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精選5篇)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藥品安全管理制度該具備什麼特性?

  1.權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範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2.完整性。一個組織的管理制度,必須包含所有執行事項,不能有所遺漏,如發現或新的執行事項產生,應相應的制定管理制度,確保所有事項“有法可依”;

  3.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牴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範圍內的普遍適用性。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4.可執行性。組織所設定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可執行的,不能偏離組織本身事務,成為一紙空文;

  5.相對穩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內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

  6.社會屬性。因而,社會主義的管理制度總是為維護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7.公平公正性。管理制度在組織力對每一個角色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在管理制度之外。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精選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1

  1、要遵循既有利於教學,又要保證安全的原則,管好用好化學藥品,加強危險藥品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教育。

  2、危險藥品要存放在專用櫥內,在存放專用櫥的儲藏室;有陰涼、通風、防潮、避光等條件;有防火防盜安全設施;實行專專人管理制度。

  3、不同性質,互相會發生化學作用的危險藥品要隔開存放。

  4、危險紅品容器應封閉,防止漏氣、潮解。見光容易起變化的危險藥品應裝在深色的.玻璃容器或避光的容器裡,對危險藥品包裝和藥品質量要定期檢查。

  5、要加強對火源的管理。危險藥品儲藏室周圍及內部嚴禁火源。

  6、危險藥品要有可靠的懂得危險藥品管理知識的人員管理。

  7、化學藥品容器都要有標籤,並塗蠟保護;對分裝的藥品在容器標籤上要註明名稱、規格、濃度;無標籤藥品,不難擅自亂扔、亂倒,必須請化學老師經化學處理後方可處置。

  8、管理人員要建立危險藥品(化學藥品)各類賬冊,藥品購進後,及時驗收、記賬,使用後及時消賬,掌握藥品的消耗和庫存數量。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2

  一、藥品採購、管理制度

  1、園內藥品必須專人負責保管,購入或使用手續齊全,帳目要清楚、準確無誤。

  2、定期做好藥品的盤點工作,統計上報財會,以便進行測算藥費,進行收費。

  3、對藥品不同劑型應分別存放,口服藥和外用藥必須分開存放,劇毒藥必須按規定保管。

  4、保健室的藥品要妥善保管,教師及幼兒領藥服藥時要登記。保健醫生隨時檢查藥品的有效期及安全性。對過期藥品要嚴格銷燬處理。

  5、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醫療器械按期常規消毒。

  二、幼兒藥品保管、服用制度

  1、幼兒藥品應由保健室妥善保管,嚴格與食用藥品分開,必須由專人保管,嚴禁放在班上。

  2、教師因生病帶藥上班服用時,必須放好(醫院看病拿藥、自己購藥、或在保健室拿的藥)最好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

  3、幼兒所服的藥品必須是家長親自送來或寫紙條交待。按幼兒園安全服藥的規定,家長只帶幼兒當天中午一次藥,並寫好幼兒班級、姓名、藥品劑量,服用方法,交到保健室,由保健老師統一給幼兒服用。

  4、若服用有特殊要求要經保健老師檢查登記後,由保健醫生將藥送到班上,與該班老師共同查對幼兒姓名正確無誤時,行交藥籤字手續,老師並將藥放到幼兒拿不到的地方,防誤食。

  5、幼兒在園服藥,必須把藥物劑量控制在安全範圍之內,藥物配伍控制雜合理範圍,如若家長要求大劑量服用者,由保健醫生請家長在登記本上簽字,孩子服藥所致不良反應,由家長負全責;如若班上老師私自收家長或幼兒所帶藥物,未經保健醫生檢查劑量,導致幼兒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者,以及喂錯藥所導致的後果,由直接責任人負全責任。

  6、幼兒自己帶藥來園,又無家長口頭或紙條交待的,一律不喂。預防藥品、保健藥品類原則上不收不喂(體弱兒除外)。預防保健藥建議家長在家早晚給幼兒服用足夠了,不必要帶到幼兒園來服用。

  7、保教老師給幼兒喂藥時,藥袋上的姓名與幼兒本人應一致無誤,並嚴格按劑量服用。

  8、班上不為幼兒存放任何藥物,當天帶來的藥有剩餘時要求家長於當天下午接幼兒時同帶走,若不願帶走或未帶走的藥品於當天下午下班前止,由本班老師作遺棄處理,次日不得將遺棄藥喂幼兒。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3

  (一)按上級有關規定和醫院臨床用藥的實際情況劃分,中成藥單價4元以上,中草藥單價1.00/10g以上者列為貴重藥品管理範圍(包括自費藥品)。

  (二)貴重藥品又分為一類和二類,一類貴重藥品須建立逐日消耗交班本和日清月結收支帳。

  (三)凡屬一類貴重藥品,值班人員必須每日認真盤點,填寫逐日消耗交班表,如有差錯和丟失現象,按科內有關規定酌情處理。

  (四)統計員每日根據門診用藥消耗數量,及時補充藥品以保證臨床用藥,當日消耗的貴重藥品應及時登記入帳,並應帳物相符。

  (六)貴重藥品如有破損,應按院內規定的報損制度處理,認真清點破損藥品,填寫藥品溢耗單,由科主任簽字方能上報財務預以報銷。

  (七)如遇藥品調價時,應及時清點庫存藥品,將藥品差價填寫調價單,上報財務科。

  (八)調配人員調配處方時,應計價準確,調配無誤,凡計價誤差大或錯發及多發出的貴重藥,均按差錯登記處理。

  (九)屬公費醫療的患者,應按現行的公費醫療制度執行,嚴格杜絕濫開大方的現象。

  (十)貴重藥品應定期檢查,嚴防過期黴變的現象發生,易潮解和黴變的藥品應存放於乾燥、陰涼、通風處。

  (十一)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嚴防偽、假、劣藥混入。

  (十二)嚴格執行貴重藥品逐日消耗,日清月結制度,貴重藥品每月盤點一次,並認真填寫盤點明細表,上報財務科。

  (十三)貴重藥品一律由調劑室,按醫師處方發放、庫房與臨床科室均無權發放。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4

  (1)藥劑科負責全院所有藥物的採購和供應。採購藥品應由藥庫保管人員每月根據藥品庫存數量和使用情況提出採購申請,採購人員嚴格按招標採購中標目錄採購計劃報院藥委審查後,採購人員按計劃掛網採購的藥品入庫前質量管理人員應按《藥品質量檢查管理制度》仔細檢查,檢查品種、規格、批號、期限、供應商、廠家、數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退貨處理。

  (2)實行藥品養護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藥品保管條件,嚴格按照國家批准的藥品說明書上記載的保管條件保管,嚴格防止藥品破損、黴菌、故障,藥品報告損失率為3‰。藥庫、各藥店每天檢查兩次倉庫內各處溫度表,記錄超過規定水平時應立即執行除溼機和換氣裝置的病房也應保持藥品保管區乾燥,溫度適宜,每天記錄溫溼度。藥品保管區域不得保管其他無關物品。由於貯藏不當,藥品破損、變質、黴菌、效果下降等,處罰藥品養護者。

  (3)不同劑型藥品必須嚴格分割槽放置,不同劑型區域或集裝箱(架)必須懸掛醒目標誌的高濃度電解質製劑、肌肉鬆馳劑、細胞毒化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保管在專業區域或專用藥品箱(架),在該區域或該藥品箱(架)醒目的位置懸掛標誌的藥品用綠底白字標誌劑型,高危藥品區域用白底黑字標記高危藥品

  (4)所有藥品應嚴格按照藥品期限管理制度加強期限管理,實行先進先出的最近期限的招牌警告制度。各藥房、藥庫和各病房放置堆積藥品時,應將有效期較近的藥品放置在易於取得的外側,每月至少檢查倉庫和貨架藥品的有效期,各藥房的有效期在3個月以內,倉庫的有效期在6個月以內掛上有效期的.警告牌,記錄倉庫記憶體貨期在3個月以內的藥品,根據藥品的使用情況進行退貨

  關於藥品安全的管理制度5

  1 加強醫護人員的輸液安全意識

  臨床藥師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安全輸液相關知識的培訓:著重在靜脈輸液相關基礎知識;靜脈治療前的八項評估;各種藥物的PH值、滲透壓及對血管的刺激;各種藥物溶媒的選擇;常見的藥物配伍禁忌;輸液反應的觀察及處理等。做到人人重視,人人參與管理。

  2 確保輸液用具安全

  輸注藥物前必須認真檢查輸液用具有效期、包裝的完整性。如已過期則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 藥物的安全使用

  靜脈輸液治療流程中藥物的領取、擺藥、配置、查對、更換液體等步驟均存在安全隱患,必須確保每一個步驟安全,才能保證輸液的安全。

  3.1 醫囑查對 藥物在使用前必須由2人以上核對醫囑,確認醫囑無誤後才能執行。執行醫囑前需列印好輸液瓶籤、輸液卡、輸液執行單,由專人負責擺補液。

  3.2 溶液查對 擺補液者必須認真檢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質量,確保它的安全性。為了避免出錯,我們規範了檢查溶液的流程。

  3.2.1 軟包裝溶液檢查方法 一擠二照三倒轉四復照:一擠:雙手用力擠壓軟包裝,檢查有無滲液,如發現有滲液,說明軟包裝已有裂縫,溶液已汙染,不能使用;二照:對光照看溶液的質量:認真觀察溶液有無沉澱、絮狀物、黴點等;三倒轉:將溶液上下倒轉後再檢查有無漂浮物或絮狀物;四復照:再一次對光照看溶液,檢查其質量。如檢查溶液時發現有異常馬上更換並上報護理部處理。

  3.2.2 瓶裝溶液檢查方法 與軟包裝溶液檢查法類似。方法:一擰二搖三照四倒轉:一擰:用母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輕輕地擰瓶塞,檢查其鬆緊情況,如不能擰動或輕微動視為正常,如輕輕一擰其活動度很大,則提示該溶液不能使用;二搖:輕輕地搖動瓶身;三照、四倒轉與軟包裝溶液檢查方法相同。

  3.2.3 準確張貼輸液瓶籤 張貼瓶籤前必須認真核對溶液的名稱、濃度、劑量與瓶籤是否相符,核對無誤後才能張貼。

  3.3 配藥 補液擺後,配藥者在配藥前必須再認真查對一次,確認藥名、濃度、劑量無誤後嚴格按無菌操作加藥,藥液儘量做到現配現用。

  3.4 更換補液 更換補液時必須先檢查將要接瓶的補液有無混濁、沉澱等。查對相鄰二組補液有無配伍禁忌,如無才能接瓶,更換後應仔細觀察二者的反應是否有沉澱、混濁的現象出現,如有應馬上更換輸液管;對兩種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補液不能相鄰輸入,中間應有其他的液體間隔,如無其他補液,應用生理鹽水間隔。藥液輸入後,應密切觀察用藥後的效果和不良反應。另外,換瓶/袋時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輸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氣輸進病人體內導致空氣栓塞的發生。

  4、輸液反應觀察

  4. 1 觀察有無藥物的過敏反應

  凡是輸液所需使用的藥物,對於易過敏者都應在輸液前做皮內敏感試驗,只有無過敏反應時才能進行輸液。但有些病人由於體質等因素可能發生“遲發性過敏”反應。這些病人雖然皮內試驗為陰性,但可在輸入一定量的藥液後發生過敏反應,故需要密切觀察。如果在輸液過程中皮膚出現丘疹、有癢感,並有心慌、氣短或見病人顏面蒼白、口唇發紺、四肢發冷、測血壓有下降趨勢,即為過敏反應,須立即停止輸液。一般症狀輕者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等;若出現過敏性休克,則要分秒必爭全力搶救。

  4.2 觀察輸液的速度

  輸液的速度應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體質及輸入液體的總量,輸液的目的和藥物的性質等多種因素來考慮。一般情況下成人以每分鐘40~60滴為宜。有些藥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鉀一般稀釋成0.3%濃度,每分鐘應控制在20~40滴。尤其在給重症心臟病患者輸液時,其速度應控制在每分鐘15~30滴為宜。給老年人及嬰幼兒輸液亦必須減慢速度。然而有些藥物則需快速輸入才能發揮作用,如甘露醇為達到其脫水作用,按每kg體重1~2g的劑量應在30分鐘內滴注完畢。這在控制急性腦水腫病人時應用較多。又如給休克早期的病人輸液亦應儘早而快速,這時及時糾正休克狀態十分重要。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病人覺得輸液時間過長或出於不願忍受輸液時對活動的限制,甚至怕影響到睡眠等原因,在未經醫護人員允許的情況下,自行調快輸液速度,這是非常危險的。

  4.3 觀察輸液藥物有無溢至血管外

  有些藥物(多數抗癌藥)是不允許滲出到血管外。一旦有外滲可使病人區域性疼痛難忍,嚴重時可導致區域性組織壞死。因此如果觀察到輸液外滲應及時對症處理,如區域性溼敷硫酸鎂等。

  4.4 對神志不清患者更要仔細觀察

  對接受輸液治療的神志不清患者,須有專人陪護,並在輸液全過程中細心觀察脈搏、呼吸、心率、血壓以及顏面表情和體態,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並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防止發生意外。

  5、輸液反應處理

  5.1 靜脈輸液時儘量減少藥物配伍品種多種藥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熱原迭加而超標引起輸液反應,由於中草藥注射劑既易帶入微粒,又易與其它藥物發生反應,因此使用中草藥注射劑時儘量不要與其它藥物配伍。

  5.2 規範操作,注意環境、人員的清潔衛生輸液的復配過程應在淨化區內進行。對配液間及輸液間採用紫外燈消毒可使空氣細菌下降95.3%,保持空氣的清潔主要是減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潔。醫護人員在靜脈輸液操作前有效地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是防止臨床輸液反應的重要措施之一。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嚴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膚。配液時,切割安瓿前後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處,可有效地防止汙染及因安瓿內負壓將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藥液。配液加入粉針劑時,加藥後應讓藥物必須充分溶解,必要時增加燈檢,符合輸液要求方可輸注;藥液宜現配現用,尤其是在高溫潮溼季節或外部環境較差時。

  5.3 選擇質量保證的輸液器具目前臨床都使用帶有終端濾器的一次性輸液器,但各廠家一次性輸液器的終端濾器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應選擇信譽保證、質量可靠的廠家供貨。輸液器具貯存不宜過久,同一個批號儘量在短期內使用。實驗表明,現今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標,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藥時很少帶入微粒。因此,建議臨床加藥時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以減少輸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

  5.4 注意藥物使門一些中藥注射劑其微粒數隨濃度增加而增加,而且158例雙黃連粉針劑輸液反應中有52例是因超劑量而引起,因此,我們不能隨意加大中藥注射劑用藥量。另有文獻報道,川芎嗪與維生素c分別加入5%GS中微粒數明顯少於兩藥混合後加入5%GS中,因此配液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應注意配製順序,從小壺加藥時應避免並用藥物在小壺中混合,以免因濃度較高發生反應。

  5.5 選擇適宜的稀釋劑和輸注速度最好選用藥品說明書上的稀釋劑,選用輸注速度則應考慮病人的年齡、病情、身體狀況及藥物性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