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觀後感100字(精選11篇)

天宮課堂觀後感一百字

  一、什麼是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二、天宮課堂簡介

  “天宮課堂”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物件,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三、天宮課堂觀後感100字(精選11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天宮課堂觀後感100字(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天宮課堂觀後感1

  觀看了太空課堂,給我的感觸很深,其中我最喜愛的部分還是乒乓球浸入水中的實驗,我怎麼也沒想到,在太空中,乒乓球浸入水中時,就不會再浮上來了,這和地面的情況完全不同,這時的我感覺到了太空中的神奇,同時也感嘆我們祖國的強大,要不是有我們背後強大的祖國,我們又怎麼會看到這些神奇的現象呢,所以我們要隨著祖國的強大而強大起來,不要滿足於現狀,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神奇的現象,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說不定再努把力,自己就是下一個去給地面上的人授課的宇航員了呢!

  天宮課堂觀後感2

  在太空裡,我們的神舟十三號已飛向太空,飛船裡的三位宇航員——葉光富、王亞平與霍志剛。今日,他們在太空裡給我們授課。亞平老師用一個東西弄出一個又小又薄的水膜,接著她又開始把這個水膜加厚加大,過了一會兒,水膜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又圓又大,美麗極了!然後亞平老師把泡騰片塞進這個“水晶球”裡面,剎那間裡面綻放出了美麗的花朵。這個實驗原理就是:微重力表面張力顯神威,水膜注水變水球。透過這次太空實驗,我不僅感受到了太空物理奧秘,還讓我知道只有現在更加的努力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長大後才有機會去探索太空的奧秘。

  天宮課堂觀後感3

  12月9日,我們在學校中觀看了《太空課堂》,看到了許多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現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球中的正反兩像。宇航員在太空中,在水膜中注入水,形成了一個大水球,透過這個大水球,我們看到了一個倒立的像。可是在這個水球中注入空氣,形成一個大氣泡,我們卻在這個氣泡中看到了一個正立的像。兩個像一正一反,十分神奇。

  我國的科技,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得到提升的。儘管這個過程十分艱辛,但是取得的成果卻是重大的。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當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雖然學習的過程不可能會一帆風順,學習的路上,總會有挫折,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就一定會邁過那道坎,走向真正的勝利,走向美好的人生!

  天宮課堂觀後感4

  時隔八年,王亞平女士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在成為現實。

  在太空中的生活與我們日常的生活大有不同,在生活中我們喝水十分的方便,但是在太空中,水不能直接喝,而是要讓水在空中漂浮,要自己去喝。在日常生活中,一個轉身動作對我們來說十分輕鬆容易,而在太空中的轉身需要藉助外物來幫助。

  從當年的無到有,到如今有自己的空間站,是如此大的飛躍,我們中國必然在世界上永久站立。

  天宮課堂觀後感5

  這節天宮課堂,令我印象最深的實驗就是在藍色水球裡放泡騰片時的精彩瞬間。這個實驗不僅精彩,而且還會令人緊張,我就怕藍色水球會爆炸。放下去的那一刻,立即有許多的小氣泡充滿了藍色水球,可就是不飄出球外。在地球上就不能做到了,連藍色水球也做不出因為泡騰片裡面含有檸檬酸、酒石酸、枸櫞酸、富馬酸,所以在水裡才會產生許多的氣泡。之所以氣泡不會冒出去的原因是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浮力也就沒有。不會浮出來,氣泡就會一直待在水球裡面。看,科學世界可真奇妙哇!

  天宮課堂觀後感6

  今天的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讓我大開眼界,看到了一些在地球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比如將乒乓球放入水中時,無論如何向下按,乒乓球只能漂浮在水面上,而當宇航員老師將乒乓球放入水中,並向下按時,乒乓球竟然浸沒在水中,並且能夠不上浮,這令我非常驚訝,浮力在太空中竟消失了,如此神奇,展現出了科學神秘的`一面,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當亞平老師告訴我們,他們在中國空間站可以看到16次日出時,我頓時有些羨慕,能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象,也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當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完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實驗時,我想到的不僅僅是科學探索帶給我們的樂趣,還有宇航員們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以及科研工作者們不懈的努力,辛勤的付出。這些都令我十分敬佩,也值得我們青少年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天宮課堂觀後感7

  透過本次的《太宮課堂》,我真正領悟到了太空的奇妙。比如說那個水晶球實驗,我從沒有見過真正的水晶球,而宇航員竟然能在太空用水做了一個。太空實驗的神奇之處在於它運用了液態表面張力等科學原理,而非魔法。水晶球外圈和氣泡內圈的竟然是成像相反的。航天員耐心的給我們講解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葉老師的—太空轉身,人在失重的情況下還能完成各種指令和任務。我想除了需要好的身體,還要掌握專業的太空知識。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探索精神,即使在太空,也一樣能克服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給我展示出許多有趣的實驗。

  這節生動有趣的《天宮課堂》,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祖國航空科技的發達,同時也在我心裡種下一個太空夢,希望以後也有機會上宇宙探索更多的精彩和奧秘。

  天宮課堂觀後感8

  今天,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一課。這節課可不得了!老師是神舟十三號的宇航員們,而學生是我們全國的小學生們。

  這些實驗之所以讓我感到神奇是因為這些現象是我們平時看不到的。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對地心引力習以為常,而一旦到了太空中,失重帶來的巨大變化就顯而易見了。

  看到這些神奇的太空實驗,我感受到的是科技發展的偉大。如果把時間倒回三百年前,可能我們小朋友連地球是個圓球這樣的常識都不會有。而在三十年前,爸爸媽媽小時候肯定也不可能會有中國自己的宇航員們在空間站裡給全國小朋友一起上課的情景。等時間再前進三十年呢,也許那時我們要登上太空只需要輕輕按一個按鈕,開啟一個開關那麼簡單呢!

  等下一次天宮課堂,希望我們小朋友也能真正置身太空來上課!

  天宮課堂觀後感9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一起收看了“神舟13號”裡的直播。

  我首先看了在太空裡的人員,他們可真奇怪!女的航空員的頭髮飛了起來。可真是神奇,他們給我展示了,在太空間裡的生活。緊接著,他們幾個陸續出艙,那穿著白色的防護服的樣子也很有趣,他們還給我們展示了在地球上可以做到的動作,在太空艙中做是什麼樣子的,如:走路,游泳、轉圈……就連最簡單的走路,一個航空人員示範一下,走著走著居然飄了起來!這樣子真是有趣!而且他們在太空中一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哦!

  他們還給我們在太空艙中做實驗。在地球上,大家都一定知道,準備一杯水,把乒乓球放在水上,一定會浮在水面,即使是用手指擠壓下去也會浮起來,而在太空艙中正好相反!把乒乓球按入水中,竟然就沉浸在水底浮不上來了!看來還有許多知識,我們都不知道呢,這需要我們去探討。

  天宮課堂觀後感10

  在王亞平老師的說明下我們知道了對於我們來說比較神秘的內部結構。哇,真的和我們的家裡一樣,裝備齊全,有冰箱,微波爐等各種廚房裝置。

  好玩的是我們地球上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在太空卻與眾不同了,比如說我們在地球上喝水,只需在杯中倒水,到嘴邊喝幾口便成了,可是,在太空中宇航員喝水必需使用專用的袋子,要麼就把水倒出來,大張著嘴接,因為在無重力的情況下水是會往上流的。再比如,在地球上睡覺,躺在床上,兩眼一閉就可以呼呼大睡,但是在太空中,宇航員只能用睡袋來入眠,不然會到處亂飛。

  那我們再想想,我們的宇航員平時在艙內是如何行走的呢?原來,在艙內,四周都裝滿了手把,用於宇航員走路的時候,用手去握住並慢慢移動,一步一個手把移動。

  天宮課堂觀後感11

  我小時候有一個航天夢—希望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名航天員,所以今天當老師給我們看航天員的太空直播時我非常開心。

  在太空失重條件下,用水形成的水球讓我特別好奇。在太空中,兩名宇航員拿出一個架子,先用水做成一個放大鏡一樣的平面,接著在面上加水,使其變成球狀,做好了準備工作後他們在球裡打出了一個氣泡,當他們再次把臉湊近的時候,居然在球上出現了一正一反兩個頭像,看到這裡我不禁瞪大了眼睛。然後他們再把氣抽掉,在裡面加了色素,最後往裡面放進了一片泡騰片,奇蹟發生了,在泡騰片的作用下出現了很多氣泡,但水球沒有破,而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真的好神奇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