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精選13篇)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悄然打響。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好似拉長了冬天的時間。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

  疫情發生後,甘谷縣新興鎮甘摩社群防疫人手緊缺,在得知大隊組建防疫志願隊負責包乾小區疫情防控任務時,甘谷縣冀城消防救援站專職消防員王清龍不顧腿部恢復不久的傷病,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參與社群防疫工作。“我現在因傷暫時不能參加滅火救援戰鬥,但是疫情防控工作我不想缺席。”眼看站長要他好好修養身體的話馬上脫口而出時,他平日裡的一絲倔勁又蹦了出來,堅定的眼神和話語最終成功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在防控點上,他還自發做起了搬運工,小區施行居家隔離期間,哪家居民缺少蔬菜和食品,他便主動電話聯絡,為大家及時送去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最多的一天連續跑了9趟,連續裝卸使他肌肉和傷病處經常痠痛,當同事勸他多注意休息時,他總是樂呵呵地說,“不累,一想到這些東西能送到需要的人手裡,我就覺得真值”。樸實無華的語言,卻正也印證了他“小強”般堅毅的品格。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王清龍勇敢面對疫情,始終默默地堅守在卡點崗位,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屏障,用他“倔強”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心為民的情懷和擔當。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2

  懷孕之後,滿心的歡喜、全家人呵護的“大熊貓”待遇,這對很多準媽媽來說再普通不過。然而,在防疫工作點執勤的隊伍中有位懷孕5個多月“90後”的準媽媽仍堅守抗疫一線,她就是甘谷縣消防救援大隊宣傳工作組消防文員任夢玫。

  由於孕期體質特殊,長時間的奔走使她腰痠腿麻、腹部不適,但她每次只是稍作休息,待不適症狀有所緩解又繼續開始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夢玫沒有因為有孕在身而選擇被特殊照顧,面對同事的擔心和善意的提醒,她總是笑著說:“胎動時才想起自己是個孕婦,工作緊、任務重,每個人都不容易,也都很辛苦,作為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員,我願意迎接挑戰,我想這也是對寶寶最好的胎教。”

  “守初心,擔使命,疫情在前,我們不退”。在任夢玫身上,體現著一位母親的包容博愛和執勤人員的堅守,這是一名火焰藍玫瑰“準媽媽”的誓言。她是轄區抗擊疫情的一個縮影,更是一名消防救援人員無私奉獻、迎難而上的好榜樣。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凱同志作為蘭州市城關區焦家灣站黨員先鋒,主動擔當,身先士卒,第一時間周密部署防控措施,無論食品採購、營區消毒,還是人員體溫檢測、訓練安全等方面,都悉心瞭解,做到情況清、底數明。除此之外,他還親自帶隊對轄區定點醫院逐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他常說:“特殊時期,一定要克服各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確保隊伍穩定。”他堅守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線,確保了隊伍的穩定和正常執行。

  疫情防控工作期間,他每日堅持對營區日常生活區域、食堂、車庫、哨位進行早中晚三次消毒殺菌;自己主動學習防疫知識並現場示教;協助站幹部清點個人防疫防護裝備,查實查清底數;檢查防化服氣密性、完整性,及時進行維護保養。每次出警中,總是提醒協助出動人員佩戴好手套、口套,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出警歸隊後,主動背起噴霧器嚴格落實洗消程式,對出警車輛、器材、人員進行全面洗消,有效防止了將病毒帶入營區的可能,確保了全體消防救援人員的衛生安全,保障了消防站的日常執勤備戰和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受到了全站人員的一致讚揚。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4

  新型冠狀病疫情的爆發後,張凱同志配合隊站幹部及時召開支部會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嚴格管控進出營區人員,緊盯營區衛生防疫、生活物資保障、防疫防化裝備物資配備等關鍵環節,確保“防疫十項措施”等制度有效落實。張凱每日對全體消防救援人員進行三次體溫測量登記並及時上報支隊,站所有人員實行分餐制和落實出警歸隊洗消制度,最大限度確保了隊伍的防疫安全。

  面對疫情,張凱同志主動對接休假人員對其本人和家屬身體狀況進行隨時掌握,同時對在隊人員透過心理疏導,以成立黨員突擊隊、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公開承諾等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消防救援人員全面瞭解疫情、正確面對疫情,不斷增強抗擊疫情自信心。張凱同志還透過家屬微信群,做好家屬思想安撫,贏得家屬理解支援,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有效激勵了全體人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打贏這場防疫戰。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5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6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們勇敢“逆行”、連續奮戰,有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醫務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軀,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的普通一員。他們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處在疫情防控一線,與疫魔短兵相接,衝鋒陷陣,他們冒著極高的被傳染風險、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任務。攻堅時期、吃勁階段,保護好醫務人員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作為一名普通群眾,要對醫護人員給予支援與理解,為他們構築一個堅固可靠的“大後方”,讓白衣戰士心無旁騖地在一線衝鋒陷陣。

  病疫無情,人間有愛。這是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醫務人員們承受著極大的心理負荷,同時又面臨著治癒患者、打敗疫魔的焦灼與重壓。前方要加強人文關懷,配備心理疏導力量,為醫務人員提供釋放壓力,加強對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的關愛……著力從細節處、微小處給予醫務人員關懷和尊重,努力做好各項保障,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7

  一場疫情在武漢在爆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國蔓延,像一根根帶刺的荊棘,緊緊地揪著人們的心,牽動著人們的思緒。電視上“霸屏”的疫情新聞,手機裡刷屏的資訊,不知正誤的小道訊息……突如其來的疫情驚擾了春節的熱鬧和諧。

  這種時候正是謠言肆虐之時,道聽途說使人們過度緊張、過度恐慌、過度防範。“謠言止於智者”,“智者”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中近距離地接觸令人生畏的病毒,尋找源頭,為後面的防範、控制和治療提供科學理論。顯微鏡上用力觀察的眼睛,實驗室裡有條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機械聲、人聲,您們與病毒糾纏,與時間賽跑,與死亡鬥爭。

  凜凜寒冬,呼嘯風雪。一襲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車站內,候在進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個社群的委員會……你們不是一線人員,卻是一線人員的堅強後盾,後方的坎坷,你們來掃平;後方的平安,你們來守護!一支支體溫槍,一次次講座,一遍遍教導,普及防範知識,為平民百姓撐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後方堅守的醫護人員致敬!有一朵花,不在陽春三月爭奇鬥豔,卻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8

  2020年這場來勢兇險的病毒疫情,打亂了人們原有正常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我縣中小學原計劃2月9日(正月十六)的正常開學被迫延期,各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至2月10開始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線上學習。如何指導中小學生搞好居家學習與生活,已成為目前中小學教育者面臨的新挑戰。

  沙洋縣教研室的教研員們,在服從組織安排積極投入疫情阻擊戰的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擔當,明職責,本著“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能,創新工作方式,服務師生,共克時艱。

  教研室初中英語教研員陳曉群自制授課影片,給英語教師網上教學提供範例;初中歷史教研員劉輝將精選的適用教學資源上傳學科教研群,並對網上教學給予了相關教學建議;初中化學教研員宋永華、小學英語教研員孔娟娟將學科教學資源上傳至朋友圈,供老師們參考借鑑。教研員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對網上教學的指導,得到了教師們的普遍認可,有教師在反饋中稱道:“……這些指導來的太及時了!”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9

  主動參與“疫”線值守,當好居民“安全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2日,區委組織部下發在職黨員幹部到社群參與疫情防控的通知後,他就第一時間主動到街道社群報到,積極參與小區聯防聯控工作。把防控一線當做檢驗自己為民初心、黨性修養的主戰場,當先鋒、作表率,與社群居民群眾一道,同舟共濟,群防群控。無論是進出居民登記、體溫測量,還是入戶排查溝通,小區封閉管理中的每項工作,他都積極參與,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舍小家,顧大家,密織“保障網”,讓群眾安心放心。

  始終堅守工作崗位,當好戰時狀態“資訊員”。在積極主動配合社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當好戰鬥員、安全員的同時,他堅守工作崗位,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口罩佩戴等措施,做好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資訊員”對戰“疫”中的先進事蹟他又及時宣傳出去,對外積極投稿,當好戰“疫”中的宣傳員,唱響主旋律,傳播好聲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心聚力。

  以工匠精神起草好每一份文字材料,當好單位“服務員”。戰時狀態,他是安全員、資訊員;平時工作中,他是一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服務員”。三年多來,他參與起草了每一年的工作報告、工作要點,參與撰寫了大部分講話稿、工作情況彙報、會議交流材料、會議主持詞等主要材料。他連續三年被評為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在《當代江西》《時代主人》《人民代表報》等省級以上主流媒體上稿新聞報道、調研文章60多篇。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0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正值新春佳節的大江南北進入了嚴峻的抗“疫”之戰。疫情動態不僅時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也開啟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昌里社區青年團員志願者周梓煜,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戰“疫”,自覺充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和“戰鬥員”,帶上紅袖筒、拿起測溫槍、奮戰在社群防控一線,協助社群做好疫情網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說:“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為抗疫戰線的一枚螺絲釘,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認真,耐心細緻,熱情大方,忠於職守,譜寫了優秀團員的'時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現,得到社群居民和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和讚揚。周梓煜的家長對於他堅持志願服務的行為也給予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援,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中,父母的支援更堅定了周梓煜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在這場“戰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是他在寒風中紮根社群,不厭其煩勸導居民減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舊堅守,不知疲憊測量居民體溫,他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這些日子,感謝有你相伴。正是一個小小的“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我們”,為社群的青年志願者們點贊。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1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想申請當一名志願者。”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一名大學生擲地有聲的請戰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返鄉在家的大學生王文靜,沒有宅在家裡,而是主動加入到社群防疫工作中來,自此在防疫一線中出現了一道靚麗的彩虹,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這片土地。

  返鄉大學生王文靜,現就讀於西安培華學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來她可以像其他學生一樣放假在家,足不出戶,但她懷揣著勇於擔當的理想信念,利用學習後的閒暇時間,主動找到當地的北安社群,承擔起了社群資訊錄入工作,積極主動投身到社群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對返隆人員、居民入戶排查表和對隔離人員進行體溫資訊錄入工作。

  “隔離不隔心”。在此期間,她還跟隨社群幹部走家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所需物品,為兒童送去書籍。同社群工作人員進行疫情排查,發放防控宣傳單頁,貼上隔離通知單,提醒社群居民戴好口罩、減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場所,加強個人防護。王文靜工作積極細緻,對內資訊錄入,對外宣傳排查,不僅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還得到社群居民和社群幹部的一致好評。

  年輕的大學生王文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致敬“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逆行者。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2

  從教十年來,高郵市龍虯鎮張軒小學“最美巾幗”張麗老師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教育教學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她秉承“對社會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原則,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抗疫後方表現突出,積極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動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武漢。

  疫無情,助力之情。“500元,錢不多,卻是我的一點心意。當初入黨時舉過拳頭宣過誓,我不能戰鬥在一線,只能在後方做好自己的本職,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這是張麗繼2月份響應龍虯鎮教育中心校“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捐款倡議,主動參與愛心捐款後,又交納“特殊黨費”,以實際行動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動就是戰鬥。在這防疫的關鍵時刻,她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抗疫阻擊戰作一份奉獻,發出一點點光和熱。

  昨天已經過去,未來在於耕耘,用張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在村小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無奇的小草,我將和老師們一道用心去成就事業,站好三尺講臺。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3

  歲月靜好之下,誰在為我們負重前行?”一批批醫護人員,他們不顧生死,全力支援武漢。昨天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幕:一名護士下了夜班之後,脫下防護服,帶著手套的雙手,長時間奮鬥在一線,汗水、高溫的侵襲,讓她的臉上被汗水浸得蒼白、疲憊,更觸目驚心的是她臉上因為戴護目鏡留下的勒痕,從鼻樑到面部,讓令人心疼。

  聽了前方記者介紹才知道,這些隔離區的醫生護士,因為要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一進入病房要待6-8個小時,這期間不能喝水,上廁所,靠帶尿不溼解決上廁所問題。當記者採訪時,她們微笑著說:“一切為了群眾。”我還聽媽媽說,有些護士阿姨為了方便帶防護頭套,剪掉了纖纖秀髮。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那滿臉被壓迫的勒痕卻是最美的戰績,感恩有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