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通用9篇)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

  一、什麼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 讀書 、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 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 實踐 中去,透過實踐 反思 學習內容並 記錄 下來的 文字 ,近似於經驗總結。

  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通用9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通用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1

  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已過去85週年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歷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篇章。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關於長征,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關於長征,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事蹟。滿腔熱血的中華兒女,在曆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長征的歷史不可忘,長征的精神不可丟。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我們正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要牢記革命、建設成果和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增強實現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繼承發揚紅軍長征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我們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當年長征,一路上有無數令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可是長征最終為什麼還是勝利了?紅軍將士們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他們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偉大的長征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偉大的長征精神。

  如果說長征精神在生活中的作用,那可太多了。當我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長征精神,想到只有不怕任何困難用盡一切力量學習,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為祖國貢獻力量。當我在勞動中怕苦怕累的時候,我又會想到長征精神,想到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把集體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當前,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刻苦學習,長大後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再創輝煌!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2

  長征,一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讓我永遠銘記在心。紅軍戰勝艱難困苦、永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鬥的精神。激勵我去戰鬥!長征精神激勵我向前衝,向前進!走長征路!長征精神永駐我心。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進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書寫了中華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詩。紅軍長征途經四川,智取遵義城,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翻越夾金山。為紀念紅軍長征85週年,我們將追尋紅軍長征的足跡,以今天的視角,回顧紅軍的英雄業績,解密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解析長征帶來的深刻影響,展現長征的風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橋橫鐵索寒”,今天我終於誦懂了這座被譽為“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名橋。我們要謳歌中國紅軍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緬懷和發揚前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因為長征精神於全人類都是一筆永恆的精神財富。所以,長征精神是無國界的。長征精神的精髓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和不懈追求。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面對無數的艱難險阻,紅軍戰士毫不畏懼、英勇戰鬥,靠的就是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這是他們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就在不遠處。

  弘揚長征精神不是口號,更不是空話,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自古以來都是“行勝於言”。

  弘揚長征精神,立志報效祖國,是我們青少年一代的奮鬥目標,立志報效祖國,是歷史賦予我們青少年一代的使命。讓我們團結起來,用實際行動,去報效祖國吧!

  長征精神對於整個人類的生存、奮鬥和進取的價值都是非凡的,它以無可比擬的信念堅定、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而獲得一種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永恆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

  生活中我們要向紅軍戰士那樣遇到困難奮勇攀登,滑倒了爬起來,再前進,困難最終會征服的。既不要因基礎差而憂慮,自暴自棄;也不要因壓力大競爭激烈而背思想包袱。要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潛能,戰勝自己的惰性,以飽滿的熱情、積極自信的姿態走進學習,一定能磨練出良好的意志,取得優異的成績,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回顧歷史,激勵我努力進取、勇於拼搏。加深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激發我的愛國主義情操。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大家如能踐行長征精神,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改正自身的不良行為習慣做起,堅持不懈,最終化外在的行為規範為內在的素質,那麼,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功,成為學習的佼佼者,成為我校的文明衛士,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成為時代領跑者。

  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在進取中學習,在思考中昇華。紅軍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我們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繼承優良傳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優秀人才。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當作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動力、一種行動指南、一種人生追求。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3

  歲月悄然流逝,可是長征精神卻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隱埋,卻有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裡。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的美餐。“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茶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嚐。”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檔案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新踏上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4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去過了大半個世紀。照現代社會這種急速更新換代的觀念,早已是好幾個時代過去了。按我們熟悉的某種號召“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不免令人生厭。然而長征卻不同。人們總在不斷的言說、探究、拷問。我想或許是由於長征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吧——一種全人類永恆追求的精神——堅持到底。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難以想見的。後有追兵,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而我們的前輩卻穿著草鞋在雪化、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撒滿了長征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英雄的後代,我們也試著學會堅強。

  昔日中國的女排姑娘們是何等的神勇,“五連冠”不知使多少中國人為之振奮。然而在一次次的勝利之後,在郎平等一些老隊員相繼退役後,中國的女排是何處境?或許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暢及則衰”在飽嘗了勝利和輝煌之後,中國女排開始了它從未有過的失敗。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間敗下陣來。頃刻間,舉國上下焦慮萬分,人們不禁懷疑起那支曾令他們無比自豪的強隊,究竟能走多遠?然而就在20xx年,沉寂了xx年的中國女排,在議論和懷疑聲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終於又一次拿回了她們期待已久的“世界冠軍”。當五星紅旗在雅典的奧運會館開起時,中國的女排姑娘們含淚唱完了國歌。

  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征精神將伴隨著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在感動中,我們聽到了桑蘭,這位正值年青的美麗女孩,這位曾被國人和體操界認可的明日之星卻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正當國人對她的未來倍感擔憂之時,她卻用笑容感動了周遭的所有人,堅持著、努力著,頑強地生活著。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恆的長征精神。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5

  在毛澤東同志的詩裡有這樣的幾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體現了我們的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長征的開始,不是我們紅軍願意走的,是被迫的。國民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很慘重。紅軍在長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備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面對著前後的圍攻,使我們的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

  特別是在面對著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圍剿”前面,使紅軍有了更好的戰鬥措施,那就是”避敵主力,誘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乾淨,利落地粉碎了敵人的“圍剿”。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

  紅軍繼續北上,他們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麼的危險,在飛奪瀘定橋的時候,可是又驚又險,每一個人只有一塊木版,然後把木板架在鐵鏈上,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爬過去,只要稍不小心,就會掉下洶湧的狂瀾巨浪中可我們的紅軍戰士們卻克服了重重險阻。正因為有這樣的驚人的毅力,奪下滬定橋長征所以能勝利。

  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衙門在領導的第五次反“圍剿”中,由於軍事上的錯誤指揮,導致失敗的局面,給中共中央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遵義會議的召開,在中國的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領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問題,是中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最後紅軍長征於1935年10月某市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勝利結束。可是紅軍八萬人只剩下了三萬人。

  紅軍長征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告訴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紅軍長征是多麼的艱難,但是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重重險阻,我們要學習紅軍的勇敢精神,敢同敵人作鬥爭。紅軍的種。種英雄事蹟,將會在我們的歷永放光芒。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6

  革命聖地延安的紅軍們在毛澤東同志的率領下,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還要隨時防備敵人的追擊,以犧牲無數革命先輩的性命完成了長征。那些逝去的紅軍戰士,甚至連墳墓都沒有一座,有的埋在青山,有的葬在綠水,而他們的魂魄,葬在這悠悠的天地之間,葬在這藍天白雲之間。

  長征途中環境惡劣,裝備條件落後,最小的紅軍僅有三歲,她——就是賀龍將軍的親生女兒。賀龍將軍作為一位將軍,同時作為一位父親,在艱苦的旅途中沒有被挫折所擊垮,反而帶領隊伍戰勝重重困難,讓敵人望而生畏,最終取得勝利。這是革命者的信仰,不摧的信仰,堅信中國——這隻雄獅甦醒的信仰!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戰士都有著共同的信仰與目標,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長征旅途何其艱辛,光有信仰又怎能克服萬千難關?紅軍的偉大更體現在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長征途中,賀炳龍也是一位出色的紅軍戰士。在一次戰鬥中,這位戰士不幸受傷,在治療時,因裝備不足,不用麻藥直接進行手術。如今的我們,一道細微的傷口足以讓父母擔憂不已,可在那個年代,這位意志堅強如鐵的戰士,僅僅憑藉意志力,支援自己完成了手術。這是革命者的意志,不屈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意志!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戰士都有著同樣堅強的意志,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長征如此艱苦,可為何革命先輩們一個個視死如歸?在那個硝煙紛飛的年代,這些革命先輩們不為自己,只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淪為日寇及美英帝國主義等國家的奴隸,只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國家,只為了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只為了向世人證明,我們——是炎黃子孫,軒轅傳人,是不可被欺辱的英雄!為了這份尊嚴,為了這份榮譽,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之危,向世人展現出了中國雄起的資本!這是革命者的精神,無私的精神,捨己為人的精神!正是因為數十萬紅軍有著同樣無私的精神,才能勝利完成長征。

  如今的中國,在一代代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奉獻之下,如同甦醒的雄獅,再次昂揚起高傲的頭顱,俯瞰曾經欺辱過我們的帝國主義國家。南海之爭——中國用實力向世界證明,中國是不可欺凌的!

  中國,母親!您的故事,我們何曾忘記!我們得以生存在這樣一個幸福安寧的國家之中,是您的恩賜!我們還有什麼是不滿足的呢?每每想到革命先烈們所作出的犧牲,我們又怎麼能碌碌無為,虛度年華呢?我們會為了報效您,祖國,為了報答紅軍先烈而努力的!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7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光陰荏苒,一晃85年過去了。85年前的長征,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征是中國革命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同志的《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著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澤東同志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8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自學習了《七律·長征》這首毛澤東同志寫的詩詞之後,知道紅軍叔叔走過了無數曲折而坎坷的道路,他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經歷了許多困難與艱險,才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徵,為完成戰略性大轉移,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紅軍長征雖然過去了85週年,但爺爺曾經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紅軍經過這裡的故事,朦朦朧朧的我,對許多故事還依稀記得。

  據爺爺講,這裡是紅軍四渡赤水河的重要渡口—————二郎灘渡口。當時沒有橋,交通很閉塞,道路不暢通,紅軍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只有從河裡渡過,四渡赤水中的“二渡”和“四渡”就是在這裡進行的,並已經把他載入史冊。每當雙休日,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到四川二郎去玩,經過一個鹽倉,媽媽說:“這裡是紅軍叔叔在長征途中,曾經在這裡分鹽救濟的地方。他們不畏艱難困苦,打下了江山,使窮人過上了好日子。

  如今的家鄉,交通便利,群眾生產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我們學生來說,黨和國家對我們少年兒童做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尤其是我們農村學生,除了享受困難補助,還有免費的午餐,使我們幸福、快樂。可想起紅軍叔叔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流血犧牲的場景,心裡耿耿於懷,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作為一名21世紀的新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就更應該沿著紅軍叔叔的足跡弘揚長征精神,不怕艱難困苦,勤奮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樑,報效祖國。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心得體會9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金色的魚鉤》這一課,我感慨萬千。這篇課文講的是紅四方面軍過草地時炊事班長接受黨的任務,帶著三個小病號走出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蹟。學完這篇課文後,我被老班長那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精神感動了,更被他們那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感動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之等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紅軍不怕長征路,就算走了再多的山、再多的河,在他們的眼裡,好像根本就沒事。《長征》這首詩正是描寫了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一道思考題,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準備放棄。但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了紅軍!紅軍在過草地、過雪山時,都在用驚人的毅力支持者自己,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再大的風雨也很難挫敗他們。而我,卻被一道小小的思考題挫敗了。想想現在,再想想以前,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紅軍的生活環境成了一道鮮明的對比。既然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學習,我們就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不能被任何困難所挫折。想到這,我開始鑽研這道思考題,不一會兒,果然想出瞭解題方法。把這道題算了出來。因此,我明白了只要你像紅軍那樣不鬆懈,不怕困難,就能成功。

  長征精神,在我心中。我會用紅軍那不怕苦,不怕累、自強不息的民族革命精神來激勵我前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