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廣州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我們都知道廣州是我國一個文化文化聖地之一。人稱“羊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廣州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送節習俗

  廣州人對端午節很重視,舊俗在農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節之舉。年輕“新抱”(媳婦)們,用“全盒”六個或四個,盛以粽子、豬肉、生雞、雞蛋、水果、酒等回孃家向長輩賀節;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俗稱“新抱手藝”。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

  辟邪習俗

  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正午時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燒艾草薰屋角,稱“驅蚊蟲邪魔”。用雄黃酒調硃砂,在孩子的額上、胸口、手心上點一紅點,以示避邪。

  賽龍舟習俗

  廣州人過端午最大的活動專案。賽龍舟,廣州人稱“扒龍船”,過去多為郊區農民為之。20世紀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便將去年端午節後沉入湧底的龍船起出,俗諺謂“四月八,龍船隨海滑”。30年代以後,逐漸改為五月初一才起出龍船。俗語順口溜:“初一龍船起,初二龍船忍,初三初四遊各地,初五龍船比,初七初八黃竹岐,初九初十龍船打崩鼻。”初五是賽龍船的高潮,得勝者可獲賞全只燒豬與賞銀元。初八郊區各鄉龍船多集中到市郊黃竹岐進行表演比賽,因那時黃竹岐地方有一座龍母廟,初八為龍母誕。

  午時符習俗

  舊時的端午中午,家家貼“午時符”,一般請道士用黃紙書寫,作為驅魔辟邪的一種鎮符手段,符章多為漢字形體的變異。然後用水果、粽子拜神,燒艾草以薰蚊,撒雄黃酒以殺蟲,另外,還用雄黃酒調硃砂、塗在小孩的額頭、胸口和手心上,謂可辟邪。

  新抱手藝

  廣州舊俗,一般在端午節前開始,初一祭祖,初二便有送禮之舉,禮物包括粽子、酒肉、香包等。已婚婦女要用“全盒”盛上粽子、生果、豬肉、酒等,送回孃家。清末民初時,私塾學生亦依例送上述禮物給先生。這些風俗,1949年後城市中已不多見,鄉村中仍有。節日期間,姑娘、兒童身上多佩帶五色絲線繡織的香包,一般由新嫁娘製作送給親友,俗稱“新抱手藝”。香包內裝香粉、硃砂、雄黃等物,意在“辟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