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精選5篇)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 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1

敬愛的評委,親愛的同仁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內三科護士王玲,很榮幸能夠在這裡給大家帶來精彩的演講,我表示深深感謝。我今天所演講的題目就是:健康新七點,生活新起點。

  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上升。糖尿病是與生活方式最為密切的慢性病,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預防和控制糖尿病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彙報病史吧。我科於3月13日收治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的唐姓女患者,現在首先介紹一下她的病史。主要分為一下幾個方面:一般資料,主要診斷,護理檢查,治療措施,以及主要輔助檢查。

  患者入住的第一天第自己患病感到無比驚奇和懷疑,她不相信自己得了糖尿病,還堅信是我們的裝置有問題。後來由於我們醫生護士的耐心講解以及精心護理,家人的支援,病友的鼓勵,她終於接受了自己患了糖尿病這一事實,並開始接受治療。

  面對鮮香誘人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是吃?還是少吃?還是乾脆放棄?如何做到既品嚐美食,又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飲食治療是關鍵。每個糖尿病患者都要進行飲食控制,就是我們常說的“管住嘴”,那為什麼要進行飲食控制呢?飲食控制可以減輕胰島素負擔,糾正代謝紊亂,有助於血糖達標,並可以維持理想體重。飲食控制是不是有很多的好處啊?當然有好處,營養均衡可以帶給我們一個好的健康身體,同時也能有助於糖尿病的治療。還要注意每日飲食要多樣化選擇,保證膳食平衡。片子中是我國居民膳食寶塔推薦的膳食結構,同樣也適用於糖尿病患者。

  而後面我們可以透過適當運動,來改善血糖平穩問題。另外,患者也要接受糖尿病的治療教育。多聽聽醫師的建議總是有好處的。我們經常說:監測是保障,那監測都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看一下,監測可以幫助您:念圖。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血糖監測方案:血糖監測的時間點包括:空腹、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還有睡前和夜間的血糖;另外有低血糖症狀時要隨時監測,劇烈運動前後也要注意監測血糖。血糖控制的目標值為:空腹3.9~7.2mmol/L;非空腹≤10.0mmol/L。學會了監測的小常識,掌握了監測的技巧,運用到各項監測中,保證監測的準備性。實現全方位科學的監測,全方位的監測是健康的保障。

  相信大多病友應該都知道,糖尿病的特點是:終身性疾病,血糖水平變化快,個體差異大,僅靠醫護人員在醫院短期護理並不能實現血糖長期達標,絕大多數時間需要患者進行自我管理。那麼,進行自我管理有哪些好處呢?首先可以提高病友對糖尿病的認識水平;能提高治療效果;有效的自我管理還能節約醫療費用,減少身體損害;對於減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每位病友不要忘了,定期到醫院複診也是自我管理中的重要內容。糖尿病是終生疾病,糖友應做到定期複診:定期複診有利於更好地調整更好地調整用藥劑量以便血糖達標,定期複診有利於預防和及時發現併發症。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這麼多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識,總結起來就是這麼幾句話:

  自我管理莫推脫,飲食管理需科學,運動管理莫鬆懈,血糖監測不可少,藥物治療多注意,健康教育重視好。

  經過七天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以及後期的複診,這位患者朋友已完全康復,不再受糖尿病的困擾與折磨啦。

  中國有句古話:恆則成。我相信,透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與奮鬥,絕對能夠幫助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而且提高糖尿病的意識與治療教育的措施。

  最後很感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大家辛苦啦,再次深深地感謝你們!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2

敬愛的評委,親愛的同仁們: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狀態;臨床主要表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人群易發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如:家族遺傳、肥胖、能量攝入增加和體力活動減少、人口老齡化及高血壓高血脂。其中,肥胖、能量攝入增加和體力活動減少又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很早就有專家用五架馬車來形容糖尿病的治療手段,這五架用來和糖尿病戰鬥的馬車就是“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飲食療法”、“運動療法”“糖尿病監測 ”。今天將針對“運動治療”來給大家予以講解。

  一、運動治療基礎:

  1、運動時肌肉和肝臟要分解糖原,血糖就下降了,長期保持運動就有積累的降糖效果。

  2、運動鍛鍊可以使組織葡萄糖轉運蛋白增加,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就增強了。

  3、運動消耗能量,降低體重,減少脂肪,血脂改善,最終降低血糖。

  4、運動鍛鍊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改善全身狀況。

  二、運動治療適應人群

  1、病情控制穩定的2型糖尿病

  2、體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3、穩定期的.1型糖尿病

  4、穩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三、那些糖尿病患者不適宜運動

  不恰當的運動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運動需要一定的場合、時間,病人體力較弱,運動難以堅持等等,最後可能使患者選擇休息而不參加活動,這些因素都會使運動療法的效果受到影響。

  1、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動大的患者。

  2、有急性病發症的患者,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

  3、有嚴重慢性病發症的患者,如:心、腎功能衰竭、嚴重視網膜病變、下肢大血管病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毒高血壓等。

  四、運動“三部曲”?

  1、運動前熱身:在正式運動前先做15分鐘熱身活動,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先活動起來,避免肌肉拉傷。

  2、運動過程:應保持20-30分鐘,但在剛開始可由5-10分鐘逐漸加量,至20-30分鐘。運動方式比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繩等

  3、放鬆恢復過程:運動結束後,不要突然停止,最好再做10分鐘放鬆運動,逐漸放慢節奏。再坐下休息。

  五、什麼時間去鍛鍊最合適?

  鍛鍊時間可以由自己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原則上是,三餐後1—2小時內運動效果最佳,因為餐後1—2小時內血糖較高,尤其是早餐後為一日血糖最高的時期。很多老年人喜歡晨煉,這也是可取的,但是要注意,如果早晨長時間鍛鍊或者血糖在6.0 mmol/L以下,就應該進食一些食物後再去鍛鍊,因為糖尿病人的血糖調節能力比正常人差,空腹運動中,容易導致低血糖,而一旦低血糖就容易發生暈倒等意外。

  六,怎樣的運動量才是防治糖尿病最有利,對自己最適合的?

  在運動中很多人不知道多大的運動量對自己是最合適的。運動量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既要很好的利用運動的治療效果,又要最安全的不會損害身體。可以根據自我的運動感覺來判斷,很輕鬆、輕鬆、稍費力、費力、很費力,應該在輕鬆、稍費力的感覺上比較合適。

  在身體反應上,適宜的運動量是:運動後感有微汗,輕度肌肉痠痛,休息後 即可消失,次日精力充沛,有運動慾望;食慾和睡眠良好。不適宜的運動量是:運動後大汗淋漓,胸悶,氣喘,易激動,不思食慾;脈搏在運動後15分鐘不能恢復;次日周身乏力,痠痛,應該調整減量。

  七、為什麼鍛鍊活動要堅持?

  糖尿病人堅持參與活動、鍛鍊是運動方案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實驗研究表明,規則運動產生的積累降糖效果2周就可以產生,而如果活動停止間歇4—5天,那麼已經獲得改善的胰島素敏感性也會隨之下降、消失。所以,推薦糖尿病人選擇容易堅持的運動方式,儘量增加日常的體力活動,增大熱能的消耗。

  八、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的安全問題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運動也有禁忌症,不適當的運動也會產生危害。有如下情況,就應該休息不可參加運動:

  (1)血糖未控制,餐後血糖>16.7mmol/L。

  (2)糖尿病合併酮症、低血糖。

  (3)糖尿病腎病。

  (4)糖尿病合併視網膜病變。

  (5)糖尿病合併感染。

  (6)糖尿病高血壓未被控制或合併不穩定心絞痛。

  (7)糖尿病足感覺神經障礙、足潰瘍或關節病變。

  為了安全的鍛鍊,運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注意事項:

  (1)不進行憋氣、負重型別的力量運動,不進行激烈的競爭性比賽和運動。

  (2)避免空腹及服降糖藥後60—90分鐘運動,長時間活動要攜帶糖果以免發生運動中低血糖,避免在運動的肢體注射胰島素。

  (3)運動中如果出現胸痛、胸悶、頭暈、腹痛、嘔吐、大汗淋淋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休息。

  (4)注意運動中足的保護,穿鬆軟合適的鞋和襪,每天運動後進行足的自我檢查,注意皮膚溫度、有無發紅、水泡、疼痛、感覺障礙。(因為糖尿病會導致神經損害,足部感覺不到疼痛,而造成足的損害。)

  運動鍛鍊後,應該做好一天活動的記錄情況,目的是觀察運動療效及反應,及時調整運動方式;並且應該定期監測血糖及相關指標的變化,以觀察運動效果。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3

敬愛的評委,親愛的同仁們:

  2013年11月14日,IDF借“聯合國糖尿病日”全球關注糖尿病之際正式公佈了第六版“IDF糖尿病地圖”。

  你知道在這3.82個億人中各個國家佔據多少嗎?

  2013年全球共有510萬人死於與糖尿病相關的疾病,佔所有死亡人數的8.39%。該年糖尿病的全球醫療花費達5480億美元,佔全球醫療支出的11%。預計到2035年,與糖尿病相關的全球醫療花費將達到6273億美元。糖尿病在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中的快速增長,已經給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非常沉重的負擔。在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病率和發病趨勢的估計中,中國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數為9840萬,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印度(6510萬)、美國(2440萬)、巴西(1190萬)、俄國(1090萬)。其他患病人數低於1000萬但排在前十位的國家還包括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德國、埃及和日本。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最新統計,2013全球糖尿病在20-79歲成人中的患病率為8.3%,患者人數已達3.82億,其中80%在中等和低收入國家,並且在這些國家呈快速上升的趨勢。估計到2035年全球將有近5.92億人患糖尿病。當前在已經患糖尿病的人群中,有1.75億(46%)沒有得到診斷。2013年懷孕婦女有高血糖的人數為2100萬,佔全部當年產婦的17%。2013年全球共有79000名新的1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診斷。

  自從接觸到糖尿病時我一直在想糖尿病為什麼會那麼厲害,他會讓生病的非常惶恐,同時帶來多重併發症,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我一直在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回的三個問題

  1、糖尿病是什麼?

  2、糖尿病到底有什麼危害?

  3、我們應該做什麼? 那麼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疾病之一。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通常糖尿病有兩型:1型是由於胰島β細胞破壞引起胰島素絕對缺乏;2型是由於胰島素抵抗伴胰島素相對不足或分泌減少。要想知道糖尿病的發生,需要了解與它發病相關胰腺的解剖和生理知識。事實上,胰腺本身有二種腺體:消化腺和內分泌腺。胰腺的內分泌組織由分佈在腺體內的多種小細胞組團-胰島或朗罕(Langerhans)小島組成,每個胰島有幾種不同的細胞型別,主要有α、β和σ細胞。數目較多的β細胞分泌的激素叫胰島素,能降低血糖;α細胞分泌的激素叫胰高糖素,能升高血糖;σ細胞產生的激素叫生長抑素,能抑制胰高糖素和胰島素的分泌,對調節血糖的穩定起有重要作用。胰島分泌的激素物質直接進入血流發揮生理作用。

  正常情況下,胰島中上述三種激素分泌保持動態平衡,以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如果胰島損傷或被破壞,即會引起血液胰島素的減少或缺乏。有的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細胞或胰島素自身抗體也會引起體內胰島素減少、缺乏或作用減退。

  這句話剛讀的時候可能並不是能理解的特別清楚,所以我為大家準備了一段小影片:

  一個人,別說人了,一個活物應該怎麼活著地春天來的時候門開著,風進來,花香進來,顏色進來,有的時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霧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要往肺裡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氣,能感覺到那個碎雨的那個味道,又凜冽,又清新,秋天的時候你會想跟你喜歡的人一起,就一個下午什麼都不幹,懶洋洋的曬一會兒太陽,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塊出門,雪花飄下來她伸著舌頭去接的時候,你會教給她什麼是自然和生命的微妙,但現在呢。

  這是一位因糖尿病而引起的腎衰竭的老人,在住院前與臨終關懷志願者拍下的一張照片。

  糖尿病患者每天考慮的就是今天有沒有升加號,也許有的人並不明白,這個“加號”是什麼意思,在醫學上一般加號是代表陽性,減號是代表陰性,你說的加號是不是尿常規裡面的尿糖的加號,如果是的話那可能是你的血糖沒有控制好,尿裡面出現了尿糖。,加號越多,說明尿液裡的含糖量越高,糖尿病併發症圖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正常空腹血糖的範圍為3.15~6.19mmol/L, 餐後血糖2小時血糖<7.8mmol/L, 當空腹血糖≥7.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則稱為空腹血糖損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則稱為糖耐量減低。或任何時間的血糖≥11.1mmol/L,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做兩次空腹血糖超過7.0便可確診。

  空腹血糖損害與糖耐量減低可看做從正常到糖尿病的一個過渡階段,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逆轉為正常。如果治療不得當,則發展為糖尿病。

  那麼面對糖尿病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減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減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都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

  積極開展糖尿病預防,讓大家瞭解糖尿病的誘發因素,提高群眾的自覺防治意識,及時控制發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預防措施:

  (1)防止和糾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飲食,食物成分合理,多吃蔬菜。

  (3)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

  (4)增加體力活動,參加體育鍛煉。

  (5)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

  (6)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

  因為糖尿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以疾病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IDF公佈的第六版糖尿病地圖再次提醒世人:糖尿病是一個巨大且不斷加重的全球問題,糖尿病給社會帶來越來越沉重的負擔;在所有的國家,處在社會低層的人反而更容易患糖尿病並承受相對更重的負擔。糖尿病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健康問題,解決糖尿病的問題需要社會多個方面具體的政策和行動。

  最後,多糖的身體不影響多糖的心情,每一天加油!!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今天是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世界糖尿病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年共同發起的,定於每年的11月14日。這一天是為紀念胰島素髮現者、加拿大科學家班廷的誕辰而設立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

  對於許多人來說,糖尿病並不陌生,它被稱作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其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沒有找到徹底治癒糖尿病的良方,一旦患上糖尿病,患者將終生與疾病相伴,生活質量嚴重受損。不過,研究專家也指出,科學控制血糖和預防併發症,糖尿病患者也可能長命百歲。

  我國目前至少有2000多萬糖尿病患者,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另有糖尿病“預備軍”3000多萬,糖尿病在兒童中的流行趨勢也日益嚴峻,在全球,兒童和青少年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約增長3%,學齡前兒童約5%。據悉,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有近400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約10萬人。

  Ⅰ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必須用胰島素治療。近年來,Ⅱ型糖尿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的發生率也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原因主要與物質供給豐富、飲食結構改變,如高熱量及高脂肪飲食、體力活動減少、肥胖兒童增多有關。來自上海和北京的調查資料顯示,在6歲至19歲人群中,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為千分之0.48至千分之0.60。糖尿病正在成為危害我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主要疾病。

  與成年人相同,超重和肥胖也是兒童和青少年發生Ⅱ型糖尿病的“罪魁禍首”。如果經常感到沒勁,疲勞無力;以前不尿床的現在尿床了;吃得挺多,體重反而減輕了;還有的青少年頸部、腋下等皮膚褶皺部位出現黑棘皮等等。出現這樣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研究表明“合理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養成規律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預防糖尿病非常有效的途徑。”

  老師們、同學們,請走出戶外,運動起來,不沉迷於電子遊戲和電視,中等強度運動,採用全身的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登山、游泳等,應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它將給您一個健康身體。

  糖尿病健康宣教演講稿5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糖兄糖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集在這裡,有一些老面孔,更多的是新面孔,對大家的到來,我代表院方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我作為俱樂部部長,對俱樂部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賀,從今天開始,黃梅的糖兄糖友們有了新的家。在新的家庭裡,我們互相關照,互相鼓勵,必將攜手走入人生另一番天地。

  成立俱樂部是為糖尿病病友提供相互交流的場所,“糖友”和我院醫生共同參與,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目標,更好地提高生活質量,享受健康生活。

  俱樂部的宗旨是互助互利、相互友愛、相互扶持,分享治療經驗和資訊,避免治療的誤區,降低治療風險。俱樂部不參與商業活動,不在會員間進行任何商業性推銷活動。

  俱樂部為會員提供以下服務:

  1、免費建立個人及家庭健康檔案;

  2、定期免費諮詢、電話隨訪、體格檢查,給予個性化指導;

  3、每1-2月組織一次健康知識講座,相互交流治療經驗、資訊等;

  4、定期組織病友交流會及健康促進活動,免費為患者提供相關資料;

  5、定期免費測量血糖,測量血壓。

  會員享有的權益:

  1、糖尿病患者和家庭的自願權益,糖尿病患者在完全自願的前提下參與俱樂部會員的活動;

  2、糖尿病患者間相互幫助應以相互自願為原則;

  3、會員間的經驗交流、資訊交流是在會員間公開的無償行為;

  4、糖尿病患者享有個人的隱私權利。

  5、vip會員優先享有俱樂部為糖友提供的各項服務。

  糖尿病俱樂部今天已經成立了,在籌辦過程中,院領導和職能股室負責人做了大量策劃工作和會場佈置工作,也得到了各位“糖友”的大力支援,受到“糖友”家屬的歡迎。在此,讓我們伸出自己的雙手,為我們的俱樂部成立付出心血的各位領導和在座各位“糖友”而鼓掌喝彩!

  從今天開始,俱樂部將積極組織健康講座和會員交流會,定期邀請醫院專家講課、釋疑,我們歡迎每位“糖友”的加入,共同為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而努力!

  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