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通用6篇)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各種措施頻頻出現,措施是管理學的名詞,通常是指標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那麼擬定措施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1

  一、主要目標

  1、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健全,責任明確,制度完善,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

  2、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知識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明顯提高。

  3、防範校園欺凌事件安全隱患及時得到整改,整改率達到100%。

  4、不發生重大校園欺凌事件責任事故。

  二、成立領導管理機構,明確工作職責

  1、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昌龍組員:全體教師

  組長全面負責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定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辦法,並對相關人員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2、應變保護員負責在公安部門介入之前與侵犯勢力的周旋,緊急時的正當防衛等。

  3、人員救護員負責為受傷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

  4、疏散引導員負責疏散引導學生到安全場所。

  5、通訊聯絡及溝通協調員負責對內對外的聯絡彙報工作和與家長的溝通協調安撫工作。

  三、預警預防

  1、可能引發校園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⑴原因分析:由於種種因素對社會不滿和因矛盾激化而鋌而走險、因嚴重利益衝突而報復、精神病人發病以及極少數歹徒行兇犯罪、學生之間的矛盾等情形是引發學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⑵預防措施:

  ①依據上述原因制定《校園欺凌暴力事件預防與處理應急預案》;

  ②各年級、班級要加強對師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組織師生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③心理諮詢(衛生保健)室要結合學校班級實際,開展學生、老師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工作;

  ④嚴格門衛登記、管理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牢記校園欺凌報警電話,發現可疑人員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園應及時報告或報警;

  ⑤經常性地與派出所、聯防隊溝通聯絡,及時掌握校園周邊地區存在的不穩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時採取有效對策。

  2、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理程式及措施

  ⑴發現校園欺凌者的應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師發現欺凌者正要對學生施暴,此教師應立即上前阻止,並與之周旋,然後巧妙派人報告安全領導小組長;

  ②如果是學生髮現了欺凌者正對其他學生施暴,此學生應立即報告與他最近的教師,然後再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⑵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應急措施:防控領導小組組長接到校園欺凌事件通知後,迅速趕赴現場,同時撥打“110”(情況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況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現場阻止),與此同時,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師趕赴現場,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值周員及相關人員前往現場。

  ⑶各應急組現場應急措施:

  ①應變保護員:接到發生校園暴力訊息後,應立即組織本組人員(不必等到人員來齊後)前往現場防止暴力,本著保護學生安全的原則,力求不受任何傷害,但當歹徒強行施暴時,本組人員可實行正當防衛;

  ②疏散引導員:在組長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當防護組(員)與欺凌者周旋時,本組人員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掩護與欺凌者相近,易受傷害的學生撤離,並實施保護行為,防止欺凌者對更多學生造成傷害;

  ③通訊聯絡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後,迅速趕赴現場,負責摸清情況,同時向“110”和上級報告,傳達事故情況,保證通訊暢通;

  ④現場救護員:接到事故發生的訊息後,在組長帶領下,立即攜帶藥品到事發現場瞭解傷員情況,對輕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對重傷員應立即撥打“120”緊急救護,送往醫院治療。

  ⑷事故調查,善後處理:

  ①學校應急員在“110”的協助下,應立即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傷員進行救護,並安撫家長情緒;

  ②學校應急員負責協助“110”調查事故發生經過;

  ⑸紀律處分:凡學校教師,必須積極參加與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對學校出現的欺凌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對欺凌事件反應遲緩,故意推脫,懈怠而導致校園安全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學校將對該教師嚴肅處理。

  五、處置流程

  一旦發生學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式處理:

  1、校內一旦出現非法侵害現象,在場教職工應盡力予以制止並及時通知學校領導。無力制止的,可調集力量,同時撥打報警電話“110”。

  2、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各工作員按照職責開展工作,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應變保護組的人員要在公安部門趕到之前,盡力與歹徒周旋,規勸其終止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對學生進行疏散。若有需要,則透過校園廣播,發出緊急集合訊號。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到班級指揮學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員傷亡,人員救護組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就近送往醫院搶救,並通知家長或家屬。

  4、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取證。及時向師生及家長通報事件經過,穩定情緒。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後處理。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2

  校園欺凌定義: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校園欺凌(暴力)。

  一、治理目的:

  透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範師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二、治理範圍:

  在校生中在校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中和課餘生活中發生的欺凌現象。

  三、成立專項治理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四、校園欺凌專項整治責任

  1、開展教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加強預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尤其班主任指導學生學會拒絕和求助。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公佈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

  3、及時處理。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4、監督檢查。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對學校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第一責任人、各責任人溝通,做好記錄,必要時向區教育局督導部門報告。

  5、班主任責任:班主任直接與學生接觸,最能及時把握學生動態,一要利用一切可能機會,對學生加強安全法制教育,把欺凌行為遏制在萌芽之中;二要深入到學生中,及時瞭解學生中發生的欺凌事件和行為,及時處理,及時向校安全主管或第一責任人彙報。

  五、防範校園欺凌措施:

  1、學校加強校園技防設施管理、監控和維修,確保正常運作,便於收集欺凌現象證據。

  2、擴大防範校園欺凌宣傳範圍,加大宣傳力度。學校大張旗鼓向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宣傳防範校園欺凌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各方力量參與防範工作。

  3、每學期一次邀請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給學生做一次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避免校園欺凌的技能,學會向校園欺凌說不的方法,主動向老師、家長、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求助。(法制副校長和輔導員電話在學校二公示一監督上都有)

  4、班主任做好行為偏差生的排摸工作,與學校法制輔導員、青少年社工一起對這部分學生加強日常教育和管理,將校園欺凌的苗子扼殺掉。

  5、加強學生良好行為規範養成訓練,減少學生間的矛盾衝突。

  6、發動家長做好孩子的上網安全工作,防止學生透過網路實施欺凌或引起校園欺凌的苗子。

  7、加強考核。將防範校園欺凌工作納入行規示範班考核,一旦有欺凌現象一票否決。同時納入班主任工作學期考核,凡是出現欺凌現象的班主任取消優秀考核資格。

  8、對有欺凌行為的學生,根據情節和後果輕重,構成違法的,按違法性質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要求,由司法、家長和學校共同教育並給予相應的處罰。不構成違法的,按《奉城二中學生違紀行為處分條例》從重處罰,並由學校、法制輔導員、青少年社工、家長共同教育。

  六、責任考核。

  學校將對不負責任,翫忽職守,造成不良後果的欺凌事件的責任人在評比、晉升、績效等方面,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處理,造成嚴重後果的報上級紀檢部門、司法機關予以處理。 對在教育、預防、發現、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責任人,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獎勵。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3

  根據國家、省、市、區關於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各項檔案精神與要求,為加強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理,我校制定了校園欺凌專項整治工作制度:

  一、高度重視,成立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體現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長任組長的“新城小學南校區校園欺凌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分解任務,落實工作責任: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過靜葉微楊進東欒亞楠李英莉各班班主任

  二、加強領導,建立學校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為了學校欺凌專項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明確責任,分解好任務,我們建立了“新城小學南校區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並帶領全體老師認真學習,明確任務職責。

  三、重視宣傳,積極營造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環境氛圍

  為了營造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氛圍,我校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傳手段:電子螢幕、校園網、QQ群宣傳櫥窗、集體晨會等向廣大師生、家長廣泛開展校園反欺凌教育宣傳。宣傳有關法制知識和典型案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於友善的要求和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宣傳校園欺凌行為的危害和惡劣影響,校園欺凌的社會輿論壓力和震懾力。

  四、強化措施,利用專門時間對全校師生進行防範教育

  在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的基礎上,我們對全校師生進行了防範安全教育,包括早期預警、及時上報、冷靜處理以及心理干預等全方位機制,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每位教職員工積極參加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本著保護學生安全的.原則,當歹徒強行施暴時,可實行正當防衛。對出現的校園暴力事件能夠反應迅速,作出有效的防護,切實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我們明確向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比如上課期間,學校大門關閉,學生不能私自走出校門。需家長來接的,需要班主任同意,填寫《出門單》,方可離校。要求學生放學後排好路隊,及時回家,不在路上玩耍,不和陌生人搭訕。要求家長創造積極健康、和睦的家庭環境,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正向榜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對孩子在學校中的情緒、交往等有足夠的關注,形成強大的校園反欺凌教育合力,確保學生的人身利益不受傷害。

  五、效果顯著,全力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透過以上細緻、耐心、全方位的共建,我校迄今為止沒有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4

  一、透過各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

  ①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講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並告知學生如何預防方法及發生校園欺凌的緊急應對。

  ②主題班會,透過主題班會深入開展討論、分析“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辦?”。

  ③透過校園網、宣傳欄等平臺加強宣傳和教育。

  ④透過“家校溝通平臺”加強宣傳教育和家校聯絡。

  ⑤專題講座,邀請派出所法制副校長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後果。

  ⑥召開教職工會議,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

  ①及時制定《實施方案》,指導預防校園欺凌的宣傳教育和校園欺凌應急處理;

  ②安保處及時制定《“校園欺凌”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部門、相關人員“校園欺凌”處置的職責。

  ③校長、安保處組織校委會人員參加專題會議,學習《行政人員值班制度》,明確職責,強化責任意識,做到“誰當班誰負責”、“誰首接誰負責”,杜絕相互推諉、不聞不問、甚至聽之任之的現象。做好應急處置和彙報。如情況緊急,可直接向當日總值班或校長彙報,在當日總值班或校長指導下進行應急處置或報警;如情況失控,緊急聯絡校園安保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隔離、疏散,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惡化;如發生人員傷害,視情況可先報120並組織緊急救護,後彙報。

  三、加強預防,防患與未然。

  ①加強行政值班和校園巡查工作,重要時間(早上上學、中午午休、放學後至晚自習前、晚自習後)、重要場所(操場、食堂、校園商店、宿舍樓、實驗樓、教學樓)的巡邏和檢視,並做好相關記錄。

  ②督促學校安保人員加強校園巡視,採購巡視記錄儀;加強對安保人員的培訓考核,將巡視的頻率和發現、制止突發問題納入考核和獎懲。

  ③在部分重要場所增加高畫質監控攝像頭,對已有的非高畫質攝像頭進行部分更換,從技術上提高防範、發現、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的能力。

  ④加強學校督導人員督導和巡視,對發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上報保衛處和學工處。

  ⑤督促宿管人員加強宿舍管理和巡視,提高巡影片率;同時要求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認真負責,透過校園監控發現校園內的學生打鬥及欺凌事件,要求加強與宿管、巡邏保安、行政值班人員的聯絡和溝通。

  ⑥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強家校溝通和聯絡,發現苗頭問題及時提醒,並共同教育。

  ⑦向學生公佈學校“校園欺凌”救助電話。

  ⑧利用教職工會議、班主任會議、校行政會議等加強宣傳教育,明確全體教職員工的全員育人職責和要求。

  ⑨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或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跟進解決,防止事態惡化。

  四、及時處理,教育懲戒。

  對已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安保處應及時調查處置,根據學籍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由學校或受欺凌學生及其監護人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5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校園欺凌(暴力)。

  一、治理目的

  透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範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二、治理範圍

  在校生,在校園內,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上、放學途中。

  三、領導小組

  組長:各班班主任

  四、校園欺凌專項整治責任

  1、開展教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加強預防。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公佈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

  3、及時處理。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4、監督指導。各責任人在各自的責任範圍內,要加強對學校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指導和檢查。學校督導室要對學校的專項治理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與第一責任人、各責任人溝通,做好記錄,必要時向大豐教育局督導部門報告。

  5、班主任責任:班主任直接與學生接觸,最能及時把握學生動態,一要利用一切可能機會,對學生加強安全法制教育,把欺凌行為遏制在萌芽之中;二要深入到學生中,及時瞭解學生中發生的欺凌事件和行為,及時處理,及時向校部責任人彙報。

  五、獎懲

  學校將對不負責任,翫忽職守,造成不良後果的欺凌事件的責任人在評比、晉升、績效等方面,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處理,造成嚴重後果的報上級紀檢部門、司法機關予以處理。對在教育、預防、發現、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責任人,根據學校考核制度予以獎勵。

  校園欺凌處理制度及措施6

  為進一步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嚴厲打擊校園暴力,保證在校學生有一個文明、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提高認識。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建立以李治平校長為組長的校園欺凌專項治理行動工作領導小組。

  2、定期召開法制教育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法制教育工作。

  3、每學期認真制訂法制教育工作計劃。

  4、聘請法制副校長到校向全體師生作法制講座,每學期一次。

  5、抓好班隊會、升旗儀式、思品課、宣傳板報等一切教育陣地,加強對師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6、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要求教師加強師德修養,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得歧視、侮辱、毆打、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7、辦好家長學校,加強對家長學校的法制宣傳,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育人工作。

  8、積極開展社群教育、觀看法制教育電影,採用多種形式搞好學校法制教育。

  9、每學期認真做好法制教育工作總結,不斷改進法制教育工作。

  10、做好法制教育工作考核,評選法制教育先進工作者,給予表彰、鼓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