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精選20篇)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如果說人生如船,那麼夢想就是帆。夢想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它點燃了生命的希望和熱情,激發出無限的智慧,鼓舞著人們奮鬥的勇氣和決心。

  青春是一個多夢的年紀,更是一個敢於追夢的年紀。想要隨風飛翔就需要有夢做翅膀,敢想敢做勇敢闖一闖,哪怕遇見再大的風再大的浪,也會有默契的目光。在這青春的夢想裡有憧憬、有激情、有奮鬥、有拼搏,更有著與祖國和時代共同前行的無限的希望。

  我也有夢,我有一個五彩的夢想,那是年輕美麗的憧憬;它像天邊絢麗的彩虹;它像夜空裡閃爍的星星。我要飛,乘著白雲去看彩虹的美;我要飛,伴著星星去喝銀河裡的水;我要飛,帶著夢想飛向彩虹。

  回首崢嶸歲月,多少輝煌的成就,在埋頭苦幹中鑄就;多少豪邁的跨越,在揮汗如雨中實現;多少偉大的夢想,在胼手胝足中變為現實。

  正是勞動,成就了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今天;也正是勞動,讓我們今天無比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勞動是產生一切的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用勞動和創造托起自己的夢,托起中國的夢,將圓夢的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轉化成每個勞動者一錘一釘的勞作、一磚一瓦的建設。為明天,為夢想,我們一定要匯聚起實幹興邦的正能量,為我們贏得一個更加值得期待的未來。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2

  九月一日,是觀看《開學第一課》的日子,今年的節目,還如往常一樣精彩:獨特的演播室,透過AR技術還原的實驗艙,太空出差三人組亮相我不禁感嘆著科技進步帶來的震撼體驗。主講人們的侃侃引導,也深深地激勵著我們青少年。

  我印象最深的是象爸爸陳繼銘,他是一名護象人, 象爸爸們每天需要給大象餵食,洗澡,清理糞便,帶領他們進行野化訓練,工作十分辛苦。同時,在保護中心的大象大多不是健康的大象,它們大多受了一些傷,所以,很多大象會有一些心理創傷,這就需要象爸爸們更加耐心細緻。陳繼銘說作為象爸爸需要耐心細緻,還得經常學習關於大象的知識。象爸爸們的工作日常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要想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就必須要透過努力奮鬥。

  雙減之下,我們的課餘時間相對增多了一些,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為夢想努力的時間,我們可以運用課餘時間,多多學習有用的知識,也可以親身去動手做,這樣,我們就可以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3

  國防與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一項戰略性政策,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方面,守護國防者們向來視之為責無旁貸的使命。在每一位保家衛國的軍人心中,國家的富強和平,人民的安全,軍隊的強大就是軍人心中的追求。

  排雷兵杜富國在為祖國進行掃除地雷工作時失去了雙手雙眼,那年他年僅27歲,在掃雷時,他只是簡單地告訴自己的隊友你退後,讓我來,在地雷猝不及防引爆時,他也是下意識地用身體護住了隊友。在三年的治療裡,杜富國堅持進行體能耐力和平衡協調能力的訓練,肌力抗阻、物理感知、肌電手抓握、體能訓練他堅持跑步,在戰友的幫助下,他每次最少要跑3公里,狀態好的時候甚至能跑10公里;堅持練習播音,成為戰區陸軍播音員;先後赴軍地單位宣講強軍故事,激勵更多新時代追夢人奮勇前行。

  我想,我們如今的美好,如今的生活,不正是這些英雄們一點一滴地付出與奉獻而壘鑄起來的嗎?如果說有什麼英雄精神,我想這份義無反顧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齊心協力的奮鬥精神正是最好的答案。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4

  又來到了每年的九月一日開學日,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分為砥礪奮鬥、接續奮鬥、團結奮鬥三個篇章。節目邀請了八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奧運健兒、志願者等,帶給了我們難忘的一課。

  無奮鬥,不青春。節目中,從冬奧賽場上奮力拼搏的奧運冠軍,到50年紮根土地只為培育金色種子的院士;從在荒原上種出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巔、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氣候變遷的青藏科考隊;從艦載機英雄飛行員,到不忘使命、從老一輩航天人手中接過接力棒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他們用生動的講述啟發我們感悟奮鬥的真諦。

  他們的故事時刻激勵著我們,只有不斷奮鬥、加倍努力,我們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常言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凡事欲成其功,必須努力奮鬥。

  在我們生活中也同樣如此,不經歷奮鬥怎能嚐到快樂。面對困難,我們不能蜷縮在牆角瑟瑟發抖。而是應該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努力的奮鬥。

  人因夢想而奮鬥,人因奮鬥而成長,為了自己去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書讀好,讀深,讀精,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更好的待人處事,也要記得個人的努力往往與時代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生在新時代下,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好條件,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好機遇,我們作為學生,自然也更要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為新時代的發展建功立業。

  時代需要我們,我們就要上!我們就是中國,中國就是我們,我們什麼樣子,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子。只有我們每一個學生朋友把《開學第一課》中的囑託放在心上,將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未來的人生乃至未來的中國才會越來越美好!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5

  奮鬥,是一個美好的詞彙:奮鬥的人最美;奮鬥是萬物之父。淚是酸的,血是紅的,奮鬥來的生命是美麗的。

  縱觀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奮鬥史,人類文明地不斷演進,離不開的也是奮鬥,今年恰逢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局之年,奮鬥貫穿了新中國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復興的整個征程中。奮鬥已成為未來征程中的核心詞彙,奮鬥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少年們要具備的一項核心素質。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是以奮鬥成就夢想為主題,節目邀請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奮鬥榜樣,有八一勳章的獲得者,有時代楷模,有脫貧攻堅楷模,有科學工作者,有奧運健兒,有志願者,有青少年代表,他們都在各自不同的領域敘寫著奮鬥英雄史,他們的事蹟是感人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他們傳達出的民族意識、民族氣節將永遠印刻在我們心中,像那一顆希望的火種,在未來某一刻孕育出民族復興的火紅事業,我們也將成為火紅事業的重要參與者與貢獻者。

  同學們還在等什麼呢?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從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刻開始,繼續發揚先輩們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學習、拼搏,將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己任,為創造更好的民族未來而終生不懈奮鬥。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6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奮鬥成就夢想”,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制作。“八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脫貧攻堅楷模、科學工作者、奧運健兒、志願者和青少年代表等走上講臺,與全國中小學生共上一堂課。省教育廳要求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引導他們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我們透過釘釘班級群通知到了每一位學生家長,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開學第一課’。”石家莊市東南實驗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史曄聰說,讓學生傾聽楷模的故事,從中感悟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國奮鬥的拼勁,本身就是一部育人教人的好“教材”。學校還鼓勵二三年級的學生將觀後感以圖畫或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拼搏奮鬥精神和勞動的熱情。

  “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過那裡——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美麗的草地。可我沒想到美麗的塞罕壩背後,卻有著這麼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艱辛付出和堅持。”津津有味地看完《開學第一課》,王梓輝小朋友激動地說,以後要熱愛勞動,刻苦學習知識和本領,長大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7

  2022年9月1日晚上,我又像往年那樣守在電視前面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格外期待。為什麼呢?

  今年剛剛舉行了冬奧會,會有冬奧會冠軍分享他們的抗擊冰雪堅持訓練的經歷;國家進入三航母時代了,會有飛行員跟我們分享他們飛向藍天堅持訓練的經歷;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很多的人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努力著,用汗水詮釋奮鬥成就理想。人生就像是一個賽場,每個人的賽道都不一樣。

  1、奧運健兒的賽道是一項項艱難的冰雪運動。冬奧會上,每每看到奧運健兒從冰上劃過,從雪峰上飛過,我都不禁屏住了呼吸。其中,徐夢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決賽中的最後一跳,空中翻騰三週外加轉體三週的全場最高難度動作,穩穩落地。為中國自由式空中技巧女隊實現了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開學第一課上,我看到了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運動員到底需要經歷大大小小的傷病和數不清的挫折。只有懷著贏比賽,拿金牌的理想,咬緊牙關堅持訓練,苦練技術,才能完美髮揮出應有的水平,獲得成功。想到這裡,我想到自己最近的鋼琴考級,我一直彈得不好,主要是因為我每天練習的時間太少了,總想著玩遊戲、睡懶覺,所以,即使開學了,每天做完作業我還是要堅持練習,這樣的話才不會一上場就心慌。

  2、農業科學家的賽道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海南島上,有一群頂著炎炎烈日,拿著鋤頭、鐵鍬在田埂上巡視的科學家,其中就有81歲的謝華安爺爺。從1972年到2022年,整整50年的時間都紮根稻田裡,跟老鼠作鬥爭,跟天氣作鬥爭,終於培育出了能夠1小時長1釐米,30天能夠長1季的水稻種子。中國只有佔全世界9%的耕地,只有提高糧食的產量才能解決讓每個人都吃飽飯的難題。時至今日,謝爺爺的外婆想吃一碗稀飯的願望都難以實現的情形很難再見到。即便如此,我看到育種工作如此艱辛,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糧食不可浪費。光碟行動仍需繼續,切不可辜負農業工作者的一番苦心和汗水。

  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攝像機頭從塞罕壩上方掃過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片濃濃的綠。誰能想到這之前是一片荒漠呢?一代代的務林人用鏟子在貧瘠挖出了坑,種上了樹,細心守候。樹苗活了,務林人笑了。為什麼要種樹?有了這片綠洲,就能抵禦沙塵暴,有了這片綠洲,就有了汩汩流動的小溪;有了這片綠洲,就有各種各樣可愛的動物。所以,我們要愛護樹木,多植樹造林,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4、西雙版納是我國野生亞洲象的老家,一隻名叫“羊妞”的象寶寶在“象爸爸”的精心照料下從骨瘦如柴的小象長成了一隻龐然大物。後來喝羊奶長大的“羊妞”因為身上有羶味被象群排斥,“象爸爸”想出了在“羊妞”身上塗抹糞便的方法才讓她逐漸融入了象群。保護野生動物、除了要讓它長大,更重要的是保護它獨立的能力,讓它能夠融入屬於它自己的群體。當我們遇到野生動物的時候,不能想著佔有它,愛它讓它能夠快樂地隨心所欲地生活。

  5、樹芯告訴我們幾十年來氣候的變化,冰芯告訴我們幾萬年來大氣組成的變化,巖芯告訴我們地層底下有多少水,我不由得想起學過的課文《讀不完的大書》,大自然正是一本厚厚的大書,只有讀懂它,我們才能瞭解我們生活的環境,才能把握環境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利用資源,減少浪費。

  6、從淺藍到深藍,三航母時代帶來了。當“殲—15”的模型出現在面前時,全場的觀眾都沸騰了,當聽到張超犧牲的故事時,我也不由得留下了眼淚。以時速200km/h的速度降落到200米的甲板上,要精準的抓住阻攔索,這是多麼大的挑戰,從一無所有到所向披靡,戰士們經歷了多少的艱難險阻,這是我們無法估量的,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7、問天實驗艙是什麼?一個六層樓高的空間站。在空間站上,一株名叫小薇的水稻正在茁壯成長。有了這寶貴的種子,將來我們就算是移民太空,我們也能夠吃上水稻了。我多麼想快點兒去看看那綴滿鑽石的天幕,我多想快點兒去看看在太空中的奇異景象。

  開學第一課,涵蓋了人文、歷史、科技等知識,不同領域的人才為我們講述了各自奮鬥的故事,看似平平無奇的事物背後竟然蘊含著大量的知識。這就是我觀看開學第一課的一點感受。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8

  金秋九月,歡樂的暑假時間已過,迎接我們的便是新的開學季,而在9月1號這一天裡,我們共同觀看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

  晚上8點,我吃完飯便守在電視旁邊,準時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節目,每到9月份新學期的開始,《開學第一課》總會播放各種有趣且蘊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讓我們觀看,而在這一堂課裡不僅可以讓中小學生們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能在觀看節目中,不斷感受到各個人生的意義。

  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內容都是不相同的,今年邀請了“八一勳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等等。在每一期的節目裡,都能夠讓我們學習到很多除課本以外的知識,瞭解到更多祖國發展的故事,同時也讓我們在學習中,能夠更有目標和動力,這也許是為什麼每到九月開學季時,就播放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原因吧。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明白祖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榮的生活,背後離不開各行各業人的努力。我們身為中小學生,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奮鬥目標,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將來為祖國做出一份貢獻,來報效祖國。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當前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時間,特別作為少年的我們,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學習,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定之心,更好的學習向上,為未來祖國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為祖國做些什麼。但我一直深信知道,當下只有我們好好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加強愛國主義精神,也許某一天裡祖國會因你們的成長而感到驕傲的。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9

  開學第一課作為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九月開學季的第一天,就會與我們準時見面。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

  我不禁問自己,夢想是什麼?

  夢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即使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但只要能看到星星燈火,便不會覺得黑暗,反而更有信心地繼續向前走,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倘若一個人沒了夢想,那麼生活就會迷失方向,眼前一片迷茫。

  夢想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內心的對映。有的人夢想成為醫生,可以救死扶傷;有的人夢想成為警察,可以懲奸除惡;有的人夢想成為運動員,可以為國爭光……

  當然了,夢想不是空想,不是做白日夢。有了夢想怎麼去實現呢?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有了答案。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祖國的發展歷程中,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蹟與精神。這也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可以體會到:先輩為了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社會生活,到底都做了什麼,又經歷過什麼;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生活。

  節目中,無論是微距鏡頭展示的水稻種子微觀世界,還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殲—15模型模擬、1:1復原太空實驗艙,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透過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都變成了現實。可見只有依靠奮鬥,去努力,去拼搏,才能實現夢想。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決定從自己做起,熱愛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樹立積極向上的理想與目標,並且付諸行動,努力拼搏,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展現自身的價值,收穫美好的未來!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0

  說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一定離不開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寒假裡,我和爸爸媽媽每天都在關注著冬奧會的賽事,守在電視機前看奧運健兒們奮力拼搏的模樣,他們為祖爭得了榮譽,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真的非常了不起!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將冬奧冠軍、現場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請到了節目中。其中有我最喜歡的運動員徐夢桃,她是今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軍。

  我之所以喜歡她是因為她奪冠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於是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她的事蹟。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她右腿前交叉韌帶斷裂,頸椎盤右側橫突,右腿內側韌帶撕裂,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她遭遇左腿前交叉韌帶斷裂,今年北京冬奧會,她又進行了雙腿半月板手術,這枚金牌來得太不容易了,凝聚了太多的拼搏和努力。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1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我們的老朋友《開學第一課》也如約而至,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當然不能錯過這檔開學季的固定節目,老早就守在電視機旁,等著節目播出。

  也許有人會問,每年追著看同一檔節目,難道不會膩嗎?

  當然不會!《開學第一課》每年的主題都不一樣,就像開盲盒似的,讓人倍感期待。今年的主題是“奮鬥成就夢想”,每一個上臺講述故事的主角,不僅親和力滿滿,他們的經歷和堅韌的精神更讓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逐夢太空的航天工作者,是他們,讓燦爛的想象,變成了現實,甚至,他們走得比夢還遠。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航天工作者,宇宙浩瀚的星河、未知的神秘感吸引著我。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爺爺,說自己從當年看著東方紅衛星升空夢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講臺成就一代名師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線的“星河船長”,他的人生既傳奇又精彩。

  我明白,探索宇宙的夢想從不只是浪漫的想象,它是科技攻堅的求真嚴謹,是進一寸有一寸歡喜的鑽研探索。中國人飛天夢的實現,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沉浸與求索,靠的是每一個航天人堅韌不拔的團結砥礪。2022年,我們終於迎來了“空間站時代”,從此以後,星辰大海的'逐夢旅途成為現實,在太空裡,我們也有了家

  作為有志的少年一代,作為有著航天夢的小學生,我希望可以為航天科技的發展添磚加瓦。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2

  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久違的開學,作為中小學生必看節目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如期而至!

  節目中最令人難忘的是,今年的課堂還“搬進”了塞罕壩機械林場和西雙版納州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在祖國廣袤大地上切身感知大美河山、生態文明。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2022年《開學第一課》用一段段鮮活深刻、扣人心絃的故事,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奮鬥拼搏。

  那我們應怎樣去奮鬥呢?縱觀歷史長廊,那些成功者絕非一帆風順,他們為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竭盡全力,奮鬥不息。

  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悟出《春秋》;左丘明經歷苦難後寫下《左傳》;孫臏斷足後,終修《孫子兵法》;司馬遷蒙冤入獄,堅持完成了《史記》……偉人們在失敗和困頓中,用堅韌,不服輸的意志奮鬥,終於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蘇軾曾經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這說明我們在追求理想時,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順利的實現目標。

  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我們也是祖國的未來。或許前進的道路是崎嶇的,但我們也是沒有退縮的理由。我們祖國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繁榮,都離不開每一個奮鬥的人。

  “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都有著這種思想,他們也為此前仆後繼、臨難不屈!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經歷劫難而不衰,少年強則國強!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東西,這些是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祖國的光輝歷程。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身上的責任還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我們才能變成更加優秀的人來回報社會,回報祖國。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起加油吧,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終將成功!建設出更好的明天。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3

  校園是夢想開始的地方,那裡把人生的燈塔點亮,心貼心的同學們暢談理想,奮發有為,邁向前方。新的學期開始了,電視上再一次播出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中華的驕傲有什麼呢?源遠流長的中國漢字;又振奮人心的中華武術;有意韻悠揚的琴棋書畫;還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其中我覺得漢字是中華最大的驕傲,因為,漢字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一筆寫好字,一生做好人。學好漢字,才能更好的地領略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這個暑假被吳京叔叔的《戰狼2》燃爆了,吳京叔叔在表演中多次表現出,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看到這些場景我總會想起“犯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讓我特別震撼的是護照上的那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同學們,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因為我們身後有個偉大的祖國,中國的護照不一定讓你去所有的國家,但是中國的護照在你任何國家遇到危險時接你回家只有偉大祖國,那就是中國!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扛起中國的未來。

  我驕傲,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4

  9月1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中國文化”,有許多外國人都來學習中國漢字,我們身為中國人在為之自豪的同時,更有義務將中國漢字發揚光大。

  從節目中,我知道中國漢字演變的過程——最開始的字是根據實物畫出來的。隨著漢字的普及,漢字也從最初的象形文字,演變成今天的簡化字。外國人為了學好漢字,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花費重金,從小就開始練習。在遇到重重困難時,熱情的中國人願意幫助他們,中國人和外國人交了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比如漢字叔叔查理德22歲就來到中國,花費了30萬美金,為的就是學好漢字。現在,他成了“漢字叔叔”。作為一個外國人,只是對中國字的好奇,就有了那麼大的成就。所以,我們是中國人,就更要學好中國字!

  希望有更多的外國友人都愛上中國字,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寫好中國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5

  9月1日,中央電視臺專門為我們中小學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晚會,那就是《開學第一課》!我終於可以“合理”地看電視了,這天,媽媽可阻止不了我看電視腳步啦,哈哈,好開心呀!

  在《開學第一課》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機比賽”了。一個叫“特奧”的機器人與一個11歲的男孩比賽用鋼琴彈奏“野蜂飛舞”。11歲男孩彈完曲子用了54秒,特奧用了52秒,以兩秒只差戰勝了人類。

  特奧雖然有著像豬八戒耙子一樣的53根靈活的手指,但是它彈奏的曲子只可以三個字形容——快,死板。雖然特奧彈奏的很快,但是不管什麼樣的機器都不能像人一樣有情感——這就是它的缺點。

  而人類可以把曲子彈得生動、有情感,賦予曲子以生命。男孩彈奏的感覺像一群野蜂,一會歡快,一會傷心,一會憤怒,變化無常。

  科技正在不斷進步,但是,它永遠也代替不了人類的情感。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我們也要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發達,讓我們的地球更美好!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6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和往年不一樣,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度過的,雖然很開心,但也有些很失望,失落的是沒有和同學們一起度過,但是我也會隨著那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我們每位同學心裡高高升起。

  我們會牢記冠狀病毒肆虐之時,我們身邊出現了許多白衣天使,我們最敬愛的鐘南山爺爺和李蘭娟奶奶,他們帶領團隊出征了這場戰疫,在這場疫情面前,他們不害怕,不退縮,他們步伐堅定,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願鍾南山爺爺和李文娟奶奶,還有在一線奮鬥的白衣天使們早日歸來。

  在這場疫情非常之時,我們要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不外出,在家裡好好學習,讓我們心手相攜,迎接勝利的曙光,願春暖花開之日不會太遠,我堅信苦難花開的中國人會更加強大,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們都能看到那道勝利的光束,少年的我們,讓我們一起決戰吧!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7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歷史,這個影片不僅將抗日戰士們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出過來,更讓日軍的滔天罪行盡顯在眼前。我心中不禁湧起澎湃的愛國之情。

  節目主要表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但我仍感到書中的英雄們彷彿就站在我的面前,楊根思、邱少雲、劉胡蘭、董存瑞……面對敵人猛烈的炮火和威逼利誘,他們是那麼勇敢、堅強,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這種捨生忘死,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時刻激勵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了立志報效祖國。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8

  9月4日,我在家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

  畫面一張張呈現在我眼前:1937年,一個叫多多的小男孩,父母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殺害了,孤獨地坐在一片廢墟前。1937年12月,日軍進佔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造成30多萬人遇難。兩個日本軍官比賽誰第一個殺滿100箇中國人……看了這些畫面,我的心中充滿了憤慨,日本人太霸道了,太殘忍了。

  節目現場請來了許許多多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們都是小時候參加抗日,和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一起,與日本鬼子進行了幾年的浴血奮戰,將中國的地盤奪了回來,他們都是大英雄。現在,戰爭結束了幾十年,他們也漸漸地老了,有的90多歲,有的80多歲,還有的有100多歲了。

  看到這些老英雄們身上的戰疤,我心想:如果我出生在那個年代,我一定也會像他們一樣踴躍投身抗戰,與夥伴們浴血奮戰,為祖國出力,哪怕光榮地捐軀也在所不惜。

  同時,我也意識到,一個國家,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欺負。現在的和平時期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可以說來之不易。雖然我們國家現在逐漸強大了,武器很先進,軍隊也很強悍,但我們不能忘記曾經受到的欺凌,我們都要發憤。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有了一個很強烈的願望,長大了,我也要做軍人,保家衛國,為國爭光爭彩!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19

  2020年,我們迎來了一個沒有聲音的新年,當我們被困家中時,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已經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開始打仗了。今天,我們終於在歷經了磨難後迎來了曙光,如約而至迎來了開學的日子。開學第一天,如此美好而美妙,與熟悉的老師和同學相聚,讓我心花怒放了一天。晚上八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為“少年強,則國強。”整個節目讓我幼小的心靈深受震撼,讓幼小的我們親身感受到抗疫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因為疫情,我們度過一個格外漫長的寒假,不僅要在家中上網課,出門也要帶口罩,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遭受了很大的困難。但是在偉大的祖國媽媽的關懷下,在鍾南山爺爺和無數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下,我們終於戰勝了令人恐懼的疫情怪獸。如今雖然疫情還未徹底的遏制,但我們也慢慢恢復之前的平靜生活,今天終於平安返回美麗的校園,開啟了新學期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讓我深深地認識到,身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將“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落實到平日的生活和學習中,學習各位先輩英雄頑強奮鬥,不怕艱難的精神,一定要好好學習,鍛鍊身體,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堅強勇敢的真正男子漢,長大後也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生三年級觀看開學第一課直播有感20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焦急地等待著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的到來。終於開始了,我和媽媽專心致志地看著這精彩有趣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主要講了這四個話題——孝、愛、禮、強,還巧妙地運用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部動畫片,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四個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是“孝”裡面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男子知道了他爸爸想去旅遊的心願後,就改造了一輛舊摩托車,帶他爸爸去了全國各地:北京、重慶、湖南、上海、長安……雖然有時車沒油了,他們要推著去加油站,但他們覺得這也是一種樂趣!他們就這樣旅行了六年。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是有力量的,你孝敬父母,他們會感到溫馨,會感覺到一股暖流湧進心田,看到父母這樣,你也一定會快樂。說到這兒,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天,姥姥一個人在田裡拔花生,累得滿頭大汗。媽媽看到了,便搬個椅子過去,叫姥姥坐下休息,她來拔。此時此刻,姥姥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經過這麼多事,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孝”是什麼。雖然我們還無能無力帶父母出去旅遊,但父母下班了給他們倒杯水,捶捶背,這也是孝啊!凡是都要從小事做起,只有打好基礎,才能用更大的行動去回報父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