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範文

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範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書信吧,書信是一種用文字來表情達意的應用文體。你寫信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1

親愛的老師們:

  在絢麗的霞光暈染西山的季節,在辛勤的耕耘擁抱收穫的九月,我們迎來了第35個教師節!我代表學校向耕耘並收穫著的老師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祝大家教師節快樂!

  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這個大家庭裡,師者鍥而不捨,務實堅韌,學子充滿自信,團結思進,師生眾志成城,共創輝煌,讓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主動發展,學校連續三年獲得首都文明校園、連續四年獲得石景山區教育先進單位,今年獲批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與此同時,中高考成績取得連續三年的又一重大突破,高考石景山區理科第一名花落我校。我們的蓬勃發展贏得了各級領導、軍區、友鄰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普遍讚譽,師生歸屬感、家長認可度持續攀升,學校正成為“匯聚一切美好事物的中心”。

  我校的大步前進離不開全體師生的凝心聚力,離不開所有教職工的辛勤耕耘,離不開教職工家屬的鼎力支援,我為你們喝彩!

  對於一所學校而言,教育教學是生命線,而教職工隊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清晨,後勤工作人員整理好廣場上的一草一木,美麗的校園向大家敞開,上午,老師們激情洋溢,教室裡或書聲琅琅,或自主學習,師生共創高效課堂。中午,銀杏樹下,杏語亭前,師生共讀,書香滿溢。下午,選修課、俱樂部為青春塗抹繽紛的色彩,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晚上,夜幕下的教學樓依然燈火通明,老師們答疑解惑,執著堅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點點滴滴匯聚成這個讓師生刻骨銘心的校園。

  一所真正的名校,必然有一個師生魂牽夢縈的經典校園,有特色而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有終生難忘的課程和老師,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留在記憶的經典劇目和體育運動,這一切都離不開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教職工隊伍,作為校長,我將繼續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學習創新、積極快樂、認真負責、研究思考、精益求精,在耕耘中收穫幸福和溫暖!

  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xx週年國慶,隨著國家發展的日新月異,我校也將繼續砥礪前行,努力打造石景山區乃至北京市的優質學校。

  最後,衷心祝願老師們以及我們的家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勝意!

  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2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本週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我不做“好人”校長。這個話題,在我腦中已經“蓄謀已久”,一直想和大家交流。

  經常有人會這樣問:你們的校長怎麼樣?答者說:“我們校長人很好,從不罵人,對每一個人都面帶微笑。但是……”一般這樣的對話到“但是”就結束了,下面的話語一般人、一般關係是不會說的。我們來分析這個對話,提問者問的是校長怎麼樣,其實就是問校長的治校能力如何,而並非問的是為人怎麼樣。可是,答者回答的是人不錯。如果再往下說,就會有個“但是”。意思就是這個校長在學校管理沒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在治校管理上,沒有什麼可以說道的,再者為了“不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所以就說校長的為人挺不錯。

  的確,有些校長在學校裡為人是不錯,因為他從不得罪任何一個人。這樣的校長,我們稱之為“老好人”校長。老師出現遲到、不認真備課、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等一系列教師不應該有的行為,這類校長都不會找老師談話的。而人都是有惰性的,校長順從教師的惰性,沒有要求、沒有約束,教師自然覺得很舒服。但是大家一定知道,這樣舒服的結果意味著什麼。我知道任何人的成長都是逆人性的,都不可能是在舒適中成長的。

  因此,身為校長的我,向大家表態:絕不做“老好人”校長。

  校長,作為一所學校的掌門人,就應該一心想著老師們的成長,要帶著老師們去尋找、去遇見她們曾經想成為的那種老師。我相信,每一位教師當她走上三尺講臺時,都有過自己的夢想,都想過要當成一名好老師。只不過,實現夢想的過程是不舒服的,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當年的初心,夢想也隨之越來越模糊,直至忘記了曾經還有過夢想。

  不做“老好人”校長,就意味著我會得罪人某些老師;就意味著我眼裡容不下老師們的遲到;就意味著我眼裡容不下老師們的不認真;就意味著我眼裡容不下老師辦公室的髒亂。

  兩年多來,我透過一封封書信,告訴有的老師不能開會中途離開;告訴有的老師在穿著上一定注意要自己的形象;告訴有的老師不能遲到、不能早退。我把這種做法,稱之為印象教師,即透過一段時間觀察,找到某一位老師的優缺點,然後給她單獨寫一封信。這個效果非常好,除了一位教師沒有給我回信之外,所有的老師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給我回了信表了態,而且立馬改正了缺點。

  兩年多來,我和好幾位老師在書房、在我辦公室,進行過單獨的對話。有時,對話是很愉快的;有時也是很尷尬的。這樣的對話,有的老師認可了;有的老師無動於衷;或許還有的老師會對我有些看法。

  兩年多來,我想盡辦法讓大家多讀、多寫。只要有培訓,就有人要寫體會;只要有外出學習,就有人要上臺彙報。

  或許,這一切都會讓你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是,不管你們怎麼想,哪怕是討厭我,我都會這麼要求大家。

  我絕不做個“老好人”校長!

  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3

可親、可敬、可愛的老師們:

  你們好!

  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提筆,與你們交流,因為寒假已然來臨。那是我們放飛心情、暢想生活的美好時光。寒假對於我來說,是一段短暫而充實的日子:遊歷、閱讀、言說,既豐富了生活,又增加了體驗,讓我在鍛鍊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快樂、思考和前進的勇氣。

  激 情

  曾經的我們,從師範學校畢業時,懷著滿腔的激情工作著。在歲月的摩挲下,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機械的活動。慢慢地,我們的激情減退,甚至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這樣的我們,活得很不開心。

  我們的激情哪裡去了,溜走了嗎?不,它還在我們的體內,只是需要激勵,需要喚醒。這讓我想起美國2009年全國年度教師託尼·馬倫的一番話:“激情是為師者最需要的品質。如果在你的教學生涯中,擁有了激情,那麼你的學生就無法對激情之火無動於衷。”教師必須將激情投入到課堂中,用強大的情感力量點燃孩子的學習動力。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身上散發出來的能力、熱情與創造力,能夠領會到教師教給他們的是重要而有價值的東西。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在那些激情滿懷的教師的課堂上,學生能有滋有味地學習。一個有教育激情的教師,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們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從不輕言放棄,並且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實踐、反思,再實踐,給學生一個更溫馨、快樂的課堂。

  但徒有一腔熱血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教育理想,教育文摘《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沒有理想的教師,很難在一波又一波的困難“襲擊”中取得勝利,甚至會因此一蹶不振。教師的激情與勇氣、理想與信念,不僅能讓教師在專業成長之路上走得更遠,還能幫助教師贏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力量。

  激情不夠會造成教學深度不夠、速度不夠。而教育激情不是人生而有之的,但是可以培養。我們要從改變自己開始,把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到工作中來,為教學工作提質、提速。用自己持久的熱情,為學生描繪一幅色彩斑斕的教育畫卷。

  堅 守

  三尺講臺,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有些人一直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堅定地行進在教育大道上。放眼望去,許多教師都心懷教育,心繫學生。“如果生命可以重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如果我能夠突破現實的種種侷限,如果有人問我是否會繼續做教師,如果我的回答必須是誠實的,那麼我會給出很多答案,但其中必定有一個是:我,還會選擇做教師。”閆學老師樸素、冷靜的話語竟然與我的心境一樣。是的,儘管教育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苦難,但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單純的,那就是著眼於人的發展。為了這個大寫的“人”,為了孩子,我們堅決做教師。

  當我感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呈現的那種將教育融入個人生命的教師時,我發現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教師:在他們眼中,教書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雖然現實殘酷,但他們仍在教育理想的王國裡孜孜不倦地努力。

  他們對教育有敏銳的洞察和全面的把握,有悲天憫人的教育情懷,對孩子的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才有了一次次的磨鍊、實踐與反思。周圍的環境的確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我們傷悲,我們焦慮,我們左顧右盼,我們身不由己,我們內心變得浮躁不安……但無論怎樣,請記住,你所站立的地方是三尺講臺,你怎麼樣,學生就會怎樣,教育就會怎樣。只有你心中有光明,學生與教育的明天才會燦爛、美好。我們要不放棄、不拋棄、不埋怨、不頹廢,以虔誠的態度,堅守在三尺講臺。

  創 新

  教育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活動。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許多教師都會憑藉已有的教育經驗掌控課堂。但課堂是一個充滿想象與創造的地方,我們面對的孩子更是個性迥異。如果教師囿於老格局、老路子,那麼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可能是各有所長的。

  我常常驚歎於明星劉德華在藝術之路上的精益求精。不論是在何處演出,他的出場方式總是千變萬化的。有人對他說,你已經是一個大明星了,何必花盡心思?他卻說“一定要對得起觀眾”。在教育界,同樣優秀的教師會為了一個教案而幾易其稿,僅匯入環節就有10多種設計。

  如果你還是拿著教參照本宣科,還在下載別人的教案,還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那你已經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終將被社會所拋棄,因為時代更需要有創新品質的教師。

  當然,在創新的過程中,你會遭遇不理解、陷入彷徨、迷失方向,但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邁開創新的腳步。如果教師的.腳被現實、被恐懼困住,不僅會阻礙學生的成長,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也註定不會長遠。真切地希望,在新的學期,每一位教師都能埋下“創”與“新”的種子,讓教育教學的“創新”之花在我們的校園盛開。

  我已聽到了開學的腳步聲,看到了孩子一張張笑容綻放的臉,教師匆忙的身影,家長急切的目光。校園將再一次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校園也將再一次地熱鬧非凡。願行進在教育路上的我們與“幸福”牽手,與“進取”結伴,與“睿智”同行,與“快樂”同在,做最好的自己。

  祝一切都好!

  或許,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諸多關鍵詞,但是“激情”、“堅守”和“創新”應該是我們工作中的三個基本吧!

  校長給教師的一封信4

  本週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因為本週有個廣播操比賽,所以近段時間學生出操情況比起以往都要好。為什麼有比賽,做操就好起來呢?當然,這是班主任和體育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就是想分析,大家都做了些什麼,才會讓學生們認真做操的。我想,一方面體育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了練習;另一方面班主任利用課間也進行了訓練,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們出操時,班主任開始關注到學生們的動作,以及他們做操時的態度。所以說,歸根結底是班主任的注意力發生了改變。

  我又想問大家,學校為什麼要舉辦比賽呢?難道就是想分出一二三的等次嗎?當然不是這樣,我們是想透過比賽,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來,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做操質量,來營造班級集體榮譽感,來強化學生整齊出入場的好習慣。

  目標很明確,因此,我想對每一位老師說,不能比賽一結束,又打回原形。如果那樣,我們的比賽就失去了它本來追求的目標。我們一定要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明天(星期二)下午,陶山學區公辦學校的全體教育幹部,要集中到學校召開一次大會。我在群裡發了這樣一條簡訊:“學校經常有客人來,我們藉此機會整理和打掃,最後養成習慣。不管客人來與不來,我們都要這樣去要求學生,都要這樣去要求我們自己。”對,我就是不希望大家是為了比賽,或者為了某次檢查,而做出認真對待。因為我們要追求的是,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老師們,我們多有哪些優秀的做法呢?

  一週一篇批註體會;一週一封回信;外出學習體會、交流彙報;讓學生排好隊去功能室;值日老師在食堂為學生打湯;從上週開始,鄭潔老師每天早早來到學校,坐在教室裡和學生一起晨讀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優秀的習慣。

  除了這些好習慣外,我們還應該關注課堂,傾聽學生的聲音,多用積極性的評價鼓勵孩子們積極發言;進入課堂,我們要和學生一起遵守規則,與學生建立有效的溝通關係,彼此互相信任。

  除了這些好習慣外,我們還應該關注自身的成長,讓自己越來越優秀。而這種優秀,並非只是一紙證書,而是努力讓自己越來越配得上“教師”這個稱呼。因為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我們的優秀就是給學生一種示範,給我們自己的孩子一種榜樣。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吧!

  祝各位工作愉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