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35篇)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隨筆

  什麼是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透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3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通用3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非常重要。隨著現在的科技發達,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玩手機玩電腦成為了家常便飯,導致眼睛健康的嚴重受損。同時看書、畫畫、看電視等一些姿勢的不正確,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健康。為了讓幼兒能瞭解眼睛,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我的眼睛》教學活動。

  這節課我給大班孩子制定的目標是:

  1.透過對盲人的初步瞭解,懂得尊重盲人,樂意幫助盲人。

  2.初步認識眼睛的正面結構圖,瞭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3.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眼睛,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在開始的部分我讓孩子帶著眼罩進教室,這樣讓孩子感覺到真正看不見帶來的不便再來引出主題裡的盲人眼睛。其中孩子們在進來的時候會說:"老師我看不到,老師我找不到椅子,老師這樣太黑了"等等。我趕緊抓住孩子此時的感受,讓孩子在對盲人的眼睛和自己的眼睛有一定的對比性後。知道了盲人的苦難和不便,孩子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愛心,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尊重。同時使幼兒發現自己的眼睛是多麼的重要,接著就匯出我們眼睛的結構圖。孩子們在認識眼部的寶貝後,提起孩子的觀察力。

  在播放ppt的時候,很多孩子對眼睛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只知道眼睛的眼珠和眼白,而且不知道眼睛裡的部位其它用處,只知道眼睛是用來看的。其實它們有更好聽的名字,進一步讓孩子瞭解眼睛的各部位名稱和它們的用處。這一環節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充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看清自己眼睛裡的部位,孩子每人一份鏡子利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我覺得同伴觀察比觀察自己的眼睛,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看著孩子們在那裡照著鏡子,東找找西找找,仔細的在觀察著自己眼睛。完全不用老師一直說觀察觀察,他們會主動去鏡子裡發現,這樣也達到了孩子為主體的要領。在此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活躍,我在此穿插了小遊戲:黑貓警長抓老鼠。孩子們的眼球在這時得到了一定的放鬆,讓整節課不會那麼枯燥。

  知道了眼睛的好處後,會引起孩子們的愛護之心。在此我又利用PPT裡各種眼睛疾病圖片,帶領孩子發現在沒有保護好眼睛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又進一步的讓孩子對眼睛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動力。這時,我又及時的提問孩子,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的眼睛?讓我們的眼睛不受到傷害?

  孩子們回答問題很積極,因為這一切關係到自己的眼睛。在等孩子們完全討論完後,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個小結,讓孩子瞭解到各種眼睛保護的知識。在最後結束的延伸活動裡,我要求爸爸媽媽跟我們小朋友一起來保護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事先一直在做的眼保健操。這次讓我們的孩子帶動我們的家長來完成我們整節課的要點:保護眼睛。

  其實《我的眼睛》整個活動透過幼兒的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由淺入深地展開,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望,使幼兒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提高了科學認知能力。

  在活動指導過程中,我注重"三個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適時提供幫助),最小的干預(教師不干預代替,突出幼兒為主體),最多的鼓勵(肯定、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讓幼兒在體驗、討論、遊戲、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自己,較好地達成本次活動的目標。

  這樣的公開課讓我們學習了很多,讓我們得到了姐妹們對自己這節課的更多意見。大家的意見就是讓我們提升的更多。謝謝蓓苗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曆》,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曆,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於是我用講一個關於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透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於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裡,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透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乘坐火車去參觀”日曆展,由於孩子收集到的日曆只有4本,我把辦公室的日曆都用上了,可是由於日曆的種類不同,有兩組孩子使用的是檯曆,在找生日、節日時遇到了困難,此環節由於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複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

  值得在今後的活動中借鑑;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收集材料方面我們有時也確實遇到兩難的境地,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們大班進入第一個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於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並藉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簡訊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後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

  《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後的小故事。並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後的小故事,第三部分讓孩子在給自己取一個大自然的名字。在活動中第一和第三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節,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麼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後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麼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氣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4

  幼兒常常見到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卻又不知道其中的“奧秘”。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透過演示、觀察、實驗等方法,引導幼兒對物體下落想象產生興趣,並對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認識。

  本次活動我是以透過實驗讓幼兒瞭解物體的墜落現象,在第一環節中我出示自制的“軲轆軲轆”教具時,孩子們很感興趣。他們看到老師手上的物體落到地上,紛紛討論“老師一鬆手東西就會落到地上”“老師要把他們撿起來”……看到孩子們有了興趣,我及時告訴他們物體下落的必然性,認識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時在活動中我說到地球把所有的東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問“那為什麼飛機和小鳥都能在天上飛呢”,當知道它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離開地面時,孩子們又對熱氣球產生了興趣,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熱氣球,“熱氣球是靠壓力飛起來的嗎”“熱氣球裡邊的火滅了它就會落下來”“熱氣球沒有被吸住”……看著孩子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我便趕緊應孩子們的興趣簡要地說了說熱氣球,並讓他們課後在討論。

  在最後一個環節“美麗下落路”實驗中,我先演示給幼兒看一遍。當看到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於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認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樣下落的,仔細體驗操作的樂趣,同時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到了物體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動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由於我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桌面與地面一團糟,應事先考慮周全。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於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應有待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5

  大班心理健康活動《快樂和不快樂》,活動一開始是老師帶領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師生同樂遊戲,使幼兒充分感受快樂。透過談話引發幼兒的共鳴,使幼兒理解“快樂使人精神健康,不快樂會影響人的健康,所以我們要時常保持快樂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環節中,大部分幼兒對“快樂”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發了孩子與快樂做朋友的願望。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透過玩“快樂大轉盤”的遊戲,來尋找快樂的秘訣,透過象太陽的光芒一樣展示出來。在此環節中,一開始我是想直接就採用這個遊戲的,但是由於被孩子這樣那樣的一說一帶,就跟著孩子跑了,“快樂大轉盤”也沒有被很好的利用起來。遊戲後半部分,本想採用留白的形式讓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的,但是還是忘了,此環節也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大抽獎”,目的是讓幼兒體驗生活中會遇到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透過對獲獎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的採訪,引導獲獎的小朋友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兒體會到原來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環節中,我由於對借的班級還不是很瞭解,本來準備的五個“幸運之星”結果只產生了兩名,而且我發現我把糖果用塑膠袋裝好的糖果,孩子沒有開啟,只是把另一包分給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後一個環節是集體舞《和快樂在一起》。在歡快的氛圍中,讓孩子進一步體驗自己快樂和別人也快樂的意義,再次提升活動快樂的氣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自己在活動的準備中比較用心,從材料的準備、環節的設計,到兩次試教後,對活動的進一步調整。但在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關注例如:對所借班級的瞭解還不夠,材料的準備沒有和班級實際相結合,教師語言還不夠簡練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6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實現了自己的七個願望,而只有最後一片幫助別人的橙色花瓣才讓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個故事內容比較長,如果把握不好時間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學習的疲勞感。所以在活動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樣用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以分段的形式展開講述,孩子們在傾聽故事時很是投入,對故事中的細節掌握的也很好,在講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為講述重點,讓孩子體驗七色花的神奇,學會說故事中的語句,從而為接下來的想象講述做好鋪墊。所以活動下來孩子對於珍妮每一次飛出去是什麼顏色的花瓣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能完整的說出來,孩子們也都認為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是最開心,最有意義的,懂得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麼願望?活動氛圍十分活躍,孩子們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發現他們的願望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奕銘說想要很多的玩具,允喬說想讓自己的房間變的更漂亮,思佳說想要很多漂亮的花”……雖然在孩子們說的時候我有引導孩子們多與別人分享,想想有什麼願望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圍繞自己展開。

  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單薄。我想這與我對孩子的引導以及啟發還不夠突出有關,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了別人讓自己很開心時。我可以追加著問一問你有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情怎麼樣?我們可以怎麼去幫助別人。這樣在下面的環節中就不會出現都以自己為中心展開了!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7

  情境描述:

  透過讓“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來“高老鼠”“矮老鼠”兩位客人,它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是不是一樣的?為什麼?孩子們積極舉手發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時,說到“高老鼠”時,幼兒能主動的“掂著腳走”,說到“矮老鼠”馬上就蹲了下來,無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義

  評價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動形象和自然真實的描述,讓我們面對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視覺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現象,告訴了我們觀察要有意識的看、專注的看、變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開始部分我先採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出故事,以便為後面的情景遊戲做好鋪墊,這也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我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很感興趣的仔細傾聽著,而故事後的提問,幼兒也積極參與,大膽講述,他們對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間的打招呼尤其感興趣,“你好,屋頂”“你好,地板”“你好,大門”“你好,門檻”每當講到這裡都會哈哈大笑!透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更加讓幼兒懂得看到別人要主動打招呼,培養了幼兒的禮貌意識

  所思所悟:

  我在課前準備了許多的圖片,利用這些圖片更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注觀察的興趣很高。對於我提出的問題也能回答正確“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東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東西”瞭解了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後面的情景遊戲中,戴著老鼠頭飾的幼兒,親身體驗了“抬頭,低頭”能看見什麼?幼兒利用周身觀察事物時,積極性很高。最後環節時,不限制幼兒從不同角度講述故事,幼兒能說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們的思維一致很活躍,說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對某些詞語的講解比較簡單出淺,如“水窪”幼兒會說成“水灘”“水坑”,最好能讓他們親身實踐一下“水窪”是怎麼樣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會深入到教學內容中的每個詞語中的理解,達到詞語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釋。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8

  幼兒園大班數學《誰會滾動》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球體,二是圓柱體。

  據此,我安排了兩次活動分別對這兩部分內容進行了學習,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的非常活躍。

  現將第一部分的活動過程及活動效果做些簡要分析,在《認識球體》活動中,首先給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幣、光碟、小圓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後讓每個幼兒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讓他們知道球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的。

  再次讓每個幼兒用手中的球體分別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滾動,用硬幣、光碟或小圓卡也分別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滾動。

  通過幾次操作活動後,孩子們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滾動,而平面的圓則不能。

  這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了起來。

  但由於少數幼兒貪玩,不能按要求操作,我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著急,導致這些幼兒對於球體的特徵不夠明確。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瞭解,在數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後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9

  《遠離危險物品》是一節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目標是:

  1、透過觀察認識安全標記,教育幼兒遠離火、電或其他有毒的物體。

  2、進一步提高幼兒自我防範意識。這節課我共分五方面來進行教學,首先讓幼兒觀察、認識安全標記。瞭解它的特徵和意義。因為幼兒本身就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而且對這些標誌比較感興趣,所以課堂秩序還是很好的。

  在翻開活動用書時,幼兒都能積極的舉手告訴我書上圖片描述的是什麼,從這裡可以看出幼兒對於這些危險物品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意識;並對它們造成的後果也是比較瞭解的,大多數的幼兒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說出來了,但是對於他們的共同之處幼兒的回答就不太完整,雖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個較好的詞語來進行概括,從這裡我發現我班幼兒在語言發展方面,詞彙還是不夠豐富需要加強。

  幼兒對“為什麼這些東西是危險物品”,不太瞭解,有的幼兒說“本來就是這樣的”有的說“因為它會個給人和事物造成傷害”……因此,在我講了以後幼兒就有了一種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興,還不時和邊上的同伴那進行交流。課堂的氣氛一下字就活躍了起來。

  在第四個環節中主要讓幼兒自己分辨哪些東西是危險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兒都積極的舉手發言回答,總體來說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較豐富的,有些我也沒有馬上想到,但是幼兒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還對我說了很多發生在他們自己或者周圍人身上的一些有關於這些危險物品造成的傷害,從中不難看出現在的幼兒知識面還是比較廣的,他們都能對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評價,並進行分析,了危險物品對人的傷害

  最後一個環節,幼兒積極討論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確。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樣的談話方式,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當中有的幼兒說的不夠準確,或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其他幼兒還會進行指正,從這裡可以看出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對危險物品的認識和造成的嚴重性,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了!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0

  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是一個溫馨而風趣的故事,面對換牙,那顆要掉不掉的牙齒,小朋友會像主人公塔比莎一樣緊張,為了讓牙掉下來,小女孩嘗試了各種辦法:跳舞、讓烏龜拉、在蹦床上蹦,甚至用上了超黏的口香糖等,可牙齒就是不掉下來。當她非常沮喪,覺得牙齒小精靈肯定不會來了,可是,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她打了一個噴嚏牙掉了。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活動引入,有關拔牙方式,從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從而激發幼兒參與討論的興趣,在非常認真的參與討論。在活動中,我的一些提問能夠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怎麼樣才能讓牙齒快點掉下來?你是怎麼做的?”其實,孩子們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換牙的時候,牙齒鬆動,然後拔牙都有了自己的一些體驗,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能表現出較多的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個孩子說:“拿根線幫助,然後讓爸爸媽媽拉掉。”

  這樣的回答是孩子真實的經歷過。也有的孩子說:“可以讓她吃飯,我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掉的。”也有的孩子說:“可以到醫院裡面去,請牙醫用一個大鉗子拔掉,我爸爸就是幫我請了一個牙醫拔掉的。”孩子的回答永遠圍繞著他自己經歷的一切,在這一環節中,學習的氛圍非常的積極、熱烈。

  這次活動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關孩子理解詞語的方式。活動開始,我就提出“超級”“頑固”是什麼意思?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對於“超級”孩子們都能說出例項講出大概的意思,可是“頑固”一次他們從沒有接觸過。我嘗試把對這個詞的意思作為疑問帶入故事中,當故事欣賞到高潮部分時,教師相對引導,孩子們就能深有感觸的理解“頑固”一次的意思了。

  在語言活動中,不單純地是記住今天的故事,故事裡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等,一些語言的素養也是需要慢慢積累的。最後環節,我請孩子們分享一下自己

  的換牙經歷,讓孩子們知道換牙是必須經歷的事情,不需要害怕或者對它產生恐懼。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1

  曾經錯過了幾次聽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的機會,今天上午聆聽了王春霞老師的大班歌唱活動《五隻小青蛙》,感覺這是一首情境性較強的歌曲,王老師動情優美的演唱,有趣的動作,簡單的活動設計卻深深吸引了孩子。整個活動除了圖片幾乎沒有其它道具,顯得很輕鬆自然。

  歌曲的內容是這樣的:

  五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裡,還剩下四隻小青蛙;

  四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裡,還剩下三隻小青蛙;

  三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裡,還剩下二隻小青蛙;

  二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裡,還剩下一隻小青蛙;

  一隻小青蛙,站在池塘邊,捉蟲子做美餐,一隻小青蛙跳進池塘裡,青蛙都回家找媽媽。

  給活動的一點建議:《五隻小青蛙》共有五段幾乎一樣的歌詞,所以在範唱時可以捨棄幾段,就從兩隻青蛙唱起。五隻小青蛙富有童趣的圖片沒有演示,可以在演示中讓幼兒感受歌曲中表現的五隻小青蛙在池塘邊捉蟲子,一隻一隻跳進池塘裡的情景。歌曲的節奏中有兩處有趣的唸白,可以進行置前處理,在完整範唱時讓幼兒在唸白處進行互動。讓幼兒在完整感受歌曲時體驗合作曲的樂趣,避免歌曲長而造成的枯燥。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2

  在這個活動課上,我一開始出示了許多臉譜,使幼兒感到既新奇又趣味,對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簡單的介紹,為學習歌詞作了鋪墊,之後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資料朗誦給幼兒聽,並鼓勵大家一齊朗誦加深了對歌詞的熟悉。之後教師就播放唱段《戲說臉譜》,讓小朋友說說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的難點唱句進行了模仿練習,經過個別唱,小組唱,團體唱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掌握歌曲。再觀看教師地表演,到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到最終帶上臉譜面具邊唱邊表演。

  活動中雖然幼兒學習的進取性比較高,但對重點唱句的掌握和用適宜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用動作表現不一樣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夢想。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幼兒對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把握應利用簡單的圖譜來提示幼兒回憶歌詞,讓幼兒經過看節奏圖譜和聽教師的示範演唱學會演唱。

  活動中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能夠從網上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劇圖片,鼓勵幼兒自我探索模仿;在集中進行創編展示中,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每位幼兒展示自我的動作。這樣,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使難點在幼兒的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尊重幼兒,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3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能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趣味”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該活動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分東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數的分合關係;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了記錄方法並內化數的分合知識:在幫玩具找家人時運用已有經驗解決了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悅。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經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動中教師供給玩具讓幼兒操作,同時經過猜拳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猜拳結果的不確定性使活動過程充滿挑戰,幼兒躍躍欲試;猜拳過程需要兩人的磨合,能鍛鍊幼兒的交往本事與合作本事。

  幼兒僅有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中,才能逐漸體驗到數學的意義。幼兒僅有在不斷理解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信心,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幫玩具找家人”的遊戲任務是讓幼兒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當教師問及怎樣才能明白氣球中的秘密時.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經驗完成了任務,滿足感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玩具的活動遠沒有結束,教師能夠在節日裡供給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讓幼兒分類、數數,嘗試按必須的規律擺放玩具,統計不一樣特徵和種類的玩具,並進行各種趣味的遊戲。總之,教師應努力讓數學教育迴歸幼兒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核心,將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機整合在一齊,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相

  關經驗,並逐步提高思維本事,感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4

  體育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喜歡搶著去盪鞦韆,異常是女孩子們。每一次活動中,我都能夠看到爭搶鞦韆的孩子們,為此,孩子們和我一齊制定了一個規則,就是每人能夠蕩30下,30下後就要下來換人。可是這樣的規則卻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爭搶的問題,為了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我要求和孩子們一齊排隊盪鞦韆,孩子們歡樂地答應了。當我坐上去之後就有小朋友上來推我,排在我後面的一個小朋友就開始數數了。我腳一點就開始蕩了,哇,感覺真是不錯,怪不得孩子們愛違反規則做在上頭不肯下來。不對,不對,還有這數數的頻率也不對啊,咋這麼快呢,我好像只蕩了15下,這麼一下子就到26了,我只好趕緊下來。我也以往多次告訴孩子們不能使勁地推動鞦韆,可是孩子們總是聽不進去,經過自我和孩子們一齊玩耍之後,我發現孩子們愛推也是為了讓上頭的孩子能夠早一點下來。經過這樣的體驗,我也才真正找到原因,原先在教師看來十分合理的常規和紀律背後,還是存在了不少的問題,根源在於我們沒有低下身來,平等地和孩子們一齊活動,還是沒有從孩子們活動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活動中發生的矛盾。在體驗之後的活動中,我向孩子們提出了活動的挑戰,還向孩子們說出“自我盪鞦韆才歡樂,比比誰最棒”的口號。

  孩子們在我的引領和提升下逐步構成了良好的活動秩序,等待的孩子也會為盪鞦韆的孩子喊加油,這樣既鍛鍊了孩子們的活動本事,又建立了良好的活動秩序,消除了必須的安全隱患。

  反思:為什麼總是覺得此刻的孩子那麼調皮,不聽話,有時候,我總覺得孩子愛違反規則,還有明知故犯,屢教屢犯。在我將自我變成他們中的一員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參與他們的活動時,我才會有了以上作為班級管理者所不曾體會的感受。

  這也讓我在以後的班級管理中能站在孩子的視角去不斷調整自我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活動環節中所存在的問題的態度和方法。比如:午睡有很多孩子不睡,或者睡得很晚,以前我總是提醒並不斷要求孩子們快點睡,在和孩子們體驗之後,我發現,原先讓孩子們睡不著的原因除了一些孩子們喜歡玩之外,噪音,光亮,臭味,溫度,蚊蟲叮咬等很多因素也會讓孩子們睡不著,作為教師,我也應當儘可能的排除這些因素,而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們的不愛睡覺。

  讓我們理解和尊重孩子們,去滿足他們不斷更新的各種需要,和孩子們一齊歡樂成長吧!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5

  暑期安排了突如其來的培訓還讓我滿懷不滿,可是僅僅才三天的學習,我就已經確定,如果沒有來,我真的會後悔!

  昨日交流討論時,有教師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幼兒園上課的主體本應是幼兒,可是如今呈此刻我們面前的現實是,教師主導一切,教師控制著課堂的一切,為這個問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工作一年時已經發現了,每當有公共課時,不管是我自我上課,還是在聽別人的課,我都感覺講臺上的人似乎在自我表演,而幼兒,本應為課堂主體的幼兒,卻扮演著為教師充當綠葉的主角,於是有一天......

  那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團體行動。當我來到教室時,有的三五成群地在書櫃前看書,談論著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環境創設“花兒朵朵”前,尋找著自我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教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便,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簡便些。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團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教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團體進行。當然,班級裡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教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本事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教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教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團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當儘早改革。教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景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日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趣味創造了條件,並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期望我的反思能給同樣對這個困惑的教師帶來想法,也期望各位同行姐妹都能放開對孩子們的束縛,讓他們更自由,更歡樂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6

  在之前這個活動中就我請孩子照照鏡子,仔細觀察五官,並說說五官、頭髮等異常之處,再跟同伴比較在外貌上的不一樣,所以孩子在作畫之前還是能做到心裡有底的。在活動中我們先欣賞原大班孩子的大頭像,圍繞異常進行突破讓孩子欣賞,以此讓幼兒尋找靈感。

  然後,我和孩子一齊講講自我異常的地方。剛開始,孩子們講不出所以來,於是,教師慢慢引導:娃娃的眼睛很漂亮,大大的,睫毛長長的,我一下就記住了;戚潘璵的兩顆大門牙不見了:曹汀蘭的牙齒有蛀洞,分得有些開;在師幼共同描述中孩子找到了自我異常之處:或頭髮或嘴唇。孩子們這次的作品效果很不錯,幾乎每個孩子的畫面都很豐滿,每個人物都是大大地佔了畫面的主體部位,比他們之前的畫有了明顯的提高,人人都把自我異常的地方描繪得相當生動:曹汀蘭嘴裡缺失的兩顆門牙;婁寓斐的兩條長馬尾;戈俊傑胖胖的臉蛋;張鑫皺著眉、癟著嘴的神情一幅幅異常的我栩栩如生。

  在這個活動中,我覺得每個孩子的畫都有他們自我的特色,此刻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們如何畫,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畫。他們僅有敢畫了,才能愛畫,才能畫得好,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信心。當孩子們有了自信,也許你會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小畫家。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7

  最近讀了付小平博士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這本書是寫給家長的,我覺得作為家長也作為幼兒園老師,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說實話,帶這個班接近兩年了,每次下班回到家就感覺到很累,想躺會,不想跟兒子說話。總感覺我把話都留在班裡了,我的精力都用盡了。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想到的竟然都是孩子們一張張笑臉,一句句暖心的話“老師,你沒事吧?”,就連他們淘氣時的樣子也沒那麼讓人生氣了。真是,累並幸福著。

  工作15年來,感覺這批孩子是我遇到的最淘的一批:有不喝水不尿尿的,有早上進班就開始跑圈的,有抬手就打人的,有讓老師走開不理他的,還有生氣就打老師打小朋友的……總之,我們每天都是民事調解員,調解完孩子還得調解家長。能有什麼辦法呢?這是我最經常想的。我把他們每一個都當作我的孩子,把每一個家長都當作朋友。但是,眾口難調。伴隨著他們成長的腳步,我也在一天天努力著,收穫著,感悟著,成長著……

  讀完付小平博士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經常會想“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會怎樣?”於是對班裡的孩子們更多了一份關注、一份疼愛,總想把工作做得更精更細。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兒童都應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面對他們的各種調皮淘氣,我只有及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用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真誠的接納和寬容每一個孩子。其實,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孩子也會給老師本身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教師之所以不同於母親,是因為她不但要具備呵護孩子成長的那份母愛,更要肩負起教育和引導幼兒發展的那份責任。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很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多給他們一些關注,多傾注些耐心,多一些賞識,多等他們一分鐘,相信他們會慢慢跟上我們的節奏。

  工作中尊重個性差異,愛與管教相伴才是真愛。

  有的孩子反應敏捷而準確,有的孩子卻慢得出奇;有的孩子頭腦異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後;有的孩子文靜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卻怎麼也安靜不下來,在我嚴厲的目光下靜下那麼幾分鐘都那麼艱難,而且看上去手足無措渾身不自在。但是,只要家長把孩子交到我的手裡,我都會一視同仁,甚至在調皮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去耐心的教育他們,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對得起家長對我的信任。

  常規教育天天抓,自由與規則並行才是有真自由。

  每天的點名時間是我們的談心時間。我會從早上入門問好開始,到區角遊戲的規則到喝水如廁到午餐午睡到教育活動到下午來接,引導孩子們討論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及時肯定讚揚幼兒。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讚美。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幼兒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讚揚。每天午餐前或下午點心後我們會進行總結,對於表現好的會及時肯定讚揚,當然還有小獎品來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

  最後,及時與家長溝通,家園配合。

  我利用接送孩子時間與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瞭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瞭解家長在家應該怎麼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引導。當然,首先老師的態度要熱情誠懇,讓家長一看就願意與我們交談。只有我們付出了熱情,真心真誠對待家長,家長才會跟我們交心。另外真誠的希望家長們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總之,每天早上,看到那一張張笑臉,聽到那一句句“老師,看我的新衣服”“我買新鞋了”“老師,你昨天怎麼沒來”,我感覺累也值了,累也很幸福。我會一直努力,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努力給他們一個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8

  為創設一個自由的語言交流情境,讓幼兒將自己快樂完美的旅行經歷分享給小夥伴的同時發展語言表達潛力與思維潛力。使得幼兒在其他同伴的旅行經歷中,瞭解到祖國各個旅行景點的壯美,併產生對其的嚮往,我設計了一堂語言課:《娃娃遊中國》。

  為了使課的資料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由談話匯入,緊密聯絡幼兒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資訊,並適時進行提問,幫忙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潛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著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裡,和誰一齊去的,在那裡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問題。當我問道:你明白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麼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立刻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說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著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麼城市,只是說去了哪個遊樂園或動物園……,所以小朋友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遊樂園,或某某動物園,卻不明白具體是在什麼城市。我就應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拿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問題了。

  讓小朋友們在遊戲情境中體驗旅行的快樂。在進行延伸活動:開飛機遊戲時,小朋友把自己旅行時去過的地方說出來。因為剛上完課的關係,小朋友們明白了很多中國的城市,所以遊戲時興趣很高漲。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19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後才發現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小兔逃跑》這個故事並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之後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有小兔逃跑的課件,思考到一些裝置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資料。在活動的中間環節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樣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說“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僅有利於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瞭解師幼之情。在最後環節,建構式課程上是以遊戲為結尾的,但我思考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說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遊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後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較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裡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小兔子變成了什麼,也能嘗試著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用心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後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並沒有很著重的講述,願意是期望孩子在我的啟發下自己感受親情,但此刻大多獨生子女,他們並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於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於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說,對於這節課的目標基本上到達了,幼兒對於“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課也使我發現幼兒的仿編潛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瞭解也更深一步。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0

  沙包是孩子們熟悉並且經常玩的自制玩具。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沙包來貫穿在整個遊戲中,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身體各部位能夠得到鍛鍊。因此本活動理念是運用沙包遊戲,透過幼幼互動、師幼互動,貫穿遊戲情境,以鼓勵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使幼兒以愉悅地情緒投入到整個活動中,身體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本次活動目標首先是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等綜合潛力。其次是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在遊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我在設計活動時,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讓幼兒聽音樂自由進場,然後進行熱身運動,抖抖手,抖抖腳,在放鬆的音樂節奏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遊戲的樂趣,為後面的活動做好準備。第二部分也就是主要部分,孩子們好奇、愛探索,教學過程中為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首先我出示沙包,讓幼兒說說沙包有哪些玩法。再讓幼兒找一個空的地方自由探索沙包的多種玩法,在活動過程中,我不斷根據遊戲情景的發展和活動的程序,啟發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材料。根據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透過提醒、示範的方式,讓孩子們練習在遊戲中發展孩子們平衡、夾包跳、鑽爬的潛力。這樣既讓讓孩子們學到了新的玩沙包的方法,又為後面的比賽做了鋪墊。在比賽運沙包的遊戲中,我創設了搞笑的情境,讓幼兒先學小烏龜揹著沙包(鑽過山洞),頭頂沙包走過(小橋)。再學小兔雙腳夾沙包,再把沙包扔進倉庫(呼啦圈),幼兒表現的十分活躍,都很投入,幼兒很喜歡玩。第三部分是放鬆活動。總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讓幼兒自主進行的,使幼兒感到高興和快樂。

  但我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覺得還存在一些問題:

  1、在孩子們探索沙包的玩法時,沒有引導他們合作玩同一個沙包。

  2、在給孩子們分組進行比賽時,能夠讓幼兒自由進行組合,而不是教師進行分配,活動後應及時進行小結,讓孩子們明白活動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

  3、比賽優勝者要及時給與獎勵,這樣能夠增強孩子們的用心性,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1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生活中的數字》是一個科學活動。活動中首先我以身邊的特殊數字激發幼兒的興趣,“110”、“119”、“120”。這三組數字對於幼兒來講是熟悉的,也是必須瞭解的。以這幾組數字引題不但讓孩子們瞭解了數字的用途,更增進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調動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啟發幼兒尋找自身數字,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身體上找一找有沒有數字,孩子們一聽要從自己的身體上找數字,趕緊都低下頭仔細地找了起來。宇恆在自己的褲子上找到了一個“27”,可他並不是很瞭解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意思,我沒有直接的說出答案,而是請孩子們動動小腦筋,一起討論討論,最終大家一致覺得褲子上的數字是知道褲子大小的尺碼,有了它就算別人給自己買褲子就不怕買的大小不合適了。東東在自己的鞋底也發現了一個數字“29”,這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這一回我請孩子們按自己鞋子上的號碼進行了分組並一同來驗證鞋子上號碼的作用,得出的結果是讓孩子們明白數字越大鞋子也就越大。這一環節讓孩子們根據自身尋找身上的數字,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透過講述、討論、驗證使孩子們對於生活中不起眼的數字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最後一環節是發現生活中的數字,探索交流各種數字的含義。我出示帶有數字的實物,來啟發幼兒說出每種物體上數字的用處。這一環節是拓寬幼兒知識經驗的環節,(溫度計、食品包裝袋、餅乾盒等)讓孩子們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中瞭解了它們不同的用途,並學會運用這些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整個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於數字的興趣,更加使孩子懂得學會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們的興趣雖然濃厚但在過程中一些細節方面我做的不是很好,沒有關注全班幼兒以及在分組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秩序也比較的零亂,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思考,有時候往往想的很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並沒那麼簡單。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2

  本週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透過老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透過自己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內容。在以後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藉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於觀察物件。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並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對於能力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老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現在最後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內容的設定上也要充分考慮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知道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後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後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內容。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只有採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於圖片比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後直接把後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面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老師建議,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後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於故事原作,而應該以幼兒的想象為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為重要的是視覺,因為視覺能夠非常直接、非常明瞭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問題,我相信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一定能夠有所提高的。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3

  漢語拼音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它是學好語言文學的基礎和支柱,所以學前班拼音教學的開展成為培養幼兒學習拼音的重中之重,從小培養幼兒學習拼音的興趣,是大大提高幼兒學習拼音質量的有效途徑。根據資料顯示,5歲之前是學習拼音的最佳時期,這樣一來,如何對待和進行學前班拼音教學,又將成為幼兒教師一個新的思索。我認真參考資料,結合幼兒自身實際情況,希望能改變傳統的教拼音方式,讓幼兒不僅能學得輕鬆,還能很好的掌握拼音及拼音的應用,學好任何知識,興趣都是最關鍵的因素,拼音課如何開課,開課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幼兒對學習拼音興趣的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足了,那麼對學習拼音也打下了基礎。針對這些,我是這樣來進行學前班拼音教學的:

  一、為拼音編舞蹈

  新穎的教學方法替代傳統的方法,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要改革,以前學前班的拼音,在學習每一個字母時,只是用一句順口溜來引導幼兒來讀、來記;這樣的方法不免太單調,於是,我在這基礎上,開設了“為拼音編舞蹈”,還請孩子們為字母編一個動作,那麼學完聲母、韻母,就成了一個拼音舞蹈,孩子們很喜歡跳,無形之中,拼音也就學好了,除此之外,我還為孩子們編了一些兒歌,來解決學習時的困難,幼兒很快就區分開了,所以新穎的教學方法是學好拼音最好的途徑。

  二、拼音課變故事課

  學完了聲母、韻母,接下來就是拼讀音節的學習,這是學習漢語拼音中最難的,同樣,拼讀音節也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幼兒學習任何知識,不能死記硬記,關鍵是掌握方法,用方法去解決難題,也就是舉一反三,靈活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幼兒學習認讀音節時,不是讓幼兒拼一個記一個,而是讓幼兒學方法,也就是我編的“一看二讀三連拼”。意思是,一看聲韻母;二讀韻母帶聲調;三把聲韻母連起來拼。當我教幼兒掌握認讀方法後,幼兒用認讀方法去拼讀第一個音節成功時,好興奮,也很有信心。於是我大膽的把練習拼音課改成認讀故事課,孩子們自己用拼音方法來看故事書,這不僅靈活練習方法,還讓幼兒認識了好多字,所以,我覺得孩子們就需要這種“舉一反三,靈活學習方法的學習空間”。

  透過這些方式開展的拼音教學,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認為拼音教學是需要不斷改變、不斷更新的,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的,但是,不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一定要讓孩子活起來、動起來,那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4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的內容選擇、途徑手段、組織形式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徵。對於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可以為我們更好的從事幼兒園音樂活動提供有力的依據和保障。

  透過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和兒童在活動中應該是互相構建、共生互長的。兒童的知識經驗透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升日益精細化、豐富化、多維化、教師則透過對兒童反饋的敏銳的覺知和借鑑達到對兒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師幼雙方都能達到一個新質的生成、飛躍。

  幼兒園整合理念下音樂教學活動實踐反思: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絡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絡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裡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裡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說話”。透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有趣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說詞,幫助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可以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映象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著鏡子在自由交流著:“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放大鏡映象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內容。

  (二)讓幼兒用音樂“說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必須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說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說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說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5

  幼兒剛開始學拼音,我感覺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發展很快。在學習中,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腦中積累的詞彙不斷豐富,表達的慾望也隨之加強。特別是拼音教學,與語言教學密切相連,更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大班的孩子具有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好動是他們的共性,學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作為識字工具的漢語拼音,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學前班孩子來說是單調乏味的。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結合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圖、形、音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句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幼兒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拼音製作成不同形式的卡片,有蘋果、樹葉、花、小鳥、小魚等,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學中,我會運用輕鬆的語言對幼兒說“這些花都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認吧。”幼兒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教學後,這些卡片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很方便幼兒複習。

  二.多種形式教學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這一心理,在教學上巧妙地增設組詞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我每學完一個完整的音節後,請幼兒為這個音節組詞,幼兒舉手非常積極,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將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詞,電視廣告中聽到的詞,以及平時故事中積累的成語都用到了拼音教學中,學習起來也不感到枯燥。每學完幾個韻母后,就要展開復習,複習中,我開展多種遊戲形式來幫助他們記牢,如:《我和小鳥做朋友》、《摘蘋果》、《採花》、《捉小魚》等多種形式,幼兒學習起來很輕鬆。在學完聲母、韻母后,還讓幼兒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看看所學的複韻母可以和哪些聲母做朋友,又不能和哪些聲母做朋友,幼兒學習起來比較感興趣。另外,還可以採用奪紅旗比賽、拼音接龍比賽等形式進行拼音練習,激發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三、順口溜輔助記。

  在拼讀中,孩子們會遇到多種特殊的情況,如jqx與ü相拼時應去掉兩點,這時就可教幼兒背:"小魚小魚真有趣,見到jqx就掉淚",當學生們揹著這些琅琅上口的兒歌時,拼寫就不容易錯誤。在學習鼻韻母時,也可以透過念兒歌幫助幼兒區別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例如:“鼻韻母,不難學,前後鼻音分準確。前鼻韻母有五個,an、en、in、un、ün。後鼻韻母是四個,ang、eng、ing和ong”。在教學中,根據幼兒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節奏簡單明快的拼音兒歌,或者鼓勵孩子們自己創編歌謠,以此來加強記憶,鞏固拼音學習。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應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必勝的信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借鑑好的教學方法,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持久的發揮課堂,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6

  我班幼兒對過生日充滿了興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們就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就利用孩子這一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活動的目標是透過為小紅小朋友過生日,讓幼兒瞭解生日的意義,並透過該活動學習分享.我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一份神秘的禮物引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好奇,再變出一個精美的生日蛋糕,將幼兒的興趣完全調動起來,活動中,我用小紅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兒交流,以小紅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兒提出問題和要求,對於發言積極、表現較好的幼兒,我會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讚賞,並會讓小紅小朋友親小朋友一下做為獎勵,鼓勵幼兒繼續努力。當秩序稍亂時,我會用和小紅小朋友說悄悄話的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都很高。

  本次活動是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的,因此,活動時的秩序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偶爾幼兒也因為急於搶答問題而站起來,或在討論問題時聲音較大而略顯嘈雜,此時我會用輕聲和越越耳語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達到安靜的效果,所以,整個活動進行地較為順利。

  過生日是幼兒原本就十分喜歡的,再加上這次是幼兒第一次在幼兒園、也是第一次為其他小朋友過生日,所以,幼兒們對活動更加感興趣,都很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互送禮物並祝生日快樂時,大部分幼兒都能夠主動大膽的與他人進行交流。個別較內向的幼兒在教師與其他同伴的鼓勵下也能勇敢的走過去。透過此活動,幼兒懂得了生日的意義,認識到自己長大了,並學會了關心同伴,與同伴分享食物和遊戲的快樂。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整個活動體現了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的教育方式,當幼兒的語言表達遇到困難時,對幼兒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學習與人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7

  區域活動創設的是一個豐富多彩、多功能、多層次的遊戲活動,它具有自由選取的條件。並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貼合自身特點的環境,並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區角活動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給予幼兒自由的遊戲空間長自主的遊戲氛圍,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同時它具有靈活性,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區角遊戲是孩子們的最愛。

  每當孩子們進入遊戲區,很快就進入了主角。他們有的看書、有的下五子棋、有的開心的搭積木、玩插塑……他們常常將搭好的積木拿給我看,並開心地告訴我自己搭的是大炮、飛機、寶塔……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快樂地玩著,我也很開心。因為在這個環境中,孩子們能夠盡情地發揮,盡情地釋放盡情地構思他們的奇思妙想。所以,每當進行區域遊戲活動時,孩子們就會高呼“萬歲”,很快就融入其中,盡情地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因為在那裡,他們是區角的主人,伴隨他們的是愉悅、快樂、興奮和滿足。培養了他們自我發展的興趣,這也是我們最初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從多方面瞭解孩子,敏銳地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從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孩子。

  但是在區角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問題一:準備了許多材料,孩子們卻不理會,或操作馬虎。出現這種現象,其原因可能是活動本身缺乏趣味性、單調枯燥,操作活動難度大(或過於簡單)。我們嘗試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適時地調整活動材料,除了思考教育的需要外,幼兒興趣及發展的需要也能忽視,透過與幼兒共同商量,更新豐富材料,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區域活動的主人。當然,區域活動的材料還應具有層次性的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問題二:我們可能指導不當,或急於指導,讓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悄然流失,使區角活動喪失了應有的價值。要解決此類現象,首先我們應樹立幼兒是區角活動主體的觀念,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價值,更好地獲得發展。在區角活動中,活動的整個過程主要是一個幼兒自發生成、自由想象,用心創作長大膽表現的過程,要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給予用心的期望。

  透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研學習,我們明白所謂區角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也就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整體活動範圍分割成小區活動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取活動資料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應及時的分析反思,在觀察指導的基礎上,做好觀察記錄長進行理論、實際的分析。在這其中,能夠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教師自己,環創是否適宜,佈局是否合理;材料帶給上是否要做調整;遊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對幼兒的遊戲是否有推動作用。二是幼兒:孩子的興趣在哪裡,遊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是否已經具備幼兒在遊戲中的效、合作等到達怎樣的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忙......有了分析反思,才能體現指導的價值,幫忙我們不斷髮現區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自主遊戲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同時,我們還能夠進一步將主題與區角有機結合,互相滲透,使主題在區角中生成和發展,使區角在主題背景下豐富和深入,體現課程資料的整體性,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8

  本週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透過老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透過自己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資料。在以後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藉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於觀察物件。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並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對於潛力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老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

  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此刻最後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資料的設定上也要充分思考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資料。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明白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鍊幼兒的觀察潛力。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後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後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資料。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只有採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於圖片比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後直接把後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面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老師推薦,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後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

  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於故事原作,而就應以幼兒的想象為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為重要的是視覺,因為視覺能夠十分直接、十分明瞭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同的問題,我相信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必須能夠有所提高的。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29

  《不一樣的我》是大班主題“不一樣我”中的一節科學課。這節課讓幼兒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徵的異同,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觀察了各種人(男女、高矮、胖瘦、老少、膚色、頭髮等等)。然後我又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朋友有什麼細微的差異。第二環節中我發給每個幼兒一把鏡子,讓幼兒與同伴一齊照照有哪些不同之處,再讓幼兒作記錄。在做記錄之前,我首先講解了記錄表的記錄方法。之後,我讓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明顯特徵。再做群眾記錄。第三環節是遊戲“尋人啟示”。本節課的重點是瞭解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難點是能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並進行初步的統計。

  從幼兒用心的討論與回答來看,幼兒能夠感受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而從幼兒操作的狀況看,記錄與同伴的不同之處記錄的很少。除了我在黑板上範例的幾個不同之處外,幼兒貌似也很難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其他他們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因此,部分幼兒就對此次填表活動失去了興趣。分析原因,首先我覺得可能是平時讓幼兒自己作統計的機會太少,幼兒很少接觸到統計表,所以有的幼兒操作不是很熟練,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統計表也可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去,供幼兒操作。

  為了彌補在課堂上的不足,在課後我與幼兒又開展了“不一樣的我”觀察討論,讓幼兒真正得能夠體會到自己的特徵,從而進一步瞭解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0

  我設計的這個活動是針對大班孩子的蒙氏數學活動《複習十以內的加減法》,活動的設計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孩子們學習了十以內加減法之後這個活動是為了給孩子們一個複習的活動,重點是讓孩子們在遊戲中體驗十以內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細細品味每一個教學環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感想:

  1、創設故事情景,激發學習興趣。活動開始之前就讓每個孩子變成了一隻只小鴨子,鴨媽媽帶寶寶去獲得”參加羊村運動會的入場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在故事中輕鬆的複習所學知識,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

  2、本次活動設計新穎,主題目標明確,符合戶外課的要求。在以前的活動中孩子們是在教室課堂上的操作,主動探索為主,這個活動在設計時我以孩子闖關來貫穿整個活動,而且每個關卡都是為複習十以內加減法這個主題服務的,三個關卡層層遞進,並且讓孩子們在比賽中增強了榮譽感,達到了提高幼兒口頭運算能力的目標。

  3、教具準備充分,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神秘樹”的出現,它身上結滿了各種果實,讓孩子們更有興趣去闖過這關,獲得成功。

  當然,本屆課也存在一些需要我思考的問題:

  1、我雖然採用了分組比賽的形式,但是因為兩隊名字是幼兒自己取的(獅子隊和狐狸隊),就導致了角色混亂的問題(他們已經是小鴨子了),其實我本著尊重幼兒選擇的權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於我缺乏細心的考慮,所以才出現了上述問題。如果我事先就把他們分好隊、取好隊名,可能會更好。

  2、在第二關中出現的神秘數由於果子都是貼在樹上的,兩隊在比賽中不容易分清那些是屬於自己隊的,所以導致了孩子在慌亂中出現了算重和漏算的情況。如果採用摘果實放在自己的筐裡的方法可能會更好。

  3、結尾有些倉促,不夠簡練。當我看見別的班級在吃水果的時候,我以為我超時了,所以結束的不夠自然流暢。

  透過這次公開課活動,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每堂課都上得更精彩!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1

  遊戲是大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而音樂遊戲是音樂教育中最易為大班幼兒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是培養大班幼兒樂感和美感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融音樂與遊戲為一體的藝術教育形式。所以,我覺得要提高大班幼兒音樂教學的效果,培養大班幼兒對音樂美的感受力、表現力,最關鍵的就是要從提高大班幼兒興趣入手,我們應注意將活動結果轉化為注重活動形式的藝術化、多樣化;從機械模仿轉變為創造性探索。

  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本次活動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故事情節的引領讓活動賦予趣味性

  興趣是孩子活動的出發點,沒有興趣也就沒有所謂的活動價值了。《指南》中也提到了,要讓幼兒積極參與藝術活動,讓幼兒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所以,教師要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真正的對活動感興趣。所以,在活動開始時,我以故事的情節貫穿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樹林裡面玩,聽聽看,除了你們,還有哪些小動物呢?”在這樣的情境中讓幼兒有興趣的學習歌曲、創編動作等。讓幼兒對活動的內容產生興趣,願意參與活動,願意大膽表現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為活動的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提高幼兒遊戲的積極性

  進入大班,孩子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對規則意識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指南》中提到,我們老師為孩子們創造遊戲的機會和條件,支援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所以,我利用歌曲最後一句“要是大熊走過來,大家可別亂跑”,讓孩子們展開想象“你會怎麼做”,孩子們的想象力很多,有的說“裝死”,有的說“不要動,憋住呼吸”,還有的說“趕快逃走”??從扮演角色的角度,這就能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大大的提高孩子們遊戲的積極性,並且,在這樣的形式中,孩子們也瞭解了遊戲的規則,比教師直接的告訴遊戲規則有效的多。

  (三)活動時間的把握需要更加準確些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不足的就是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本次活動超過了所規定的時間。在活動的第一環節中,因為是要讓孩子們都會唱這首歌曲,學會這首歌曲後,再進行的第二個環節。雖然歌曲旋律還算簡單,但是,孩子們在記清歌詞時有些困難,所以,我請孩子們自己說一說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我再重複的教,因此,這一環節用的時間有點多。我想如果我在第一環節可以再省點時間的話,這樣,剩餘的時間就足夠了。時間的把握上是我所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2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節。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後,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麼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節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後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並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節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鬆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塗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範,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塗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塗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3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佈實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開。改革能否順利實施,其中幼兒園教師是關鍵。要想取得教改成功,就要求一線教師由原來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化,這也是時代對教師發出的呼喚。這一轉化過程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其實教師從非專業人員成為專業人員渠道很多,同行之間的交流切磋以及接受專家的指導,對幼教工作持續不斷的實驗和批判性的反思等。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對教師來講這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前些時候,我園組織教師開展了一次全園性的幼兒園教學觀摩幼兒園活動,我們中班組的教師都能認真準備,積極參與,經過三輪的評選,終於決定由中班組的老師擔任片裡的教研幼兒園活動。透過本次教研幼兒園活動的開展,我想:教師如何參與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才能使自己獲得到更好的發展呢?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要明確幼兒園教研幼兒園活動的目的

  教師參與幼兒園的幼兒園教學研究幼兒園活動,首先要明確,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不是讓教師去研究理論,而是倡導教師以自身的教育實踐為研究的核心內容,以案例開發為主要研究方式,教師透過對自身教育實踐的研究,開發出一個個適合本園特點和幼教資源優勢的高質量的幼兒園教學案例,並提升為符合《綱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斷實現具體教育幼兒園活動和行為與《綱要》的對接,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幼兒園活動設計能力和教育實踐的駕御能力。

  二、做好參與前的準備

  幼兒園教師要透過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這一途徑來實現自己的專業化成長,就必須認真對待和參與園裡的教研幼兒園活動。做到參與幼兒園活動前有充分的準備。

  1、首先要確定要研究的主題。有明確地幼兒園活動計劃。參與教研幼兒園活動之前要對幼兒園活動內容有所瞭解,對這一切都要作到心中有數。

  2、尋求理論支援。對教育幼兒園活動的設計、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要先學會尋求理論支援。學習相關理論後,要嘗試分析問題,並在實踐中進行幼兒園活動設計、實驗,如果實驗效果理想,就要及時總結成功的經驗;如果實驗不成功,也要找出問題所在,捋一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及時地把問題記錄下來,再去尋找理論,再實踐。在這反反覆覆地學習、實踐過程中,要及時捕捉髮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有價值的行為,多寫觀察記錄,多思考,或許問題就能解決。自己的研究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也會得以鍛鍊和提高。

  三、積極參與教研幼兒園活動

  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是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個人的困惑,教師們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每個人的發言,看似在幫助他人,其實也是對自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一次提高。在教研幼兒園活動中,不同思想觀點的相互碰撞,常常會產生新的思想火花,有時還會迸發出奇妙的靈感。這對教師開拓思路、轉變觀念很有幫助。所以教師一定要抓住這樣的機會,積極、有效地參與其中。

  1、仔細聆聽。首先聽清、聽懂主持人的開場白,這裡面往往包含著很多重要的資訊。再聽教師們的發言。聽聽大家的理解、認識,與自己有何不同,說不定哪位老師的某句話,就能點開自己的“疑點”,使自己產生“頓悟”。同時還要思考誰的觀點更科學,更能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並問個為什麼,要弄清這樣做的理由、依據是什麼。這樣自己在以後的教育實踐中才能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2、適時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幼兒園活動之中大家的談話還沒有解開自己的疑惑,就要適時地提出自己的問題,並積極參與討論。其實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我們也經常看到教師們在觀摩、分析、研討甚至在閒聊中獲得一個又一個金點子,得到一個又一個啟示。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就是給教師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引導教師們有目的有計劃地與同行商討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教研幼兒園活動研討會上,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主動與老師們交談,向大家請教,同事之間面對面地討論辨析,你一言我一語使問題越辯越明。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談出來,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對自己也是一次很大鼓舞,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有價值的內隱思想外化和明朗。這樣參與研究的每個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透過真誠地對話與交流,集體的互動,每個人都能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問題。再說個人智慧相對於集體智慧而言終究是狹隘的。因此,任何一位幼兒教師無論自己多麼勤奮,倘若缺乏與同事的交流切磋,缺乏專家的指導,都不可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有效發展。

  3、積極投身教育實踐。作為幼兒園教研幼兒園活動的教育幼兒園活動設計、實踐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樣的教育幼兒園活動設計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結果,執教的教師一般也是比較有實踐能力的。教師們要注意看的是:執教教師是怎樣擺脫舊的教育模式的影響,把大家研究的新成果與孩子們的興趣和實際經驗結合在一起,來促進孩子們的發展。而且特別要注意觀察幼兒園活動過幼兒園教師如何參與幼兒園的教研幼兒園活動中孩子們的反應,看看這種設計哪些地方有利於促進孩子的發展,還有哪些地方有待調整和改進。在此基礎上自己不妨也設計一個幼兒園活動,並付諸實踐。從自己的實踐中再反思、再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們發展需要的教育方案,也只有這樣自己的教育幼兒園教學的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四、幼兒園活動後的反思實踐

  教師們透過參與幼兒園教研幼兒園活動,更深入地理解了《綱要》的精神、提高了各種能力。觀摩、交流、研討等幼兒園活動傳播了新的教育思想,宣傳了新的教育觀念,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向教育行為的轉化。但真正要把在教研幼兒園活動中的新觀念、新認識,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觀念,變成自己的實際的教育幼兒園教學能力,還要靠教師及時地總結。只有適時總結反思、提煉、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使自己從一個平臺躍上另一個更高的平臺。獲得了新觀念、新認識以後,還要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持續不斷的實驗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實踐的合理化、最最佳化。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根據幼兒教育的發展,根據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不斷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幼兒獲益、教育質量提升的同時,自己獲得切實有效的發展。另外,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總結能力設計教育幼兒園活動的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均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在這樣的教研幼兒園活動中,還有專家或骨幹教師的引領,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在研究過程中比較容易地達到研究目的,還能使教師產生一種愉悅的感受。

  教師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專業成長的空間是無限的,成熟是相對的,成長則是絕對的。這需要教師們在長期的教育幼兒園教學實踐中不懈地學習,艱苦的實踐,才能不斷完善,儘快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4

  大班幼兒的求知慾很強,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還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此次活動《調皮的七彩光》是主題《七彩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這個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寶寶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秘,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教具是否有利於語言活動的展開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活動過程中為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在孩子觀看圖片時,大陽公公、光線寶寶生動有趣的擬人化卡通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使幼兒能清晰的觀察到光線寶寶的七種顏色,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的口語表達做充分的準備,孩子們積極地參加活動,看圖片聽故事,逐步解決活動中的實際問題。提問準備的很充分,活動中每一次的提問都有明確的目的,在第一次聽故事時要求幼兒帶著問題"七彩光寶寶會來到哪裡,那裡會有什麼變化。"幼兒目的明確,但在幼兒回答後,我沒能及時地進行調整,幼兒繼續帶著問題聽第二遍故事,聽一聽裡面形容顏色的好聽的詞語,這樣不僅能使在第一遍中已經聽到那些詞語的幼兒進一步感受在幼兒回答出光線寶寶來到地上使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有了好看的顏色時,我若能及時追問延伸,讓幼兒關注大自然中的多種色彩,並運用好聽的形容詞來說一說,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也避免了老師枯燥地說教。在幼兒說到各種動詞時也要及時給於肯定和鼓勵,進行語言的隨機教育,使幼兒更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有趣和體驗用詞的美。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35

  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可能也會有難度,而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可能更難。但它既然出現在了幼兒園中班的教材裡,就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還是能夠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決定選擇《我的鄰居朋友》這一課,為了上好這一課讓幼兒能夠學會這一知識,我做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活動一結束就發現許多的問題。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特對此次活動作以反思:

  一、藉助故事,激發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故事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輕鬆地在故事情節中自然將問題解決,為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

  二、調整教學順序,分解知識難點

  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中對學習相鄰數的安排是先認識比本數多1的數,再認識比"本數"少1的數,最後總結出比本數多1或少1的數是它的相鄰數。我覺得這種教學不利於幼兒掌握相鄰數這一知識,本課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後再認識相鄰屬於本數的關係,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

  三、遊戲化的教學過程,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掌握

  雖然因個體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脫口而出某一數字的相鄰數,但一定會用一節課中的學習方法,然後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課下來我收穫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於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範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