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精選20篇)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從先進物件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

  鋼xx,男,45歲,中共黨員,白音錫勒牧場的牧民。

  草原的豐沃,賦予大地無限深情。草原的遼闊,給了牧民寬廣的胸懷。和大多數家庭一樣,鋼xx家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遵紀守法,孝敬父母,與妻子相濡以沫,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家庭和諧溫馨。“孝”字當先,“愛”字裝心,十幾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侍奉著父母雙親,在他的家庭裡,雖然每個人的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等都各不相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能夠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他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他也成了分場孝老愛親的典範和榜樣。

  鋼xx家中有一個外來人,是他家裡畜牧業生產僱傭的羊倌,在他家已經有20多年,老人是漢族,無兒女,鋼xx把他作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悉心照料,老人生病時,鋼xx焦急的開車送到醫院,為老人陪護,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老人病好後歡天喜地的接回家,過年過節為老人購置新衣物,老人有需要他盡力滿足,多年以來始終如一,老人現在已經年邁又無棲身之地,於是鋼xx與妻子共同商議把老人供養在家中為老人養老。

  雖然家裡事兒不少,但熱心腸的鋼xx總是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牧戶有困難,他隨叫隨到,疫情期間他驅車40多公里為值班的同志送去熱乎的飯菜,捐款捐物一次不落,冬天冒著風雪救援受困車輛。在鋼xx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所有人。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2

  李xx,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楚古蘭街道愛民社群黨委書記、主任。

  愛民社群管轄範圍地處老舊城區,共有居民6212戶,1.4萬人,其中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就佔18%,服務難度比較大。李xx把社群的工作理念定位為“愛在社群,情暖居民”。透過用心服務,讓居民過上幸福和諧的生活,特別是幫助那些困難群眾走出陰影、重見陽光。

  為了方便轄區老年人生活,給貧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解決實際問題,李xx四處奔走,建立了“民惠超市”,並引進愛心企業進駐。20xx年底,在李xx牽頭、楚古蘭街道黨工委的支援下,愛民社群引進了楚古蘭衛生服務站,與部分居民簽訂了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為大家就醫看病提供了綠色通道。20xx年,李xx在社群相繼開設了“民情直通車”和社群“微”網站,方便居民向社群反映自己的困難和需求,打通了服務居民的“最後一公里”。

  急群眾之所急,成群眾之所願。“時代在變,社群也在變,但我們共產黨員服務老百姓的真心永遠不能變!”李xx堅定地說。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3

  張xx,62歲,他身上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名貴的服飾,他給鄰居們的印象是樸實、溫和的。在家庭的薰陶和感染下,他的心裡埋下一個善良的種子。他所居住的區域是平房區,每年會自己種植樹苗和花苗,幾年來,他為特殊學校、福利院等捐贈樹苗及花苗共計10萬株,到今年已經四年整。20xx年,他又向28所學校、6所幼兒園捐贈花苗2萬株。平時還為特殊學校、敬老院、環衛、社群捐贈掃帚。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什麼時候都不能忘本。”

  20xx年以來,雨季頻繁,他們所居住的平房區沒到下雨季節道路泥濘,出行艱難,有一天大雨,鄰居家無人,雨水倒灌到鄰居家中,他二話不說,拿出自家的水泵配合社群冒著雨共同為鄰居家抽水一直到夜間十點,他說:“遠親不如近鄰,只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願意為大家盡我自己綿薄之力。”

  當被問及捐贈的初衷時,他言辭懇切地說:“只要能讓孩子們在一個有益身心發展的環境中長身體、增才智,這些事情不算啥,只要學校需要,我還會盡力的。”樸實的話語透出對孩子們發展的殷切關心之情。他說:“支援我一直做這些事的不是別的什麼,只是因為心中有愛,愛其實是一盞燈,一經點燃,就會照亮周圍所有的人,給他人帶來生活的希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下去。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做下去,與眾多的愛的星光融匯在一起,構築起一個明亮的愛的天空。”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4

  孔凡成,男,漢族,1954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專案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後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湧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犛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著塌方、巖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專案部奇蹟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專案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巖爆強,湧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采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覆論證,硬是在大山裡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除錯,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說:“這裡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說,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2015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幹部”。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5

  李明素,女,55歲,中共黨員,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龍壩鎮梁灘河洪峰洶湧,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狀況萬分危急。

  站在自家樓頂的李明素髮現50米開外的一個屋頂站滿了群眾,正在大聲呼救。由於地處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強大沖擊,隨時都有垮塌的危險,而一旦坍塌,群眾生還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決定帶領一家三口,立即展開營救。李老師用手勢引導受困群眾利用兩樓之間的四幢房屋屋頂,逐步爬向相對安全的自家屋頂。當30多名群眾爬到隔壁王孝倫家樓頂時,由於兩家間隔太大,群眾被困在了王家樓頂上。李明素來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繩索拼接在一齊,將樓梯搭在兩屋之間,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們順著梯子一個個向李明素家轉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李明素的指揮下,老人、小孩、婦女、男人,依次爬了過來。上至65歲的老人,下至2歲小孩,一共32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李明素家屋頂。就在最後一個人離開不到10分鐘,王孝倫家的房子轟然倒塌,頃刻消失在滾滾洪水之中。由於長時間受驚嚇,群眾情緒很不穩定。李明素又安撫大家說,要相信黨,相信政府,必須會來救我們的。不久,救援隊來了,用繩索搭起一條滑道,驚慌失措的群眾都想搶先透過。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婦女兒童先走,然後老人,最後是年輕小夥子。群眾一個一個脫險,李明素卻把自己的兒子留在了最後。

  李明素說,“在這次洪災中,雖然我的損失很大,但受災的群眾還很多,需要黨和政府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有決心和信心與黨和政府一齊共渡難關,困難只是暫時的。”樸素的話語,表達出一名共產黨員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後被重慶市婦聯、全國婦聯評為重慶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6

  我叫xxx,20xx年畢業於xx學院小教外語系中師英語專業,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以 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穫為事業追求的目標;以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為自律信條,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工作在教學第一線。

  一、學高為師。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師本身就得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納百川的海。教師也不能僅僅給學生一杯水,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去取水,成為河、成為海。因此,我不斷的學習,在知識結構上,不斷補充, 於20xx年中專畢業同時取得小學教育大專學歷,20xx年又取得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專業大專學歷。在理論學習上,不斷更新觀念,經常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在教學中經常出示範課、觀摩課,深入研究教法,以適應教育教學改革於發展的需要,樹立現代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人才觀,並以此賴指導自己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德高為範。

  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在教育事業中,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為人師表尤顯重要。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思想積極、不斷進取。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不以成績定優劣,對每一位學生鬥給以他/她應得的關注。我的公正、公平、真誠、無私與愛心贏得學生的欽佩、喜愛、尊重與親近。在每一次的學生評議中都得到最高的評價。許多在他人眼中的問題學生在我的面前變的陽光、積極向上。至今,我所教過的學生,其中不乏那些問題學生,經常與我聯絡,致問候及求助,我是他們貼心的朋友。每當此時,我心中就有一種叫幸福的情感在湧動。

  三、教學方法與成績

  在教學中,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創設寬鬆愉悅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在英語研究性學習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在初三的前半學期,我給學生定下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我學習效率。提出提升學習效率,向時間討效率,不做無用功,不幹低效事方法,力爭做到整體安排、統籌時段、忙而有序。結合英語本學科特點,當時候我提倡兩個做法:一是每天放學後學習英語時做到先攻自己做薄弱的部分,每天在頭腦最清醒的時候解決最困難的問題。二是協調好與其他科目之間的關係,做好計劃,每項作業前先自我估算時間,然後設定計劃,有了緊迫感,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初三複習中,我採取了四位一體的複習教學方法。這種複習教學方法,把學生從題海戰中解放出來,嚴格遵守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五技並舉的教學原則,把知識全面規劃、系統歸納、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達到五技的目的。這種方法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鼓勵學生髮揮其創造性;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為本,因學論教,廢棄了應試教育的要求和訓練方法,體現的是以創造性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從階段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到模擬訓練都是先教師做學髮指導,然後由學生自己透過討論等方式,歸納、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性的東西,並自己分析、對比、綜合出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透過思想動員、感情溝通和榜樣樹立,也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目標、堅定了信心、鼓足勇氣,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提高了教學質量。在20xx年中考,我班英語以超全市平均分24分的成績位居全市第一。

  四、教學研究與實驗。

  在工作中,我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20xx年,我與同事們共同承擔了省級課題《學困生成因》的研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的授課形式,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教與學成為一種互動的關係,使教師和學生成為合作的夥伴,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帶領其他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繼續秉持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信條,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我所鍾愛的教育事業。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7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xx深深地知道僅僅自己獲獎是遠遠不夠的,要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培養學生身上。多年來她一直負責學校的音樂興趣小組,經常放棄休息時間,每天早早來到學校排練,為了讓興趣小組的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她利用業餘時間外出進修學習,並根據自身的特長和學校的條件開辦了電子琴興趣班,如今已形成學校的一大特色,長年累月的付出讓學生在每年的器樂考級中都全部透過考試並取得優異成績。

  一、她是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

  著名的兒童工作者孫敬修說過:教師應該會“笑”,小學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如果你不會“笑”,我勸你改行當法官。微笑是愛的一種表現,教師的微笑——這種內在感情的外部流露能直接傳遞給孩子一種舒暢的感覺。教師的微笑有時能使孩子產生一種動力。工作中,xx老師總是提醒自己努力用微笑把自己愛的情感與每個孩子聯絡在一起。她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感化學生,學生就是老師的影子。生活中的她,樂觀向上,以豁達的胸懷迎接每一天,在孩子的心中,她常常是笑意連連,友善親切。孩子們都喜愛這位美麗溫柔陽光燦爛的大姐姐,在學校首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的評選中得到了很高的人氣和票數,最終獲得了好老師的稱號。

  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內在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xx老師十分注重積累、陶冶、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平日裡她興趣廣泛,經常欣賞古今中外的音樂和文學,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開闊視野,不斷豐富,充實自己,有意識地從祖國優秀文化中吸取養料,提高自己的內在素養。沈老師在透過大專學歷之後仍然對自己高要求,繼續投入到本科學歷的培訓中,“我不能欠學生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二、她是成績優異的青年教師

  從8年前第一次走上講臺,xx老師一直在努力地工作和不斷地進步。自小學習音樂和舞蹈為她在音樂教學中的出色表現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並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教學特色,她的課條理清晰,創意新穎,讓人感受到音樂的美,藝術的美。她的課多次在區內進行展示並獲得教學比賽的一等獎。xx年10月,xx老師代表虹口區參加了上海市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獲得一等獎。為了比賽,她從6月份開始就著手準備,選課題,定目標,構框架,找資料。從9月開學的第一週開始進入緊張的試教階段:上午試教,下午修改內容,晚上調整媒體,半夜整理教案,清晨背記教案,第二天再試再改,第三天同樣如此。隨著體重的日益減輕,對這節課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每次試教都有不同的進步。好事多磨,在比賽前的第二天,由於持續疲勞抵抗力下降,高燒39度持續不退。可是xx老師堅持了下來,醫院學校2頭跑,終於出色地完成了比賽任務。

  作為音樂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是十分重要的。xx年5月,老師先進事蹟沈老師代表虹口區參加了上海市中小學音樂教師技能比賽。比賽包括鋼琴、聲樂、舞蹈、指揮、即興伴奏5個專案。這對一位音樂教師來說是極具挑戰力的,要求每一項都要出色。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各個區縣選拔出來的專業最優秀的教師,競爭非常激烈。為此沈老師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苦練基本功。全校師生都走了,可音樂教室的燈還亮著,她正在反反覆覆地唱、彈、跳;五一長假里人人都愉快地享受著假期,可沈老師卻天天清早往學校趕。通過幾個月的努力,xx老師最終獲得了二等獎,再一次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三、她是校園文化的傳播使者

  xx老師不但在學科上成績突出,在學校的各類藝術活動中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分部的校園裡就她一位音樂教師,所有的音樂活動都由她一人負責;每年的區學生藝術節,每星期的快樂週週演,學校裡大大小小的各種慶祝節目中都能看到她忙前忙後的身影。辛勤的勞動總能換來豐盛的果實,今年沈老師被光榮地評為了虹口區藝術教育先進工作者。

  在音樂欣賞課中,我收集大量學生較熟悉和喜歡的中外名曲、優秀作品及有地方特色的歌曲,使學生從中領悟善與惡、美與醜,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在器樂教學中,鼓勵學生用口風琴、豎笛、橫笛等較為簡單的樂器來演奏樂曲,儘量把其中的感情、主題、內涵較準確的表達出來,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有獨到的見解,敢於大膽地去想象發揮,並對作品進行再創造,或創造新的作品,十佳教師先進事蹟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在課餘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每一位音樂愛好者提供展示才藝的舞臺;並注重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為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課餘時間,我經常加班加點,輔導學生,並定期開展課外活動,使愛好音樂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提高自身的音樂技能。組織的器樂、舞蹈、歌唱、創作、表演等興趣小組,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在校領導的支援幫助下,我今年在校負責組織了歌詠比賽、藝術節匯演、詩歌朗誦、安全知識競賽、才藝大比拼、元旦聯歡會等多項大型活動,並且都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大的豐富了我校的校園文化生活。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8

  劉習明,男,漢族,1959年4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長沙生殖醫學醫院院長。

  38年初心不改,專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療,為近3萬個不孕症家庭實現生兒育女夢想;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26年來減免患者治療費用1000餘萬元,為踐行“醫者仁心”寫下最美註解。

  踐行初心與諾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劉習明在行醫過程中,常接觸到不孕症患者。1983年,劉習明立下諾言: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哪怕耗上一生的時間。劉習明遍訪全國知名老中醫,廣讀中醫典籍,刻苦鑽研醫術。1995年,劉習明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長沙不孕不育專科醫院。2008年該院獲批試執行夫精人工授精技術。2013年獲批正式執行試管嬰兒技術。目前醫院已形成中醫中藥、康復理療、西醫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不孕症治療體系。

  劉習明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嚴格規範醫療專案收費,“因病制宜”制定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經檢查確診無法治癒的患者耐心勸導,不做無謂的治療。他身體力行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拒收紅包、禮品。他為特困家庭患者減免醫療費,甚至補貼回家路費。26年來,劉習明為4000多名患者減免治療費達1000餘萬元。

  劉習明常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免費送醫送藥;他在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等大學設立“劉習明獎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生460人次、教師52名,獎金合計115.4萬元;他為武陵山區等省內90所曾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累計捐款1850餘萬元。

  劉習明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9

  許張氏,女,漢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群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40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94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著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餵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裡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床。兒子的頭髮、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說把二哥接到家裡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說。許張氏說:“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著,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裡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唸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0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著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裡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著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臺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臺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說,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裡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著太陽出來,揹著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兒童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裡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複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戶,逐個宣傳動員,儘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裡人總是陰沉著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裡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裡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裡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著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常常累得腰痠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餘,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裡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準備好的爛瓷盅裡,吊在課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埡村小沒有寢室,沒有辦公室,更沒有食堂。孩子們的家離學校遠,為不耽誤上課,只好將午飯帶到學校吃,吃的是冷飯。何老師為了照顧孩子們,也將午飯帶到到學校吃,並動手搭了一個簡易灶臺,從自家拿來一口鍋,幫學生蒸飯,孩子們從此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飯。可是不久,新的困難又出現了,由於地質方面的原因,學校附近的飲用水源斷了,何老師和學生們的生活用水必須到半山腰的一個積水潭去背,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因此,學生們每天放學回家後,她還來不及休息,就又拖著疲憊的身子揹著背蔞,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學校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何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甚至更好。學生病了不能來上課,她就在放學後去學生家中為他們補課,有時來回要一兩個小時,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李子埡村一社的孤兒王勇,父親早逝,母親難耐山裡的貧窮與落後,遠嫁他鄉。孤苦無助的小王勇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家境十分貧寒,學費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學。何老師拿出自己的工資悄悄替他交上。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不僅如此,何老師還常常幫他買學習用品,將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給他穿。1995年,在何老師的努力下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懷、幫助下,新學校建成了,何老師從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學校住,從此,她負擔起王勇每天的午飯。何老師在生活上、學習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小王勇,使這個孤兒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天真燦爛的笑容又浮現在她的臉上。看到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學生向劍波放學回家,不慎摔倒在亂石堆裡,下嘴唇被石頭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學生都嚇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師得知訊息後,急忙趕到出事地點,用手帕替他捂住傷口。山上沒有醫生,她背上向劍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鎮衛生院跑。不知哪來的力氣,身體瘦弱的何老師,揹著體重好幾十斤的學生,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了近兩個小時,沒歇一口氣。由於搶救及時,向劍波同學不久就傷愈出院,回到了同學們中間。在何老師的教學生涯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何老師的家,在離學校五公里遠的半山腰,丈夫體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顧。每天,她沿著崎嶇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家與學校間奔忙。每逢颳風下雨,山路泥濘不堪,上坡時,只能緊貼著巖壁,摸索著石頭奮力向上爬;下坡時,只能屏住呼吸,緊抓著旁邊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為此,何老師常常手上流血,滿身汙泥。親朋好友看她那樣辛苦,紛紛勸她放棄那份待遇並不豐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堅定地搖搖頭。

  正當何昌淑的工作剛有起色時,厄運突降到她的身上。19 89年3月,何老師的丈夫因病癱瘓,繼而醫治無效去世,留下一個剛滿兩歲的兒子和一個僅四個月大的女兒,而且,大兒子是個智力低下的啞巴。何老師強忍住內心極大的悲痛,匆匆辦完丈夫喪事,拉著大兒子,揹著女兒,匆忙趕回學校,又開始上課、批發作業、家訪……

  為給丈夫治病和辦喪事,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擔,沉重地壓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課,又要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得抽時間去種地……她在教師——農民——母親三種角色的不斷轉換中過了好幾個月,何老師實在不能面面俱到,兩全其美,她心力憔悴,精神感到快要崩潰了。好幾次她動了動心,想走下山去,開始新的生活,但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神,又一次次放棄了這個念頭。是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給了何昌淑老師生活的勇氣和力量,堅定了她從教的信心和決心,她將小女兒託給年邁的母親照顧,更加緊張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儘管工作繁忙,生活艱辛,但何老師從未放鬆過學習。她一方面大量涉獵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材教法知識,另一方面,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在教學中,她不斷摸索,大膽創新,總結出一套富有山區特色、適合孩子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學生懂事了,行為習慣好了,學習成績直線上升,村民們非常高興,紛紛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偏遠貧窮的李子埡村適齡兒童入學率終於達到了100%。

  1998年,她考取了中師,兩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由一名民辦教師轉為了正式教師。畢業分配時,組織上考慮到她的特殊困難,打算讓她去條件較好的一所學校任教,但她卻堅決地回到了李子埡村小,一如既往地堅守著山村教師這個崗位。

  面對工作的艱辛和家庭的不幸,何昌淑沒有退縮,當面臨更好的選擇時,她堅守了自己的信念,毅然放棄。30年來,何老師在空寂的大山裡上上下下走過了6萬多里。幾分耕耘,幾多收穫:每年,她任教班的考試成績總是在校區名列前茅;教過的上百名學生,或者走出去發展,或者留在這裡創業,有的已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明星;還有幾十名學生跨入了中學、大學的校門。提起何老師,她的學生都禁不住動容,有的甚至熱淚盈眶,他們說何老師是他們見過的最有毅力,最有愛心和責任感的好老師,何老師的精神將使他們受益終身。何老師的付出,感動的不僅僅是學生和家長,也得到了上級和社會的肯定與好評,她先後榮獲了華鎣市“優秀教師”、“先進班主任”、“教育系統先進個人”、“優秀市民”、“廣安市師德標兵”、“廣安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情牽教育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12年她又被推薦評為“四川好人”……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1

  肖贇,男,8歲,南寬坪鎮中心學校三(2)班學生。作為學習委員的他,品學兼優、樂觀向上、興趣廣泛、熱愛勞動、尊老愛幼,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好幫手,是同學眼中的好夥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多次被學校評為“學習標兵”、“三好學生”、“助人為樂道德標兵”、“星級少年”,家裡的半邊牆幾乎都貼滿了他的獎狀。

  一、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他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活潑、開朗、貪玩,喜歡動畫片,喜歡打遊戲,喜歡踢足球、玩滑板,但不同的是,他總是把學習任務完成之後,才去玩。他的作業練習,家長几乎沒管過,他會在做好之後,檢查幾遍,然後讓家長籤個字就可以了。每節新課之前,他會做好預習;課堂上,他回答問題積極;課後,他總愛向老師請教許多問題。他喜歡讀課外書,家長每學期都給他買5、6本故事書,但遠遠不夠他讀,他常常向同學借書看,只上到三年級,他就已經把小學六年的語文書看了個遍。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懈的努力,踏實的學習態度,使得他的學習成績一直處於班級前列。特別是英語,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

  二、心地善良,孝敬老人

  他擁有一顆善良的心。3歲的時候,別人送他一隻小狗,他可喜歡了,高興之餘,他問媽媽:“我要是被別人抱走了,你想我嗎?”媽媽說:“當然想了,你是媽媽的寶貝呀。”他若有所悟,對媽媽說:“媽媽,我們送小狗回家吧,它媽媽一定想它了。”6歲時,媽媽給

  他買了兩隻小烏龜,可惜由於不會飼養,不久兩隻烏龜便夭折了,為此,他哭了一天,親自用小盒子把烏龜埋在了他上學必經的小路邊,他說:“這樣,他的小烏龜就不會害怕了。”小小年紀,他就能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在現在的社會風氣下,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呀!

  他的`祖母80多歲了,身體很差,他每次放假回去,都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人買點吃的、喝的。回到家之後,他首先來到老人身邊,又是給老人喂吃的,又是喂喝的,還不停的給老人講學校裡的新鮮事,講同學間的笑話。只要他在家,老人總是笑呵呵,好像一點病痛也沒有,鄰里都說他是老人的“開心果”。

  今年三月,雷鋒活動月,學校組織了向敬老院捐款的活動。活動剛一開始,他就帶頭把身上的零花錢10元捐了。第二天,他又把自己攢了半年的零花錢都捐了。同學都說他:“肖贇,你幹嘛捐那麼多,給自己留點買零食。”可他卻說:“孝敬老人是應該的,是我們的義務,他們很可憐,我們要讓他們晚年過得愉快。”學校組織去敬老院義務勞動,他積極參加報名,還把爸爸給他買的零食帶了一大包給老人。到了敬老院,他又是擦桌子,又是掃地。他所捐的錢,是微不足道的,他所做的事,也是瑣碎小事,但是他那顆心卻是真誠的、善良的。我們的身邊,不正是需要這樣的人嗎?

  三、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是小皇帝,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家長也從不讓孩子幹活。他也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小小的他,看到父母工作忙,他會幫媽媽摘菜、洗碗、掃地、疊被子。在學校,他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的好服務員。每天早晨,他是第一個到學校的,一個人把全班的雞蛋、牛奶搬到教室,發放到每個人的座位。不管誰當值日,他都搶著幹。還常常幫老師拿書、發作業。在同學的眼裡,他是“有資格”耍懶的,因為他媽媽是這個學校的老師,但他卻從不因為這個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他都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級贏得了很多榮譽。

  四、團結同學,友善待人

  現在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家長的過於寵愛,而養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不願與人分享的個性。而他不同。他喜歡把玩具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玩,他的滑板、跳棋、悠悠球等,都是公共的。很多時候,一個新玩具沒玩兩天,就被同學弄壞了,他也從沒要同學賠過,有時,媽媽不高興,他就說:“玩具遲早是要玩壞的,你就當是我玩壞的,不要生氣啦!”他還常把舊玩具送給鄰家的小朋友。家長給他買的故事書,他一看完,就送給班上的同學看,其他班的同學也常來借,他也毫不吝惜。

  在學校裡,他從沒和同學吵過架,即使別的同學打了他,他也不會還手。二年級時,一位同學扔石子,打中了他的門牙,當時牙根就出血了,牙齒就晃動了。老師和家長都嚇壞了,班主任拉過那同學就要批評,可他一邊抹眼淚一邊說:“他不是故意的,他已經向我道歉了。”

  他班裡有一位同學,父親去世了,母親改嫁了,該生跟殘疾的奶奶一起生活,穿的破破爛爛的,他就把自己穿小了的衣服(他比人家個子大),都送給了那位同學。平常有好吃的,總少不了給那位同學帶一點。

  他,就是他,從不做一點虛假,平凡中透著優秀,善良中透著質樸!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2

  劉鵬輝,1984年8月出生,大學專科文化程度,共產黨員。2019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在韓二專案部擔任技術負責人、副隊長等職務,現任韓二專案部工程管理部主任。銳意進取獎候選人。

  自參加工作以來,劉鵬輝同志銳意進取,敢於創新,充分發揮青年人生力軍的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宗旨,展現了新時期青年管理者的風采。

  在煙囪一隊及土建八隊從事技術負責及生產管理工作中,他提倡 “以安全生產為基礎,以進度和質量為中心,以技術指導為關鍵,突出發展,帶好隊伍,增強職工的技術水平,落實班組規範化管理,不斷深入施工現場,實現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的工作思路,為隊上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每天,他始終堅持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在施工現場隨時可以看見他的身影,哪裡遇到問題,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樹立了一個積極進取、朝氣蓬勃的青年管理者的良好形象,也成為了廣大青年爭相競技的榜樣。

  他對職工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他都盡最大可能解決,就關係職工切身利益如制定的規章制度等突出問題落實公示制度,並積極採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穩定了職工隊伍。2019年3、4月份一期工程收尾的時候,由於工程量少、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造成了隊伍人心不定,很多工人都徘徊在去留邊緣,給工期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壓力。他為了隊伍穩定工作,積極組織隊上年輕人員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學習,給他們增強理論及專業技術方面的知識,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穩定了職工隊伍,杜絕了施工人員不良行為的發生,也提高了職工的自身素質,確保了工程的順利進展,為隊伍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得到了隊上和專案部領導的一致認可。

  在韓城二期工程中,基層土建八隊擔任著專案部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及生產組織最複雜的主廠房施工,作為基層技術、生產負責人,同時又是第一次獨立負責此項工作的技術管理工作,他深知此項工作的挑戰性有多強。為了現場施工能正常進行,他經常起早貪黑,白天忙現場,晚上加班熟悉圖紙,同時不斷同有豐富經驗的老職工探討學習,從書籍、網路上收集相關知識,瞭解各類工程的先進施工工藝,各類材料、機械效能等,不斷最佳化施工技術方案。

  主廠房施工各類螺栓、埋件、孔洞多,並且在圖紙上計算尺寸比較麻煩,而其容易出錯,遺漏或位置偏移等都會對將來安裝工作造成影響。他為了避免現場加減尺寸及由於尺寸線較多現場加減出錯對質量、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在每個專案施工前,他加班加點,透過電腦製圖將所有的埋件、螺栓等根據軸線分開繪製成小圖,並和其他技術人員進行相互檢查無誤後發給施工人員,所有尺寸都一目瞭然,給施工帶來了極大地方便。在現場施工過程中,他幾乎是全過程跟蹤檢查、指導驗收,特別是對特殊部位親自同施工人員一起完成,對每一個螺栓、每一塊鐵件等他都要親自進行驗收取保準確。

  2019年10月,劉鵬輝同志調入工程管理部工作,擔任工程部主任一職。由於灞橋、渭河等專案相繼開工後,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人員的大量調走,致使現場工程技術管理壓力急劇增大。他到工程管理部後,看到工程管理部現狀,二期工程已到後期,他深知增加相應技術管理人員已經不可能,土方、及安裝技術人員已可獨當一面,土建技術人員由於工作經驗少,技術管理處學習狀態,為使充分發揮工程管理部的職能,確保現場管理正常,他白天帶土建技術員到現場熟悉環境,瞭解工程施工情況及各施工專案施工工藝、工序銜接,晚上認真熟悉圖紙、學習相關規範,編制施工方案,使土建技術人員很快進入狀態,現已能獨立完成單項工程技術管理工作。

  韓城二期專案比以往專案有所不同,上面有大唐、一公司、網新機電三個管理單位,現場主廠、煙囪水塔、脫硫等專案全部開工,他除了每天參加各單位會議以外,基本上每天要保持每個施工點檢查指導3—4次,晚上經常加班到很晚才休息。雖然工作很忙,但是在學習上都絲毫沒有放鬆,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及政治理論、政策制度的學習,用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結合專案部實際情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學以致用,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他就是這樣一個銳意進取、甘於奉獻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青春的含義,彰顯了新時期青年管理先鋒的蓬勃朝氣,引領著青年們為電力建設揮灑著青春的熱情和汗水!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3

  一、簡介

  李二偉,男,1978年8月出生,密雲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科學教師。

  1998年成為科學教師的李二偉發現孩子們很難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從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成功開始,近20年來他四處“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型別的教具製作了四百餘件,其中幾十件獲科技創新獎;他的十幾位學生還榮獲了“科技製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二、主要事蹟

  科學教師自制教具400件。

  密雲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操場上,四年級(1)班的孩子們正在上室外科學課,師生圍成了一圈。“發射”,隨著一聲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聲衝向天空,發射成功,孩子們歡呼雀躍。這是鄉村教師李二偉利用廢舊飲料瓶製作的氣壓式噴水火箭。利用廢棄物品製作教具,豐富課堂教學,李二偉已有18個年頭,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偉分配到密雲區最遠的山區校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成為了一名科學教師。地處深山區農村,這裡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學課上抽象的實驗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能夠按需有套實用的教具,真是件難事。於是,他萌生了利用廢舊物品動手製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偉利用休息時間蒐集廢舊物品,開始製作配合教學課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讓他記憶猶新。課上講到“風的形成”,他反覆強調原理,孩子們還是一臉茫然,課後作業仍是一堆的問題。抽象的知識對於大山裡的學生而言,的確是難以理解,在這個節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學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就這樣,他下了班,開始畫圖、設計,到處“淘”合適的材料。一個星期後,所有準備就緒,開始動手製作、實驗、找問題、修改。兩個月後,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誕生了。演示箱是用廢舊木板釘成的,玻璃管是廢棄的燈管,小風車是學生疊的,箱子裡還有房屋、樹木。雖然談不上不完美,但學生卻對這件“寶貝”讚賞有加,關於風的形成原理,也一下變得柳暗花明了。

  變廢為寶,廢舊材料成教具。教學主任說:“學生看到他用這些東西做出的這麼多好玩意兒,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就像老師一樣,回家找身邊的材料來做玩具、做教具。透過他的製作活動,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本中的知識,動手實踐能力也大大增強。”李二偉從教近20年,他製作的很多作品“太陽能的利用示教板”“晝夜交替演示箱”“自動風向標”“通電螺線管中的磁場”等,大大小小不同型別的教具已有幾百件,多數都參加了市縣級的展出,幾十件作品在市縣級評比中還獲得科技創新獎。

  小教具解決大難題。從自制教具到帶領學生參與研製教具,激發了學生創造靈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到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科學課教學變得簡單而輕鬆,科學學科成為了學生最喜歡的學科,李二偉也因此成為了學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學科教師。

  科技活動助推學生科技夢想。李二偉課前準備豐富的實驗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動,帶領住宿生開展航模製作活動,組織航模比賽;舉行“水火箭”、“氣火箭”等的製作和發射活動……,在他的引領中,學生積極參加市縣級的科技比賽,十幾位學生榮獲了“科技製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學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學教師——李二偉,紮根深山區18載,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帶領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培養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孩子探索科學的奧秘,將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尋找自己的人生夢想。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4

  張宏,女,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專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她面對危險挺身而出。疫情來臨時,她主動請纓,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帶領護士們不眠不休,在48小時內完成隔離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區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為重症患者擦洗、護理大小便、採集咽拭子、給壓瘡患者清創換藥。她始終堅守崗位。曾連續15天沒有離開發熱病房,每天工作13小時以上。為搶救一位60多歲的老人,她帶領科室護士連續忙了整整7個小時。進入隔離病房第十天,接到兒子突發高燒、症狀極似新冠肺炎的訊息,她徹夜難眠,但第二天擦乾眼淚,她依舊奮戰在一線。她對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幫他們翻身叩背,做口腔護理,在床邊一口一口地喂他們吃飯,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她每天都會到患者床邊,給他們做心理疏導,舒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下班前她總要在病房裡和患者聊天,鼓勵他們保持康復的信心。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5

  達娃倉決,女,藏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公安局那曲鎮派出所所長、一級警長。

  她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發生以後,她主動請纓加入排查小組,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檢查排查工作崗位上,疫情前期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個小時,沒有請過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車次,勸返148人,發現發燒發熱人員16人,盤查可疑人員11993人,為938輛運輸物資車輛提供綠色通道。她帶病堅持工作,忘我敬業奉獻。她平均每天要接打電話300餘次,查證、記錄相關人員資訊,長期在高寒缺氧環境中高負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膿,因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顧不上治療,導致耳膜穿孔,聽力越來越差,現在左耳幾乎聽不到聲音。

  曾榮獲2009年度優秀公安幹警“個人嘉獎”、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大慶期間安保工作“個人嘉獎”,2020年9月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6

  張大偉,男,28歲,漢族,本科學歷,2012年落戶於烏拉蓋管理區巴音胡碩鎮,隨後黨組織關係轉入到查干胡碩社群,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他積極參加社群的各種活動,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幫助社群和社群居民解決了很多電腦和電器上的問題,5月在社群黨委換屆選舉中,成為了查干胡碩社群年輕的黨委委員和團支部書記,張大偉同志是一位具有親和力特點的好同志,他熱心公益,助人為樂,深得同事朋友們的喜愛和單位領導及群眾的好評!

  一、助人為樂,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一頭扎進社會公益活動中。積極加入到團委組織的青年突擊隊,到每個村子開展環保活動、和垃圾清理。他在單位也好,居住的小區也好,還是人民群眾長期聚集活動的廣場上,均積極組織和參與“助人為樂、敬老愛親”、“文明從我做起”等活動。透過他的努力,他所在的小區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遵紀守法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使社群、小區處處呈現出了人人講助人為樂、敬老愛親的濃厚氛圍。多年來,他秉承單位內單位外,家裡家外,始終如一,用實際行動傳播愛的文明。根據他的專業特長,在他服務的小區經常義務服務小區住戶的水電,為很多住戶更換燈具、維修電路。助人為樂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近日來,在很多捐款活動中他都積極響應號召,每次都積極主動捐款捐物,體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鄰里相幫,患難相恤。他始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更多的人,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也充分體現了其對生命價值、社會、人類和人生觀的一種積極態度。

  二、具有親和力特點的好同志

  張大偉同志熱心助人,樂於助人獲得同事和朋友們的喜愛,也得到廣大居民及家屬們的認可。他平時對同事、對鄉鄰、對患者,對朋友都能以誠相待,友好相處,不論是誰,遇到什麼困難,只有他碰到或是隻要找到他,他都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幫助和安慰。他也常說:“同事鄰里相聚一起工作,一起居住生活都是一種緣分,多做一些好事情,善事情,大家的關係就肯定會和諧,鄰里關係肯定會和睦,不僅工作起來有勁,而且自己心裡也很舒坦”。張大偉同志還是無償獻血者的倡導者,先後獻血4次,累計獻血1300毫升。他主動做群眾思想工作,小區和單位許多人被他的真情感染,主動義務宣傳無償獻血知識,主動參與到獻血中,真正體現了“血液不分你我他,患難共處是一家”。

  他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多年來,他助人為樂之舉一直得到父母、妻子和兒子的理解和支援,他也是家人中的榜樣。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7

  我叫xx,我是來自xx學院xx級化學類專業xx班的學生,擔任班級體育委員,並擔任化學學院學生會體育部部長這一職位,我愛好體育,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體育一直陪伴著我,我也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著別人,幫助別人懂得體育知識,強身健體,奔向體育的高峰,我,在路上。同時我也有3年的美術經歷,在體育鍛煉的同時,用藝術和音樂陶冶情操。

  一、父母薰陶,起步佔優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就注重培養藝術,體育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帶我在電視機前關注著奧運會,亞運會等體育盛事,讓我從小就能關注著體育,並讓我漸漸的懂得體育的真諦和內涵,然後參與到其中去;而母親呢,在我小的時候,就送我去學了畫畫,培養我的藝術細胞,讓我在生活中能注重觀察,注重細節,做到心靈手巧。因為母親是教師,所以很注重我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在前進的路上才能少走彎路,我覺得我的一點點進步都是父母的功勞。

  二、成長之路,體育陪伴

  在小學時,就開始喜歡上了足球,那時對於足球的熱愛超過了一切,記得那時小學踢球的人較多,那時的體育場雖然很簡陋,但是我們還是經常去玩,去練習,還時常有些小型的比賽,那時由於踢球踢得較好,還被許多人所認識,所以對足球的熱愛就更深了,到了初中,有了足球比賽,那時的我就開始擔任著隊長,組織著隊員進行著“戰鬥”,在大家遇到困難的時候,共同前進,我的足球之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光”,一次省裡舉行中小學5vs5足球聯賽,我有幸前去參加,並在那次比賽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並見到了大場面,那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那裡我收穫了信心,使我堅定了對於體育的熱愛。由於我在小學時有一個好朋友,我們住在一個樓,母親都是教師,一直在一個班級,我們還有相同的愛好,所以平時我們一起足球,同時由於他的緣故我們還一起練習了乒乓球,羽毛球,加上踢足球時練成的耐力,長跑也當然不錯嘍。到了高中,由於學業的關係,自己的重點由足球變成了籃球,我想是由於之前對體育的練習,所以自己對各種體育活動一學就會,而且還做得很好,所以,籃球開始由於投的異常準,也被大家所熟知,那時剛開始打球,所以開始只練習了投籃,其他的都是後來一點點進步的。到了大學,當上了班級體育委員,並擔任了體育部長,自己的擔子看似重了,其實我是樂在其中,由於我在體育上的天賦,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也是遊刃有餘,前一段我們還舉辦了學院籃球賽,我還獲得了mvp,同時我也擔任學院籃球隊的隊長,由於自己在足球方面的能力,相信也會成為足球隊的隊長。在班級方面,由於我們班愛學習的多,所以體育方面一直很差,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會幫助大家進行適當的練習,強身健體,漸漸培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我的努力下,我相信我們班一定會變強的。在體育的道路上,我,在前進!在大二的一年作為體育部部長組織了很多體育活動,學院籃球賽,運動會,此外還參加了深秋歌會。

  三、追逐夢想,我在路上

  我的人生格言是年輕沒有失敗,自信創造精彩,趁年輕,我們需要敢做,不怕困難,就像體育精神說的:體育精神對體育實踐活動起著導向作用,並規定著體育文化模式的選擇。體育精神作為一種具有能動作用的意識,是體育行為的動力源泉,是一種心理資源。作為一種規範力量,它又具體表現為體育面貌、體育風範、體育心態、體育期望等。體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體育運動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不懈奮鬥的精神。改變個人的命運!體育有著永不言敗的精神。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研究物件,透過身體鍛鍊增強人的體質,透過體育的社會實踐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同樣也使我們擁有強健的體魄,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事。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8

  奶茶遇到中藥,會發生什麼變化。在山西省中醫學院,一位22歲的女大學生張林芳,學以致用,讓二者相遇,呈現了一杯杯味道可口、而又健康養生的中藥奶茶。並帶領著同學們創業,在校園開了一家橘井奶茶店。

  自創中藥奶茶

  昨日,張林芳的橘井奶茶店開業了,正在上大三、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的張林芳穿著工作服,在操作間製作著奶茶。來這打工的十多位學生忙碌其間,為客人準備著甜點等。

  清馨奶茶,有清熱瀉火,清心潤肺功效;暢動奶茶。促進腸胃蠕動,有溶腸功效。瑰蜜如閨蜜,用玫瑰花和蜂蜜調製,適合愛美女士品嚐,可以美容養顏。

  據張林芳介紹,奶茶吸收了藥方和中醫藥診斷專業知識,按照方劑比例調製而成,儘可能達到口感和食物調理共存。清馨奶茶運用荷葉薄荷等四味有清熱解毒瀉火的中草藥。並且得到了醫學界專家的認可,一次學校來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學校把她的中藥奶茶進行產品展示,獲得了參觀專家的認可。這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中醫融入生活

  團隊從最早的 3個人,後來進行校園招賢納士,不少大學生們也報名加入進來,現在已經發展到30名。學生們在不影響上課的情況下,利用課餘時間,鍛鍊自己。王-丹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剛步入大學,大一學生王-丹,除了做奶茶的同時,由於曾在PIZZA店打工,現在她做PIZZA。同學們互相學習對方所長,現在10多名學生跟著她學會了做PIZZA。王丹說:“以前沒課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麼。現在挺開心,豐富大學生活的同時,也讓自己重新認識到,古老中醫可以和生活完美融合。”

  張林芳的中藥奶茶獲得首屆晉商杯優秀獎,獲得了一萬元獎金,並獲得家人親戚的支援,讓她的夢想可以照進現實。在老校區賣普通奶茶,搬到新校區後,她想著將奶茶和專業結合起來。並在傳統藥方和中藥診斷中汲取靈感。最終,有了她的中藥奶茶。現在學校也給她莫大的幫助。店鋪免費,讓張林芳壓力減輕了許多。

  橘井奶茶,正如店名。“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藥學界膾炙人口,她希望用此名傳遞中醫藥學子情懷,同時,在品嚐可口的奶茶時,達到食物調理的目的。未來她打算考研,現在她感覺只是用了中醫藥的皮毛,打算考研進一步深入研究。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19

  我叫xx,來自xx理工大學化學學院。目前是化學學院應用化學專業xx班級的學生。

  在20xx年到20xx年本科二年級一年中,兩個學期中,我都獲得二等人民獎學金,綜合測評成績第一學期年級排名第6,第二學期年級排名第4。在上一年的21門課程的學習中,90分以上12門,80分以上7門,70分以上2門。優良率90%以上。其中大二第二學期優良率100%。基礎課中,物理化學99分,為單科專業最高分。

  在學習之餘,我還積極提高自己,拓展知識面。20xx年10月,在老師的幫助下,我作為負責人申報了學校級別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專案,同時,參加了本專業學長的北京市級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專案。經過一年的學習實踐,在和老師的幫助和小組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透過結題答辯,順利結業,並且獲得了北京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新優秀專案的榮譽。

  在學習之外,我積極參與工作。高中時,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預備黨員。大一學期末,我成為正式黨員。在大學二年級,我擔任黨支部的宣傳委員,同時兼任化學學院馬列主義學習會的組織部副部長。(學習部部長述職報告)任職期間,我為學院的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一期黨課的培訓,透過講述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堅定了入黨積極分子對黨的信仰,同時也使得入黨積極分子提高自己對黨的認識,我還聯絡數學學院和設計與藝術學院,共同組織了時事論壇的活動,為學院的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關注時事,表達觀點的平臺,同時豐富了同學的課餘生活,也提高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

  除了在學校的學生工作外,我還積極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與志願公益活動。今年8月,我報名參加了長陽音樂節的志願者活動,為期三天的志願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讓我體驗到了志願工作的樂趣。除此之外,我還積極組織參與本學院微暖志願者協會的活動,比如:學院閱覽室的組建與日常值班,民仁小學的志願支教等活動。另外,我還積極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今年暑假,我和三位物理專業的學生一起,針對北京市pm2.5的問題,進行了前後歷時3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透過走訪北京環保局及環保局宣傳教育中心,我們瞭解了pm2.5的相關知識。透過校園的採訪,我們發現很多同學對pm2.5不甚瞭解,於是,我們小組製作了宣傳海報,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欄進行宣傳工作。

  除了在安排學習、科創實驗、學生工作和志願活動之外,我還抽出時間培養自己的技能。大二上學期,我自學了影片的製作渲染。大一時,我所在的理材學部黨支部進行了紅色1 1的支部共建活動,在活動結束後的總結階段,我用自學的影片製作技術,製作了一個總結影片,為整個活動的評比添彩。

  在兩年的大學生活中,我體會過成功的喜悅,也嘗過失敗的苦果,不過,我始終擁有一顆陽光的心態,不斷地迎接挑戰。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在同學中起到榜樣作用,能夠幫助更多的同學,一同進步。

  身邊的榜樣人物事蹟20

  祁發寶,男,1978年3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69316部隊部隊長。

  他秉承軍人熱愛祖國、紮根邊防的初心,軍校畢業後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阿里地區工作,在平均海拔4500餘米、高寒缺氧風力強的惡劣環境中,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執行任務時40餘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衛國戍邊的決心始終不移。他真情帶兵育人,把戰士當家人,他所在的團堅持“對峙時幹部站前頭、戰士站後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幹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裡頭,幹部睡風口”的不成文規定,戰士們都說“部隊長就像自己的兄長一樣”。他禦敵守邊、英勇無畏,2020年6月15日晚,在加勒萬河谷與越線外軍交涉時,他寸步不退、拼死搏鬥,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終因寡不敵眾陷入包圍,被外軍殘暴攻擊致重傷昏迷,踐行了“縱使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的錚錚誓言。

  曾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曾榮獲新疆軍區“百名優秀基層主官”、西部戰區“邊防管控先進個人”等稱號和“中國五四青年獎章”,2020年被中央軍委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稱號。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