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通用10篇)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用

  該課程強調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這種新形態的課程對實現“四大支柱”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改善教育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通用10篇)

  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活動方案准備工作,活動方案是整場活動的戰略,可以為活動指明方向。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活動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1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並瞭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讓學生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並動手實踐,親身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方法:觀察法,詢問法,上網查詢,實驗法等。

  活動物件:

  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大自然的饋贈——認識各種蔬菜(分組進行)

  1.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搜尋身邊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稱及基本形狀)

  2.收集各種蔬菜的圖片(也可以畫下來),並向有經驗的老農詢問其生長過程(最好是自己能從始至終觀察一種蔬菜的生長),寫下觀察日記或瞭解到的內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瞭解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統計大家最喜歡的蔬菜。

  1.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蔬菜的情況進行彙報,交流,讓同學們能認識更多的蔬菜,瞭解關於蔬菜更多的知識。

  2.遊戲: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圖片或特徵,讓同學認一認,猜一猜。

  3.統計”最喜歡吃的蔬菜”性別茄子黃瓜白菜番茄紅蘿蔔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網查詢:它們的營養價值(分組查詢→彙報,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進健康!

  實踐活動:

  今日我當家

  1.根據蔬菜的食用方法,選擇一樣或幾樣蔬菜來烹飪一種食品(主要是拼盤等簡單的菜,要在父母幫助下進行)

  2.品嚐並請父母指導評分

  3.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烹飪經過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動總結反思

  1.是否積極去參與實踐(觀察,詢問,查詢)。

  2.是否能積極與人合作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2

  一、活動主題提出的背景:

  傳統節日文化是悠久民族歷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國民間節日文化有著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養我們中國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學期“節日文化”主題研究活動開展之後,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越發感到祖國傳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由“沒意思,沒什麼認識,不如洋節日”到從心底裡流露出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喜愛和為自己的祖國擁有燦爛的文明而自豪。基於以上認識和了解,我校本學期的綜合實踐課題仍然走探究傳統、感受歷史的路子——《走進祖國傳統節日》由此產生。我們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透過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能產生髮自內心的對中國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幹,完善自身,立足社會。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維度的目標

  將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風俗習慣、地方風土人情、描寫傳統節日的詩詞等知識內容合理恰當地融入整個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拓寬他們的認知視野,激發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獲取新知的慾望,促進學生方法性知識的的獲得與掌握。

  2.能力維度的目標

  學生在經歷與體驗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組子課題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掌握調查與訪談技巧,提高規劃安排能力,學會整理與分析有效資源,運用創新思維探討實施活動計劃。

  3.情感、態度維度的目標

  透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在深入認識中國傳統節日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使命感,端正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態度,摒棄崇洋mei外的不正風氣,繼承與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三、活動實施準備

  1、課程資源導航:

  (1)收集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風俗習慣,可以透過查閱書籍、雜誌,詢問父母、長輩和民俗機構等方式;

  (2)與少先隊輔導員聯絡開展主題活動,“節日文化”主題教育是最現實的愛國主義教育。與計算機、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聯絡,取得支援,多學科教師參與組織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全面考察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活動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制定活動計劃

  組織學生學習課題,撰寫出活動計劃,計劃力求涵蓋主題、小組分工、研究階段、探究方式等各項內容。主題確定後,活動就全面鋪開。師生共同確定實施本課題的調查點:

  1、瞭解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這些傳統節日的各種風俗習慣。

  2、向家長詢問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典故。

  3、去圖書館或網上查閱有關資料,瞭解古往今來的中國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文化。

  4、向家長詢問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瞭解中國歷史背景。

  第二階段:師生自主探究交流學習

  1、認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1)以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為主要研究物件查閱相關資料,認識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文化,以及它們的傳統風俗習慣。

  (2)依據它們的風俗習慣,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寫出有感日記或記錄等。

  (3)配合主題開一次專門的班會,針對主題節日,辦一次小報,以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4)瞭解學生對各種節日的需求,以及他們想對家長說些什麼。

  2、瞭解中國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

  (1)向家長詢問中國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

  (2)學生全班開一次主題班會,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差異問題進行討

  論,找出差異的主要原因。

  (3)學生上網或有關圖書資料查詢,瞭解家長所不熟悉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長彙報自己的所得。

  3、調查各種傳統節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長詢問民間常見節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們的形式。

  (2)上網或查閱圖書瞭解節日文化的起源,師生共同研討起源的原因。

  第三階段:總結評價階段。指導學生寫出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體會,整理實踐報告資料。

  5.班級趣味活動

  ①動手品味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包粽子、做湯圓

  學生在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習包粽子、做湯圓,在動手勞動中深入體會傳統節日風俗的樂趣,品嚐與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②我是小小朗誦家——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詩詞朗誦

  指導學生利用網際網路或圖書館的資源,查詢符合要求的詩詞並背誦自己喜歡的篇章,在朗誦比賽中彙報自己的成果。透過朗誦活動,幫助學生從詩詞的角度加深對傳統節日的認識與瞭解。

  ③我是辯論小能手——外國節日與中國傳統節日誰更好

  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引導他們收集與辯題有關的知識內容,在辯論過程中端正學生對中外節日以及中外文化的態度,培養學生資訊篩選、表達交流及臨場反應等能力。

  6.學生將調查、訪談、利用網際網路或圖書館收集的資訊以及在班隊趣味活動中的收穫與心得進行系統化的整理。

  7.成果總結交流及宣傳展示

  ①各小組成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總結。小組在班級彙報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並接受其他各組的互動提問並進行答辯,完善結題報告。做好學生對此次實踐活動的反思指導工作。

  ②指導學生利用PPT、小報、圖片及影像資料等製作成果集於展示板,

  在學校及街道社群舉行成果展示活動,個人設計,用畫畫的形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節日文化。提高人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度,宣傳我國傳統文化。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3

  一、背景提出

  當代的中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被長期嬌慣的孩子,他們很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和辛酸。為此,我特准備這樣一個活動讓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並讓他們深入瞭解父母勞作的辛苦。

  二、活動時間:

  一週

  三、活動地點:

  學校家裡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鄰家

  四、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1)能夠透過向父母的學習,鼓勵中小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2)透過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體驗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興趣。

  3)透過這次活動後,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體諒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

  知識目標:

  1)知道父母的興趣愛好

  2)瞭解父母對家庭、社會和自己所做的貢獻

  3)從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觀說出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透過和父母深刻的談話能夠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和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2)透過和周圍鄰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談話,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在瞭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和處事方面蒐集資料時,可以培養深入思考、獨立處理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5)透過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夠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五、活動條件:

  活動沒有限制,適用於中小學的每一個學生。

  六、活動實施過程:

  (在老師的指導下,幾個同學一組共同構思問題,單獨完成提問部分,再集體討論得出總結)

  1、準備階段

  1)由老師事先聯絡一個本班學生家長較多的村

  2)設計好向父母提問的問題

  3)做多份問卷調查給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構思好幾個關於父母勞作作時的問題給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動階段

  1)老師帶領同學們去觀察,近距離地觀察父母勞作,體會父母勞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後和父母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狀況

  3)週末,就和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進行交流更進一步地瞭解父母的處事態度、原則和工作風範

  4)自己也寫下對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親手做兩張致謝賀卡給父母

  6)學會做一件簡單地家務

  3、總結階段

  歸總討論:迴歸到每組交流、討論,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工作、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七、活動意義:

  這次活動主要是加強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讓當代新的一代能夠深切體會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讓他們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分擔。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4

  一、活動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透過此課題的研究規範小學生的消費行為,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透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透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②研究、設計和勞動③小組合作交流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說說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裡總是擠滿了學生,爭著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於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小學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後,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為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採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採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附件一),並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裡要來的,沒有自己試著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後,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採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採訪中,被採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幹什麼,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裡一樣。我們採訪小組成員在採訪後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說的來的那麼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後,採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採訪。調查後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並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願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後,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為零花錢來的很容易。採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說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說:“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願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於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體驗是那麼的深刻: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煩惱(見附件二)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麼樣”

  學生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後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說:“花自己的錢,很有些捨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說:“到商店裡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為賺錢太不容易了。”

  四、活動反思與評價

  透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錢了。在今後的生活中同學們打算怎樣做有的說:“我們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去賺零花錢,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說:“我們可以把這些零花錢積攢起來把它捐給失學兒童,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成長。”

  1、學生的評價(見附件三)

  2、教師評價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是全方位的,本活動讓學生迴歸真實的生活,力求把學生生活的環境變成一個大課堂,讓學生在對零花錢的調查和自己掙錢的過程中掌握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在德育評價上,本活動培養學生的勤儉節

  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從生活中以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為著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中進行實踐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此次的活動中動手動腦的地方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但又聰明好動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更是表現出色,動手實踐能力相當強,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並不是沒有能力,關鍵是如何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同學們採訪、調查、設計統計圖,遇到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顯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此外,能邀請家長參與這次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變化,更使學生有了深深的體驗,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附件一:

  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問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錢大約是()

  A、一元以下B、一元 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錢是怎樣得來的()

  A、父母給的B、自己向父母或長輩要的

  C、用壓歲錢D、自己透過勞動賺的

  3、用自己的零花錢都買些什麼()

  A、文具B、零食或玩具

  C、上網或打遊戲 D、買課外書

  4、你認為自己的零花錢花的合理嗎()

  A、合理B、不合理

  5、你覺得一元錢來得容易嗎()

  A、容易 B、不容易

  6、你試過自己賺零花錢嗎()

  A、試過 B、沒試過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5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市、局精神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 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 具體措施: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加強理論在實際中的作用。

  1、利用開學初時間,集體學習課標,領會新課改理念。

  2、集體討論各年級主題設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題研究方案。

  3、隨時根據活動的開展情況更改活動計劃、提出活動過程中問題,集體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4、經常聽課、評課,開展校內教研課活動,共同提高進步。

  5、任課教師及時認真地記好教學反思,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使全體受益。

  (二)、加大組內教研力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積極參加校外的教研活動,及時地將最新的教學理念上傳下達,做到有繼承、有突破、有創新。

  (三)、以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動以問題和專案為中心,結合學生特點、學校特點、地域特色,將多學科知識整合,將個人與社會整合。

  2、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使每一名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在活動中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蒐集、整理、運用資訊的能力;在活動開展中鍛鍊學生的與人交往的能力、社會實踐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對於每次活動都要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實施保障:

  1、教師要進行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為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

  2、及時制定各級各類實施計劃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實行彈性課時制,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4、評價創新:建立學生評價表,對每位學生參加的每一項活動,做好詳細記錄,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身發展、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

  5、強調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學科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更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前提,因而本學期我們對此項工作尤為重視,並將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輿論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家長及社會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動效率。

  7、資源保障:開放校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等作為活動基地,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科學性。

  8、加強管理:落實課程實施責任制,強化過程管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做到每一次活動全程萬無一失,不出事故。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6

  第一階段

  1、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2、確定研究專題,自主選擇夥伴

  3、制訂活動方案,明確研究方法

  具體做法是:

  全班48個同學就自覺地分成4大組,並推選出組長。我針對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點,於是,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合併並歸類,提煉出調查研究課題

  (活動準備是開展活動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籌劃、分組、制定方案等,本環節由學生自主分組,更能激發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熱情。)

  學生透過自評和互評,評出說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階段:活動方案實施階段

  1、深入社會生活,蒐集相關資訊

  2、交流調查情況,整理資料

  3、確定彙報形式,創作展示作品

  (去電腦房查詢的同學上網,為了有效利用起網路,使之成為同學們簡便、快捷地資料查詢方式,活動前我們對同學們進行了基本培訓:1.用搜索站點擊出關鍵詞的方法查詢相關資料;2.對獲取資料進行復制、整理和列印)

  學生透過此階段活動學會利用網路和圖書館等可利用資源收集查閱資料。透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誰最能利用有效資源查閱相關資料。

  第三階段:資料彙總、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彙報展示會

  1、分享成果、互動評價

  各小組透過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動體驗,互為評價

  第1小組:蔬菜的種類、習性探秘彙報

  第2小組:蔬菜營養價值彙報

  第3小組:蔬菜的烹飪搭配方法彙報

  第4小組:蔬菜的烹飪技巧彙報

  各個小組的調查研究結束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資料紛紛上報。有列印的文字資料,有手筆和影印的圖畫資料,有工整謄抄的資料資料等等。然而,許多文字資料涉獵過廣,大都沒有經過分類整理,面對一大堆的第一手資料同學們可能會茫然所措了。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們將照片資料和文字資料按內容的不同進行分類。透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優勝小組。

  第四階段:倡議、體驗、評價

  1、整合展示材料,舉辦成果展覽

  讓學生對自己的活動成果進行整理,舉辦一個成果展覽,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我實現的愉悅。

  2、總結

  各小組透過開展研究活動,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各自完成彙報作品。為了分享各小組的活動成果利用活動課,組織他們進行成果交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7

  一、實驗的目的和意義:

  國務院頒佈的《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當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勾畫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的基礎教育課程發展藍圖,把一個嶄新的課程體系呈現在我們面前,對重建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要突出學生素質的綜合發展,就必須實行課程的綜合,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課程一以貫之的教育價值觀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課程的綜合,首先要實現目標上的綜合。教育要發展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和身心素質,把這些素質綜合起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二,是要實現內容的綜合。本次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小學以綜合課程為主。第三是要實現課程形式的綜合。例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是這樣一種具有交叉綜合形式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把學生在校內的學習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興趣緊密結合,使學生透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展。

  二、課程開設:

  根據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三至六年級本學期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每週開設三節,資訊科技教育每週安排1課時,勞動與技術教育平均每週安排1課時,“活動課”平均每週1課時。課時列入課表,配備專任教師。本校擬將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課合成大課,為更好地開展各類實踐活動提供時間保證。

  1、課程目標。

  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2、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這是國家為了幫助學校更好地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而特別指定的幾個領域,而非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領域不是並列的關係,更不能相互割裂。

  在實踐活動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其彼此滲透,形成整合。其具體內容由學校和班級根據上級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實際自主開發和選用。本校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工作應注意的基本原則:

  (1)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在目標上,不是單純從知識上著眼,而是從人的發展著眼,應透過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識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在內容安排上,應與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在方法上,提倡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是要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是一種體驗教育,必須充分挖掘利用各種可供實踐的教育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活動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針對學生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中強調遵循“開放”的原則,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以及教育管理與教育評估的開放。

  三、師資培訓:

  學校加強對師資的培訓。透過培訓和輔導,讓教師較好地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目標、基本原則及教學評價,不斷提高教師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求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必須發生轉變,教師將成為學生活動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8

  每學期,學校總會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安全事故,這是因為學生的年齡小,經驗少,社會閱歷淺,對各種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不甚瞭解或認識不足,加上他們天生好奇而不怕冒險,所以常常會在校園內遇到或製造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隱患。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關係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問題。我們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讓學生了解學校裡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並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提醒自已和他人注意安全,關愛自己的生命。

  本次活動分為二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讓學生調查校園內曾發生過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園記憶體在的安全隱患;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安置安全警示標誌以及設計其它校園安全警示活動。

  一、活動過程設計

  (一)活動準備

  表1:學校安全隱患統計表

  表2:學校安全事故統計表

  (二)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1.成立調查組。

  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及活動需要將學生分成三大組。

  ①實地考察組:深入校園各個部位,尋找可能有安全隱患的地點及設施。

  ②事故調查組:到學校相關部門調查瞭解學校裡曾發生過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警示標誌蒐集組:讓學生蒐集各種安全警示的標誌,瞭解它們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組調查。

  ①實地考察

  利用課間巡視校園各個部位和角落,仔細尋找藏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瞭解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故。如:下雨天,特別滑的路段:在沒有老師看管的情況下使用大型活動器材,會產生危險:暴露在外面的電源插座或電線:即將倒塌的牆壁……填寫《學校安全隱患統計表》。(可出示照片輔助介紹學校安全隱患情況)

  ②事故調查

  向學校醫務室、教導處調查瞭解過去一年在校園內發生的安全事故,認真填寫《學校安全事故統計表》。

  ③安全警示標誌蒐集

  學生可以透過上網蒐集、查閱書籍、實地觀察,蒐集一些安全警示標誌,可以用照片、圖片等形式記錄下來,並寫出它們的名稱、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第二環節:

  (一)談話匯入:

  透過前階段對學校安全事故和安全隱患的調查,同學們一定收穫不小。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大家願意繼續研究有關校園安全的問題嗎?(學生紛紛表示願意)

  (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物件必須是學生觸手可及的、感興趣的、並具有實際意義的,正是由於選擇了學生普遍關注的、又切切實實具有現實作用的研究內容,才使學生從對綜合實踐活動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興趣,為後面的學習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成果彙報展示

  下面請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①請實地考察組推選一名同學,彙報在校園內發現的具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安全事故。(圖片)

  ②請事故調查組的組長彙報近年來發生的安全事故的大致情況。(表格)

  (前期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調查研究學校的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親身感受校園安全隱患隨處可見,小組合作研究學習在這裡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大家分工合作,用眼睛看,用心記,用相機拍,對校園安全隱患與安全事故有了全面真實的瞭解,加上老師相機指導,使師生投入到共同研究的氛圍中。)

  ④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同學們分工合作,透過採訪調查,發現了許多具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採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學引起注意,從而避免或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呢?

  ⑤各小組討論後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議。

  (設定安全警示標誌、“國旗下講話”說安全、開個安全小故事會、寫安全主題倡議書、張貼受傷同學照片、晨會課學安全規則、開展主題中隊活動、評比安全先進班級、出安全主題黑板報、紅領巾廣播安全知識、開展安全主題班會、進行安全知識競賽、設定校園安全網頁、舉辦安全知識講座、安全技能培訓班、成立校園安全巡警隊……透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設想了近二十種校園安全警示活動。當學生真正投入到活動中時,學生智慧猶如一縷縷金光照亮了課堂。)

  ⑥教師引導:同學們的金點子真不少。大家知道本學期我們開展“我與安全同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口號是:“心繫安全,關愛生命”。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商量一下,你們比較喜歡的,在這節課上又能辦到的校園警示方式是哪一種?如果小組成員中有不同意見的不必強求,要尊重他本人的意見。

  ⑦教師徵求學生的設計意向。

  (透過收集資料和共同討論,在交流中,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學習,對各種不同的警示活動有了清晰的概念,學生對研究校園安全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商討提供了許多校園安全警示活動的方式,並透過分析、比較、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校園安全警示活動。為下面的凸現自我,展示個性設計活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三)各小組設計校園安全警示活動。

  (1)如果你想設計校園安全警示標誌、標語,那麼請大家參考蒐集來的標誌,選擇好校園隱患設定點(出示幻燈提供幫助)設計安全警示標誌和標語。老師建議大家:設計的標誌、標語要美觀、醒目。

  (2)動手製作。

  各小組取出材料:白紙、鉛筆、彩色筆等。

  各小組選定自己感興趣的幾個標誌設計地點。

  小組成員全作製作安全警示標誌,要求醒目、美觀。

  (3)展示設計成果

  請各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並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作品放置地點。

  請採取其它方式警示校園安全的同學上臺說說你的創意。

  (從設想形式多樣的警示活動到設計安全警示標誌、標語,這是學生在經過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的創造,無論是構畫草圖,還是相象開展其他警示活動,無不體現著孩子獨特的思維和創新的理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發展了動腦、動口、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嚐了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儘管學生的作品不是盡善盡美,但又有誰能夠說那不是創造的結晶、成功的果實呢?)

  (四)安置安全警示標誌(課後延伸)

  請同學課後把自己做的安全警示標誌安置到相應的地方。如果是牆壁、玻璃、活動器具等可貼上在上面,如果是地面上的,可用小木棍插在地面上,要求指向明確。下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繼續研究其它校園安全問題。

  二、活動評價

  1、學生透過活動是否認識、分辨安全警示標誌含義、作用。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詢、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3、是否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透過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9

  暑假將至,為確保同學們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假期,學校特佈置了特別的暑假期實踐活動作業,快來看看吧!

  1、練字

  讀書讀世界,寫字寫人生。一手規範漂亮的字,會給人美的享受,現階段練字已經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中,要讓學生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要求一、二年級堅持每天練習30個鉛筆字,可照寫課本生字,家長評價簽字,用田字格本。三至五年級學生每天練習一張毛筆字,家長評價簽字。開學後每人上交一份作品(寫在學校發的紙上),學校評比、展出。

  2、閱讀

  為進一步營造書香校園,培養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要求每位學生在假期裡閱讀書目2~3本(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經典名著、科普讀物、兒童讀物等),一二年級家長陪孩子每天閱讀不低於半小時,三至五年級獨立閱讀每天不低於一小時,並把讀書收穫記錄下來,完成學校發的“讀書卡”,假期結束後,上交學校,評比、展出。

  3、“撿石頭、畫石頭”

  假期,在家長的陪同下,收集中意的石頭,根據石頭的不同外形特點,透過觀察、思考,發揮想象進行自主創作,繪製成或動物系列,或花卉系列,甚至是故事人物組合,讓原本不起眼的石頭變成精美的藝術品。要求每位學生開學後至少上交兩份作品,學校將進行評比、展出,好的作品學校收藏。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10

  一、實施目的:

  (一)體驗生活,最佳化知識建構過程。

  隨著現代文明社會的飛速發展,學生吸收穫取知識的途徑已突破原來的認知模式,呈現為多渠道、全方位和資訊化的態勢,這對學生的知識建構起到不可否定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學生的這種知識建構架空了經歷感受、思考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不利於學生的主動發展、積極發展。在中小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除了撼動原有的教育觀念、內容、方法乃至體系,又積極地修補了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不足,起到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注重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創設學生親身體驗的過程,促進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的形成。

  (二)引導實踐,培養探究意識。

  儘管學科的文字教學現在也強調促進學生的參與實踐,體驗感受。因受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制約,在實踐面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如綜合實踐活動。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探究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發展個性,促進全面發展。

  學生按規定學好學科課程,初步具備了由“通才“向”特才“發展的基本條件與能力,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就是為學生提供更為開放的、可選擇的學習空間。由此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四)更新觀念,勤於探究,提高育人水平。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更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這種理念引導著實質性地教育改革。透過學習理論,學習外地先進校的教改經驗,結合本校實際,進行認真而又慎重的思考,構建出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新方案,認真落實,強勢推進。在本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進一步樹立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強化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中動用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逐步探索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系列內容和實踐方法。

  二、實施原則:

  (一)迴歸生活。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前課改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現實性、生活實踐性的問題、事件、角度來設計課程內容。

  (二)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在關注學生興趣和直接經驗的基礎上來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以達到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求知探索慾望。

  (三)立足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大特點是有別於偏重書本知識傳授的課堂教學,更側重於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經歷體驗,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水平。學校要為學生營造實踐場景,讓學生透過調查、參觀、訪問、實驗、討論等活動中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促進自主。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在輔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活動時,能給予學生較多的選擇活動和自己設計、組織、主持開展活動的機會,儘可能發揮其自主性。

  (五)著眼創新。著眼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由學生來自主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實施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和促進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達到學生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綜合實踐活動要引導學生開展基於課題的研究性學習,參與社會的體驗性學習,社會活動的實踐性學習,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學習等。在每一項活動中,要求學生自主設計活動內容,多渠道蒐集資料,認真調查考察,積極實驗觀察,樂於表演交流,善於反思答辯,勤於筆記整理。

  四、主要措施:

  (一)選定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以專題探究的形式開展,研究專題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實踐,專題確定須經歷由教師提供選題向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過渡,同時研究專題又是動態生成的,即在研究過程中又會出現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目前根據本校實際提出以下範圍的選題,供學生選擇。

  1、在勞技教育中提煉活動主題。

  2、在學科整合中提煉主題。

  3、在網路環境中提煉主題。

  4、在社會生活中提煉主題。

  (二)分年級開展探究。

  三年級:

  1、隊員生活小體驗。

  2、校園綠化的養育與呵護。

  四年級:

  1、網路環境下的語文閱讀。

  2、果樹的栽培與管理。

  五年級:

  1、網路環境下學科知識的拓展學習。

  2、本地水資源現狀的調查。

  六年級:

  1、不良生活行為習慣的調查。

  2、環保小衛士。

  以上是分年級研究課題,所在年級的各班可分列出子課題進行活動研究。

  (三)加強領導,規範管理,促進發展。

  (1)健全組織,學習理論。

  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外地校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先進經驗。

  綜合實踐活動分年級組織實施,設立負責人和實驗班老師。

  (2)明確任務,制定計劃。

  對照實施目標,明確實驗任務,制訂綜合實踐活動分年級實施綱要。

  (3)編寫實施指導方案的框架。

  以貼近生活、學科綜合、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為指導思想,編輯教學內容。以形式課堂為主,向非形式課堂延伸,使學習來自生活,又把學習與實踐相聯絡。

  (4)檢查實施情況,總結評比。

  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總結和檢查,是再提高新的起點,有利於完善機制,提高質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