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精選9篇)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

  一、演講稿注意事項

  1、有的放矢,瞭解物件。演講前,我們就要充分了解演講的聽眾,以便做到有的放矢。要從演講物件的職業、經濟背景、學歷背景、思想和工作狀態入手,瞭解實際情況,不要誇大和縮小,也不要只聽一面之詞。因為只有徹底瞭解演講的聽眾,才能夠寫出吸引他們注意力,引起他們共鳴的演講稿。

  2、態度真誠,主題明確。演講稿的寫作中,每一字每一句都要真誠可信,切忌誇誇其談,不知所云。最重要的是一篇演講稿只能夠有一個主題,而且要在開頭的時候,就要說出主題,讓所有的聽眾都明確地知道,這次演講的主題是什麼。這樣做就是為了表明我們的溝通態度是真誠的,而主題的明確也有利於聽眾對於演講的接受和理解。

  3、內容統一,風格多變。演講稿的內容要始終統一,但是文字和語言風格要有多種變化,例如,詼諧幽默、引經據典、輕鬆活潑等。

  二、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精選9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精選9篇),歡迎大家分享。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1

  21世紀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環境裡。可是你們是否想過,這麼好的條件,是那些保家衛國的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為了祖國的美好未來去奮鬥,做一名新時代的三好少年。

  首先,我們必須去熱愛自己的祖國,做一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曾經,有多少人,為了祖國,在戰場上壯烈犧牲;曾經,有多少人,為了人民,為革命事業勇敢獻身。他們是中華兒女,更是英雄!因為祖國母親養育了他們,所以當“她”受難時,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祖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英雄,熱愛自己的祖國,像那些英雄們一樣,用自己的力量保衛祖國。我相信,只要有恆心,長大後我必能幹出一番大事業,為國獻力!

  其次,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做一個追求上進的好少年。學習是我們現在的職責,專心聽講,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把所有的知識掌握牢固,並且學會不懂就問,虛心求教。只有學習好了,我們才不至於被新時代所淘汰,才能緊隨時代潮流,在未來走向社會時,真正成為祖國所需的新型人才!

  我們要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品德優良,團結友愛也很重要。我們要待人有禮貌,誠實守信,不說謊話;遇事樂觀向上,互幫互助,像雷鋒叔叔那樣。有人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們也應該在平日裡多多幫助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公交車上給那些老弱病殘的人讓座,學會關心他人,做一名新時代的小雷鋒!

  21世紀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環境裡,但胸前的紅領巾卻在時刻警醒著我們一定要發奮讀書,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將來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學習強國》。

  “感恩”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朗讀者》第二季第九期的嘉賓馬伊琍是從小生活在弄堂裡的普通女孩,堅強、獨立、自信是她的生活信條,她坦言得益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她的父母沒有高學歷,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她卻很感謝家人給的愛。主持人董卿點評說:謝謝的背後有時是恩重如山的相助,有時是不動聲色的善良,它教會我們如何去愛這個世界。

  感恩的本質是珍惜和尊重,是提升幸福感必不可少的能力。習慣了得到,就忘記了感恩。這個世界,沒有人必須對你好,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視作理所當然。當我們開始懂得感謝這個世界的友好,也必將對這個世界善意相待。

  感恩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人,給我們溫暖的家。也許母親沒有姣好的容貌,但她有能幹的巧手、賢惠的品格;也許父親沒有高學歷,但他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小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的世界充滿陽光,卻不知那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感恩於心、報恩於行。作為中學生,盡力學習、健康成長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了。如果能關心父母身體健康,為勞累一天的父母遞杯茶、揉揉肩,說聲“謝謝”,那就更好了。

  感恩師長。對我們的啟迪和成長的幫助,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一旦從事了這個職業,老師便會不由自主時刻牽掛著學生,課前課後總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感恩老師並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課上一個輕輕的點頭、一次高昂的舉手,證明你的全身心投入,這是感恩;課後乾淨整潔的作業,一聲禮貌的“老師好”,這也是感恩。

  感恩朋友。他們陪伴你成長,一起快樂、共同悲傷;感恩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成為更好的自己。

  感恩團隊。珍惜班級共有的每一份榮譽和成功,感恩每個人給自己的關心和幫助,哪怕只是借一支筆、一個微笑或一句淡淡的肯定。

  感恩時代。同過去比,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了。我們享受著安寧的生活和富足方便的環境,怎能不感謝祖國給予我們的一切。“夢想從學習開始。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圓,學習是半徑,半徑越大,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學起來才能強起來,學習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我們只有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努力奔跑、奮鬥追夢,才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夢想越來越近。

  《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寫到:記著啊,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更是在愛裡長大的。老師們、同學們:幸福的秘訣是不抱怨過去,不迷茫未來,只感恩現在。讓我們每天都懷著感恩的心學習,認真做好每件事,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祝福大家都能抵達人生的“詩和遠方”。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3

  我是一箇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二百多個國家裡只有中國的歷史毫無間斷,所以古代有很多偉大的人物。比如說孔子,他的《論語》遠近馳名。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我們有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還有美麗的天壇、地壇。所以肯定有許多旅遊勝地,比如我覺得雲南西雙版納就是個好地方。因為那裡有奇異的花草樹木和香甜爽口的水果。可以說,我們是不愁吃,不愁喝了。

  當然,我們國家也有些缺點。就拿天氣來看吧,像北京最近幾天全是霧霾,原因就是有些工廠的煙囪老冒煙引起的。還有許多城市的地上全都是垃圾,還有汙水排放量太大了,造成環境不好。

  講到這裡,我要說我們國家的優點應該繼續發揚光大。但是有些缺點應改正,比如有些人不能抱怨自己的祖國,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讓國家變的強大。所以我要學習許多國文,不能丟臉。還有要勤儉節約,不能剩飯,而且地上比如說有一張紙,沒有人撿它,這時我就應該彎下腰拾起這張紙來,把它放到垃圾筐裡。這講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還是那句話,小事從我做起,建立我們美好的未來!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4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對廣大青年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點燃了廣大青年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奮勇前行的無限激情。

  一百年前,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醞釀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一個嶄新的時代由此開啟,中國革命的面貌就此改變。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27歲投身新文化運動的李大釗,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嘔心瀝血,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我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20歲參加五四運動的瞿秋白,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開創性貢獻,立志要給苦難的中國“闢一條光明的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用堅定的信仰與信念,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燭照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穿越百年風雨,青春的力量始終在華夏大地激盪,始終為國家和民族凝聚著無限的活力和激情。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35歲及以下黨員達2367.9萬名,佔比近四分之一。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北斗團隊,平均年齡都是30多歲;在脫貧攻堅戰場,湧現出一批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先進個人;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以青春之熱血投身到時代洪流中,在堅定理想信念中明確人生目標,在抱定必勝信心中奮發有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亦有星星火,燎原勢竟成;作歌靠少年,努力與天爭。”一百年前,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曾這樣激勵青年在黑暗中走向光明。一百年後,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致獻詞,用一句鏗鏘有力的“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展現新時代青年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傳承著接力奮鬥的澎湃力量。

  一個國家的進步,鐫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未來,寄望於青春的力量。今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新徵程,為青年人搭建起施展才華、綻放風采的廣闊舞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把個人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勇擔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一個個立志於“強國有我”的奮鬥青年,定能凝聚在鮮豔的黨旗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5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日益成為我們每個家長的共識。近年來,二實小以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為目的,開展的假期親子共讀活動,使我們全家人受益匪淺,我們的孩子張子陽也越來越喜歡讀書。

  我們家崇尚“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從學校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首先,我們儘量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充滿童趣的書藉,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為什麼”,而為了解決這許多的為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舉趣,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他以前不感興趣的領域,探索的樂趣,拓寬了他的興趣面,以此類推,形成良好的迴圈。對每個孩子來說,書本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想象。

  我們作為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領孩子去閱讀,讓他們發現閱讀是一種有趣的、愉快的經歷。激發他們讀書的慾望,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同來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於書的世界裡,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書,使我們家長由對孩子教育的無知變為略知一二,使我們自己的事業起飛,使我們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在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樂於學習,與書為伴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快樂,健康、自立、博學的。

  其次,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或者也可以不急著回答,反而提一些問題要他回答,啟發他主動思考,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淺的,偏頗的,也不要粗暴而簡單的否定,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答案。可以耐心的解釋,可以激烈的討論,彼此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縱深發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資料,再看書,尋求最佳答案,這樣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悅誠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時,家長也增長了以前沒有關注的或者沒有興趣的知識,達到了和孩子一起積累一起成長的目的。我們還需要做到持之以恆。每日為工作和家務勞碌的我當初只是在業餘時間和心情好的時間陪孩子讀書,沒有持之與恆。後來,在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後,為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在假期裡,每天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我是利用晚飯後,與孩子一起共同同閱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與孩子一起讀書有很大的好處,我們共同經歷著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和孩子貼的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對於父母來說,千萬不要奢望可以教給孩子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長,而不只是被灌輸屬於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透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瞭解。

  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收穫,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師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帶領孩子們、陪伴孩子共同攀登成長的階梯,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6

  與兒子一起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他開始牙牙學語時,我就一直開始與他一起閱讀詩歌,故事書,所以他的語言發展都很順利。可是隨著他進入了小學後,反而和他一起閱讀的習慣卻沒有了。也許是因為他每天的作業佔據了一定的時間,還有是因為身為職場媽媽,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務,實在抽不出太多時間來陪兒子一起讀書。今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孩子與家長一起閱讀的活動後,喚醒了我久違的那種親子感覺---與孩子同讀一本書。

  假期來了,讓我能有充分的時間陪同孩子讀書,感受非常好!成長中的兒子喜歡看書,也喜歡讓爸爸、媽媽陪著一起閱讀的感覺。每天晚上當到了我們共同約定好的時間讀書時,兒子就會大聲的提醒我:媽媽,快來和我一起看書!我聽到他的號召。我只好停下手中的活,先陪他看書了。我覺得他其實從內心是非常期待家長一起讀書的哦。

  這個假期,我們一起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等,這些讀本都是特別適合孩子們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從中還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培養幼兒思想、道德品質、交際技巧都大有益處,當然,孩子也從中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養成就來源於對書中主人公的認識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兒子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

  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提升閱讀力對於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透過假期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後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更好的引導他探索知識世界的奧妙!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7

  我喜歡讀書,我的兒子也喜歡讀書。可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才對孩子的發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電視、網路對孩子的誘惑,在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兒童讀物,雖然孩子很有興趣也喜歡讀,可我覺著很多東西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並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對孩子真正有教育意義的書,孩子卻又不喜歡。

  學校開展新教育親子共讀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調動孩子和家長閱讀好書的積極性。為了孩子的寒假過得更加愉快和充實,學校專門召開家長會議強調親子共讀的意義和重要性,提供讀書建議,並推薦相關年級的閱讀書目,使我們做家長的也有的放矢。於是,我和孩子共同到書店選書,大體按照學校推薦的書目,再儘量由孩子作主選書,這也極大地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兒子挑選了《三毛流浪記》、《吹牛大王歷險記》、《千家詩》、《奇妙的數王國》等幾本他喜歡的書。兒子買到喜歡的書便是愛不釋手。

  按要求,我也與孩子商定每天寫完作業閱讀30分鐘,孩子有興趣可多讀一些。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只是看熱鬧,看裡邊的小故事,顯然對語文知識能力的培養及教育沒起到多大作用,於是開始抽空和孩子一起讀書。但是由於工作忙,要全都與孩子一起讀是很難做到的。於是我和孩子比賽,誰有時間誰看,看誰看得快,誰看完一部分都要給對方講講看了哪些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我和孩子互相討論、交流,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時間的時候我會給孩子讀一段,讓孩子享受傾聽的快樂。然後共同討論書中的故事、人物、語言讓孩子養成了讀書討論、思考的習慣。以前孩子讀書是讀書,懶得做筆記。我和孩子共同讀書以來,我們一起邊讀書邊把看到的好詞好句畫下來,注重引導孩子記錄好詞好句,讓孩子逐步養成了用心讀書的習慣,而不是光看故事情節。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孩子基本能做到邊讀邊找好詞好句,讀書也用心多了,這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與孩子一起共讀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 如今,我們的親子共讀是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的良好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思考的習慣,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共讀,我們喜歡!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8

  親子共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為配合學校組織的這項課外作業,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與兒子共同讀完了一本《快樂男孩的故事》兒童文學作品,感觸很深。

  剛開始,小孩對讀書很不感興趣。因為有很多字詞都不認識,儘管有拼音註釋,但對於拼音都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讀書實在是很困難。起初不得不邊教拼音邊讀書,前幾個故事基本是由我讀完的。但慢慢的兒子對書中的故事情節產生興趣,書中故事講述什麼事善良,什麼是無私,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智慧,書中語言通俗優美,內容簡潔洗練,插畫鮮亮生動。透過觀看書中的插圖,兒子開始詢問這個圖是什麼意思,那個圖的人物又在做什麼等問題。

  漸漸地兒子對讀書產生了一點興趣。對我印象很深的是讀完《曹衝稱象》這個故事後,他開始嘗試著自己讀書。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開始邊讀拼音邊認字,但一個故事讀下來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且不知道故事講的是什麼意思,我不得不在讀一遍,講述故事的內容給兒子聽,透過講述故事內容來吸引兒子對讀書的興趣。

  慢慢地經過鍛鍊,兒子對拼音和生字也認識得越來越多,讀書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但學到了新的生字,對拼音有所掌握,大致瞭解故事的內容。同時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個樂於助人,團結同學,尊敬師長的孩子。

  透過“親子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瞭解。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領悟,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是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臺。

  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演講稿9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著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裡,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裡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用手攬著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奏。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閱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閱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閱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