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讀後感(精選6篇)

《田螺姑娘》讀後感

  一、讀後感的寫作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二、田螺姑娘讀後感(通用6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田螺姑娘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田螺姑娘讀後感1

  從前有個窮人叫謝端,靠種田為生,謝端在地裡幹活,發現一顆大田螺,碧綠的殼好像翡翠一樣。就把它帶回家養了起來。田螺長的越來越大了,就連來串門的鄰居都誇,這天,天氣好,謝端一直忙著地裡的農活,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路上,他覺得肚子又餓又痛,到了家,一看,咦?桌上擺滿了飯菜,還冒著熱氣呢!他拿起碗筷就吃,他對自己說:“也許是好心的鄰居燒好的飯菜,改天要去謝謝人家!”

  接連幾天都是這樣,謝端帶著好吃的去鄰居家表示感謝。我沒有幫你燒飯呀!鄰居家嬸神說。第二天上午,謝端早早出去了,但是他沒走遠,是在窗戶下等著,快到中午的時候有個姑娘,正在燒火做飯,忙個不停!後來謝端和這個姑娘結了婚。

  因為皇帝和螞蝗精都想霸佔田螺姑娘,最終都被謝端殺死了,最後又和田螺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有付出就有回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田螺姑娘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田螺姑娘》這本書,感觸甚是其大。裡邊記載的都是一個個民間小故事,田螺姑娘、梁山伯與祝英臺、魯班拜師、巧媳婦……每篇故事都很精彩,值得我們去看。

  魯班拜師就很好,講的是一個姓魯的老木匠,這個老木匠一生只蓋了兩座堡子,魯加南灣和魯家北灣。但他做了一輩子木匠,沒有收過一個徒弟,因為他不滿意自己的技藝。這個老木匠省吃儉用,積攢了300兩銀子和三匹快馬。準備留給自己的兒子長大拜師用。

  他先把自己的大兒子魯拴叫來,給了他100兩銀子和一匹快馬,讓魯拴去終南山找隱居的木匠祖師。但魯拴東溜西逛了三年,銀子花光了,光桿兒回來,老木匠氣的二話沒說,就把魯拴趕出了大門。他又給二兒子魯賓100兩銀子和一匹快馬,但老二還是跟魯拴一樣光桿兒回來,老木匠也是氣得把魯賓攆出了大門。老木匠就把最後的希望託付給魯班,魯班也是拿了100兩銀子和騎了一匹快馬出發拜師學藝。

  一路上有給魯班指路的老奶奶,給他渡河的漁家大哥和賜刀跨山的老樵夫。然後魯班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木匠祖師,學了三年,技藝學的非常棒。當他回去的時候,為了報答老奶奶、漁家大哥、老樵夫。魯班在終南山下蓋了一座大廟,在大河上修了一座橋,在第一次跨過的高山上造了一座大塔。最後,魯班回到家見了爹媽,拿著師傅賜的斧子,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勤奮、刻苦地努力鑽研,才能學業有成。

  不僅是這篇故事,其它的故事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田螺姑娘讀後感3

  星期天,我讀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叫《田螺姑娘》。我非常喜歡這一個故事,因為讀起來津津有味,很有趣。

  晚上,我讀完了這個故事,從故事中,我知道了許多事情,學到了許多知識,明白了一些道理。爸爸問我這一個故事講了什麼?說明了什麼?我這樣對爸爸講:

  這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男子,每天都要去幹活,他沒有娶上媳婦。

  有一天,他無意中拾到一隻大田螺,他沒有傷害它,把它養在大水缸裡。過了幾天,男子每次回到家裡,飯桌上都有做好的飯菜。他很奇怪。又過了幾天,男子假裝去幹活,走到半路他就回家了,他發現一位仙女般的姑娘正在做飯呢!男子問姑娘是誰家的女子?為什麼要幫他做飯?女子說:“我是田螺姑娘,謝謝你救了我,保護我,我要報答你!”男子看見女子很可愛,他就愛上了她,他問田螺姑娘是否願意嫁給她?田螺姑娘害羞地答應了。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一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一定要有愛心,樂於助人。如果別人幫助了你,你一定要回報別人,這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幸福。

  田螺姑娘讀後感4

  《田螺姑娘》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主人公是謝端,他從小失去親人,被左鄰右舍互相撫養長大,但它非常懂事又很乖。謝端他一貧如洗,但是他每天都下田幹農活,左鄰右舍都很可憐他,想幫他找一個媳婦,但沒有合適的人選。一天,他剛要下田幹活,就看到農田旁的小河邊有一個能裝三升水的。田螺,認為這是一個奇異之物,就把它帶回家,放到瓷裡,又加滿了清水,怕它死了。他又下田幹農活了,等他一回來桌上擺好了飯菜,他以為是鄰居在照顧他,他就沒往心裡去,可一連幾天都這樣,他就去向鄰居道謝,鄰居說他們什麼都沒幹,鄰居取笑他說:“是不是你偷娶媳婦,為自己煮飯。他覺得很奇怪。

  一天,他很早就出門去幹農活,但很早就回來了,他回來是在窗外看到瓷裡走出一為少女,來到炊臺前生火煮飯,他走進門來到炊臺前問:“你是誰?為什麼幫我煮飯?仙女想跳回瓷中,卻被謝端攔住去路,仙女說:我是銀河中的仙女,天帝憐憫你從小沒有父母,見你又恭敬謹慎,讓我下凡幫助你,計劃讓你十年之中富起來。你卻偷看又阻攔我恢復原形,事情已經暴露,我不適合留下來。”仙女飛回天上,謝端他非常傷心,他為仙女立了一個神位,一遇節日就去拜祭。

  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個道理:做人要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一樣,要懂得感謝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

  田螺姑娘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快樂成長的神話故事》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叫《田螺姑娘》。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田螺姑娘》講的是,一個單身漢見到了一個大田螺,於是把它帶回了家,養在水缸裡,用心照顧她。有一天,大田螺變成了美麗的田螺姑娘。為了報答單身漢,田螺姑娘最後嫁給了單身漢,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讀完了故事,我產生了很多的感慨。故事中的單身漢是個善良的小夥子,他拾到了大田螺,不僅沒有吃掉它,還用心養護,他的身上閃現著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而田螺姑娘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仙子,對幫助她的單身漢的優秀品德做出了回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於做善事,多幫助他人。同時,對他人給予的幫助要有感恩的心,也應該作出適當的回報。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幸福。

  田螺姑娘讀後感6

  近期,我讀了《田螺姑娘》這本書,它令我深受啟發。

  《田螺姑娘》裡面講了許多民間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燈花》告訴我們要勤儉;《三兄弟牽金牛》告訴我們幹任何事都要一條心;《一個善心的老太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善惡不分……不過我還是最喜歡《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講了一個窮苦的年輕人,幹活時撿到了一個大田螺,回家後養在水缸裡,沒想到這個田螺等年輕人不在家就變成一位姑娘,白天年輕人下田幹活,田螺姑娘幫他收拾做飯。中午年輕人回來就吃上了熱騰騰的飯,年輕人感到很驚奇。後來年輕人以為不幹活,回家也會有熱騰騰的飯吃,沒想到一等好久家裡也沒有之前的景象了。年輕人才知道只有勤懇懇把活做好了,田螺姑娘才會來幫助他。後來年輕人發現了田螺姑娘並娶她做了妻子幸福地生活著。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因為別人幫助過他一次、兩次,就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總以為還會有人能幫襯他,最終幫助過他的人也會離他而去。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只有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換來美好的生活,這是所有人都需要明白的道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