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模板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濟活動分析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1

  第一部分:工程概況——簡單介紹一下專案工程概況,但至少應包括本工程的主要工程和重難點工程、本工程的投資金額、合同工期、截止到本次經濟活動日完成投資情況。責任預算已編制並簽訂承包合同的專案,還應說明責任預算編制情況和截止到分析期的完成情況、完成率。

  第二部分:工程主要形象進度——介紹截止到本次經濟活動分析日工程主要形象進度,要用具體資料敘述,如鑽孔樁完成多少延米、墩臺基礎完成多少座。介紹工程形象進度的形式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如果專案包括的工程種類比較多,如一個專案既包括路基工程又包括橋樑工程還包括隧道工程,也可以分項介紹,比如採用以下方式分別介紹:

  路基工程:主要形象進度……

  橋樑工程:主要形象進度……

  隧道工程:主要形象進度……

  第三部分:完成投資、成本費用和盈虧情況

  (一)完成投資情況:截止到經濟活動分析日完成投資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程收入情況,要用資料精確到萬元表示,應分別用資料顯示以下內容:開累完成投資情況,業主已計量和已完成未計量情況。

  (二)專案成本費用支出情況:主要介紹工程成本費用發生情況,應按照財務部門成本費用的歸集專案分別說明,主要包括以下成本組成專案:

  1、勞務隊伍和外租機械計價成本:截止到經濟活動分析日已發生的勞務隊計價成本,應分已經驗工計價並形成財務賬面資料和已完工未計價兩部分內容。應注意計劃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資料是否一致問題,經濟活動分析時一定要兩部門核對相符再使用,如有不符應找出原因,調整一致;

  2、材料成本:累計已發生的材料成本,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專案在進行材料列銷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工程的形象進度,一定要與現場實際完成的工程量相配比。在列銷材料成本時,物資部門應出具正規的《物資消耗動態月報表》,真實的列示專案完成投資已經消耗的材料,不允許以發代耗,或者是提前或拖後列銷材料,虛列成本,造成經濟活動分析時的虛盈虛虧。物資和財務、計劃部門應進行及時對賬,發現不一致的專案應找出原因調整一致。

  3、其它直接費:專案部已經發生的其它直接費用,主要包括安全費用投入、徵地補償、測試費用、電費等內容,應分項列示。這裡應注意區分資金支出和已經形成的其它直接費,有的資金已經支出,但不一定形成費用,比如專案部支付的土地復墾保證金和週轉材料租賃押金,雖然資金已經支出,但並沒有形成費用,所以在統計其它直接費時應注意區別這一部分內容。

  4、間接費用:專案部累計已發生的間接費用,也就是專案部自身發生的管理費用。此部分內容由財務部門按照會計明細科目分別統計提供,應發生未支付部分也應考慮列入成本,比如專案部管理人員工資有可能因為資金緊張未及時發放,財務未記賬,但進行經活動分析時應將這部分費用考慮進去。

  5、工程稅金:按照完成投資和既定的稅率計算即可,但也有個別項目財務上是按照業主撥款繳稅的,這樣的專案在進行經濟活動分析時工程稅金就要按照完成的投資額進行調整。

  6、管理費用:專案管理費用中的科研經費要單獨填寫。

  7、財務費用:財務部門負責提供,主要是由於資金借貸產生的收支差額以及銀行存款利息收支和手續費用。

  (三)工程盈虧情況:按照以上(一)(二)資料計算出專案實際盈虧情況,虧損專案還應進行虧損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資金收支情況——詳細統計列示專案部資金收支情況,以及預算情況,分析出節超。

  第五部分:上交貨幣資金情況——介紹專案上交貨幣資金情況,主要介紹應上交貨幣資金和實際上交貨幣資金情況。

  第六部分:專案債權債務情況——介紹債權債務情況,債權債務應以賬面數為基礎,加減賬外收入或成本計算出實際的債權債務情況。

  第七部分:合同管理情況——是合同管理情況,簡要敘述本專案各項經濟合同的審批、簽訂、合同交底情況,重點對合同進行風險分析和履約情況說明,如存在合同變更也要進行說明。

  第八部分:對各項成本要進行節超分析——對各項成本資料的節超分析,包括對施工方案最佳化情況的分析說明,對工程數量、勞務成本、材料成本、機械成本、間接費、電費等主要成本專案的節超分析。

  第九部分:下一步工作重點——透過分析總結出截止經濟活動分析當期專案盈虧的原因所在,找出專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第十部分:上期存在問題整改情況——對上期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介紹,排查落實問題整改情況和取得的效果。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2

  一、基本情況

  (一)全省情況

  20xx年1-8月,全省累計進出口149.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比全國水平高7.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7.98億美元,同比增長25.2%,比全國水平高16個百分點;進口61.21億美元,同比增長4.9%,比全國水平低2.4個百分點。

  8月當月,全省累計進出口21.16億美元,同比增長31.5%,環比下降1.2%。其中出口12.16億美元,同比增長47.8%,環比下降13%;進口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環比增長21.2%。

  (二)全國及中部六省情況

  20xx年1-8月,全國累計進出口27043億美元,同比增長8.3%。其中出口14293億美元,同比增長9.2%,進口12750億美元,同比增長7.3%。

  同期,中部六省合計進出口1370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其中出口882億美元,同比增長17.4%,進口488億美元,同比增長8.2%。

  二、執行特點

  (一)對香港、歐盟、美國等主要市場出口保持平穩,對東盟出口今年來首次實現增長。1-8月,我省對香港出口19.08億美元,同比增長54%,佔全省出口的21.7%;對歐盟出口10.91億美元,同比增長46%,佔全省出口的12.4%;對美國出口9.2億美元,同比增長28.7%,佔全省出口的10.5%。對東盟出口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系今年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其他主要出口市場中,對非洲、拉美、中東、俄東出口增幅在12%至49.8%不等,對日本和韓國則出現16.7%和11.1%的同比降幅。進口方面,我省資源類產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如南非、巴西、秘魯、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均保持增長,增幅均在9%以上,而以機電、高新技術類產品為主的進口來源地大多出現降幅,如日本和歐盟,降幅分別為53.1%和12.2%。

  (二)電子電器類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部分有色金屬產品增長較快,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大幅下滑拖累全省進口。1-8月,我省機電產品出口35.53億美元,同比增長14.3%,機電產品中,受手機零部件帶動,電子電器類產品出口增速達到50.9%。勞動密集型產品中,服裝、陶瓷、鞋類、煙花爆竹、紡織品、箱包、打火機等合計出口18.9億美元,大幅增長70.2%,佔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21.5%,除打火機小幅下滑1.1%外,其餘商品均不同程度增長。有色金屬產品出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47.6%,其中未鍛造銀和未鍛造錳出口增速分別達到76.8%和205.2%。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3.6%,農產品出口增長23.4%,鋼材出口下降21.9%。進口方面,我省機電產品進口20.06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3.14億美元,同比下降65.8%。鐵礦砂共進口16.58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三)一般貿易出口、加工貿易進口快速增長。1-8月,我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11.03億美元,增長14.9%,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4.4%,其中出口65.86億美元,增長34.4%;進口45.17億美元,下降5.2%。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35.76億美元,增長20.3%,佔24%,其中出口21.58億美元,增長5.9%;進口14.18億美元,增長51.6%。

  (四)民營企業對全省出口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加強。1-8月,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67億美元,增長41.5%,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45%。民營企業出口52.21億美元,大幅增長73.8%,佔同期全省出口總額的59.5%。此外,三資企業進出口41.58億美元,增長6.9%,佔27.9%;國有企業進出口37.62億美元,下降7.3%,佔25.1%。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3

  (一)從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來看,縣域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桃源經濟在內需的有力拉動下,宏觀經濟繼續在較高的增長平臺上執行。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實現桃源縣生產總值36.16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8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1.45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3.87億元,增長14.5%。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結構由上年同期的32.4:33.1:34.6,調整為30.1:31.7:38.2,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增大。

  (二)從三次產業角度來看,社會有效供給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為縣域經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1、農村經濟形勢看好,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今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檔案和國家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強化農業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一是春收作物喜獲豐收。據統計,今年全縣油菜籽實收面積69.85萬畝,總產量8.2萬噸,比上年增產0.64萬噸,增速8.4%;春糧播種面積3.58萬畝,總產量5261噸,比上年增產1123噸,增速27.1%;春茶產量噸,比上年增產300噸,增長17.6%。二是養殖業總體形勢良好。上半年共出欄肉豬40.3萬頭,同比略有下降;出欄肉牛2.78萬頭,增長0.4%;出欄羊32.4萬隻,增長1.3%;家禽出籠879萬羽,增長0.8%;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19840噸和9900噸,分別增長1.1%和1.0%。由於上半年肉禽蛋價格猛漲,農民從中得到更多效益,也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三是糧食生產得到鞏固提高。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民“兩補”政策的全面實施和對糧食的保護性收購,以及縣內糧食加工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糧食的加工轉化率進一步提高,糧食的銷路也進一步暢通。桃源農民種糧積極性普遍高漲,他們以科學種田為依託,以提高機械化作業為手段,以推廣使用高產優質稻為重點,以增加複種指數為突破口,以增產增收為目的,全縣糧食生產迎來了又一次高潮。全縣夏糧播種面積112.8萬畝,比上年增加3.7萬畝,增幅為3.3%,預計夏糧總產45.12萬噸,比上年增產2.92萬噸,增幅為6.9%。桃源縣新農村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序推進,主要工作有:一是推進了基礎建設。主要是在公路建設、水利建設、沼氣建設、安全飲水、農網改造等方面成效顯著。二是擴張了特色產業。全縣已形成了果、茶、竹、畜4大特色優勢產業。今年新發展水果2.2萬畝,楠竹0.5萬畝,繁育大葉茶種苗160畝(可移栽6000畝),新發展蛋雞養殖大戶120戶等。三是突出了示範建設。全縣共啟動了5個示範鄉鎮和105個示範村建設。各示範鄉鎮和示範村按照“十有”、“五通”的要求,有序推進了主導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四是強化了爭項爭資。全縣已爭得國家投資專案19個,落實專案資金3500萬元,正在申報的專案有33項,申報資金1.7億元。

  2、工業經濟平穩執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今年來,縣委縣政府牢牢把握“工業興縣”戰略,全縣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上半年,全縣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6億元,增加值5.52億元,增長18.0%。上半年桃源縣工業執行的主要特點:

  一是農村工業增長較快。上半年共完成農村工業產值17.19億元,增加值4.82億元,增長19.9%,高於全縣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

  二是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桃源縣自創元鋁業落戶桃源以來,輕重工業比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輕重工業比重由的'48:52調整為的25:75。今年元—6月,輕工業完成增加值0.94億元,同比增長11.6%,而重工業完成增加值4.58億元,同比增長19.3%。

  三是銷售收入、利潤、稅收同步增長。元—5月全縣規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5.63億元,同比增長33.0%;實現利潤1.37億元,增長2.2倍;完成稅收0.59億元,增長2.8倍。四是專案擴改的工業企業增多、完成進度快,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今年來全縣先後有創元二期21萬噸電解鋁、湘魯萬福、林宏鍋爐、科輝牆材、洞天竹業、磊鑫科技、傑新紡織等一大批工業企業進行擴建和技術改造,到5月底共完成擴改投入4.5億元,同比增長1.6倍,這批擴改專案投產後將大大提升桃源工業的發展後勁。

  3、第三產業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桃源縣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長速度達14.3%,高出上年1.6個百分點。桃源縣三產業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措施得力,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排程力度。縣三產辦對全縣第三產業工作進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結,一年一總結,並對三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隨時排程;二是強化目標管理。將全縣三產業發展指標進行量化、細化,納入全縣年度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三是增加資金投入。首先是政府增加對三產業工作的財政支援力度,增加工作經費;其次是鼓勵引導金融部門為三產業發展提供低息貸款;再次出臺優惠措施,鼓勵民間投資興辦三產業實體。另一方面,得益於有一個良好的三產業發展環境。既有硬環境的改善,又有軟環境的最佳化。增長較快的行業有交通運輸電信業、批發與零售業、餐飲業、旅遊業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等。

  (三)從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觀察,內需主導作用繼續加大,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1、投資需求高速增長,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以來,桃源縣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元—6月,共完成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8.46億元,同比增長1.5倍,其中,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05億元,增長1.6倍;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41億元,增長1.4倍。

  2、消費需求穩中趨旺,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逐步更新,人們的.消費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居民消費由過去的傳統消費向多元消費轉變,休閒消費、時尚消費、保健消費等已逐漸為人們所推崇,桃源各大超市、商場、娛樂場所及餐館酒樓等生意火爆。尤其是以住房、汽車、通訊工具為代表的新型現代化消費已經形成,消費不斷升級。上半年,全縣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億元,增長15.7%。

  3、外貿出口穩中有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年來,儘管國家出臺一些轉變貿易增長方式的政策對外貿出口有諸多制約,但作為連續三年保持全省出口10強的桃源縣來說,今年外貿出口仍然保持較快較好的發展勢頭。元—5月,全縣完成外貿出口900萬美元,同比增長25.1%。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外貿出口權的企業達8家,比去年新增2家。

  (四)從經濟執行質量來看,經濟執行質量較高,經濟景氣呈良性狀態。

  在全縣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經濟執行質量依然較高,經濟景氣呈良性狀態,真正體現了桃源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具體體現在:

  1、財政收入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來,桃源縣財政收入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收入增幅快。上半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7533萬元,同比增長28.4%,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3011萬元,增長19.7%;二是稅收比重大。從前6個月入庫的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佔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8.3%,高出上年同期9.2個百分點;三是重點企業貢獻多。創元鋁業自落戶桃源後,對桃源縣的財政收入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該企業元—5月入庫稅金7957萬元,其中縣級收入2200萬元,佔縣級稅收的比重達38.8%。

  2、稅收入庫全面飄紅。元—5月全縣共完成國稅入庫12493萬元,佔年度計劃的54.6%,同比增長167.0%,提前1個月完成過半任務。

  3、工業企業效益明顯上升。今年來,全縣工業企業特別是規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上升。元—5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億元,增長2.2倍,應交增值稅5728萬元,同比增長2.9倍。

  4、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桃源縣農民收入在去年有較大增加的情況下,今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26元,同比增加110元,增幅為7.2%。農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勞務輸出人數有所增加、務工行業有新的變化及本地工價有所提升所致,另外,種植業透過提高複種指數和推廣應用先進技術,養殖業由於肉禽蛋等價格上漲也給農民增加了部分收入。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隨著全縣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職工工資收入的增加、就業人數的增長以及股票、基金升值和社會保障堅強有力等原因而有較大幅度上漲。據城鎮住戶調查資料顯示,上半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8元,同比增長15.7%。

  (五)從影響經濟執行的外部條件來看,經濟執行的支撐條件進一步完善。

  1、銀行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以來,桃源縣金融執行形勢良好,執行質量和經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撐條件。到6月底止,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53.94億元,比年初增加5.56億元,增長11.5%;各項貸款26.14億元,比年初增加2.3億元,增長9.6%;金融部門實現利潤1150萬元,真正做到了銀行企業雙贏的局面。

  2、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今年來,桃源縣委縣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在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辦了很多實事,雖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環境還是比較最佳化和寬鬆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