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500字(精選10篇)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500字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500字(精選10篇)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 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5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1

  一、在課程標準引領下落實核心素養

  提到“數學核心素養”其實我們並不陌生,近幾年“核心素養”一直是各類教研培訓的熱門話題。在此之前我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資料分析”這六個方面以及10個關鍵詞。“核心素養”的概念在我頭腦中還是很空泛的。今天聽了史寧中教授的解讀,我才明白數學核心素養是在學生本人參與的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展的。這就完全顛覆了傳統課堂,比如《乘法分配律》用一節計算課的集訓就能提升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應用。核心素養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要求老師滲透在每一節課,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展開。這次新課標的修訂就是要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

  二、在學科融合中凸顯數學本質

  其次就是實現學科融合的理念與潮流,數學絕不是孤立的學科,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為各門學科尤其是理工科方向的學科奠基。有些孩子排斥數學學科主要是因為傳統數學課主要侷限在教室裡,雖然教材中也有綜合實踐課,但真正落實的或者說有效落實的並不是很多。如何以新課標為依據設計出既凸顯數學本質又能學科融合的主題式學習課程將成為老師們思考的重點方向。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釋出,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教育界更是引起了巨大反響。作為教師大家都知道:課標是老師們教學的“指揮棒”,新課標都有哪些變化?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指向性和導向性是什麼?以後的日常教學該怎麼偏重?教學內容有什麼變化?教學目標該作何調整?教學評價是否會有變化等等許多問題都是老師們急需瞭解的。

  應老師們之所想,4月28日下午,工作室所有成員在蘇老師的引領下,認真學習了新課標的內容。透過學習老師們對新課標有了一定的瞭解。新課標的修訂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育人導向。和以往相比新課標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加強了學段銜接。另外感受最深的是新課標增強了指導性。新課標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感覺新課標就是一本特別詳實實用的教學參考。不僅教了,並且教的很具體,讀完以後,老師們感覺可操作性很強,很有抓手。

  新課標明確界定了數學核心素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

  總之,新課標的制定和出臺是為了“讓核心素養落地”,我們應認真研究學習新課標,徹底領悟課標精神,讓數學核心素養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讓其生根發芽!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3

  今天下午透過對新課標的內容認真學習,我有以下收穫:

  1、新課標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育人導向。最終是要引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關於課程標準主要的變化有:強化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做”的具體指導。

  3、新課標明確界定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指向了三個維度: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表述為“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

  4、新課標在課程實施上提出了教學建議:要制定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整體把握教學內容,選擇能引發思考的教學方式,加強綜合與實踐教學,注重資訊科技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其中要重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對數學教學改革推動作用,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就對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課標提出評價建議: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作用,評價方式要豐富、維度多元、主體多樣。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著重應用。

  對新課標的內容需要反覆學習和思考,以至真正能夠理解並在教學中貫徹落實。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4

  2022年4月26日下午,我校全體數學教師組織觀看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與作業最佳化設計的培訓,首先王老師先給我們解讀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然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這次的培訓——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解讀與理解和新課標下的最佳化作業與設計。王老師對於課程標準中的四基、四能和三會進行的詳細解讀,併為我們推薦了幾款數學適用的軟體,對於我們的授課非常有幫助。課程標準的解讀分為四個學段,對於九年義務教育進行了詳細的分解解讀。

  新課程標準的學業質量解讀中7-9年級學段的解讀中指出,以結構化數學知識主題為載體,在形成與發展“四基”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與社會情境,以及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數學與科技中,在經歷“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和提出問題,用數學的思維與數學的語言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觀念、資料觀念,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數學的學習運用、實踐探索活動的經驗積累,逐步產生對數學求知慾,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王老師還對作業最佳化設計進行了介紹,王老師指出了大單元作業設計實踐鞏固作業,王老師首先對作業目標進行了介紹:1。由基礎過關1,由基礎過關2,3,中檔提高42學生透過小組交流和對比。

  透過今天的培訓,我對課程標準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學到了大單元作業的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5

  今天的學習讓我感觸頗深,我簡單闡述一下理解與表達這一部分的收穫。在教學中透過數學教育,學生獲得的核心素養就是教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育的與人的行為有關的終極目標。學生在本人參與的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展的是經驗的積累。是過程性目標的拓展,是四基的繼承發展。把核心素養表述為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數學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認識與探究現實世界的觀察方式。透過對現實世界中基本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觀察,學生能夠直觀理解所學數學知識及現實背景。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比數學抽象更加上位。能夠在生活實踐和其他學科中發現基本的數學研究物件。表述事物之間簡單的聯絡與規律。能夠在實際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進行數學探究。養成從數學角度觀察現實世界的意識與習慣,發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數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與解釋世界的思考方式,我們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數學基本概念和法則的發生與發展,數學基本概念之間學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絡。能夠合乎邏輯的解釋或論證數學的基本方法與結論,分析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能夠探究自然現象或現實實情情境中所蘊含的數學規律,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發展質疑問題的批判性思維,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逐步養成講道理,有條理的思維習慣和理性精神。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6

  新課標倡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數學上具體表現為: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如何在數學課堂上讓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落地?下面談談我自己的幾點感悟。首先,“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要求之一便是學生能夠在現實世界的客觀現象中發現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抽象出數學研究的物件。

  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現實生活情境的創設。情境應是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具有代表性的;結合新課標提出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情境還可以與其他學科產生聯絡:以本學科知識為主,借鑑其他學科情境的同時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經驗,讓學生感受到參與與努力的重要性。其次,針對“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需要我們做到結構化的備課。因為數學知識本身存在聯絡,只有把知識結構化的教授給學生,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整體的認知結構,才有可能在不斷建構數學物件之間得聯絡中培養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意識。新課標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結構化的思路,教材修訂時也給出了結構化的課程。但要找到結構化的知識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還是需要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努力探索。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7

  2022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新課標重新界定了英語課程的性質,提出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理念,設定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程目標,最佳化英語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重新規劃了英語課程的實施路徑。程教授在講座中強調新課標發展的新方向,他指出,新課標倡導了英語課程實施的新理念、新目標、新內容、新方法。程教授從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英語學習活動觀,考試與評價改革等大小十個方面,透過舉例說明,具體且形象的為我們一線教師指明瞭方向。

  透過學習我更深切體會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體現。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唯有潛心解讀課標、挖掘教材,才能更好地設計出具有思維含量的課堂互動,從而引導學生梳理語篇內容及內涵,以便切實落實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善於挖掘每節課的教育亮點,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每一個單元都有學生要學習的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它是隱性的,我們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的教育亮點,做到教育“以人為本”。透過語言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8

  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新的課標在課程理念上確立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相較於2011版課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對小學到初中分為3個學段的闡述。新的課標從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社會,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簡稱”三會”),從小學到初中分為四個學段對課程目標做了新的闡述。新課標在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及其內涵中增加了”量感”抽象能力””推理意識”資料意識,並把”模型思想”變成了”模型觀念”和”模型意識”。

  新的課標在課程設計上體現了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對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新課標提出在每個領域的課程內容上按”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三個方面呈現。並在第四學段的綜合實踐部分提出了主題式學習和專案學習。

  新的課標增強了指導性。細化了評價和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透過學習,我們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我們一線教師真正體會新的課標好用、管用。

  這次學習是我們十中數學人學習課標的開始,我們將帶著新的教學理念,把核心素養滲透到每一節數學課。努力培養十中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髮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9

  在教研室侯老師的組織帶領下,我們龍泉鄉中數學組的全體老師積極參加了新課標培訓並觀看了名師的示範課。先有專家引領,後有名師垂範,感覺收貨滿滿,受益良多,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幾點感悟:

  一、由於社會的發展,時代發展的需要,要求我們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以核心素養為主線來安排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教學,進行課堂評價。

  在課堂上要讓核心素養落地,提升教學質量,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悟”的時間,教師少講,學生多練,讓節奏慢下來,讓學生自己在思維中獲得解決數學問題的一般方法。

  二、設定數學實踐活動,比如用摺紙的方法得到角平分線、用摺紙的方法找出矩形對角線的垂直平分線……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幾何直觀,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三、重視數學的整體性,使課程內容結構化。讓學生明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讓學生明白這塊知識的“磚”,要蓋成什麼樣的“房子”,它是“房子”的哪一部分。

  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來增強吸引力。由於學科特點,數學課堂相對比較沉悶,所以教師要千方百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比如,設定貼近生活的情景、講有趣的數學史或者數學故事、教師詼諧幽默的語言、有趣的數學實踐活動等。

  總之,在新課改的大潮中,我們要認真領悟課改要求,並踐行到行動中去,緊跟時代步伐,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

  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10

  1、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師。”興趣是學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動有趣的情境,如運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等,激發學的學習興趣,讓學在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的靈,充分調動學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把學習作為種樂趣、種享受、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在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熟悉的活背景引,讓學感受到數學處不在,使學對數學產親切感,激發他們到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學具,讓學多動操作,腦並,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的創造性。數學源於活。因此我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絡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在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