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檔案材料。

  會計檔案:是指學校的財務工作中形成的帳、表、憑證等材料。

  後勤檔案:是指學校的基礎建設、生產、科研等方面形成的材料。

  2、凡學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儲存價值的檔案材料,均由各部門進行收集、整理、立卷、歸檔。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處理。

  3、學校綜合檔案的歸檔時間:文書、會計檔案材料每年四月份進行立卷歸檔;教學、教育檔案材料每學年結束後立卷歸檔。後勤檔案和裝置、儀器檔案材料均在工作結束後和裝置、儀器安裝試用後立卷歸檔。

  4、學校檔案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個保管期限。

  5、卷內檔案應齊全完整。收文應有正文、附件、辦理結果;發文應有定稿、印本、附件;來往文書應有請示、批覆;處分材料應有綜合、旁證、個人交待和處理結果。

  6、卷內檔案排列要正文在前,附件在後;印本在前、底稿在後;批覆在前,請求在後。各類案卷均要填寫卷內目錄。卷內檔案要編寫張次號。歸檔的檔案材料字跡清楚,紙質優良、簽署完備。不準用鉛筆、圓珠筆和複寫紙書寫,並拆除卷內金屬物。

  7、案卷裝訂要整齊美觀。標題一般應有作者、問題、名稱,能反映卷內檔案內容,政治上無誤,文詞上簡明確切。封面要用毛筆正楷字填寫,字跡要工整清潔。

  8、檔案材料歸檔後,檔案人員應本著便於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則對案卷進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編目、登記和統記,做到排列有序,並按年代和保管期限編號。

  (四)、綜合檔案室要做到有專室、專櫃、專(兼)職人員負責,切實做好防火、防盜、防蟲蛀、防鼠、防潮等“五防”工作。

  (五)、借閱制度

  1、外單位人員查閱本校檔案必須持組織介紹信。

  2、嚴守檔案材料機密,不準隨便轉借檔案。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摘錄和複製。

  3、愛護檔案,不得拆卷、塗改、撕毀、圈點、劃道、拆疊等。

  4、經批准摘錄的材料,要經檔案室工作人員審查。證明性材料,必須校對無誤後蓋章。

  5、外借檔案必須經主管領導同意,並向檔案人員辦理借閱登記手續。借出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七天,超過時間另行辦理手續。

  (六)、檔案工作人員要熟悉檔案,瞭解需求,積極主動地做好檔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檔案室應根據工作編制大事記、組織沿革、基本情況、數字彙集、專題概要及綜合檔案室簡介等有效的檢索工作和參考資料,為提供利用檔案創造條件。

  (七)、學校檔案的鑑定與銷燬。學校綜合檔案室應按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有關檔案鑑定的規定。認真做好檔案的鑑定工作。對超過保管期限,失去儲存價值的檔案,可提出銷燬意見,並填寫銷燬清冊,報本單位領導和上一級檔案管理部門審批後方可銷燬。銷燬時應指定二人監銷,並在銷燬清冊上簽字,防止失密。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3

  為了使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做到安全、保密和便於查詢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制度:

  1.由教務科指定專人進行保管,做好防火、防盜、防潮、防蛀工作。

  2.各科室進行編號登記,每學期核對一次,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對增員缺檔的教師即時建檔。

  3.教師業務檔案的封皮、目錄、規格、樣式力求統一。

  4.查閱教師業務檔案應事先辦理審批手續,經業務校長同意,方可查閱。

  5.根據查閱單位用途,檔案管理人員按需提供材料,就地查閱。

  6.教師業務檔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況下,經業務校長批准方可借用,但必須嚴格履行登記手續,並按時歸還。

  7.查閱檔案時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閱檔規定,嚴禁塗改、圈劃,撤換檔案材料,不得向無關人員洩露或向外公佈檔案內容,違者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8.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黨委、校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由業務校長負責並指定專人管理,同時,與人保科搞好協調工作。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4

  一、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範教師業務檔案的收集、歸檔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師業務檔案,更好地利用業務檔案全面、動態地掌握教師教育教學情況,發揮業務檔案在教師考核、晉升、獎懲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實施辦法。

  第二條教師業務檔案是教師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和履行崗位職責等情況的真實記錄,是教師文化程度、業務能力和工作表現的全面反映。

  第三條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是師資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考核、職務聘任、職稱評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二、建立業務檔案的範圍

  第四條凡我院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實驗實訓人員、行政兼課人員均在建檔之列。

  三、業務檔案的內容

  第五條教師業務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個人基本情況登記表

  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學位、畢業學校和專業、職稱、政治面貌等個人資訊。

  2.教學及相關工作記錄

  包括各學期承擔的教學工作量、公開課、教學(含實驗實訓)改革、教材更新、擔任輔導員、班主任、社會實踐、社團指導教師等相關材料;參與教研活動記錄、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學生測評分數和意見等;每學期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工作考核情況等。

  3.教研和科研工作記錄

  包括教師參加學術教研會議和學術活動、學術任職等情況的鑑定材料;教師參加的教科研專案、課題的立項和結題評審有關材料;已完成的教科研課題、專案等反映教師業務研究的材料;科研成果包括教師出版的專著、合著、譯著、科技報告、資料彙編,單獨或合作編寫的各種教材,以及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等。

  4.進修和培訓情況記錄

  包括教師國內外進修(業務進修、學位進修、實踐進修)、訪問、考察、研討、培訓等情況的記錄、鑑定及總結材料,進修成績、進修或培訓的證書影印件、學歷證明等相關材料影印件及專業實踐或培訓情況證明材料等。

  5.教師獎懲情況記錄

  包括教師在業務方面取得的工作獎勵、鑑定、評語等據實記載(證書影印件);各種教學和科研方面獲獎證書或批文影印件等材料;失職事故受到的`懲處記錄;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反映資料等。

  6.其他應歸於教師業務檔案的資料

  包括學歷畢業證和學位證影印件、教師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師資格證書、崗位聘任、職務職稱評定等有關材料影印件;計算機、外語考試、培訓學習情況(證書影印件);職稱評定和職務變動材料,包括記載教師技術職稱變動情況的相關材料和教師任職變動情況的有關資料等。

  四、業務檔案的收集

  第六條教師業務檔案材料由各部門專人負責收集、建檔和管理,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關於檔案管理工作的各項規定,確保準確、完整和安全。各部門第一責任人有責任進行監督和稽核。

  第七條業務檔案材料列印或影印一律使用A4紙,書寫使用藍、黑墨水筆,字跡要清楚。材料必須實事求是,杜絕弄虛作假。

  第八條教師已發表、出版的著作、教材和論文需提交書籍或刊物的封面、目錄和作品首頁的影印件。

  第九條對每位教師建立個人業務檔案盒。檔案材料須按內容順序排列,並附上材料清單,裝入檔案盒中,盒子標籤上標明教師姓名和教師工號,檔案盒存檔時按教師工號排序。

  第十條教師業務檔案材料每學期歸檔一次,教師本人按統一格式填寫,並主動向所屬部門提供相關材料,教研室要根據平時的考察和學生、同事對教師的教學評估意見,實事求是的簽署評語,報系(部)稽核。各系(部)主任要認真審查教師的工作總結及其表內各項內容,經系(部)綜合考評後簽署系(部)具體意見。教師所在部門領導對檔案內容稽核簽字後方可歸檔。

  五、業務檔案的管理

  第十一條教師業務檔案的各種表(影印件)由系(部)建檔儲存,教師業務檔案的各種表(原件)和電子文件每學期末由各系(部)統一交教務處負責保管,設專室存放。業務檔案是長期檔案,必須妥善保管,採取各項防護措施。

  第十二條凡經核籤的教師業務檔案中所記載的內容,任何人不得隨意塗改。對於塗改、偽造、損毀、丟失檔案的,要視其情節給予處分。教師調離學校時,其系(部)儲存的一份允許帶走,教務處存檔的一份不能抽走,若外單位外調時允許抄錄。

  第十三條教師業務檔案材料須妥善保管,嚴格執行移交手續,一般不予外借。如確需借閱,須經部門負責人簽字批准後辦理借閱手續,本人可以查閱或影印個人的業務檔案。其他人員檢閱和摘抄教師業務檔案,須經主管院長批准,管理人員不得洩露檔案中的有關內容。必要時需徵求被借閱檔案者本人的意見。原始檔案不得帶出檔案保管室。

  第十四條教師業務檔案是教師進行考核、聘任和職稱評定的重要參考資料,教師業務檔案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細緻的工作。各教學部門和教師要高度重視,要把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列入日常工作計劃。對於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情況,學校將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其結果作為評價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5

  一、總則

  (一)為了加強師資管理,及時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不斷收集、積累教師業務資料,便於教師教科研水平的考核,充分發揮業務檔案在對教師進行考核、晉升、獎懲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二)教師業務檔案主要收集和記載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中形成的主要成果材料(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科研論文、專著、譯著、教材等以及對這些材料的歷史評價、專家的學術鑑定材料、圖片等)。

  (三)對教師業務檔案的認真收集、整理是加強教學、科研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各系(院、部)要高度重視,抓好落實。

  二、業務檔案收集

  (一)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各系(院、部)應建立健全業務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制度,材料要全面、完整、準確,各系(院、部)的業務檔案由教務員或指定有關人員負責管理。

  (二)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教師在任課、進修、觀摩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教學研究成果、學術活動、外語狀況、學術水平鑑定及出席有關會議重要記錄等材料。

  (三)對歸檔材料要驗證真偽和完整與否,要求用鋼筆或簽字筆填寫,書寫字跡工整,不得用鉛筆、圓珠筆、紅色筆填寫。

  三、業務檔案材料的管理

  (一)對材料收集整理是檔案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徵集材料向檔案轉化的重要步驟。業務檔案材料的範圍主要有:

  1.教學活動:包括任課、進修、觀摩、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材、改進實驗方法、裝置、措施等。

  2.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術會議,應邀講學,國內講學或學術交流,學術任職等。

  3.科研活動:包括科研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的登記;專案的立項運作及完成情況。

  4.外語狀況:包括譯著、譯文、文摘及業餘外語進修班結業水平登記。

  5.業務上的工作獎勵、鑑定、評語等據實記載。

  (二)對檔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時準確,利於考核、考查材料的準確程度及學術價值。

  (三)業務檔案的使用,要確定閱檔人員範圍,建立業務檔案傳閱制度。

  四、業務檔案管理體制

  (一)由教務處主管,每學期初由各系(院、部)及教務處整理上學期的檔案材料,及時歸檔。

  (二)教務處要經常檢查各系(院、部)業務檔案的形成、整理、歸檔及使用等工作情況,以便發現並解決問題。

  五、附則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6

  教師業務檔案是教師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履行崗位職責情況的真實記錄,對於教師工作的考核、職務聘任、工資晉升、工作調動、崗位培訓、獎勵懲罰等都有著重要意義。建立完善的教師檔案管理制度,搞好教師檔案立檔工作,是教務科的一項基本工作。它可以幫助學校全面地、動態地掌握教師教育教學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為了加強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使學校管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特制訂本制度。

  一、教師業務檔案由基本情況登記表和業務情況登記表兩部分組成。

  二、《基本情況登記表》、《歷年進修情況登記表》、《來校後歷年任課情況登記表》、《著作、專業活動情況表》、《業務水平及教學效果分析表》等相應部分由教師本人填寫,教務科審查。

  三、《業務水平及教學效果分析表》中各項內容應於期末放假前填寫完畢,再交由專案組負責人、教務科及主管校長簽字後存檔。

  四、教師工作調動後,由所在單位派專人持介紹信到本校提取業務檔案,並填寫業務檔案登記冊中相關內容。

  五、教師業務檔案每人一本,實行專櫃存放,,由教務科負責保管,教師確因實際需要查閱檔案或修改相關內容時,應有教務科人員陪同,但考評部分不得修改。

  六、業務檔案主要內容

  1、個人簡歷、業務自傳。

  2、每學期擔任的主要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記錄。

  3、每學期的教學水平及效果。

  4、每學期的年度考核結論及相關資料。

  5、進修、考察、繼續教育學習內容、學習成績、學歷證明等。

  6、編寫的教材、公開發表的各種論文、課件等內容。

  7、參加各級教育科研課題及研究情況。

  8、個人參加或指導學生競賽情況。

  9、指導學生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情況。

  10、公開課、優質課競賽獲獎情況,學習聽課情況。

  11、校內其它兼職工作情況。

  七、教師業務檔案管理的一般要求

  1、教師業務檔案由教務科統一管理。具體由教務科長負責進行蒐集、整理和組織鑑定、填寫。教師業務檔案屬於永久性儲存的材料,應確定專人保管,檔案的存放應設專櫃。

  2、建立教師業務檔案,教師可到教務科辦理借閱手續。借閱業務檔案必須妥善保管,不得拆卸、汙損或圈點、劃線、加字塗改等。

  3、整理業務檔案要做到系統、完整、準確,要用鋼筆填寫,字跡清楚、整潔。

  4、教師調動,業務檔案即寄往調入單位,以便於全面、妥善安排工作。

  八、教師業務檔案的收集與歸檔

  1、由教務科製作統一的教師業務情況系列表格,負責教師業務檔案收集、整理,由領導稽核簽字後將電子與紙質版集中向教務科歸檔。

  2、紙質歸檔材料要求用深藍或黑色鋼筆填寫,書寫字跡工整,不得用鉛筆、圓珠筆填寫。

  九、教師業務檔案的管理與查閱

  1、教師業務檔案由教務科集中統一管理。

  2、教師業務檔案收集存檔後,不得擅自改寫或變更。

  3、新進教師,應於報到後一週內建立相應業務檔案。調離或退休教師,應按檔案管理條例辦理移交或處理業務檔案。

  4、教師可以在教導處查閱和利用個人的業務檔案,教師業務紙質檔案原則上一律不借出,如需借出,需經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意,並辦理借閱登記手續。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7

  為了使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做到安全、保密和便於查詢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制度:

  1、由教務科指定專人進行保管,做好防火、防盜、防潮、防蛀工作。

  2、各科室進行編號登記,每學期核對一次,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對增員缺檔的教師即時建檔。

  3、教師業務檔案的封皮、目錄、規格、樣式力求統一。

  4、查閱教師業務檔案應事先辦理審批手續,經業務校長同意,方可查閱。

  5、根據查閱單位用途,檔案管理人員按需提供材料,就地查閱。

  6、教師業務檔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況下,經業務校長批准方可借用,但必須嚴格履行登記手續,並按時歸還。

  7、查閱檔案時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閱檔規定,嚴禁塗改、圈劃,撤換檔案材料,不得向無關人員洩露或向外公佈檔案內容,違者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8、教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黨委、校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由業務校長負責並指定專人管理,同時,與人保科搞好協調工作。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8

  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考核檔案(以下簡稱業務考核檔案)的管理,充分發揮業務考績檔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現就業務考核檔案建立歸檔,收集,傳遞,傳閱,保管等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一、每個專業技術人員都必須建立業務考核檔案,作為對本人考察、使用,晉升、獎勵的'主要依據。業務考績檔案由學校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和保管。

  二、業務考績檔案範圍

  1、任職資格申報表。

  2、考核材料。

  3、成果材料。

  4、其他有關活動中形成的各種有價值的表冊和材料,如指導培養青年教師上公開課、作輔導報告、優秀教案、先進班主任工作小結等方面。

  三、業務考核材料的收集。

  1、按歸檔材料的範圍,形成收集歸檔材料的網路,將專業技術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己辦理完畢的有關材料經負責人稽核後,及時送交業務考績檔案的負責人。

  2、業務考核檔案的負責人應在每年6――7月份到到有關部門收集一次,拾遺補缺,經清理後利用暑假分類歸檔。

  四、業務考核檔案的傳遞和借閱

  1、專業技術人員調動工作時,其業務考核檔案應及時轉入有關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轉出時須辦理登記登出手續,不得個人自帶。

  2、部門借閱,一般在檔案室進行,特殊情況,經學校分管領導批准後方可借出,但不得超過借閱期限,如本人要求查閱,須經單位領導同意,但只能借閱不得將檔案帶出檔案室,有關的組織推薦意見,鑑定、民意測驗一般不允許查閱。

  3、借閱檔案一般不超過一週。如確因工作需要超期借閱,應辦理續借手續。

  4、任何人不得塗改、增刪檔案材料,歸還時要清點核對。如發現問題,將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五、業務考核檔案的保管和保密

  l、保管人員要模範地執行國家、機關上級機關和單位制定的檔案工作法規、制度,忠幹職守、積極地做好本職工作。

  2、保管人員要定期將收集的材料講行清理、分類和歸檔,對已形成的檔案定期進行檢查。

  3、對業務考核檔案要進行科學的管理,按照便於利用、便於管理的要求進行分類編號,要定期做好業務考績檔案的統計工作。

  4、保管人員必須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的保密法規按照要求辦事,做到萬無一失。

  5、檔案室要健全防火、防盜、防潮等設施,特別每年雨季要做好防潮措施,並定期檢查,如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9

  一、 學校實施教師成長檔案管理制度的意義

  教師成長檔案管理制度是一種以教師為本,注重發展教師個體的制度。它立足於在不斷髮展的教育教學,以目標引領施以評價,促進發展,具有明顯的激勵功能、教育功能和反思功能。它能讓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現,確定個人發展需求(最近發展區),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它能向教師提供日後培訓或自我發展的機會,提高教師履行工作職責的能力,從而促進學校的未來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教師尊重和自我發展的需要,從社會、心理方面來鼓勵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更能促進教職工的專業化發展。

  二、學校實施教師成長檔案管理制度的目的

  對於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化建設是根本。我們都知道深入發展教師才是學校創品牌的關鍵因素。沒有好教師,學校只能是曇花一現,沒有原創力和可持續力。

  因,學校以目標引領,價值凝聚策略,激發老師積極追求,同時,積極創設自主發展的管理機制,提供研訓一體的實踐平臺,提供充足的網路資源,幫助教師發展。建立教師個人成長檔案袋,記錄教師在自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的成長經歷,以此促進教師學習理論知識,交流教育教學思想,也促進教師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來並反思自己的教學。

  三、保障機制

  1、制定校本培訓制度、聯合教研製度、學科引領的合作共營制度、觀課制度,努力營造團隊學習的氛圍。

  2、把教研和科研結合起來,把教學中的問題生成課題,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的校本研修制度,在研究中促進教師自我更新,主動發展。

  3、建立校內督學制度,為教師發展提供診斷性指導,對教師成長實施跟進研究。

  4、依託資源優勢,組建由校長領銜,輔與校內督導委員會成員組成督導小組,成立督導制度。透過隨堂聽課,問卷調查,談話交流,察看教案等方式,幫助教師理解“新理念、新課改”,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幫助教師準確發現問題,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能,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指導。

  5、實施自主申報,分項獎勵的專案管理制度。學校把重點指標納入專案管理,每學期採取工作實績自主登入,分專案獎勵促進教師的主動發展。

  6、堅持理論學習,提升教育理念,開設校長講壇、專家講座、教師論壇;透過研訓一體的校本培訓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

  7、多元形式帶教(專家引領、專業合作、夥伴互助),多種形式開課(包括:新進教師的彙報課、成熟教師研究課、骨幹教師的展示課、主題類競賽課),多元形式研究(包括:課例研究、專案研究、課題研究),建立區域合作,依託優質資源等提供多種有利於教師成長學習資源。

  8、每年對新進教師進行《北侖職高新老教師帶徒儀式》的專項培訓。

  9、學校每年準備一定資金用於教師各類培訓

  10、教師成長檔案中各項記錄將作為教師評優評先的依據和學校年度考核的依據。

  11、對材料收集整理是檔案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徵集材料向檔案轉化的重要步驟,這是項經常性的工作。對檔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時準確,利於考核、考查材料的準確程度及學術價值。個人成長檔案的使用,由辦公室主管,每學期初由各教研組及教導處整理上學期的檔案材料,及時歸檔。檔案室要經常檢查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的形成,整理、歸檔及使用等工作情況,以便發現並解決問題。

  教師檔案管理制度10

  (一)總則

  1、為了加強師資管理,及時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不斷蒐集、積累教師業務水平情況,對教師教學科研水平進行考核,必須建立健全教師業務檔案,充分發揮業務檔案在對教師進行考核、評估、晉升、獎懲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2、教師業務檔案主要收集和記載教師在教育教學、科研活動中形成的主要成果材料(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科研論文、專著、教材等以及對這些材料的評價,專家的學術鑑定材料、圖片等)。

  3、對教師業務檔案的認真收集、整理是加強教學,科研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業務檔案蒐集

  1、建立健全業務檔案材料的蒐集整理制度,材料要全面、完整、準確,由專人負責管理。

  2、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教師任課、進修、觀摩教學、改革教學方法、科學研究等成果、學術活動、外語狀況、計算機情況、學術水平鑑定及參加有關會議總結等材料。

  3、對歸檔材料要驗證真偽和完整與否,要求用黑鋼筆或黑水筆填寫,書寫字跡工整,不得用鉛筆、圓珠筆填寫。

  (三)業務檔案材料的管理

  1、對材料收集整理時檔案管理的基礎工作,是政績材料向檔案轉化的重要步驟,這是項經常性的工作。對接收來的材料,按理卷的要求進行分類、編目、登記、統計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大致分為六類;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登記表、學歷及職稱影印件、獎懲影印件等;

  (2)教學活動,包括任課、進修、觀摩、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材、改進實驗方法、裝置、措施等;

  (3)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術研討會議、學術交流,學術任職等(具有影印件)。

  (4)科研活動,包括教學資料編寫,科研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的登記及影印件;專案的立項運作,完成的情況;

  (5)計算機、外語考試、培訓學習情況(證書影印件);

  (6)教學競賽獲獎證書、教案、反思及專家評課資料,業務上的工作獎勵、鑑定、評語等據實記載(證書影印件);

  2、對檔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時準確,利於考核、考查材料的準確程度及學術價值;

  3、業務檔案的使用,要確定閱檔人員範圍,建立業務檔案傳閱制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