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精選25篇)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

  透過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培訓,老師們對於教育教學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精選2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透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學習中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觀點,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學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學設想寫出做為下步語文教學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著上述課程理念,我在教學中努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我都會以這樣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後鞏固、課外拓展。課前預習具體讓學生做到: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不理解的字詞藉助手中的工具書或用聯絡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決。

  2、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3、熟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麼,思考自己那些地方還沒有讀懂。

  課內探究過程中做到具體解決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學生問題解決的前提下,再解決老師提出的學生尚未想到的問題。此環節的實施,關鍵要做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合作探究學習為輔,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從而做到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課後鞏固就是要求學生做到對當天學到的內容進行及時鞏固複習,在教學中我採用課堂隨堂檢測卡的形式。課外拓展就即咱們平常所說的以一篇帶多篇,透過學習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發學生去閱讀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透過學習一篇文章推薦、激發學生閱讀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二、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以名言警句、優秀詩文、中外經典等引領學生的成長。

  《語文課程標準》課程階段目標中指出第三學段的學生在閱讀中要做到“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透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對於我們有59人的這個大班怎樣完成課程目標中的這些要求呢?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名言警句背誦、古詩文誦讀、中外經典品讀三管齊下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1、名言警句背誦

  名言警句用簡短的話語向我們昭示了許多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為它比較短,容易背誦,而且蘊含的道理讓人一讀就懂,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鑑於此,我在班裡組織了進行名言警句積累的活動,上課鈴一響,同學們便依次站起來背名人名言,全部背過後,再進行新課的學習,此活動從我接這個班開始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2、古詩文誦讀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結合文教局對我們五年級古詩文誦讀篇目的要求,怎樣讓學生的古詩文誦讀做到紮實有效,為此我想盡了辦法,因為我班人數比較多,如果在課堂上依次檢查學生們的積累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我採取了運用古詩文積累過關卡的形式。即在課堂上隨機抽取人員背誦,發放過關卡,有他們再去檢查他們組其他成員的背誦,並且負責發放過關卡。過關卡積累到30張就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小學士,積累到40張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小院士,積累到50張就可以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小博士,積累到70張則被評選為古詩文積累博士後。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積極性,我還採取了與學生共同背誦的形式,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目前,此種活動的方法還在積極探索之中。

  3、中外經典品讀

  對於擴充套件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我則主要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分期分主題向我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並且保證每本書抽出兩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內閱讀,其餘部分在課外進行閱讀,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有意識地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1、開展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為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開展課題研究作業,如:挖掘傳統節日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課題研究;單元整體推進課題研究、主題學習實驗、經典誦讀實驗等,在研究過程中,我透過調查、分析,明瞭了實行這些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組撰寫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並且根據各個課題的特點,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動。例如,在挖掘傳統節日方面,我根據各個節日的特點,每次活動的開展,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

  1)查閱有關節日的資料;

  2)圍繞節日的特點開展一次活動,寫出活動日記;

  3)看有關和活動節日的文章,根據年級特點摘抄或寫讀後感;

  4)蒐集與該節日有關的名言或俗語等;

  5)寫出節日活動感悟。並且,每次活動之前,我都以他們居住的遠近劃分成各個組,選出組長,組長帶領組員寫出詳實的活動計劃,活動結束之後,寫出詳實的活動總結。

  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進行了充分挖掘、探究,孩子們對這些節日的由來、意義有了充分的認識與瞭解,並且我們以挖掘傳統節日為契機,對平常的節假日進行了拓展探究。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內功,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

  2、佈置主題教育作業,讓學生在感悟中學會做人。

  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確實是,有時一味的說教,講大道理,不如讓學生親自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感悟,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為此在平常的作業中我經常佈置一些體驗性的綜合性作業,例如:今天我當家,我被冤枉了,考試時我的鋼筆沒色了,透過這些作業的完成,學生體驗到了父母的艱辛,體驗到了應該學會包容……。並且做到了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一舉兩得。

  3、鼓勵學生熱心參加校園、社群活動。

  在活動中,教會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審美,結合活動,學會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透過學習,我想到的還有很多,中華語文博大精深,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學習,切實地做到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

  新課標中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其中課標中指出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下面,我就學生閱讀素養方面進行分享。

  一、走進文字,愛上閱讀

  關於閱讀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不能只是對故事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應是對整個故事、整本書的回顧總結與提升,領著孩子往高處走一走。為此我們要基於學生的成長需要和文字的特點制定閱讀目標,以達成整本書閱讀的高度。“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時我們可以將閱讀目標定位於引導學生走進讀本,歷經閱讀人物歷程,感受成長的快樂,樹立一種正確觀念。

  二、藉助整本書閱讀單,深入閱讀

  在新課標第三學段“閱讀與鑑賞”部分中,加了“閱讀整本書,把握文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說明。” 在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要求就是“好書推薦”,藉此,我們教師應該提前研究閱讀書目,更具要求與同年級組老師商討制定整本書的閱讀單,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討論、賞析。閱讀單中要體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閱讀目標的制定,以任務群為主的閱讀,後面並附加相應的評價量規。學生能夠從整體上統攬整本書,避免了學生的閱讀往往關注於故事的情節,囫圇吞棗讀得很快,難於在心靈上留下痕跡。中高年級中“交流討論課”納入課堂中,以師生充分自讀為基礎,以交流討論為主要方式,以體驗閱讀快樂為宗旨,趣味引領、板塊推進引領學生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促進學生語言與精神的成長,從而達成閱讀的厚度。高年級要注重學生整體的提高,針對某一本書在班內開展閱讀推薦交流會,引導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同時,還能針對相應的任務群進行系統有效對的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以及對文字內容的理解,最終提高學生閱讀素養。

  新課標的知識很有內容值得我們細讀和思考,本次的學習也讓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以便能更好的把這些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中去,更好的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教學效果,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3

  關於新課標的學習心得體會,我只能結合自己幾年的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如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歡迎各位老師指正。

  在前幾天學校舉行的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中,多次出現了有關小學生閱讀的考題,很慚愧一個假期的碌碌無為,趁這幾天趕緊重拾起新課標,認真、細細檢視,其實無論是從提高民族的文化素養來說,還是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都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更加關注課外閱讀,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並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的任務。

  對於這項要求,我想,從一年級的孩子們一入校就抓起再合適不過了,借鑑二年級組去年的經驗,堅持不懈的在自己班實施也是對我這學期工作的考驗。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並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肯定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很短,許多孩子都具有這樣的“三分鐘”特點,那麼如何培養他們積極閱讀的習慣呢,我也從各方面查閱了相關資料與方法,收穫頗多。

  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優秀的課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級的學生應選取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圖書角的設定使我們學校的傳統,老師從學生開學那天就要為他們講解圖書角的設定目的,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優質資源介紹適合的圖書給他們看,如一些圖文並茂的兒歌、童話故事等。學完拼音後,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圖邊讀拼音和漢字。以後學生學完課文後,還可以想學生介紹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並指導怎樣讀。正如在第十二冊書中魯迅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的一樣:“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

  其次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校內許多老師已經在這一點上形成了共識: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大家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比如在六年級時:學了《最後一頭戰象》,學生們已經不用我提醒便開始搜尋沈石溪所寫的其他動物小說去讀,因為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樣的閱讀習慣,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與孩子們一起重溫《安徒生童話》……在即將揚帆的新的班級中這也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的目標之一。

  再次,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寫個性的讀書筆記。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彙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從閱讀起點開始的孩子們如何做個性的讀書筆記,在喜歡的地方夾上一張自制的樹葉書籤,在本子上描描畫畫書中所講述的故事片段,一朵小花,一根小草,自己給閱讀增添無限樂趣。

  最後,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活動。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沒有收到實效的。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餘隨時借還,十分方便。“故事大王”“剪貼冊”、“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的活動都可以用在閱讀課上,既有效地檢查孩子們的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更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閱讀興趣和熱情。

  正如新課標所示:每一位語文教師要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4

  《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行為,積極嘗試課程改革。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的實施給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但有時也會出現手捧語文書,不知怎麼教的困惑。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擺脫迷茫,走出困惑,找到了語文教學的新感覺。在語文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的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驗,以“體驗”為線索,從三個方面來最佳化語文教學。

  一、開放課堂積累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個人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發現與利用學生的體驗資源,給予了語文教學無限的希望。但今天的小學生,在擁有富裕物質生活的同時,生活經歷和實踐體驗並不比魯迅小時候只看到四角方方的天井好多少。他們有的在各類家教中忙於周旋,有的被鎖在家裡進行學習,也有的因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乾脆放任自流。封閉的生活與放任的生活都不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體驗。走向普及化的電腦、電視、書本,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增長知識、瞭解世界的窗戶,同時,又關閉了另一扇感受現實生活,積累體驗的窗戶。開放課堂,參與實踐,可以讓學生用身心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積累多種多樣的體驗。

  “生活大眼睛”、“發現小明星”都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每一天,學生相信自己能發現,鼓勵自己有發現。他們走向生活,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受。在活動中,學生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人與人和諧交流的快樂、家鄉變化的日新月異。

  “相信自己,我能行”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用雙手去實踐,用言語去溝通,熱愛生活,快快樂樂學做生活小主人。

  語文課前的“三言兩語,我們來聊天”,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暢談、相互交流的談話空間。學生在聊天中傳遞資訊,發展語言,提升自信度。

  開放課堂,參與實踐的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有目的、有意識的經歷各種體驗,補充積累體驗,形成了獨特的自我感受,滿足了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意識。同時,在課堂與課外之間撐起了一片綠蔭,豐富的體驗優化了課堂學習;課堂學習中取得的技能,又促使學生更有能力去經歷生活中的新的體驗。課堂與課外的學習體驗一脈相承,互為補充。

  二、學習文字生成體驗。

  學生的自我體驗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起點,但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這個起點上。學生透過參與課堂學習過程,與文字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學對話,在對話中激發生成新的體驗,提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審美情趣。

  三、走向生活發展體驗。

  課堂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激發生成了多種體驗,但教育最終是為了促使人的發展,讓學生的體驗活於課堂又跳出課堂,源於語文教學又走向生活,讓學生帶著課堂上被啟用的體驗走進自己的現實生活,延伸到豐富多彩的新一輪實踐體驗,有利於學生張揚性格,發展素質,在生活中嘗試求真、求善、求美。

  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在語文教學時,真正關注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透過體驗教學,使生活、文字、教師和學生四因素有機整合,這既賦予語文教學新的活力,也加強了語文課程建設,有效開發了語文課程教學。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5

  假期我認真學習由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編寫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版解讀》,經過我反覆閱讀從中受益頗多。透過這次學習以及對這幾年教學工作的反思,我有了一些心得體會,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關於寫字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在每個年段都強調:“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第一、二、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來寫字,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可以說,作為指導語文教學綱領性檔案的課程標準,新版課標更加重視寫字教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堅決落實以識字、寫字教學為重點;中高年級也要十分重視識字、寫字教學。低年級要從漢字基本筆畫教起,讓小學生掌握每種基本筆畫的筆形和寫法。指導寫獨體字一要讓學生掌握筆順規則,二要讓學生找準主筆的佔位。指導寫合體字,一要讓學生掌握偏旁部首的寫法與佔位;二要熟悉全體字的結構;三要準確呈現筆畫或者部件之間的相離、相交、相接,要保證寫字的時間。低年級教學要讓學生堂堂練,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練字。不僅語文作業的字跡工整、美觀、其他學科的書面作業也要字跡工整、紙面乾淨,而且在各種機會、場合,只要提筆寫字,就要態度認真,力求寫得最好。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學校也將安排在下午的天天寫字訓練改在隨課訓練,與國家要求相一致。透過訓練,學生寫字比以前工整,作業也乾淨了。

  關於閱讀教學,在我們過去的語文教學中就發現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夠,在新的課標中對課外閱讀提出了要求: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透過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名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增加了“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字,能從圖文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資訊”的內容,體現了對實用閱讀策略的關注。而且在評價建議中對課外閱讀的評價也做了詳細地表述: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透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瞭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

  俗話說“三分課內七分課外”,學習語文必須注重課內外的知識積累。在閱讀中,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中,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6

  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第一、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第二、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

  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絡,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第三、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

  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7

  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透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透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並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透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3)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透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透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4)在教學程序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並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看完新課程標準,對於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字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字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於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於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學習――運用,正如旭日東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著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 “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著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8

  我們學校組織開展了學習《新課程標準》的活動,透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一線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當學生的良師更要當好學生的益友,瞭解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做到讓學生輕鬆學語文。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談下我的感受:

  一、轉變角色,最佳化小學生的學習氛圍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需要創造和諧愉快的師生關係,教師要從以往傳統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學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翠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理解翠鳥捉魚的高超技巧。按照以往的教學思路,教師都是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直接告訴學生,但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從哪個角度感悟到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術?”這個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分析翠鳥捉魚的高超技能,為學生的思考指明瞭方向。這樣既幫助學生尋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給了學生一個自己思考尋找正確答案的機會,鍛鍊了學生獨立思考、總結概括的能力,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們能自然而然地發揮想象。因此,採用引導的教學方法,還能增加課堂樂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因材施教,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學經驗時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教育相對發達的今天,這一思想仍然是一條不可置疑的真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學生的個性、特長和不足,對待不同型別的學生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方法。第二是學會傾聽,給學生表達自己的空間,從中發現問題並學會解決問題。

  三、鼓勵質疑,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思考和質疑往往是緊密相連的,質疑是動腦思考的結果,也是學生創造的起點。例如,在講解《誠實的孩子》一文時,有個學生突然發問:“為什麼姑媽問花瓶是誰打碎的時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嘆號,而列寧的是句號呢?”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教師可以做個試驗,拿著撕破的本問一個同學:“是你撕破的?”學會不假思索地說:“不是我!”此刻,學生明白了課文中的感嘆號的特殊作用,就是為了加重語氣以表示意思的肯定,而列寧的回答後面用的是句號,說明了列寧的話是謊言。學生透過這樣的分析,感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於是就會積極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所以說在教學中,教師鼓勵質疑,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適時激勵,樹立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小學生年紀雖小,但是同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會小心翼翼維護自己的驕傲。對於小學生來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會讓他們放棄一種興趣,也會激發他們一種潛能,改變他們的性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語言的運用。曾經有位教師讓學生用“因為”和“所以”造句,有個小男孩積極地舉起小手,回答道:“因為媽媽讓我放學後寫作業不讓我出去玩,所以我很不高興。”從句子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學生的認識有些偏差,所以老師不高興地批評了他,然後很不客氣地讓那個孩子坐下。從這以後,這個孩子不僅再也沒有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再也不喜歡主動參加任何活動,性格都變內向了,因為他的積極主動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並且自尊收到了傷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應有的鼓勵,在學生出現偏差的地方給予耐心的引導,使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孩子應有的活力。

  五、設定情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調動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這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積極探索的問題,對於語文教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只有讓他們的情緒跟著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會使他們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課堂中去,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這就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中讓學生畫出文中景象和讓學生表演出文中故事情節都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學生在積極將準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就會增加對課文的精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且學生們能夠在色彩或表演中收穫意外的快樂,使語文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充實,讓學生輕輕鬆鬆學習,開開心心收穫,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改革是教育領域上的一場春風,它必將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契機與希望。相信透過廣大語文教師的積極努力,語文教學必將欣欣向榮,展示新的活力,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9

  本學期開學初,我們透過市教育學院組織的集體備課和學校教導處下發的《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的相關內容,深入學習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感覺收穫最大,觸動最深。在學習的過程中,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並用其指導我的教學實踐,覺得無論是學生的變化,還是我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感受,都覺得新課標的理念實用性更強,更有利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更加註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薰陶作用,而非一味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和系統性,這對於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來講,無疑是一件好事。下面我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新課標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自身發展對年段要求進行一些微調。雖然是微微的小調整,但是作為一線語文教師的我來說,感覺新課標真的是替學生著想的。比如:新課標對中段學生的要求,在閱讀方面為“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關於讓學生學會默讀,不出聲,不指讀。這原來屬於第一學段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說實話對於低段學生來講,確實比較困難,過早讓學生學習默讀,只會讓學生養成走馬觀花的閱讀習慣,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詞語,他們只能知道得事實而非,甚至還會挫敗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而現在的新課標將此要求下放到中段,這樣孩子能有更長的時間來學習、練習默讀,新課標把難度適當降低,有利於保護學生閱讀積極性和閱讀興趣,在循序漸進中,自然而然地學會默讀這樣一種閱讀方式。

  新課標更加註重保護學生的個性。學生是獨立的有思想、有主見的行為個體,我們語文教學務必要重視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六年學生畢業時,腦子裡的東西都一模一樣,這是以前語文教育的失敗之處。在近幾年中,國家尤為重視在語文教學中保護學生鮮明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初見成效,但我們還得繼續努力。新課標出臺後,讓一線語文教師看到了希望。老課標低段口語交際板塊,要求學生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但新課標將“精彩情節”改為“自己感興趣的情節”。雖然只有幾個字的差別,但這番改動非常尊重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感受和主觀意見。老課標所謂的“精彩”是教師或教參已經定位的東西,在學生看來,教師所謂的精彩也許平淡無奇,因此在複述時,難免失去興趣。而新課標讓學生複述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都可以,擺脫了教參教師的束縛,給學生最大限度自由選擇的權力,學生感覺被尊重了,因為學習起來更有積極性。

  在低段口語交際中,增加了一點“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的要求,老課標中為“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老課標重在學生髮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當需要討論交流時,就沉默了,不願意在眾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別人討論的題他都沒有興趣。而新課標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膽量,只要敢於站起來發言,就給予肯定,至於發言內容是否精彩我們暫且不要求,把學生的膽量鍛煉出來了,發言內容是可以在不斷訓練中越來越切中要害的,說白了,有膽量的孩子,以後成功的機率都大許多。

  學習是無止境的,每次的深入學習都有收穫和提高,今後我還會多多學習教育理論,充實自己,使自己永遠對課堂充滿激情和夢想。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0

  靜下心來,認真的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同時更給我們教師的教學找準了導航,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淺談我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彰顯新課程課標特色

  新修訂課標全面吸收十年課改基本經驗,堅持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主要體現為四個變化:

  (1)落實德育為先;

  (2)突出能力為重;

  (3)反映時代精神;

  (4)控制課程容量和難度。三個特色:

  (1)強化了中國特色,如:有機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繼承發揚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由傳統的“雙基”發展為“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突出了時代特徵;

  (3)體現了國際視野。

  新課標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突出體現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二、凸顯識字與寫字教學

  課標除了在四個學段都對“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提出要求外,還明確指出:“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此外,還在習作教學中對寫字也提出要求:“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字的過程。”其實,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現在人們對字的書寫的確令人擔憂。大街小巷的廣告牌上,孩子們的作業裡錯字、別字隨處可見。孩子們寫字的態度也不夠端正。如:對寫錯的字,馬虎塗改,不喜歡尋找錯的根源。這些種種的現象,都是因為我們在教學中對寫字這個環節沒有嚴格地抓。

  新課標(新版)明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寫一手漂亮、規範的漢字,如果現在還達不到這一要求,那就拿起筆來每天和學生一起寫字吧。因為寫字是一座熔爐,可以鍛鍊意志;寫字是一泓清泉,可以滌去雜念;寫字是一件樂器,可以演奏心聲;寫字是一種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三、閱讀教學實現向語言運用的重心轉移

  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有。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是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讀”得好會讓人受益匪淺,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四、習作教學強調與兒童生活實際的對接。

  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注重樂於寫作和自信,注重發展個性,注重打好基礎,從而降低了寫作教學要求,不再要求小學生“會寫簡單的記敘文”。中年級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高年級僅僅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和“能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這些都比過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質在於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五、口語交際教學的改變

  在關於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要求“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六、綜合性學習的改變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建議中做了多方面的補充:

  1、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

  綜合性學習應聯絡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

  2、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綜合性學習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的指導作用。

  七、對於教師的要求更高。

  教師將自覺地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不斷更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放式教學和探究式和討論式學習,結束了教師憑藉一本教科書和一本參考“打天下”的歷史,要求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解答問題,還要為學生提供尋找輔導材料的線索。因此,教師必須建立和實踐終身學習思想,才能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

  總之,《新版新課標》進一步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只有再一次深入的進行研讀,我們才能正確把握住我們的舵,駛出正確而堅實的航線。遵循學科規律,遵循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遵循教育的規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1

  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好,就要學習、反思、和總結。要想在教學上能進步,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的教學。因此我參加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我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時代的需要。

  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蒐集和資訊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的要求。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學習。

  (2)我真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

  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應倡導、學生髮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並將的認識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修養。

  (3)教學中,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學生學習的者。

  教師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語言交流,也可以表情、動作來交流。

  (4)在教學程序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了綜合性學習的。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和實施的能力。自主性地要注重和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也有很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並在課堂上實踐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看完新課程標準,閱讀和寫作的體會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的途徑。讀或讀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2

  從“李白故里江油”來到千年古城閬中參加“國培計劃小學語文”的培訓,辛勞、興奮而又期待。“未知的都是朦朧的”,當在開班儀式上我們的指導老師班主任為我們先容了一位位有著各種優秀頭銜的專家時,我熟悉到自己有幸加進了一個專業、規範、有著先進理念的培訓隊伍。這十天的的培訓必將改變我語文教育的專業化成長之路!

  劉永康教授是我以前在川師讀書時的老師,時隔6年,再一次聽劉老的專題講座《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我熟悉到要讓學生有創新精神,那麼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怎樣才能有做到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礎,廣才學,薄名利,遠物慾,樂在其中。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觀摩到劉老的示範課。

  來自成都鹽道街中學的卿平海老師,不止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快樂的十八種技巧”,“新課程作文教學的策略”,更為我們上了一堂幽默的、新奇的、發人深省的作文教學示範課“紙隨心飛”,當學生的出色文章在課堂上呈現時,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來“頭疼”的作文教學可以這樣上!

  睿智的韓軍老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來自中國頂級中學(清大附中)語文教師的風采:在質疑中辯詞義,在思考中排語序,在快樂中練展敘,在分析中寫題記!在這堂示範課中,我們初步熟悉了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的理念:真實、自由、個性;學習了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的方法:舉三反一、“咬文嚼”,美讀吟誦,化意為,真實自由,重文寫白。

  極具親和力的美女老師王君(人大附中),為我們上了《我的叔叔于勒》,並做了《醜小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的專題講座。讓我熟悉到:我們整天都抱著教參,瞄著中考往教學,毫無新意。實在,語文教學可以是王君老師這樣:細膩又深刻,美好又真實,新奇又嚴謹的青春語文。

  重慶南開中學的特級教師,優雅的顏運靜老師用涓涓細流般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小學語文課程模式探究》,使我心中原本迷霧般的新語文課程模式豁然開朗,同時更加熟悉到:只要落實好了新語文課程模式,學生無論是語文素養,還是語文成績,都會不斷進步。

  成績和創新性語文教學並不相悖!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細膩又深刻,美好又真實,新奇又嚴謹的,是佈滿人文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是啟迪學生聰明,引領學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應拋開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積極吸取先進的課改成果,投身新課改的浪潮,努力學習,讓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設,在實踐中成長。儘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濘的,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從頭做起,有自信,能堅持,我們的語文課堂就一定會煥發出生命活力,我們的語文教育一定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當然,還要感謝西華師範大學的幾位老師:楊勇老師,孟川老師,鄧春琴師等。你們真的辛勞了,想餘下的幾天學習會更加的出色!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3

  透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使自己有很大的收穫,思想觀念上有了轉變。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努力做到:

  一、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在注意培養語文基本功的基礎上,自覺恰當地進行創新教育,指導學生獨立探索、求異思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方法。

  五、在閱讀教學方面,指導學生探究性地自主讀書學習,而不是單純地講“書”,還給學生與文字直接和多次對話的權利,讓學生學會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體驗美感。

  六、在寫作與口語交際方面,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自信心,讓他們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講真話、講心裡話,內容貼近生活實際。

  總之,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信任學生,給學生恰當的指導和點撥,使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互動式的學習的平臺,提供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健康發展。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4

  前些時候,縣教研室組織全體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回來後,我又通讀了一遍。讀完後,我對語文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也有了更明確的目的。

  在這次新課標中,一些修改過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針對性,對於傳遞祖國的漢字文化無疑是更有益的。現在我針對第二學段的目標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課標在識字和寫字目標上減少了會寫字的'數量,減輕了學生會書寫漢字的負擔,也減輕了一些學習壓力。現在的學生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強了。但是我們的教育卻仍然把他們牢牢鎖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裡,讓他們失去了開發自己興趣和培養自己愛好的時間,適當的減輕一些學習壓力,可以讓學生嚐到更多的童年樂趣,在這些童年樂趣中積累的經驗和經歷對他們以後的學習也會有促進作用。

  2、在閱讀目標上增加了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要求。學習貴在有疑,針對疑問可以提出問題,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現在的教育還是停留在教師講授的階段,學生髮現問題的機會和能力都不足,而發現學習已經幾經論證,是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發現問題,並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維方式,並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在以後的學習中舉一而反三,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這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3、習作目標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這個目標的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更具體,也更明確了。使得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於學生把作文寫得生動有趣,在寫作時突出重點,抓住細節描寫。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越來越貼近生活和釋放學生天性以及跟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改進的一面,相信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5

  今年暑假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這次的學習與以不同,以前學習時,我總是走馬燈似的看一遍,便寫下學習心得,對《新課標》的學習不夠深刻。今年,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先抄一遍,然後再寫下心得體會,一萬多字的《新課標》在抄的時候的確費了一些勁,但逐字逐句的抄寫,讓我更全面、深入的瞭解了《新課標》。透過學習,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更是兒童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為主的教育。

  一、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透過學習,我發現我在教學第一階段時對學生在書寫漢字的筆順的要求上還不過關,我的學生馬上要進入中年級了,我要根據中年級的學段要求,完成語文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還要把之前落下的漢字書寫要求也補上。《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就不會無的放矢了。

  二、提高語文教學的多樣性。

  要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三、建立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

  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6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透過研讀課標,我進行了以下思考:

  一、基於核心素養,實施大單元教學。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專案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這無疑是對我校基於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路徑上了一劑強心針。在之後的大單元設計與實施教學中,應更加關注教學內容的重組,實現多種教育元素的融合。

  二、創設真實情境、解決真實問題。

  真正有效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貼合真實生活情境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將生活真實的情境帶到課堂上來。這就要求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與單元學習目標相關的真實且富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從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誘發孩子們產生更多的思考、情感、審美、文化體驗,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新課標的提出也為“雙減”政策深入實施提供了課程依據和專業支撐。在“雙減”背景下,作為老師必須堅持把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發展的新方向,不斷地朝著“真實課堂”轉變,從而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習慣、學有動力,學有思維、學有所得。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7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於頒佈了。與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相比,其變化之大有目共睹。

  在課程目標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時代踏踏實實的到來了。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在文化自信方面,明確提出透過語文學習,要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那也就是說透過語文學習,讓學生具有一定的中華文化底蘊的積澱,培養學生根深蒂固的熱愛中華文化,並且能夠堅定的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對中國的文化充滿自信,從而才能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的可靠的接班人。

  課程目標分學段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的五個板塊,而是分成了四個領域,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如果說課程目標上的變化是期待和預料之中的,那麼新增的兩個內容鑑賞與梳理,那就是創造性的。閱讀與鑑賞的融合,對於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能僅僅引導學生去讀,去感受,更要在讀的基礎上去思考,去與他人溝通,從而發揮創造性,真正落實鑑賞這一詞語。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學會鑑賞就是一線教師急需深入思考的問題。

  新的課程標準根據時代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需要關注變化,共同成長,與時俱進!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8

  在語文的教學中,就像“維納斯”、“比薩斜塔”這種殘缺的美也會讓世人為之傾倒一樣,沒有哪一堂課可謂堪稱完美,但每位教師追求美的腳步卻不曾停止。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孜孜不倦前行的教師引領著學生開闢語文的新天地,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

  “新課標”對於我來說已不陌生,上學期教導處組織了多次學習活動,但我認為真正把它滲入教學中絕非幾次學習那麼簡單。於是利用暑假,我再次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後的感想。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擴大知識面,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以生為本,注重人文性、自主性,注重“三維”目標。而不再是原先的由老師單方面的填鴨式式教學了,我近期一直在反思為什麼本班有些學生的成績一直平平,提升的很慢,經過一段的時間的觀察發現,對於低年級而言,拼音、字詞教學是關鍵,雖然課上我都細細地去講,但是每次考試還是有很多同學寫錯,後來我經過思索調整了教學模式,對於一些字詞訓練,訂正的時候不再是老師寫在黑板上,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查書、字典等,自己去訂正,反饋下來效果比原先好了許多。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我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啟用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本班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以後的教學實踐工作中,我應不斷總結反思,並和有經驗的教師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探討,總結經驗。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19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透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方面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學習體會:

  一、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中更加強調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小學語文教學思維的原點和終點指向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課堂應迴歸到語文字身,閱讀教學中藉助任務教學,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表達,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速度的要求,並有量化指標;重視在優秀詩文的誦讀中培養想象力;重視“非連續性文字”的學習,讓語文學習與生活本體緊密相連,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此外,更重要是要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能力。

  二、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

  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深入學習、研讀,切實做到在學習中反思,不管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0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導性檔案,對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利用五一假期期間,我對2022年新出臺的語文課標進行了仔細研讀,以便明確教學的新方向。

  新的課標首先呈現的就是目錄上的變化:從原來的三大部分變成了六個模組。它將課程內容的介紹更加的詳細化,從“主題與載體形式”“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兩個方面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做出了規定,明確了“教什麼”和“學什麼”,並且增加了學業質量模組,從“學業質量內涵”“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具體說明了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應該達到什麼樣的學業成績。而且在課程目標單列了一條核心素養內涵。“語文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足以見得核心素養在我們今後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與我們在大單元備課過程中的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對標不謀而合。在今後的備課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不僅僅是核心素養,新課標還新增了學習任務群的設定,任務群的設計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了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也正好契合了我們語文教材的雙線並進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是要教授孩子們基礎知識,更要在人文精神上下功夫。

  在學段目標中,也由之前的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等轉變成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新課標非常注重孩子們的閱讀,第一學段的閱讀鑑賞中就增加了整本書閱讀,不僅要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更要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的閱讀經驗。這不僅僅是課標對於閱讀的要求,語文字就是一個積累的學科,閱讀對於語文來說至關重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更要注重孩子們閱讀興趣的培養,增加閱讀量。

  課程標準非常值得我們反覆研讀,用心領悟,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時時以新課標為引領,更精準的把握教育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1

  我參加了聯合校組織的小學語文新版新課程標的學習,我感覺自己有了明確的目標,受益匪淺,讓我無論是在教育教學方面還是師資培訓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

  一、提高教育教學思想認識。

  透過本次培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一,我明白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為什麼要學習新課標;

  第二,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要有愛心、有智慧、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讓學生喜歡你,以至於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第三,明確了語文教師的職責在於精通育人之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即“授之於漁”的作用,教師應重視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的大環境。

  第四,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

  第五,要明白教書育人,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語文教學中要能潛移默化地塑造人的靈魂,提升人的涵養和文化品位,啟迪智慧,感悟人生。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力求達成的目標。

  二、培訓時機恰當

  作為一線教師誰都知道,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新課標下的教師,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把學生培育成才呢?透過今天的培訓,我有了新的教學定向:

  1、拼音、識字教學要強調一個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想學、甚至好學。

  2、把寫字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基礎。堅持每天練習10分鐘。

  3、閱讀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鑽研文字,且要注意糾偏。

  4、習作教學要以學生生活接軌,不能脫離生活,憑空想象。

  今天的學習,我看到了自身的問題、明確了努力的方向、瞭解了可以嘗試的各種方法,總之,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我們的教學另創一番新滋味。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2

  暑期,我榮幸地參加了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感受頗深。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那麼,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應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 我認為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

  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第二,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力大致可以由三個同心圓所組成:最外一層,是知識,對於語文學科而言,包含著字詞句篇、語言篇章等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第二層,是讀寫聽說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裡面的核心層,包含著學習動機、興趣、習慣和方法,也就是“知學、樂學、善學”。這是現代語文教學理論重心的轉移,是喚醒學生主體學習意識的重要標誌。

  第三,還應注意,學法指導不應只看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只有驅動學生自己去主動介入,歷經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創造等心理體驗,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養成習慣,形成學力。而且,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第四,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但同時又要求,基礎知識的學習應該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以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透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第五,我認為必須繼續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資訊化的大語文教育觀。

  語文課本的選文是一部小百科全書,無所不有,無所不包,要把教材作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範例,堅持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教學方式;同時以課堂教學為主,開闢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語文教育渠道,形成立體式、網路化的語文教育環境。語文教師應像導演、像領航員,課外閱讀、社會調查、書法訓練、日記撰寫、詩歌背誦等等都可成為教學內容。就課堂而言,“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第六,課程標準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塊就是課程的評價。

  長期以來,語文課程的評價主要側重在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而評價的方式又大都採用試卷考核的方法,這種以“分”為本的評價嚴重地扭曲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使語文教學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其實,語文學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說它最能影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就對語文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的實施原則、方法和策略,併為實施留下了一定的創造空間。

  第七,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尋、處理資訊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總之,一切的革新,必須在實踐中提高,在探索中前進,希望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越來越好!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3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為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應與時俱進。透過學習新出臺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感覺當今語文教學更加註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薰陶作用,而非一味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和系統性,這對於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來講,無疑是一件好事。透過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讓我體會頗深。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新課程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教師的態度是否和藹、親切、有鼓動性,對學生是否民主、尊重、有親和力,對教學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同時才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所以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學生心貼著心,聽聽他們心中的疑惑,瞭解他們的喜怒好惡,幫助解決他們想努力解決的問題。為學生創造寬鬆、愉悅的教學氛圍。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以往的我總是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裡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

  比如在教學《七顆鑽石》一課時,讓學生也以小姑娘的身份提出問題。透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為學生自主地我想說,我能演。再透過讀書,進一步體會關愛的主題。透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再如:教學《果園機器人》一課時,發散學生思維。想想說說如果是你會設計什麼樣的機器人?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

  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啟用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三、探究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精髓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以"學生髮展為本"已經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共識擺脫"填鴨式"的滿堂灌,取而代之的是讓學生從樂學到會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認為,應抓住“小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四、展示成果是課堂教學的昇華

  評價探究結果,具有共享學習成果,激勵後繼學習的意義。由於學生在探究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對探究的成果也進行了小範圍交流討論,對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質疑,對來自各方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對探究的問題有了較全面、深刻、獨特的見解,他們內心有著想展示思維成果的渴望與衝動,他們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現自我。因此,教師要設定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彙報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型別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從探究閱讀中獲得收益。善於表演的同學,可將文中的精彩片斷改編成小品,舉行書中人物化妝扮演會;心思細膩,不善言辭的同學可寫探究報告,心得體會;善於辭令的同學可進行辯論,以展示思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學無止境,在以後的時間裡,我會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對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反思自我,並找出差距,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4

  在本次學習中,對語文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認識,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想做得更好,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發展,在民族精神上對學生的教育尤為重要,從情感價值觀中對學生有了更深的要求,也對教師在語文教學生提出了教育方向,在總目標中對學習過程的對個人的愛國精神的培養和了解國家的目標有了更重的講解,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吸取名族精華。課文中內容不懂地方提出自己的質疑,學生是課堂的發言者,而不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和質疑,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資源的整合,運用了許多的電教手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相輔相成。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書,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的基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是語文教育得以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和亮點。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係,而且涉及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努力建設開發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針對以往語文課程的封閉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語文課程必須突破“三中心”即“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框框。在識字中要求了學生正確拼讀,糾正地方言的教學出發點,“精要、好懂、有用”這六個字一直被奉為語文知識教學的“六字箴言”。這六個字對語文教師是一個考驗能力水平的測試,是對語文知識教學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動態化。靜態用來回答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動態用來回答“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對語文學科學習有了指定的框架,

  讓我又一次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自己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讓我在語文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穫。

  小學語文新版課標學習心得25

  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進步,這正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我參加此次培訓學習後再次深刻領悟到的真理。

  首先,我的教育理念又有新的發展,教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更新。聽了各位專家的報告和講座,我明白了現代教育對教師成長髮展提出的新的、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而我對教學技能和方法的探索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發展。

  各位專家的專題講座和優質課,新穎獨特的教學理念,嫻熟實用的教學技巧,適合當代小學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過背景介紹、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機智點撥等,讓學生體驗到了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專家們對議論文、散文、小說、說明文的教學建構思想,無疑是給我們在一線從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教學方面的新的思路和要求,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不竭的活水。

  我深深地感到:作為老師,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傳授的層面上,應是一個教育科學的研究者,不斷研究學生,研究教材,關注社會,關注學科的發展;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經常進行案例研究,把教學看成是一種藝術,一種追求,讓自己擁有先進的課改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豐富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運用講座中的科學方法指導自身的教學工作,爭取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其次,經典課例分析,開闊了我的視野。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語文學科本位知識。在學習中,每一天都有感觸,每一天都有收穫,每一天都有驚喜,聆聽了專家的一場場精彩講座,我獲得了思想的重生和心靈的洗禮。透過專家引領,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透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我準確地把握了小說,散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各類課文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認識並掌握了語文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在大家共同討論和交流的環節上,讓我知道了現在語文這門課在全國大背景下的現狀和發展。專家透過教學的課例,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把握,極大地開闊了視野。

  第三,專家講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設計教學的能力有了提升。以前的我,對教材研究不夠,教學設計不精,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待改進,對課堂教學改革建議中的課堂教學基本流程理解片面,致使有的課堂教學環節安排不科學;舊的教學方法仍然存在,教學過程注重於教而學的重視不夠;結果學生的語文思維訓練不夠,能力提高緩慢,情感薰陶不深入。

  透過專家講解,我真正瞭解了現行教材在內容體系、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考核評價等方面留給教師較大的空間,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進行個性化的整合與重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應手。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認真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根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絡,學習環節完整,聯絡緊密,銜接自然。課堂教學要能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解決什麼問題”,注意對學生加強訓練,數量要合理、梯度恰當,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總之,透過本次培訓,更加堅定了自己立足課堂教學,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與研究的信念,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後課堂教學中需要改進與努力的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