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說課稿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說課稿1

  一、教材

  第九章生態環境的保護包括二個內容,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是國際和國內環境保護形勢的發展所趨,這兩個內容應該是相互相承的。而現實中人們對於前者的瞭解遠沒有後者那麼廣泛,故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的介紹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環境的保護之間關係即是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是第八章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

  二、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根據大綱和課程目標,本課內容要求瞭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和保護措施,瞭解我國生物多樣性的概況和麵臨形勢。

  2.情感態度目標:

  ①透過對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理解,掌握區域性和整體的統一觀念及對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有更深刻的把握。

  ②透過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的概況與形勢的分析,增強愛國情感和建設祖國的社會責任感並且建立起完整而科學的環境保護意識。

  3.能力目標:

  透過讓學生收集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環保宣傳資料,提高學生收集處理資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資訊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態度。

  三、重點、難點

  重點:

  ①對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保護(知識重點)。這個知識點是建立科學環保意識的理論基礎,只有在瞭解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才具有科學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投入行動,而保護措施就是我們能夠起而行的具體體現。

  ②我國多樣性的概況及形勢(情感重點)。此是本文的情感重點,只有知道我國面臨的嚴峻形勢,才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及能讓我們對環保事業堅持下去的源動力。

  難點: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這個知識點需要對第八章的生態系統的成分、結構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些已學知識相聯絡起來才能真正理解,而且無法用具體的感性材料可以幫助學生的理解,比較抽象,故將其列為難點。

  四: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我採用的是講述法,但不是傳統的注入式,而是結合了直觀教具(圖片),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由此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

  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要的是讓學生充分體現其主體性。讓學生讀——透過閱讀課文,讓學生學會收集資訊的能力,增強理解力。

  讓學生講——討論分析資訊,讓能表達出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讓學生想——在討論、分析、綜合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並得到其所需資訊,培養歸納、比較、綜合能力。

  讓學生做——學生在收集對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資料中得到實踐,培養實際收集資訊能力。

  五、教學過程

  1.匯入:

  我以一句廣告詞來引入本文。畫面是一雙黑猩猩純真無邪的眼睛,所提出的口號就是“我們不想孤獨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2.引出課題:生物多樣性及保護

  從三個層次上來理解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基因,生物物種,和生態系統

  3.進入教學過程:

  (1)設計問題情境: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組織討論,得出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透過這種學生自學和討論來體現本文的重點內容——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增強閱讀能力,並可以提高分析、歸納其所得資訊能力及交流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對本文的難點——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讓學生來說明自己對其的理解,從而帶動學生回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概念的理解,並請學生比較生物多樣性的三種使用價值的側重點。以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處理所面對的難題來解決本文的難題。

  (2)展示資料,探討問題:我國的生物資源和麵臨威脅。

  用圖片(有條件的.可以用錄象)來展示我國存在的各種美麗生物和瀕臨生物,瞭解大自然的美,並且瞭解我國生物多樣性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來感受到我國的生物資源之豐富。

  讓學生表達出自己收集起來的資料(包括圖片、資料),由這些直觀感性材料中鬚生可以強烈感覺到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迫切需要(比如:大批藏羚羊被剝光皮赤裸裸的棄於在山谷中,如此觸目驚心!),就引出一個問題:如何保護這些美麗的生靈?

  由此展開討論,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①我國生物多樣性面臨什麼威脅?

  ②這些威脅來自於什麼?

  ③為消除這些威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啟示,並舉出例子。(比如對於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可以舉出幾個例子來加深理解)

  六:作業

  最後留下思考題:我們在生活日常中可以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做些什麼?

  七:板書設計

  第九章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一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一、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二、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

  2、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

  3、生物多樣性的潛在使用價值

  三、我國生物多樣的概況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我國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威脅

  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說課稿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這一課題是高中生物第九章第一節。雖然這部分內容的知識只要求識記,但其對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對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及保護環境,保護生物資源的自覺性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記住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記住我國生物多樣性概況——物種豐富,特有和古老物種多,經濟物種多,生態系統多樣卻性面臨物種滅絕,種群萎縮及生態環境破壞等多方面的威脅而這些威脅主要來自人類的掠奪式開發與環境汙染;記住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加強教育與法制管理。

  2,能力目標:能根據具體實際制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初步方案;能運用生物學原理向群眾進行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教育。

  3,德育目標:透過學習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及保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與措施。

  2,教學難點:如何根據具體環境條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資訊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1個課時。在教學中以豐富的圖片(包括我校參與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的過程及成果照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的思維負擔。以靈活多樣的思考題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有效地記住相應的知識,形成相應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制定具體保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方案的能力。培養學生愛國情操,正確的審美觀和保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導言

  以黃土高原的形成及50年代末我國"除四害"的教訓引出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部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首先分析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思考題啟發學生理解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持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前提條件。然後以豐富美觀的圖片展示生物多樣性在生活,農業,工業,環保及美學欣賞等方面的價值,最後用圖表對這些價值進行歸納小結。

  第三部分:我國生物多樣性概況

  首先以豐富圖片展示並歸納我國生物多樣性的四個特點——物種豐富,特有和古老的物種多,經濟物種多,生態系統多樣。再以豐富圖片顯示我國生物多樣性面臨物種滅絕,種群萎縮和生存環境破壞三個方面的威脅,指出這些威脅主要來自人口急劇增長導致的掠奪式開發與環境汙染。暗示出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根本措施在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四部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首先透過指導閱讀指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有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加強教育與法制管理三個方面。接著以圖片展示我國的主要自然保護區及保護物件,我校移植的桫欏及我校發現,調查和保護桫欏資源的活動。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活動中去。

  七,對本課時的自我評價

  本課的教材中列舉了大量野生生物和生態環境案例,這些生物和具體的環境多為學生所未見過或雖見過卻未認真去觀察,體驗的內容。課件使用的大量圖片,將教材中只有文字的生物及生態環境變成活生生的視覺形象,使學生將枯燥的文字語言記憶變成形象與語言相結合的綜合記憶。易於記住和回放復認。本校組織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照片,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感情上容易產生共鳴。行動上樂於參與。能較好地引導學生積極投身到保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活動中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