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衛生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衛生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培養目標

  培養符合國家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瞭解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掌握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資訊管理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醫藥衛生行業、醫藥軟體研發企業、國家各級管理部門、科研機構等組織從事資訊系統建設與資訊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一)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

  1、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醫藥衛生管理事業。

  2、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價值觀、倫理觀和較強的.法律意識。

  3、具有積極創新、勇於批判的科學精神。

  4、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勤奮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5、具有正確的職業態度,遵守職業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

  (二)知識目標

  1、掌握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資訊管理和資訊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醫院資訊管理知識,瞭解一定的醫學知識。

  4、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瞭解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

  (三)技能目標

  1、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具有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探索新知,追求卓越。

  3、掌握管理資訊系統的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

  4、具有資訊組織、分析研究、開發利用的基本能力。

  5、掌握英語,達到國家《大學英語》教學規定的“較高要求”,能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

  6、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透過計算機二級統考。

  7、身心健康,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和體質測試標準。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學制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但累計修業時間不低於3 1年、不超過6年。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學、醫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運籌學、資料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路與應用技術、管理資訊系統、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論、醫院資訊系統等。

  五、實踐教學

  結合專業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各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大實驗、見習課程的學時比例,強化實踐技能培訓和實踐能力培養;在專業實習中,強調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增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課外培養計劃

  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透過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技能比賽、演講比賽、文藝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以及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早期實踐教學、見習和實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突出本校、本專業的特色。(見表2)。

  七、學業考核、畢業與學位授予 嚴格進行學業考核,實行學分制記分。

  修滿教學計劃規定最低學分、並達到學校規定的畢業條件者,准予畢業。達到《成都醫學院學士學位授予細則》規定的標準,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未修滿規定學分者以及有其它不符合畢業的條件者,按學位及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和《學生手冊》有關規定辦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