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經驗(精選22篇)

家庭教育經驗(精選22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父母如何引導好孩子等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經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經驗 篇1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終身受益。但習慣地培養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長期的。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我常給孩子說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如同打仗一樣,不打無準備之戰。同時,家長堅持每天檢查作業,是對孩子學習地催促。引導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遇有難題時,一般不會立即告訴她,而是讓她一遍又一遍的讀題、審題,好多次,當她讀到三遍或四遍,她會恍然大悟,明白如何去做了,此時她心裡也樂滋滋的。

  2.在家庭中努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孩子總是受環境影響的。我們都是從孩子時代走過來的,也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過多的說教,都不如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效果要好,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必須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帶動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探討知識,對於孩子不會的題,一起學習,然後共同分析,找出解題方法;空閒時間與孩子一起讀讀書,教孩子努力養成讀書的習慣,多動筆,多思考,多與孩子交流讀書的心得,讓孩子在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3.學習中多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教孩子學會挑戰自我。在孩子做完作業,離睡覺還有一段時間,就會挑選一兩道有難度的題,與孩子一起探討或比賽,比一比誰先做出來,這個時候,她會開動大腦,投入到解題中,每當她做出答案,就會得到一個小小的表揚,接下來與孩子一起分析,先讓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的,再講一講爸爸是怎麼思考的,希望她能從中找出方法的差異,不斷開拓新思維。

  4.多鼓勵,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少打擊,哪怕是一次糟糕的結果。根據孩子的情況定下目標,加以引導,給與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知道,我一定行。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或有一點進步時,告訴她:孩子,你真棒!時常給孩子正面的鼓勵,孩子會在我們的鼓勵中前進。在她考的成績不好時,做題粗心馬虎時,幫她分析一下原因,提醒她應該怎樣去做,她會虛心接受的。

  對於孩子的教育,老師、孩子與家長三方共同努力,彼此扶持,教育孩子,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好的,我也說不好,但是孩子的教育有共性的一面,也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因人而異,在教育的過程中既要順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誘,努力找到各自的最佳切入點。

  家庭教育經驗 篇2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的方法卻不怎麼明白,有時候教育孩子,就是很盲目的教育,往往讓孩子不高興,自己也不開心,從上參加了家長訓練營以後,我開始學會了怎樣用愛教育孩子,並且和孩子相處的很開心。我就談談董進宇的心得體會吧。

  兒子自小靦腆,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很少說話,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任何引誘、教唆,他從不配合,更不用說主動跟別人打招呼了,他的交往能力極差,這與我平時對他的嚴厲要求是分不開的。記得剛上幼兒園時,他只是呆呆坐著不肯同小朋友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打鬧,他只是笑,兒子的表現讓我很傷腦筋。剛開始的時候,我心裡想著,這孩子該怎麼科班呢?家庭教育又該如何進行?

  為了更好地對兒子進行家庭教育,我請教了博瑞智教育專家董進宇老師。董老師告訴我,用心愛孩子,用愛進行家庭教育。孩子最喜歡畫畫,於是我決定利用他的這一愛好,試著改變他的性格,讓他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的生活,快樂的成長。

  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剛開始,他畫得看不出什麼,但我沒有嫌棄他,總是給他的畫起上一個好聽的名字,鼓勵他為畫面添上更多的內容。於是,兒子畫出了像亂草一樣的鳥窩,像雨點一樣的小蝌蚪,像傘一樣的大樹……兒子在家裡亂塗亂畫,我從不制止,怕挫傷他的積極性。我家的牆壁上、桌面上、床上、櫃子上到處都有兒子的作品。就這樣,兒子的繪畫水平在逐步提高,他的畫面內容豐富,塗色均勻,線條流暢,兒子每次作畫,我都做好孩子的指導者和欣賞者,讓兒子講一講畫面的內容,鼓勵孩子想象還可以添畫上更多的內容,指導孩子塗色。這樣不僅鍛鍊了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鍛鍊孩子的思維,增強了自信。這讓我感覺到,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用心愛孩子會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為了讓兒子更加自信,我特地在家裡為兒子設立了一個專欄,上面貼有兒子從小畫的每一幅畫,記錄著兒子每一天的進步,正是由於我的耐心,我的愛,讓兒子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他充滿了自信。我也更加堅信,我的家庭教育一定會更加成功。

  孩子的老師告訴我,現在孩子變得健康快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以上是我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中得到的心得體會。我相信,更多的家長和我一樣有更多的感觸,更多的心得體會。

  作為家長,我徹底醒悟:對待孩子,不要過於嚴厲,該放手時就放手,用愛教育孩子,讓愛永駐!孩子總歸是孩子,把快樂和幸福還給他們,讓他們在歡樂的海洋裡自由的飛翔。

  作為家長,我得到的體會是:讓愛永駐,教育孩子,用愛進行家庭教育,讓孩子在快樂的海洋裡暢遊!

  家庭教育經驗 篇3

  從某種角度來講,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良好品德和習慣的養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將自己認為有利的家庭教育的點滴經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1、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可能永遠都是最棒。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只是幫助他分析一下原因,尋找一些他所存在的問題,以免再次犯錯。好的時候就給予他一些適當的表揚,做一些分析,找出差距,以使他樹立更好更高的目標。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在完成作業中,碰到難題我們就給他一些適當的提醒(當然必須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作業我們會要求他認真地檢查,然後我們再檢查。

  3、建議不要在家裡組織打牌活動和進行聚會,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和孩子談談心,溝通一下感情。

  4、在孩子面前說話要算數,該獎就獎,該罰就罰,該玩就陪他玩。

  5、在現實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只顧自己而不顧孩子的尊嚴。讓孩子知道,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先尊重別人,讓他們遇事冷靜,禮先讓人。

  6、取信於孩子,主動與孩子交談,與孩子交朋友,時刻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和思想動態。取消和孩子的輩分差別,該平等時就平等。

  7、遇事不做旁觀者,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就介入,但不作任何結論,不指揮孩子怎樣做,而是和孩子一起討論,儘量讓孩子獨立解決困難。

  8、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糾正過程中態度要明確,應當愛嚴結合,實事求是,該對就對,該錯就錯,絕不含糊其辭。

  9、學生經常看電視佔比例較大,因此要指導孩子有選擇地看電視節目,如:新聞報道、動物世界、智力搶答等,讓孩子從看電視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0、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做自己的好幫手。作為初中的學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多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11、品質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讓他年幼的心靈明白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12、小孩子是喜歡錶揚的。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經常對孩子施以恰如其分的激勵,調動孩子勞動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

  13、玩是孩子的天性,好玩並不是壞事。在玩中可以得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但要掌握一定的度。鼓勵他到戶外同同學們一起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一來可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二來可以和他人多接觸交流,提高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經驗 篇4

  首先,抓住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陳紫萱現在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倒好一杯牛奶,拎著書包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根據作業任務,一項項自主完成,有些需要默寫的也是自己先讀並用PAD錄音下來,然後自己默寫,不會的會自己翻翻字典或查查書;錯題,特別是數學,會根據題目型別,錯誤的方式進行挑選,將典型的或者有意思的題目進行摘抄,用於與小夥伴的討論或後期複習,所有的作業或者學習任務都能自己獨立完成;

  週末的時候基本也都在8點左右自己起床,洗刷吃完後,就坐到書桌前,要麼繼續完成作業,要麼看學習類的書,一直到中午;下午如果不出門,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或者抱著一些小說、動漫之類的閒書看,到晚飯後看會電視、打會遊戲,直到9點多睡覺;

  這些習慣的養成以及作息時間的自主安排,我們做了不少的嘗試來培養,從開始的威逼到後來的利誘,抓住孩子的愛好需求,與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一起進行打包,是潛移默化,長期堅持的結果;另外,目前還會透過一些獎勵,來要求孩子主動的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學習高年級的數學,簡單的物理等等,讓孩子自學,鍛鍊自學的能力,當然孩子爸爸會在一旁進行一定的指導;至於什麼獎勵,根據孩子的需求,比如我們家看動漫,甚至一包泡麵都一定效果;

  其次:開闊孩子的眼界,增長閱歷和見解

  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寬闊的眼界,現代社會由於網路的存在,減少了外出活動,所以多帶孩子外出遊玩接觸新事物很是關鍵。從一年級開始,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帶著孩子自駕出遊1個月左右,隨走隨停,可以說這幾年下來,國內大部分的省份都已經帶著孩子踏足過;每次出去前,都會讓孩子自己列好計劃和任務,比如寫幾篇日記,看完多少書,完成後逐項打鉤,進行檢查等等;

  最後:對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培養

  每天都要儘可能抽出時間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說實話,孩子一天天長大,這種交流的機會不多了;比如,每天睡覺前,孩子爸爸只要在家,都會和孩子聊10幾分鐘的天,什麼都聊,聊天文地理、聊生活點滴、甚至聊穿著打扮;然後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在車裡,我也會和孩子聊愛好。

  在交流中對失敗進行充分的鼓勵、對成功進行認真的誇獎、對醜陋的事物進行批判,對美好的東西進行讚美,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從而培養孩子自我價值感和社會認知感。

  家庭教育經驗 篇5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做到,這樣對孩子的要求才具有說服力,比如在孩子學習時,我們雖然不可能像他那樣去做家庭作業,但在一旁靜靜看書的情景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為孩子營造充滿關愛的家庭氛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營造一種快樂、溫馨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必要,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尊老愛幼是家庭和諧生活的法寶,每天的生活有滋有味,其樂融融。孩子在這種如沐春風的環境中快樂的成長,造就孩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經常帶孩子散步、鍛鍊,時間充裕時帶他去旅遊,開闊視野。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慾,從而更加熱愛學習。

  三、教育孩子,家庭成員思想要統一;現在的生活模式中,教育孩子都是父母“衝鋒陷陣”,爺爺奶奶一味的縱容、溺愛。這種做法只能讓孩子對父母的教育產生牴觸情緒,過分的溺愛會使孩子養成我行我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大家都要站在共同的角度,多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明辨是非,接受正確的教育。》》寶寶為何會越來越不聽話,看這裡

  四、關注孩子成績,獎罰有技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獎勵和懲罰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獎勵孩子不一定非得要物質獎勵,物質獎勵把握不好,會讓孩子把學習當成向家長索要禮物的手段,獎勵要多樣化,給孩子一個深情地擁抱、送一張寫滿祝福的卡片、讓孩子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都是十分可取的方式。成績不好時,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理解、關愛,而不是批評和責罵。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並欣然接受簡單懲罰。

  五、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粗心是大多數孩子的共性,也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平時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缺少自己動手的習慣,不太注重細節,養成了粗心的毛病。對孩子放手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從小事入手、從細節抓起,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慢慢改變粗心、馬虎的缺點。

  六、多讀書,拓寬知識面,讓孩子全面發展;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閒暇之餘,讓孩子多讀些有益於身心發展的書籍,如名人傳記、百科全書、歷史名著等。一則故事能夠淨化心靈,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夠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讓孩子與書為友,享受讀書的樂趣。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願望,把孩子培養成為優秀人才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堅信在孩子尋求知識的道路上,有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會讓孩子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家庭教育經驗 篇6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裡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少年,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著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家庭教育經驗 篇7

  把善良注入孩子的靈魂,讓體育鍛煉成為一生的習慣——我們的家長好故事

  我們夫婦二人生這個小孩的時候,已經雙雙30歲了,誇張一點,用我們農村的話說叫老來得子。而且在之前結婚以後,媳婦習慣性流產,搞得人焦頭爛額。所以對孩子難免有一些溺愛,加上小孩本身智力一般,所以他學習勉強佔箇中等,還有一些好吃懶做的壞毛病。作為他的父母,我們本身都是負責和稱職的老師,但絕對不是優秀的家長。如果非要總結一點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心得的話,我們覺得就是題目裡的兩點勉強做得可以,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做善良的人,從小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

  我們夫婦二人都出生於西部農村,依靠父母的支援和自己的努力,成為農村中小學老師,有兩套房,一輛國產車,過上了較為穩定的生活。不敢說品德有多麼高尚,但完全可以稱得上善良,我們從小孩咿呀學語時就刻意培養他人性中的善。在上幼兒園之前,每次遇到乞討的人,他媽媽都會拿出一些零錢,讓孩子交到他們手裡,並且簡單講給他要幫助別人的道理。上幼兒園的時候,奶奶接送他,我們告訴他要自己走路,自己背書包。奶奶總是溺愛孫子,有時候天陰下雨就把他背在肩上,老遠看見我們,孩子就絕對要下來自己走。我們回家還是要批評他,告訴他奶奶老了,他要照顧奶奶,路上還要提醒奶奶走人行道,注意安全。

  獨生子女大多數都比較自私,我們的孩子小時候也一樣。家裡來了朋友或者親戚的孩子,不讓動他的玩具,儘管這個玩具他已經不感興趣了。不讓吃他的零食。我們就講給他分享的道理。有時候也把他帶到別人家裡,其他小孩如果大方一些,就讓他說一說分享的快樂。其他小孩如果像他一樣小氣,就讓他講一講不被分享的失望和沮喪。慢慢的,小孩比以前大方了,很多時候,會把自己的零食給好朋友一份。

  我本身比較喜歡體育鍛煉,常年堅持跑步和打籃球,另外也喜歡游泳和足球。從學會走路以後,只要天氣不是特別惡劣,晚飯後我們都去散步。還記得他兩歲時候的冬天,穿著開襠褲自己在雪地裡走。我們給他買了幼兒三輪車,出去散步,不論多遠,不論春夏秋冬,孩子都是騎車或步行。後來大一點以後,又買了第二輛、第三輛腳踏車,因為騎車,孩子的腿明顯比同齡人粗壯而有力。從20xx年上小學起,很多週末,孩子都和我一起參加晨練,冬天八點以前,其他季節七點以前。一半時間是打籃球,另一半時間踢足球,我簡單交給他一些自己掌握的技術,孩子也樂此不疲。從去年開始,他報名參加了乒乓球培訓班,非常喜歡,進步也比較快。家裡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腳踏車、滑板、輪滑鞋都有,每一項技術,孩子都掌握一些。從小到大,我們兒子只因為感冒輸過一次液體,偶爾感冒,吃一點感冒藥也就很快恢復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體育鍛煉。

  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期望,我們也一樣,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有所成就當然好,如果健康成長為自食其力的快樂的人,我們也很滿足。教育需要學習,家庭教育也一樣。我們將和孩子一同成長,做更好的父母,培養更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經驗 篇8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完整的語句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我國也有很多類似的名人名言,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等。很多年以來,這些名人名言一直鼓勵著人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那麼,為什麼要多讀書呢?原因當然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書能影響一個人的心靈。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也可以培養一個完人;可以教人寬厚,心地善良,萌生純真熱情;教人謙虛謹慎,持重內斂,自強不息;教人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增添睿智等等。

  鑑於讀書有如此多的好處,如此大的作用,相信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吧!其實,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除了老師的盡心指導之外,更是我們每一位做家長的責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專家尹建莉寫過一本關於父母教育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面用大量的篇幅講到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影響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家都做好媽媽、好爸爸,那孩子在家裡就有了兩個好老師。《讀者》雜誌曾刊登了李蔚紅女士寫下的這樣一段話:“生命起源於家庭,家庭是每個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行為影響著他的一生。不要把培養孩子的期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最瞭解孩子和能夠幫助他們的只能是父母。如果你不能給他具體的知識,那麼你就做他的一個大朋友吧,陪伴他童年的時光,給予他一顆領悟事物的心靈和勤於學習的習慣。你給予他的是人生早期的記憶,就像一幢高樓的基石,一粒種子萌發時的雨水和泥土。”為了盡到一份責任,我用心揣摩、言傳身教,努力營造了一個濃郁的家庭書香氛圍,引導孩子走上閱讀之路。

  營造一個濃郁的書香氛圍,是使孩子喜歡讀書的首要條件。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就會認識到書的價值,從而喜歡讀書。

  首先,我們儘量多買適合孩子讀的書,讓孩子可以隨時閱讀。現在,我們家裡的書有一半以上都是孩子的。為了便於孩子讀書,我們不僅設立了單獨的書房,還給兒子購置了床頭帶有書架的.床,學生專用書桌等。在家裡,孩子的床頭、書桌、沙發上都有書,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為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我和愛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帶孩子去書城買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在書城裡,無數的讀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著自己喜愛的書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齡人,讓孩子置身於書的海洋中,會給孩子一種強烈的薰染。常言道,常在書邊逛,自會沾書香。

  其次,家長要指導孩子讀書。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發育史,因此讀書要講究方法。孩子們還小,分辨、甄別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孩子讀書需要我們指導。因為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書籍也是良莠參差的,有的是優秀讀物,具有教育意義,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些圖書則格調低下庸俗,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即使是優秀的讀物,也並非適合所有性格或年齡段的孩子閱讀。因此,我們很注重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當然我們也不是硬性規定孩子要看哪些書,孩子讀的書基本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但是我們會做引導,讓孩子明確該讀什麼書、不該讀什麼書。我們認為:閱讀好書就象與高尚的人物進行一場經過精心準備的交談;閱讀壞書就等於接受精心策劃的教唆和謀殺。因此,生命短促,時間寶貴,絕不能讓孩子濫讀。我們在買書的時候,會挑一些過硬的出版社,要保證孩子讀的書印刷質量儘量好,並且沒有錯別字。讀書的時候碰到錯別字是大煞風景的。

  再次,我們也儘量多讀書,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孩子做讀書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是激發孩子讀書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我是教師,平時在單位的很多時間都在看書(當然大多是專業書籍),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在家裡讀書。我們除了在單位裡借閱一部分文學類的書籍外,平時逛書店,看見自己喜歡的書也會立刻買下。我們很注重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孩子在家裡做作業或讀書,我們除了看看新聞或有特別重要的情況非用電腦上網查資料以外,我和愛人儘量不看電視或上網。十多歲的孩子的自制力較差,如果家長熱衷於上網和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看了,那還不跟我們搶滑鼠和電視遙控器?還能有心思做作業或讀書?我們也不是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和上網,一些優秀的兒童和科教影片,如《星球大戰》、《獅子王》、《哈利波特》系列等,還有中央10臺播出的一些科教類節目都是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開闊孩子的視野和開發孩子智力的。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很注重給孩子讀書。在俊智10歲之前,孩子聽的故事大多是靠我讀的。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我們願意把這筆財富留給我們的孩子。

  就這樣,在孩子近13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透過讀書帶領孩子一步一步的涉及各個領域。我們也不苛求兒子一定要做到最好,但希望他能快樂的讀書、學習。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一想,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的呢?我們也真心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給自己的孩子編織一個充滿愛與溫情的、一個有著濃郁書香氛圍的讀書環境,讓孩子們快樂地閱讀,翱翔在書的海洋中,在快樂中度過自己的學生時代。最後,摘錄作家潔塵針對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逼著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提高班的現狀,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提出的不同看法,與各位家長共勉。“養育子女,三分教,七分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應是一種身體力行的示範,並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就像樹一樣,長慢一點,說不定質地更緊密細緻。”孩子的成長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著急不得,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家氤氳書香,慢慢陪伴孩子成長。

  家庭教育經驗 篇9

  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應該是所有家長的夙願,從上到下也喊了很多年,今年9月國家正式出臺雙減政策,10月,新東方釋出公告於11月底停止K9培訓服務;11月也就是上週末,13號,學而思宣佈學科類培訓今年底全面截止;這並非一驚一乍,也不是一緊一鬆,而是徹底禁止了;國家為什麼大動干戈,個人覺得除了表面上的目的:追求教育的公平、減輕學生的壓力、降低教育的成本,之外,其核心要素就是素質教育,雙減”新政的頒佈,重在打擊K9培訓機構,給學生和家長減負,同時也告誡了我們這些家長,到了革新育兒觀念的時候了,更需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理性規劃孩子未來。

  那麼以後我們孩子的課程表從以前的語文、數學、邏輯、英語,換成了美術、音樂、游泳、足球、籃球等技能訓練等,是不是就是素質教育了呢?我覺得不完全是,當家長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藝術、體育等方面的技能訓練時,往往忽略了“素質教育”中同樣重要的部分,就是對“道德情感”、“心理健康”以及“獨立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此,個人有幾點想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對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培養

  我們應該每天都要儘可能抽出時間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重視他的,在交流中對失敗進行充分的鼓勵、對成功進行認真的誇獎;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不斷的交流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且交流還能增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說實話,孩子一天天長大,這種交流的機會不多了;

  第二:注重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習能力;

  不過分強逼,但也不能完全散養,雙減政策的出臺,空出的時間,並不是讓孩子放飛自我,無拘無束,而是轉變方式,我們以往的教育,都以知識考察來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所以,導致校外機構瘋狂幫助孩子強化知識學習,提高分數。客觀上,這些可能會對提升學習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目標與手段顛倒,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不是過分注重掌握現有的知識,懂得多,知識面廣,固然好;但是,當下社會,科技日新月異,誰能準確預見未來的工作和行業會是如何?所以,擁有學習能力,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重中之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後,身為父母也要不停學習,修正自己的心態,重新整理自己的認知。以孩子為鏡,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才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所以雙減政策出臺了,但是從我們作為家長的身份來說,培養孩子的這份責任不能減;

  以上就是個人的淺見,願與各位家長,老師共勉。

  家庭教育經驗 篇10

  昨天的上午,初三2班的家長會順利召開了,在初二年級的一個教室裡面,我們開了一個既嚴肅,又解決問題的一個家長會。家長基本上都到了,而且對於本次會議的召開也是有心理準備的,本次會議分析的主要議題是期中考試的內容。

  我們準備了期中考試的試卷,每個人的試卷都進行了規整,讓家長看看自己孩子的試卷,然後就試卷發表自己的看法,當然這個程式並沒有進行。但是我們的學生髮言還是很有力度的,不僅僅說明了班級的情況,而且把每個同學的情況也進行了歸類分析,表揚了一批孩子,讓家長很開心的。另外我們自由交流階段,是每個班委進行責任包乾,分別介紹自己所認領的同學,我提前對家長有個提醒,就是同齡人對同齡人的評價,更有針對性,家長了解的很認真,對這些同學也很佩服。最後一道程式就是老師對同學的評價,數學老師是一個學生一個學生的分析,物理老師就大多數同學存在的聽課現象進行了分析,希望家長多配合我們。

  這種程式的設計不僅僅鍛鍊了我們這批學生,更重要的是讓家長透過不同的途徑瞭解自己的孩子的一些表現,這樣更能加強教育的針對性,使家長在家也能對孩子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畢竟老師和家長已經接觸很長時間了,很多話還是老話,聽煩了聽膩了,需要新的變更方式。

  有時一個小小的改動,也可能就是一種發明,生活當中的程式有很多種,稍微變化一點,可能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時效性。在期中考試剛剛結束的今天,我們就召開了本次家長會,可謂是把時間都把握住了。希望在有效時間內,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昨天晚自習,班級當中的四位同學還參加了全國英語競賽的選拔賽,時間大概為兩個小時,六點半到圖書館進行了考試,回來之後,作業全部上繳了,並沒有那個同學找藉口,找理由,這種學習的勁頭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家庭教育經驗 篇11

  一、思想引導法

  中學生已經基本脫掉小學生的稚氣,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樣思想成熟,他們精力充沛、求知慾強、上進心強;同時,由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緊密聯絡孩子的思想,從意志品德、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引導式教育。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叫響“學生不學習不算盡責任,學習學不好,不算好學生”的口號。引導教育不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於搞好“結合”、“滲透”,把家庭引導結合滲透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去,針對孩子的學習任務、現實思想、生理健康等特點,見縫插針地進行引導,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標鼓勵法

  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大量事實證明,印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思想素質、文化基礎、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又要透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絡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

  三、形象感召法

  教育實踐證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既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又要透過努力可以達到;既要有年度目標,又有月、周短期目標。在明確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標,依次實現和突破,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利用《學校和家長聯絡本》,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對完不成指標的科目,家長要及時進行補課,或找人幫助。教育實踐”。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長強化“為國教子”的意識.努力工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樣子,就一定能夠帶出你所理想的孩子來。

  四、談心疏導法

  熟話說“知子莫如父”。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瞭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對因階段性身體素質差,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洩氣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準癥結,鼓勵士氣;對因在校和同學老師發生口角,影響學習勁頭的,要耐心開導,熱情幫助化解。另外,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但要告訴孩子“怎樣做”,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從道理上說服孩子,在談心的方式上也應該選擇合適場合,這樣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獎懲激勵法

  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運用獎勵、批評手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如孩:廣考試成績突出,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家長可口頭表揚,還可以向親友通報,擴大讚揚範圍,也可以優先購買學習用品、日用品,還可以逛公園、打遊戲機(家用)、看電影等。對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較差時,要嚴厲批評,該處罰的一定處罰。使孩子始終都有一種學習壓力,切實改變“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的現象,創造好學上進的光榮風尚。

  六、生活調節法

  身強力壯,精神飽滿是搞好學習的基礎條件。家長要講究科學方法,調節好孩子生活,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吃好玩好,創造有利發揮智力效益的環境。家長要利用節假日、工作學習間隙,多組、織開展家庭文體比賽、故事會、知識競賽、遠足郊遊活動,調節孩子生活。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學安排學習,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證孩子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家庭教育經驗 篇12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問題特別使家長們困惑,就是感到對待孩子的辦法、招數太少。近日,一位家長談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飯了,8歲的兒子卻說:“我不想吃飯,只想吃羊肉串!”媽媽說:“不行,飯做好了,不能吃那個!”孩子仍堅持要吃,爸爸說:“羊肉串不衛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飯我揍你!”於是,孩子大哭。奶奶說:“乖乖別哭!吃個羊肉串怕啥?奶奶給你錢!”爺爺說:“你倆跟孩子發什麼火?走,爺爺帶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了。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

  從這個例項可以看出,無論是父母對孩子強制命令而造成的親子關係的對立,還是老人缺乏原則地對孩子的遷就,都犯了同一個毛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家長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長面對孩子的教育,或憤怒,或無奈,缺乏科學有效的辦法。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個與孩子心理溝通的過程,是一場心理戰,所以,家庭教育是要講究策略的。為此,要研究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制定自己的策略。家庭中每個成員有自己不同的角色,表達方式可以不同,但要達到某些共識,目標要一致,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時,家庭教育要引入新的觀念和方法,家長要更新知識,終身學習。如果父母學習一些營養知識,就知道: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應偏鹼性,所以,飲食要注意科學搭配;如果只吃羊肉串,不吃主食和蔬菜,肉類使體內偏酸——造成孩子易睏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精力,易引起肥胖等。所以羊肉串不應當飯吃。

  在具體方法上,父母們也可學習借鑑古代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家教也有“兵法”,不可亂了陣腳。針對上述這個例子,家長應相互配合,可以參考下列做法。

  1.調虎離山。爸爸應和顏悅色,找個藉口,立即帶孩子出門,使孩子暫時脫離情緒對抗的情境,也避免爺爺奶奶的“保護傘”過度的呵護。

  2.聲東擊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其物質需求。爸爸可以說:“你看,為了保護環境,街上賣羊肉串的都沒有了。你看,那個人那麼胖,走路都喘,咱們吃多了羊肉串,也變得那麼胖,多難看……”

  3.暗渡陳倉。媽媽也可告訴孩子,自己學會了做羊肉串,可在家裡自己做炸羊肉串,既衛生又好吃。家中其他成員都應持同樣觀點,充當不同的角色,共同在孩子眼皮下做戲,以緩解衝突。

  4.以逸待勞。讓孩子盡情發洩,但家長不對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應,以冷漠說明自己的反對,沉默是金,巋然不動,家人照樣都吃飯;孩子自己鬧得沒勁了,再給他一個臺階下:“你餓了吧,快吃飯,吃完要看精彩的動畫片了!”家長們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以淡化衝突。

  家庭教育經驗 篇13

  兒子最近不知怎麼著迷上了攪拌機影片,每天一到家就會鬧著看電腦。我們有些深慮他的視力下降,還有不利於他的健康,總是和他鬥智鬥勇。

  這不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從老家把他的電動汽車帶了過來。由於搬家,放暑假時將它拉回家。曾經壞了一段時間,又讓我和弟弟修好了。開學後,租房子空間比中房小了些,就沒有帶過來。上次兒子回家又開他的電動汽車,還是樂樂呵呵。所以我想把它再次帶入他的生活,也許是讓他離開電腦好辦法。效果還是有的,但兒子對於攪拌車影片的興趣,不是一天兩天的。玩了一個小時左右,就又想起,鬧著看!

  他愛拆卸玩具,我就用用這個法寶。拿起他的玩具車,看這個輪子快掉了,我用螺絲刀擰上吧。而實際上那是他的傑作,不過還沒有拆完,當時有了其他興趣轉移了陣地。不過他有一個優點,就是現在摸他的東西,總是護著不讓摸。正是自我意識強的年齡,那什麼都是他的。每天都在這是我的,那是我的!特別是他喜歡的東西,要是摸了,他肯定放棄要做的來保衛自己的物品。我們一起,將它挖掘機大卸八塊,他擰不動了,才讓我幫忙。這時候我才能過過孩子癮,也玩玩他的玩具!

  一次晚飯還沒有完,他就要看。我和老婆一條心,不能答應。抓緊吃飯,給他解釋著,為什麼不能看?抱起他出去玩,到了樓下,他就轉陰為晴了。兒子的哭鬧,就是他的武器而已,一看沒有效果,他就偃旗息鼓。他馬上三歲了,懂得不少了。也許我們給他讀過的書,聽過的三字經,給了他或多或少的影響吧。看著他在頤和公園快樂玩耍,一路跟著他跑這跑那,完全沒有剛才那蠻不講理的樣子!他的哭鬧,我從來不生氣,因為我知道不就是他想滿足自己的願望,將自己的不滿情緒表達出來嗎?若是這點哭的權利不給他,傷的是他的身體健康。我覺得這與男子漢“有淚不輕彈,男子漢要堅強”八竿子打不著,他多大一個孩子啊。正確處理孩子的哭鬧,而不是運用威脅恐嚇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傷害。相信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特殊的環境,孩子的愛好,也會跟著環境來模仿。若是我們不想孩子這樣,那就要從自我做起,給孩子一個榜樣,而不是強迫!回來後,他還記得要看,我們就同意了,畢竟孩子是孩子,要慢慢來!

  昨天兒子鬧了三次,但最終沒有看上,也算是我們的成功的第一步吧。從幼兒園回家,先是玩玩具,可是大約一小時後,他就又想起了要看。和我爭論了一番,要看要看。我就是不同意,他看我的表情就是不理他。找了忙著做飯的媽媽,又吃了閉門羹。這次他竟然沒有很鬧,就又玩了起來,反正家裡他的玩具車很多。他吃了我們做的可樂雞翅,喝了小米粥。我們才吃飯,可還沒有吃完,又想起了看。我和老婆加緊吃飯,說:“今天你吃了很多肉,上次你忘了,吃肉多了,必須去玩,要不你又肚疼了。”他還是反對。我們穿好衣服,就領著他出去玩。一出門碰到樓上和他差不多的小姑娘,她們一起跑出樓道。我們在後面追,一直到了公園。他本就是好動的孩子,在那裡和我們一起賽跑。不知怎麼對上下坡感了興趣,跑上跑下,還讓我們跟著跑。邊跑邊笑,那咯咯笑的童音,聽著就是一種幸福。我們還做了買東西的遊戲,他那裡真的是全世界的商品大聚會。要什麼有什麼,還有模有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兒子認識的物品真的不少,他的語言還會靈活性應用。我只說名字,他則說:“給你,吃蘋果吧。”他的語言總是多於我的言語。只要我說出,不管他腦子裡有沒有,他都說有。我笑他:你這是全世界第一超市,要啥有啥!

  我們玩的差不多了,就又開始了散步追鬧。兒子還是領頭兵,前邊跑。膽子真是大,自己下著陡陡的階梯。越是讓他慢些,越是往下快走。這也許就是他要獨立的表現吧,不讓我做,非要做不可!他真的累了,不跑了。我就抱起他,他非要回家,我們就同意了。問他回家幹啥?他說看電腦,我說不看。我們兩個人大喊著,他也大喊著。我要看,我要看。我原打算到家,讓兒子看的。要尊重他的選擇,給他選擇的機會,鍛鍊他的自信心。一路回家,我和老婆逗著兒子玩。快到家時,讓我們兩個架老鴰。開心的他,進了家竟然忘了看電腦影片。玩起了他的玩具,我更是參與其中。他想喝小米粥,抓緊給他熱。不知怎麼,玩起了積木。掉下的積木,他說它們怎麼不聽話,回家啦。在他的眼裡,那些玩具好像都是他的夥伴。將玩具車歪放在地,讓他們睡覺,然後叫醒它們,說幹活了。

  老婆幾次叫他入睡就是不睡,一看十點多了。老婆抱他過去,他還哭鬧。不過一會兒就沒有哭鬧,進入了夢鄉。我則開始工作,將沒有完成一高家訪感受寫完。然後編輯好,發到公眾號,又改了一篇孩子的作文,也發在了公眾號,供孩子們交流學習。

  做完這些已是十一點了,到了臥室一看,他娘倆已睡著。就不忍打擾,我就在書房睡了。想想兒子,我幸福的入睡了。

  家庭教育經驗 篇14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在這麼好的幼兒園裡孩子成長得很快。回顧三年多來教育孩子的得失,總結如下:教育孩子要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支援孩子,放飛孩子。

  首先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多學習,因為無知犯錯給孩子心理和生理帶來傷害是很可悲的事,李躍兒老師寫的:《關注兒童心理問題: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還有中央電視臺播的“寶貝一家親”裡的系列片《解讀孩子的敏感期》都對了解孩子有很大幫助。

  第二理解孩子,“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並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於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展。”這一段話是李躍兒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的第一節“做天使,不做上帝”的開頭一段話,現在孩子已經有了非常強的自我意識,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不要武斷的下結論,這樣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稚嫩的心靈。

  第三說到支援孩子,尤其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多鼓勵支援他,切忌諷刺、挖苦孩子,那會把孩子的探索熱情熄滅掉。也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可憐他,那會使他喪失克服困難的勇氣。精神上的支援比物質上的支援更有力。

  最後我們還要學會放飛孩子,母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愛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團聚而是為了分離,為了孩子有一天能離開媽媽獨立高飛。做家長的不要等到那一天讓孩子去飛時才發現孩子被自己保護得無力飛翔,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學著放手,大膽讓他去嘗試,相信他有能力去做好。相信孩子並不是放任孩子,而是讓孩子自由決定,自我負責。讓我們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的家庭環境,放鬆心情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吧。

  家庭教育經驗 篇15

  一個年幼的孩子就如一塊璞玉,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對璞玉的打造,所以後天的教育最重要。每個幼兒的基礎狀態其實都差不多,從生命中遺傳過來的可能只有脾氣和性格有別,但性格無所謂好壞,有人把人類的性格分為七種,每種都有他的優點。對後天教育中最重要的其實我個人覺得也只有幾個方面:

  一、健康人格的塑造

  對人格的塑造也就是培養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生活中講禮貌,懂得尊敬家長和老師;懂得感恩,不鋪張浪費,願意幫助別人;等等。在學習上要有進取心和強烈的競爭意識,不驕不躁,知難而進。當然愛黨、愛國、愛人民也很重要,是吧?還有,就是要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比如時間觀念,紀律要求,讀書好愛,等等。

  當然對人格的塑造是一個長期過程,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一定要向一個好的方向去發展,去努力打造這塊璞玉。這期間老師和家長作用都非常重要,需要言行身教。

  舉例:朋友對兒子考試前的忠告(仔細看題、認真思考、實在不行就拉倒)

  二、良好興趣的培養

  對有益的興趣愛好的培養俗話說能夠修身養性,其實就是能夠讓孩子養成好的心態,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有效提高孩子的情商教育。現代社會已經證明了情商的重要性,單純的智商教育或許最後只落成了電腦與人的區別,我們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小孩培養成一臺無情緒的電腦吧?當然如培養成有電腦腦袋的叱吒風雲的人物還是可以的!象諸葛亮那樣,神機妙算!

  舉例:一起玩大玩家(非常開心,每次有計劃的十個或二十個幣)

  三、心智模式的精進

  好的心智模式的養成這點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心智模式其實就是他個人對這個世界能夠做出的反應模式,也就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這就需要對孩子的邏緝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承受壓力能力等多方面進行鍛鍊。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其內在自己糾正和提高的過程,周圍的人員誰也代替不了孩子內心的作用,只能去影響。

  舉例:期中考試數學卷(不責怪沒考滿分,讓其追究出錯的原因)

  完了!

  家庭教育經驗 篇16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轉眼間,孩子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孩子在黃老師、韓老師的精心指導教育下,從一個無知的玩童到能逐漸接受學習、聽老師話,有一定獨立思考和主見的學生。她在學校裡有過歡笑、有過哭泣、有過幸福、有過苦惱。在班級裡和同學們和睦相處,能幫助同學、熱愛班級集體。

  孩子快樂地成長是我們家長最大的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校老師的教導,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環。家庭教育也是考驗家長耐心和智慧的教育。從孩子進入幼兒園起,幼兒園就為我們家長開設了家庭教育課堂直到現在小學裡的家長學校。經過這麼多學期專家、教授成功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講解,使我們家長也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發展、成長的教育方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出現情緒上低落期和高漲期。為此在我的家庭教育方法裡,也隨著孩子心情改變、態度改變而不斷改變,在磨合中尋求孩子能愉快接受的方法。以下是我家庭教育的幾個方面:

  一、充分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樹立學習興趣,做到不懂就問。

  孩子入學開始,我就參與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學習不等於只完成老師佈置的需要家長協助的作業和家長聯絡冊上的簽名。而是腳踏實地、全心投入到孩子的每一課程學習中,幫助孩子建立預習、學習、複習的全過程,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學校學習解答。還有寫週記作文,對於一年級的同學來說,的確難度挺大。他們沒有足夠的詞彙量,語句組織能力還遠遠不夠。針對孩子作文的語無倫次,我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讓孩子在週日看晚報、金報上小記者的作文,平時多看課外讀物。其次給孩子買了《好詞好句好段》讓孩子多記載適用文字語句。最後,對孩子的作文進行面改,指導她寫作技巧,斧正作文內容。就這樣,天天讀、週週寫、片片改,孩子的作文能寫到一段話少修改、甚至不用修改。說實在,我對於學科基本知識也不怎麼懂,有些方面甚至一知半解。每當對於問題我和孩子有不同解答和看法時,我倆總會發生爭執,不果這樣的爭執是我樂意見到的。孩子總會把問題寫在紙上,第二天去請教黃老師、韓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黃老師都會把詳細的解答和方法寫回來。對我和孩子都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不要把考試分數看得太重,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輕鬆愉快地接受知識。

  上學期,孩子的每次考試我都看得很重,比孩子還緊張,每次考試的前晚給孩子做試題,講難題。結果把孩子也搞得緊緊張張,考試成績還是取不了滿分。弄得她每次考試都怕怕的,考完後神情倦喪,深怕成績不好挨批。從這學期起,我的觀念也有了較大轉變,平淡看待每次考試,把對考分的重視轉到幫助孩子對做錯題目的理解上來。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拔尖,每次考試都不是最好的。但我們沒責怪孩子,也不刻意追求分數,而是分析錯誤原因。幾次下來發現在語文的試題中,孩子因不懂而錯誤的很少,主要是錯在寫錯字或拼錯寫錯拼音上,說明孩子對基本知識學得不深、不透,再加上粗心。在數學的試題中主要是解題思路不廣,靈活性不夠。於是,我在日常複習中把精力投入到語文抓基礎、數學抓靈活思維上來。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不過份看重考試分數使孩子對考試的恐懼感逐漸消失,增添了學習的興趣。

  三、讚賞教育和錯折教育相接合。前面提過,孩子在情緒上是有低落期和高漲期。

  這就決定了孩子在學習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波動。在情緒低落期,孩子無論學什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對弱些,作為家長應細心一點,隨時發現孩子在這階段的所言所想。在這階段以鼓勵安慰為主,多讚賞、多鼓勁,幫助孩子儘快走出低落期。在情緒高漲期,孩子反映靈敏,學習掌握快。家長應儘量持久維持孩子這良好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在平時,家長對待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讚賞、表揚,應對孩子進行適度的錯折教育。特別是當孩子有驕傲自滿或鬆懈情況產生的時候,尤其要實施錯折教育。孩子從小實行錯折教育,對於培養堅忍不拔的心格和良好的失敗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好處的。所謂錯折教育就是讓孩子解除驕傲自滿的心理,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形成奮發向上的鬥勁。

  四、支援孩子在學科之外,發揮自身特長和愛好。

  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喜歡舞蹈,我給她參加了舞蹈培訓班,自此,孩子每晚在家堅持基本功訓練,當時孩子一把汗一把淚地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見了心疼都反對她練下去,我告訴孩子:你想上舞臺表演就得堅持,就得吃苦。於是我天天晚上陪她練習,二年後孩子考入了七色花藝術團,參加演出的機會多了,她的信心更足了,現在仭自覺地天天鍛鍊。入學後,她的舞蹈訓練並沒有給她的學業帶來影響,而給她帶來了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體格,矯健的身姿。有利於學習的調節、心態的調節。在學校裡,孩子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老師給她的任務都能大膽去做,協助老師搞好班級管理,體現了優秀的一面。所以說家長支援孩子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發揮特長對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家長的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已的個性和特長,只要我們家長耐心摸索孩子的特點,用智慧、用時間,總會找到適合自已孩子的家庭教育。相信我們的孩子們都是最棒的,都有美好的未來。

  家庭教育經驗 篇17

  我的孩子是獨生子,老人們疼愛他,什麼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幾乎沒有勞動意識,不管大人多忙,他照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花錢時從不往心裡去,不懂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果的可貴。聽一些朋友說,像這樣的情況,已是今天獨生子女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家長們望子成龍,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是否參加勞動卻漠不關心。但事實上,我從報紙、電視及切身體驗中,發現這種把孩子的成長與勞動習慣割裂開來的做法不利於孩子成長,與孩子健康成長之路背道而馳。一年來,我格外注意對孩子勞動方面習慣的培養,並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穫,願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同分享。

  1、勞動促進智力發展

  我從有關資料中看到:孩子在勞動中,透過觀察客觀世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智力和體力同時活動起來,從而促進兩者發展。國外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時勞動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後發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業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時很少勞動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基也指出:“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語言修養。”這就是說,孩子透過參加勞動使各方面得到鍛鍊,一方面培養他們勞動的觀點、技能和習慣,另一方面促進孩子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

  我不光自己下決心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而且還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長輩。我有意識地在他們面前表揚兒子在這方面的進步,也誇獎別人家孩子會勞動、能幹。經過“長期抗戰”,家裡人終於肯放手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點一滴地學了一些勞動技能、生活常識。我們欣喜地看到,他的膽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連學習上也更靈活了,看來專家的分析就是正確呀!

  2、養成孩子勞動光榮的意識

  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曾對女兒說:“勞動最光榮。”今天,有些孩子出現鄙視勞動的傾向,他們貪圖

  安逸享受,害怕勞動鍛鍊。我們要努力讓孩子認識到,是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價值;讓孩子瞭解勞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小就具有勞動光榮的意識,並讓他們去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和喜悅。

  3、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享受勞動的快樂

  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學會每一種勞動都要要經過一次次地嘗試,逐步從失敗中走向成功。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失敗時,就不讓做了,或者乾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勞動慾望就會萎縮。其實,任何一種好的習慣,都不是在短時間裡形成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開始時,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緊,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幾次就會成功的。家長適時的鼓勵是雪中送炭,會結出累累碩果。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脫膠了,我沒有時間,兒子這天剛好休息。我對兒子說:“洪淵,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嗎?”他有點吃驚地說:“媽媽,我能行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他聽了我的話後,很樂意她答應了。我就給了他三元錢。晚上下班的時候,我看見他把爸爸的皮鞋整齊地放在一邊,還很自豪地對我說:“媽媽,我把爸爸的皮鞋拿去修好了,他只收了我二元錢。”唉呀!我們的小洪淵長大了,他能幫媽媽做事了。“兒子,你真了不起,媽媽真為你驕傲!”這一天晚上他特別快樂,在夢中還在甜甜地笑呢。

  我想,有時候應該給孩子機會來參與家庭事務,讓他感覺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增強他的責任感,培養他“以服務於他人為快樂,並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也是很必要的。

  4、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和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我看到,有些家長存有補償心理和攀比心理,不願孩子受苦,不是從孩子生活學習的需要出發,而是傾盡所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奢移品,使孩子物慾膨脹,逐漸變得不願勞動、貪圖享受。我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教育子女,如隨時隨地提醒孩子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周圍自然環境,愛惜書本文具,保持教室和家裡的清潔衛生,不要浪費糧食等。

  這個星期日我要加班,兒子一個人在家,我有點不放心,就帶他一同去,他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跟著我到了廠裡。工廠裡景色也不錯,他一會兒在魚池邊玩耍,一會兒在花叢中穿梭,一會兒又跟我說要和我一起做工,我趁機鼓勵他說:“好的。我們一起做肯定做得好。”於是,他認真地跟我學怎麼做。我在一邊鼓勵他:“不要怕,有媽媽在你身邊”。他聽了我的話後放心了,更加大膽也更加認真了,一會兒就學會了我負責的那道工序是怎樣操作的。在勞動中他慢慢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媽媽賺錢的不容易。

  家庭教育經驗 篇18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進入初一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她與我們家長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裡發生的事,學習情況從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長的身份與她說話使她反感?

  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裡和學習上的事。對於她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看著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時,我會很平靜地跟她交流一下為什麼沒考好,是因為不會做呢還是其它原因?因為我像朋友似的與她交流,所以她也會告訴我說:“這道題是不會做,那道題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績一定會達到多少分。”這時我就會順勢地鼓勵她:“不要緊,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後自己上課聽仔細,不懂及時問老師,

  計算時細心點,下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順便再給她講一個粗心造成不良後果的小故事。

  之後有時從學校回來她有時會很主動的把在校內的事情、學習情況和想法告訴我,我也會很認真地聽,幫她分析原因、提點想法、供她提供。雖然有時還是免不了不認真、粗心,這時我就會和她開玩笑的說:“什麼時候你可以不說如果……”這時她會微笑著說:“老爸別說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裡都是萬般的寵愛,也造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作為家長,我也是處處儘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儘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緒、工作壓力帶給她,以自已較好行為來影響她,凡事都從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負面的不良的影響,也會從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來討論,讓她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時間都會抽空和她溝通,讓她說說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相處等等,有的時候遇到問題,還會幫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兒也很樂意與我交流。作為家長,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儘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這樣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吧。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對孩子一生有益。

  有時遇到煩心事,控制不住難免生氣發火,這時她就會說:“老爸,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有意思嗎?!”她居然還學會了用我的話來告誡我了,或者她會說:“老爸,要淡定!淡定!”總能把我逗氣得也消了,這孩子還有點幽默感。

  三、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

  孩子假期一到來,我們全家都會抽空帶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媽媽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歲那年去了青島、5歲去了濟南,8歲去了北京……那段時間,她忙得不亦樂乎,顯然像個大人,出去玩的時候有的特別印象深刻,有時自已查到的那些個景點,點自已知道的特產吃,她玩得特別的開心,我們全家也是其樂融融。我們的理念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嗎。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說不完的,家庭教育是個長期的任務,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家長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讓我們為做一名盡責的、孩子喜歡的家長朋友,努力吧!

  家庭教育經驗 篇19

  母愛影響戀愛模式,父愛影響社會角色,父母關係影響人際交往,。“比較完美的家庭關係應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三個人的關係是等距離的,親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讓孩子長大後難以對人產生信任。

  三句話,讓孩子更聽話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三、做到了要及時獎勵。

  教育的方法劃分為三個層次:口頭教育、訓練、薰陶

  首先,教育要從瞭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瞭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裡想什麼,平時主要做什麼,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說“小孩子懂什麼”。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設家庭民主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寵愛嬌慣孩子,置於“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於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在上述瞭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在重視身教重於言教的同時,講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列舉常見的幾種型別孩子的表現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類:精力過剩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愛玩,愛鬧,愛打架,難以管教,但他們較聰明好動,反應快,接受能力強。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透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第二類: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多動、好玩、愛講話,甚至在家中學習也表現出心不在焉。對此類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說,“那是學校的事,不該我來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邊。”實際上,訓練孩子專心聽講,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孩子看著你的臉聽;第四,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第五,家長應儘量要求孩子複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第三類: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講究吃穿,有的上學要坐摩托車、三輪車。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其次,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並適當徵求孩子的意見;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並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第四類,對長輩教育抱無所謂態度的孩子。此類孩子對父母,師長的教育,充耳不聞,當耳邊風。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師長的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是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教育,消除他們的“敵意”,使他們願意聽從教導;三要給孩子以說話的權利,讓他說原因,說理由,哪怕是不正確或不真實的;四要多一點寬容,教育之後,還會做錯事,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語氣要堅定,父母兩人說話口徑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經心,有的輕描淡寫,有的各唱各的調,這都不利於教育。

  第五類,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作業不完成或抄襲,造成考試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加強督促檢查;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並持之以恆,堅持訓練。

  家庭教育經驗 篇20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相信每位家長都積累了一些經驗,把孩子教育好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在此很願意把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和體會與大家交流和分享,拋磚引玉,以便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長處。我的孩子程紅在學校近一年的教育中,學科成績優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此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感謝同學們對她的幫助、和良好的影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們認為,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他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他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他長大想做什麼,他說:當考古學家、探險家,想去看埃及金字塔,到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我們告訴他考古學家、探險家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去國外語言不通,怎麼辦呢?於是他覺得必須學習才能實現願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讓他感到了很多的樂趣。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他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他說: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學校要求家長每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絡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校的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我們除了工作很忙和偶爾出差,都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她查缺補漏,對不懂的給她講解,對出錯的讓她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她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她為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除學校的作業外。

  我們為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路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為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

  家庭教育經驗 篇21

  孩子總會長大的,獨立立足於社會的,要成為一個社會的人,不僅要具備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堅韌不拔的毅力。作為家長,既要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又要培養幼兒的非智力因素,使幼兒全面得到發展。

  首先,要注意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思想品德的養成,與家長有極大的關係,家長的言語行動是孩子的榜樣。教育中我們發現,有些難管理的學生,除了家長過分溺愛,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外,有些表現與家長十分接近。中國有句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很難相信,一個不講理的家長能培養出講理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講文明、講禮貌,不說謊話,團結同學,助人為樂,與人友善,熱愛勞動,愛護公物……

  其次,要注重毅力的培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是難免的。孩子遇到挫折,有時會沮喪、焦慮、自卑、失去自信心。我們的責任不是怎樣保護孩子不受挫折,而是如何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毅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做事情的專一性、堅持性,並在挫折中讓孩子透過努力來克服困難,鍛鍊孩子的意志和耐力。一般說來,意志越堅強,就越能克服困難,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第三,要培養孩子聽大人話的習慣。現在孩子少,一般都挺慣的,一有什麼要求,大人馬上給予答覆,特別是隔代親人,更是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管理。兒科教授施米特醫生說:“孩子小時候管教越寬鬆,長大了就越容易任性,難以管束。”管教孩子不須凡事解釋,對幼兒,一句“因為是我說的”就夠了。孩子逐漸長大了,難免對有些規矩提出疑問,這時儘可給他講道理,也聽聽他們的意見,但表明決定權仍然在你的手上。我的孩子四歲多了,這些日子養成了要雪糕的習慣,每天都要,吃飯之前都要,我看不管不行了。於是有一天他又要的時候,我們沒有搭理他,哼了一會,哭了,哭了我們也不管他,只是幹自己的事,最後沒能吃上,以後一連幾天都沒有再要。

  第四,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大人的關心,孩子大了更要注意密切關注孩子的動態,尤其是工作很忙的家長,更要多犧牲一些時間去與孩子交流,發現問題馬上給予糾正。總之,孩子是一塊玉,玉不琢不成器。

  家庭教育經驗 篇22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問題特別使家長們困惑,就是感到對待孩子的辦法、招數太少。近日,一位家長談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飯了,8歲的兒子卻說:“我不想吃飯,只想吃羊肉串!”媽媽說:“不行,飯做好了,不能吃那個!”孩子仍堅持要吃,爸爸說:“羊肉串不衛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飯我揍你!”於是,孩子大哭。奶奶說:“乖乖別哭!吃個羊肉串怕啥?奶奶給你錢!”爺爺說:“你倆跟孩子發什麼火?走,爺爺帶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了。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

  從這個例項可以看出,無論是父母對孩子強制命令而造成的親子關係的對立,還是老人缺乏原則地對孩子的遷就,都犯了同一個毛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家長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長面對孩子的教育,或憤怒,或無奈,缺乏科學有效的辦法。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個與孩子心理溝通的過程,是一場心理戰,所以,家庭教育是要講究策略的。為此,要研究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制定自己的策略。家庭中每個成員有自己不同的角色,表達方式可以不同,但要達到某些共識,目標要一致,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時,家庭教育要引入新的觀念和方法,家長要更新知識,終身學習。如果父母學習一些營養知識,就知道: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應偏鹼性,所以,飲食要注意科學搭配;如果只吃羊肉串,不吃主食和蔬菜,肉類使體內偏酸——造成孩子易睏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精力,易引起肥胖等。所以羊肉串不應當飯吃。

  在具體方法上,父母們也可學習借鑑古代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家教也有“兵法”,不可亂了陣腳。針對上述這個例子,家長應相互配合,可以參考下列做法。

  1.調虎離山。爸爸應和顏悅色,找個藉口,立即帶孩子出門,使孩子暫時脫離情緒對抗的情境,也避免爺爺奶奶的“保護傘”過度的呵護。

  2.聲東擊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其物質需求。爸爸可以說:“你看,為了保護環境,街上賣羊肉串的都沒有了。你看,那個人那麼胖,走路都喘,咱們吃多了羊肉串,也變得那麼胖,多難看……”

  3.暗渡陳倉。媽媽也可告訴孩子,自己學會了做羊肉串,可在家裡自己做炸羊肉串,既衛生又好吃。家中其他成員都應持同樣觀點,充當不同的角色,共同在孩子眼皮下做戲,以緩解衝突。

  4.以逸待勞。讓孩子盡情發洩,但家長不對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應,以冷漠說明自己的反對,沉默是金,巋然不動,家人照樣都吃飯;孩子自己鬧得沒勁了,再給他一個臺階下:“你餓了吧,快吃飯,吃完要看精彩的動畫片了!”家長們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以淡化衝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