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經驗(精選17篇)

家庭教育經驗(精選17篇)

  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 缺點,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她學會休息和調整。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經驗 篇1

  一、營造平等的家庭氛圍

  不論是夫妻之間還是親子之間,在生活、學習上都應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相互理解,父母與孩子能平等對話,子女對長輩能尊重體諒,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營造家庭溫馨、民主的氣氛。例如在家庭決策方面,做到一家人群策群力,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使家庭成為孩子發表看法的平臺,一方面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形成家庭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對孩子的尊重不是放縱,在平等的基礎上始終要嚴格要求。採取平等式的同志和知心朋友的態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啟發和誘導,在人格上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在生活上關心體貼他們,滿足他們的正當要求,使他們感到自己的父母可敬可親。對於他們不正當和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隨意放縱和滿足,否則會釀成孩子犯錯誤,走入歧途。應該在思想和學習上嚴格要求他們去克服困難,去不斷進取,在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鼓勵他們接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增強對於困難和挫折的承受力,並學會分析和戰勝困難、挫折,走向勝利的本領。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採取合理的教育方式

  從孩子一開始上學,我們就應注意讓孩子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的,讓他們明白讀書、做作業都是為了學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反覆給孩子講,學習是兒童的責任,不要以為是“給家長唸書”。強調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學習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勵孩子認真學習的動力。如果孩子在學習中經常獲得成功,如獲獎、考試得高分等,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滿足,就會有較強的自信心,對學習更有興趣,更有信心,從而不斷進步,形成良性迴圈。因此,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家長的鼓勵和積極肯定的評價顯得尤其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除家長言傳身教、嚴以律己外,還需要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買個小鬧鐘,讓他自己掌握時間,養成自律習慣,應要求孩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後參加其他活動或閱讀課外書籍。從小到大,一年四季,持之以恆。要讓孩子與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思想溝通了,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引導,才能掌握家庭教育的主動權。我們的做法是:和孩子經常討論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鞭策和鼓勵。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向他進行滲透比正規的要求要有效得多。

  三、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

  愛因斯坦說:“優秀的性格和鋼鐵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這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所以要使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人,必須重視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性格。

  第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父母而言,不在於學習多少專業的知識,重要的在於自己的人格,因為父母的人格決定家風的方向,而思想教育就是一種家風的薰陶。在教會他們生活、勞動、工作、學習的時候,連同如何待人處事、如何拼搏進取、如何忍辱負重承受挫折等人生哲理、社會倫理、行為規範、道德風尚都教給了孩子。

  第二,講求方式方法。例如,孩子做錯事後,不應該去責罵,而是耐心地教育,避免下次再犯。這樣孩子就不會對承認錯誤產生恐懼,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過錯,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誠實的好習慣。

  第三,隨時隨地抓住教育機會。比如,鼓勵孩子觀看重大的體育比賽,透過觀看激烈的比賽過程,孩子自然而深切地感受到了運動員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頑強拼搏的精神內涵。總之,家庭環境是孩子性格特徵的熔爐,良好的性格特徵,要靠父母的薰陶和培養。

  四、創造共同的學習環境

  “家庭教育實際就是教育父母”是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亞提出來的。如今的年代與她生活的年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但這一思想卻仍可以說是指導家庭教育的經典。打破孩子為學習中心的傳統模式,家長和孩子同時成為家庭中學習的主體。尤其在網路時代,父母與孩子都處於同一起跑線,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已失去了知識權威的優勢,父母與孩子互為學習物件。平時,遇到知識上的問題,全家人積極參與,共同查閱資料,共同分析,共同充實自己。創造這種環境,方法很多,可以靈活處理。例如,建立“家庭圖書館”,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看一些課外書籍,廣泛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在節假日尤其是週末,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購書;在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一般不看電視,而是看書,既不干擾子女,又能充實自己;看一些新聞節目和知識性較強的節目時,大家互相探討交流。這樣,在家庭中形成一種學習氛圍,又給孩子一定的要求,逐步地使孩子形成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

  總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路上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因材施教,開發孩子的潛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願每一個家庭成為孩子成功之路的起點,放飛夢想的廣場!

  作者:李玉傑 單位:黃驊市教育局教研室

  家庭教育經驗 篇2

  首先,抓住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陳紫萱現在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倒好一杯牛奶,拎著書包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根據作業任務,一項項自主完成,有些需要默寫的也是自己先讀並用PAD錄音下來,然後自己默寫,不會的會自己翻翻字典或查查書;錯題,特別是數學,會根據題目型別,錯誤的方式進行挑選,將典型的或者有意思的題目進行摘抄,用於與小夥伴的討論或後期複習,所有的作業或者學習任務都能自己獨立完成;

  週末的時候基本也都在8點左右自己起床,洗刷吃完後,就坐到書桌前,要麼繼續完成作業,要麼看學習類的書,一直到中午;下午如果不出門,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或者抱著一些小說、動漫之類的閒書看,到晚飯後看會電視、打會遊戲,直到9點多睡覺;

  這些習慣的養成以及作息時間的自主安排,我們做了不少的嘗試來培養,從開始的威逼到後來的利誘,抓住孩子的愛好需求,與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一起進行打包,是潛移默化,長期堅持的結果;另外,目前還會透過一些獎勵,來要求孩子主動的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學習高年級的數學,簡單的物理等等,讓孩子自學,鍛鍊自學的能力,當然孩子爸爸會在一旁進行一定的指導;至於什麼獎勵,根據孩子的需求,比如我們家看動漫,甚至一包泡麵都一定效果;

  其次:開闊孩子的眼界,增長閱歷和見解

  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寬闊的眼界,現代社會由於網路的存在,減少了外出活動,所以多帶孩子外出遊玩接觸新事物很是關鍵。從一年級開始,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帶著孩子自駕出遊1個月左右,隨走隨停,可以說這幾年下來,國內大部分的省份都已經帶著孩子踏足過;每次出去前,都會讓孩子自己列好計劃和任務,比如寫幾篇日記,看完多少書,完成後逐項打鉤,進行檢查等等;

  最後:對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培養

  每天都要儘可能抽出時間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說實話,孩子一天天長大,這種交流的機會不多了;比如,每天睡覺前,孩子爸爸只要在家,都會和孩子聊10幾分鐘的天,什麼都聊,聊天文地理、聊生活點滴、甚至聊穿著打扮;然後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在車裡,我也會和孩子聊愛好。

  在交流中對失敗進行充分的鼓勵、對成功進行認真的誇獎、對醜陋的事物進行批判,對美好的東西進行讚美,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從而培養孩子自我價值感和社會認知感。

  家庭教育經驗 篇3

  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家長自身存在的問題

  如今,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在提高。但仍然還有相當多的家長,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方法不當。他們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急功近利,迷信天才教育,對孩子強行塑造,想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重教子輕自修,不能為孩子作出榜樣;重智育輕德育,不重視勞動教育;教育方式多訓斥,少疏導,甚至用溺愛或暴力等極端方式對待孩子。孩子任性、厭學、自私、缺乏良好習慣等缺點,主要是家長錯誤的教育方法所導致的。

  2.家庭及社會生活變化出現的新問題

  如今的家庭結構和經濟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是家庭結構以獨生子女為主,父母和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佔了多數。孩子少,家長更容易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二是生活條件改善,居住面積增大,電腦、電視普及,這些優越的物質條件為孩子學習提供了學習方便,卻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三是部分家長養育孩子壓力大所帶來的問題。教育開支過大,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就越高,相當多的家長覺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不能如願以償,常常處於焦慮和煩惱之中。

  四是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令人憂慮。

  五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流動人口大量增加,留守兒童和流動少年數量也大大增加,隔代教育也隨之大量出現。為數不少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是網路飛速發展,網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七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不良表現引起了社會的公憤等。

  總之,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家庭教育缺位、錯位、不到位現象相當普遍。

  3.閒暇教育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實行雙休日製度以來,加上寒暑假、節日長假,中小學生每年的閒暇時間長達170多天,接近全年的一半。學校放假,家長上班,孩子無人管理。但孩子的頭腦不會處於真空狀態,積極思想不去佔領,消極資訊便乘虛而入。據研究,違法犯罪青少年大都是在休閒時間開始學壞的;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髮展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也主要是在閒暇時間獲得的。對孩子進行閒暇教育,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

  4.家庭教育“學校化”傾向嚴重

  家庭教育應該主要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但許多家庭教育揚長避短,重點錯位,成了“第二課堂”“補課班”,家長則成為學校老師的“助教”。孩子在家庭享受不到應有的溫暖,對家長反感。家庭教育的“學校化”,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或延伸,家庭教育的職能作用越來越出現偏差而削弱。

  二、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主要措施

  1.辦好家長學校是提高家長素質的有效途徑

  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家長,理所應當得到應有的培訓和教育。學校應發揮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從家長實際出發,靈活辦學。以“案例法”或“專題講座”等形式,力求讓家長“來一次,收穫一次”,不流於形式。一個學校若有一千名學生,辦好家長學校,就等於培訓了兩千名不佔編制的輔導員。家長素質提高,還促進了家庭和諧和社群文明。家長讀書看報的多了,打牌喝酒的少了;關心孩子全面發展的多了,只是追求考試成績的少了;以身作則,注重身教的多了,空口說教的少了;理智的愛多了,打罵或者溺愛的少了;理解學校和教師的多了,對學校、教師指責苛求的少了;家庭和諧的多了,爭吵打鬧的少了。許多家長學校挽救了一批問題家庭和問題學生。

  2.讓家訪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訪是學校和教師與學生家庭取得聯絡的重要方式。但近些年來,隨著電話、網路等通訊手段越來越便捷,很多地方中小學教師登門家訪的越來越少。家訪的漸行漸遠,固然有學生家庭流動大、住居分散、鄉村教師“走教”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更有教育功利化傾向的深層次原因。社會和學校往往偏重於學生成績、班組排名,忽視育人為本的教育目的,使得一些教師只重課堂成績,把家訪當做額外負擔。

  學生的成長髮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作用。家校不對接,孩子成長容易出現“真空”,影響身心健康。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現代通訊工具的發達,始終無法代替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教育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離不開面對面、心對心的親密切磋。用好家訪這種形式,發揮好家訪的獨特功能,家長和教師才能拉近心靈的距離,形成共同教育孩子的合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家訪就是教師撥動學生心絃、產生和諧共鳴的其中一大法寶。現代社會紛繁複雜,學生內心世界更易受到影響,教師更多地走進學生的內心,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實現情感交流,給予學生有益啟發,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敲開學生的家門,也就敲開了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家庭,也就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對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和困難家庭的學生而言,家訪對於彌補他們缺失的關愛、溫暖他們的心靈意義更為重大。

  辦好家長學校,建立健全家訪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解決當下家庭教育問題的兩大有效舉措。只有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兩條腿走路”,學校素質教育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家校有公識,合作愉快,獲益最大的是學生。

  家庭教育經驗 篇4

  我的孩子是獨生子,老人們疼愛他,什麼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幾乎沒有勞動意識,不管大人多忙,他照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花錢時從不往心裡去,不懂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果的可貴。聽一些朋友說,像這樣的情況,已是今天獨生子女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家長們望子成龍,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是否參加勞動卻漠不關心。但事實上,我從報紙、電視及切身體驗中,發現這種把孩子的成長與勞動習慣割裂開來的做法不利於孩子成長,與孩子健康成長之路背道而馳。一年來,我格外注意對孩子勞動方面習慣的培養,並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穫,願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同分享。

  1、勞動促進智力發展

  我從有關資料中看到:孩子在勞動中,透過觀察客觀世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智力和體力同時活動起來,從而促進兩者發展。國外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時勞動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後發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業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時很少勞動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基也指出:“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語言修養。”這就是說,孩子透過參加勞動使各方面得到鍛鍊,一方面培養他們勞動的觀點、技能和習慣,另一方面促進孩子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

  我不光自己下決心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而且還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長輩。我有意識地在他們面前表揚兒子在這方面的進步,也誇獎別人家孩子會勞動、能幹。經過“長期抗戰”,家裡人終於肯放手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點一滴地學了一些勞動技能、生活常識。我們欣喜地看到,他的膽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連學習上也更靈活了,看來專家的分析就是正確呀!

  2、養成孩子勞動光榮的意識

  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曾對女兒說:“勞動最光榮。”今天,有些孩子出現鄙視勞動的傾向,他們貪圖

  安逸享受,害怕勞動鍛鍊。我們要努力讓孩子認識到,是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價值;讓孩子瞭解勞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小就具有勞動光榮的意識,並讓他們去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和喜悅。

  3、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享受勞動的快樂

  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學會每一種勞動都要要經過一次次地嘗試,逐步從失敗中走向成功。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失敗時,就不讓做了,或者乾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勞動慾望就會萎縮。其實,任何一種好的習慣,都不是在短時間裡形成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開始時,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緊,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幾次就會成功的。家長適時的鼓勵是雪中送炭,會結出累累碩果。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脫膠了,我沒有時間,兒子這天剛好休息。我對兒子說:“洪淵,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嗎?”他有點吃驚地說:“媽媽,我能行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他聽了我的話後,很樂意她答應了。我就給了他三元錢。晚上下班的時候,我看見他把爸爸的皮鞋整齊地放在一邊,還很自豪地對我說:“媽媽,我把爸爸的皮鞋拿去修好了,他只收了我二元錢。”唉呀!我們的小洪淵長大了,他能幫媽媽做事了。“兒子,你真了不起,媽媽真為你驕傲!”這一天晚上他特別快樂,在夢中還在甜甜地笑呢。

  我想,有時候應該給孩子機會來參與家庭事務,讓他感覺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增強他的責任感,培養他“以服務於他人為快樂,並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也是很必要的。

  4、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和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我看到,有些家長存有補償心理和攀比心理,不願孩子受苦,不是從孩子生活學習的需要出發,而是傾盡所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奢移品,使孩子物慾膨脹,逐漸變得不願勞動、貪圖享受。我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教育子女,如隨時隨地提醒孩子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周圍自然環境,愛惜書本文具,保持教室和家裡的清潔衛生,不要浪費糧食等。

  這個星期日我要加班,兒子一個人在家,我有點不放心,就帶他一同去,他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跟著我到了廠裡。工廠裡景色也不錯,他一會兒在魚池邊玩耍,一會兒在花叢中穿梭,一會兒又跟我說要和我一起做工,我趁機鼓勵他說:“好的。我們一起做肯定做得好。”於是,他認真地跟我學怎麼做。我在一邊鼓勵他:“不要怕,有媽媽在你身邊”。他聽了我的話後放心了,更加大膽也更加認真了,一會兒就學會了我負責的那道工序是怎樣操作的。在勞動中他慢慢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媽媽賺錢的不容易。

  家庭教育經驗 篇5

  我是五五班XXX的家長,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孩子幾年來一直是班長,在學校,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在家裡她是個乖乖女,懂事、勤快、獨立、樂於助人,現在,我就給大家談談在家裡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非常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狠狠地訓斥了她,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可是後來她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傷心,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傷心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謹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情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發脾氣冷處理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積極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現在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可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她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可是我想她第一次玩就給了她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她

  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她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特別固執,我再怎麼說她還是不聽不接受,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她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地誇獎稱讚。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說服,而且就事說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以前孩子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她說一大堆的道理,結果她還是我行我素,後來聽了專家的建議是讓你說的話孩子更能接受,不要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說任何道理她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去鬧,家長可以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再去跟她說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她接受,如果在她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她說這說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有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她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她。

  (五)及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孩子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那個時候她還不能自己吃,但是我們堅持讓她看我們大人是怎麼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己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裡只要能讓她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她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她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她幹活,她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她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六)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間家裡人看電視看的多點,孩子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後來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現在家裡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孩子也跟著學會了閱讀。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間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接受。

  (七)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不溺愛孩子

  生活中,我總是有意無意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過分寵她溺愛她。例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她起來,總是鼓勵她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如果摔破了,即使心裡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她說沒事。所以現在孩子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總能勇敢面對。

  以上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家庭教育經驗 篇6

  家長以身作則。家長想教育好孩子,必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比如吃米飯時家長想教孩子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米。自己首先要保證把碗裡的米飯吃乾淨,一粒也不剩,這樣即使不給孩子說,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跟著學的。

  可以訓斥但不要體罰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隨意就體罰孩子,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陰影。而是應該首先予以勸說和訓斥,比如孩子耍脾氣把吃的好好的饅頭扔掉了,家長應立即要求孩子撿起來,否則不讓他吃飯了,並告訴他再扔饅頭就罰站。這樣孩子一般會自覺地撿起饅頭。

  多鼓勵誇獎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幹勁十足。比如孩子幫家長擦桌子了,家長就要使勁的誇一誇孩子,說:你真棒!真勤快!誰也沒有XXX懂事。這樣孩子會非常高興,還有可能去接著幫忙拖地了。

  找些表現好的小朋友作為孩子的榜樣。孩子之間攀比心很重的,當別的孩子做什麼,往往他就做什麼。因此在教育孩子時,不妨試著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個榜樣。比如孩子經常賴床,家長可以說:小明天沒亮就起床背詩了,人家可厲害了,沒人趕得上他。這樣孩子受到激勵,會精神起來,要和小明比比誰起床早。

  及時的給予獎勵。當孩子犯錯時應該給予懲罰,但是孩子做的好時更要加大獎勵力度。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熱情。比如孩子考試得了滿分,或是船模型比賽、鋼琴比賽等獲獎,家長要用些實用的大獎品來獎勵孩子,比如大毛絨玩具(見下圖)等,這樣孩子會十分自豪的,做事也更加有信心了。

  家庭教育經驗 篇7

  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長處。我的孩子李xx在學校的教育中,學科成績優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此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感謝同學們對她的幫助、和良好的影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們認為,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他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她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她長大想做什麼,他說:當醫生、到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我們告訴她這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去國外語言不通,怎麼辦呢?於是她覺得必須學習才能實現願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讓她感到了很多的樂趣。她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她: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她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她說:“下次相信會做的更好。”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我們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她查缺補漏,對不懂的給她講解,對出錯的讓她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她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她為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才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遊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家庭教育經驗 篇8

  “家長教育”的教育物件較之“親職教育”或“父母教育”更寬,將除父母之外的家長也包容了進來。家長教育是指對家長實施的有關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成長以及加強自身修養的專業知識與有效技能的教育。它是揭示家長提高家庭生活質量和教育子女質量的一般規律的新興學科。

  家長教育孩子的經驗有哪些

  一、教育子女“學會做人”

  教育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務,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問題。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視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不能重智育輕德育。因為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其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增強其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

  父母僅告訴孩子上學很重要是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說明學習並不因長級或是得一文憑而終止。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許多錢去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要讓孩子們看到你在讀書。你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或展覽會,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會讓孩子們對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索願望。

  曾獲得過美國教育部頒發的“愛因斯坦式青年”稱號的梅布得老師極力主張父母必須參與孩子學校組織的活動。這樣做會向他們表明你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真的很關心。

  你不必具有一項特長或是用許多業餘時間幫孩子們做什麼。多數老師歡迎家長陪伴孩子們郊遊,與其他家長通通電話以及列印孩子的學期特別報告等。經常向老師詢問他們需要什麼幫助。

  開誠佈公地交流

  找出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同時詢問、觀察孩子正在學習什麼,得到這些的確實資訊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可以給老師打電話得知孩子在課上學習了些什麼內容,並且留了什麼作業。

  幫助孩子做到有條理

  幫孩子建立學習計劃,並把所有的作業都標在日曆上,這樣,孩子就會提前做好。

  最重要事就是父母要花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研究表明,全家在一起用餐很重要。一般來說那些全家一起用餐的孩子的識字能力較強。用餐時的談話越生動明瞭越有助於孩子對詞彙的學習,詞彙量大,閱讀能力就強。

  二、教育子女“學會求知”

  學會求知的方法途徑很多,但重要的一條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強迫子女“死記硬背”知識,而是重在理解,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三、教育子女“學會勞動”

  應引導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援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子女從小學會勞動,將終生受益。勤勞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礎,懶惰是萬惡之源。因此,安排子女從小參加勞動,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和基礎課。

  四、教育子女“學會自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勇於面對挫折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裡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飛翔五、教育子女“全面發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處在這個激烈競爭時代的人,若沒有知識和專門的技能及各種能力,就必將被社會所淘汰。所以,家長應教育子女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還應積極參加其它各項活動,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應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我們家長一定會努力配合學校的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對孩子持有較高的期望

  一種鼓勵孩子為他的未來著想的方法是設立家庭目標。家長寫一份自己家本年度應取得哪些成就的任務書,其中包括孩子應取得怎樣的進步。老師也有自己的任務,不要讓任何學生落後,盡力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取得好成績,幫優秀生更上一層樓。對孩子持有較高期望並讓他們知道這一點,能鼓勵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並不斷進取。

  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

  家長需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的學習環境,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壓力。許多時候家長只看重分數。如果孩子是個全優生卻不能告訴你他為獲得這樣的好成績都做了些什麼,那麼這時父母還要對他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瞭解。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給他們一些啟示,讓他們自己找出答案。與其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不如問他:“你認為在哪兒能找到答案呢?在字典上還是在因特網?”

  考試成績差是該同孩子談一談的訊號。是什麼原因使他落後了?他需要輔導嗎?還是因為他沒有做作業才使成績不發好的?這些父母都要清楚地瞭解到。

  孩子的主要教育方法

  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兩極分化”。要麼愛得死去活來,要麼嚴得不近人情。過份愛孩子的家長常常替孩子包辦一切,使孩子從小不能學著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為別人的幫助理所當然。有的父母則以“愛”為理由,對孩子過份嚴厲,經常罵孩子,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但漸漸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於向上、百折不撓的勁頭,失去敢於說真話的願望。理想的家教應該“愛有方,嚴有度”,父母要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多給孩子發展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不要替代孩子選擇。

  中國家長對待孩子,常有一種“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幫著孩子做。從小幫著孩子穿衣服,從小讓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學,幫著檢查文具書本,不讓孩子幹家務活。甚至長大了找工作、結婚,家長都要大包大攬。在這種包辦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試試看的心理被抹殺,變得懶惰、依賴、怕苦怕累、沒有主見、不負責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關鍵的選擇,要讓孩子自己去選,以便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對多元智力的認識。

  哈佛大學教授、心理學家Howard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論等到人們普遍認可,這種理論認為,人至少獨立存在著7種以上的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錯綜複雜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組合在一起,使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我們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成功與否的標準也應該多種多樣。不要過早地對孩子下結論,教育孩子一定要善於發現他的長處,予以挖掘發揚,最終就能做到每一個孩子都成功。

  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大多數家長總認為“孩子犯錯不好”,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錯誤和成功一樣不可避免,一樣有意義。孩子犯錯誤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因為害怕犯錯,什麼也不敢嘗試,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地成長,那才是最大的失敗。錯誤也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成功。孩子有了錯,家長一定要平靜對待,當它是一件好事,當它是孩子進步、成長的機會,切勿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錯,而不給孩子嘗試與實踐的機會。

  家庭教育經驗 篇9

  淇淇這個學期比上學期又進步了不少,這當然離不開老師的教導,非常感謝了!淇淇在家做作業的表現,我總結了這幾點供老師和家長參考一下:

  一、幫助孩子端正做作業的態度。

  讓孩子明確做作業是學生的一種責任和義務,是為她自己的將來而努力的,並不是為了應付家長而做的,也就是說讓她明白她現在的人生目標就是學習。告訴她每個人都是從一年級一步一步走過來成為大人的,她不會是例外,因為每個孩子都想一下子長成大人,他們也有他們的理想,淇淇也有她的理想,我會告訴她想實現她的理想就要先做好最基礎的第一步,如果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她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二、要教育孩子專心致志地做作業。

  為了保證作業的質量,應當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同時要注意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擾孩子。不要一會兒問問“孩子,餓了嗎?一會又問,“孩子,你要吃東西嗎?等等。同樣,孩子有不會寫的題,也要告訴她把會寫的先寫完,再認真思考不會的題,按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的答案寫上,如果實在不會,再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但是不會的題我會再出幾道同類型的讓她做,加深她對題的理解。淇淇在這方面也做得挺好的,經常是主動要求我多出幾個同類型的題,做完後我會誇她做得非常棒。

  三、要經常檢查孩子作業,也要多讚揚孩子。

  基本上講到哪一課了,我都會在回家的路上問問她,她的作業我都要檢查,有錯的地方我會先讓她說出來錯在哪裡了,然後再讓她去改,並且告訴她下次不能再因為同樣的問題出錯。如果是不會做的、沒學過的出了錯可以原諒,但是在我教過之後還出錯就不可原諒,我給她三次機會,如果第三次還錯就會懲罰她,我不會打她,但是會不理她,孩子們都怕大人不理她,所以她會記住並改正的。同樣,做的對做的好的也會有獎勵,我會讓她自己決定給她什麼獎勵,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我都會滿足她的。也會經常給她寫些小紙條表揚她,讓她更有學習的動力。

  四、注意孩子的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過程中做得非常好,沒有說話,有錯就改、很快的完成了作業的情況下我會讓她玩一會,她想玩什麼就讓她玩。讓她懂得了早早好好地完成作業自己就會有屬於自己可支配的時間。

  五、適當的做一些課外練習題。

  孩子做完了作業都討厭家長再給佈置練習題,但事實上多做練習題才能更好的全面的接觸各方面的題型,所以淇淇也做練習題,只不過是她不想寫我就讓她給我念出答案來,我認為她不會寫的字會要求她寫出來,這樣她也覺得沒那麼累了,而且家長好像她的忠實聽眾一樣的,她會聲情並茂地給我念的,這樣也會提高她學習的興趣的。

  希望以上幾點能對其他家長和孩子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經驗 篇10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了,也組織召開過很多家長會,今天當我以孩子家長的身份坐在這兒的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教育孩子就是一個十分辛苦,卻又瀰漫著幸福和甜蜜的過程。下面我就結合著我在工作中的體會和生活中的感受,來談談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比較膚淺,但願能不負咱們滕老師所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吧。

  真正的教育是愛與智慧的結晶。世間百業,父母這一職業是最需要訓練卻又最缺乏訓練的。獲得父母的資格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成為稱職的父母卻需要努力學習。當老師的這些年常常有家長這樣給我說:“郭老師,我們家的孩子在家很淘氣,我們說什麼都不起作用,老師說的話比我們管用,麻煩你多幫我教育教育他……”不錯,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的天職,我們責無旁貸,但是孩子的教育僅僅依賴於老師和學校,這是不行的,家長不能像踢皮球一樣的把對孩子的教育全推到學校和老師那裡去。為人父母者,我們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老師是可以退休的,家長說我也準備退居二線,不當爸爸媽媽了,行嗎?那恐怕不行吧?所以作為家長孩子不願聽你的,你首先得從自身找找原因呀。“忠言逆耳”說教的話往往都很空洞,孩子都不愛聽。那咱們就想辦法把不好聽的不愛聽的話變成好聽的愛聽的想聽的不就行了?在孩子八歲生日的時候,我送了孩子一份特殊的禮物,不是漂亮的球鞋,也不是他喜歡的玩具,但孩子收到禮物時卻十分感動。那是一篇我寫給孩子的文章在這裡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由於時間關係,我讀一些重點的吧)送給兒子——寫給兒子八歲生日

  歲月如流,轉瞬即逝,轉眼又到了小荷初露,梔子飄香的時節。兒子,在這個清新怡人、蜂忙蝶舞充滿了收穫的甜蜜、幸福溫馨的時節裡,迎來了你八歲的生日,媽媽祝願你生日快樂,健康成長!

  ……

  兒子,媽媽一直想在你生日的時候能送你一件特別的禮物。可送什麼呢?買件你心儀的禮物?但再好的東西也有過時丟失的時候,總有一天會被你淡忘丟棄。直到那天,媽媽在學校德育工作會上才喜獲了送你的生日禮物,這是一個從事德育工作多年的老師在談及她的感受時給了媽媽深深地啟示,於是媽媽把它整理成了六句話作為禮物送給你,希望它能伴隨你健康成長。(這六句話我都用了淺顯的語言和故事,來闡述,孩子都能讀懂)

  兒子,媽媽要送你的第一句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境況下,都要堅持把一件事做到底。”

  兒子,媽媽要送你的第二句話是:“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要孝敬父母。”

  兒子,媽媽送給你的第三句話是:“不管對誰,只要你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做到。”

  兒子“無論你當時有多忙,用過的東西一定要放回原處。”這是媽媽送給你的第四句話。

  “認真寫字”這是媽媽送給你的第五句話。……

  兒子,媽媽要送給你的第六句話是:“要學會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兒子,媽媽知道今天的你可能不會喜歡這個禮物,你會更喜歡媽媽送你一雙漂亮的球鞋,或一輛心儀已久的遙控汽車。媽媽能夠理解,那是因為你現在還不太懂。不過媽媽還是要你把我的禮物時刻銘記心間,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堅強樂觀,誠實守信、正直善良的人!

  這份禮物沒花掉我一分錢,卻花費了我很多的心思,我記得當時孩子是含著眼淚接受了我送的禮物。把枯燥乏味的說教換一種方式表達,孩子樂於接受了,你的良苦用心孩子也能感受得到,那多好呀!

  其次,樹立你的權威,做一個讓孩子打心眼裡佩服你的家長。家長在孩子面前的權威不僅僅是靠名分就能樹立起來的,不要以為對孩子吼一句“我是你爸”“我是你媽”,這種權威就可以垂手可得了,更不要以為透過棍棒和巴掌就能把權威給打出來。如果家長不愛讀書,每天一下班就看電視、打麻將,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的話,孩子是很難聽從家長的教導的。從孩子懂事起,我就把我的閒暇的時間留給了孩子,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學習,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我要求孩子要養成讀書的習慣,我自己就做到了愛讀書,我給自己定購了一些書籍,孩子寫作業時我就在他身邊安靜地看書,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時間的時候我會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我們常常是各自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來讀給對方聽,然後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再讓對方來評一評;或者各自推薦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給對方欣賞,然後說說你的看法。相信有了你的參與孩子會愛上讀書的。關鍵是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孩子會覺得原來我的爸爸媽媽跟老師一樣,也有那麼多的學問,這時候你想不讓他佩服你都不行。學寫作文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感到索然無味甚至有一些畏懼,指導孩子寫作文可以說我是花了很多精力,下了不少功夫。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先要讓孩子服你,然後他才會聽你的。我從給孩子寫文章著手,(就像剛才和大家分享的那篇文章一樣)從生活點滴,做人的道理、到人生理想,只要有空我就會寫上一段或一篇送給他,讓他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我們的愛與期待,同時讓他以我為榜樣。有了榜樣的帶動,孩子對寫作慢慢的有了興趣不再畏懼了,利用節假日我們帶著孩子走進自然,有意無意的引導他觀察,先讓他說,回家再把說過的寫下來。孩子的每一篇作文我都會用心的閱讀,先找他的閃光點,一個好的詞語,一個優美的語句,我都會毫不吝惜的誇獎他,給他信心。

  然後再在作文的後面寫下媽媽留言,委婉的地指出他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不但如此,我還常常和孩子一起動筆寫作文,一起參加徵文比賽,我的作文寫完以後都會請孩子幫著修改,讓他點評。孩子修改你的作文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讓孩子認識你瞭解你的一個過程。作文獲獎後,孩子是最高興的人。

  也許你會說,你是老師你當然能行,其實不然,我覺得你只要有心任何一個家長都能做到。當然這樣做你會少去了很多你自己的時間,只有當你親身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你才會體驗到付出後的幸福。現在孩子的作文基本上不用我操心了,每次作文以後孩子都會主動邀請我給他的作文作作點評。我認為那是他對我的信任和肯定。

  家庭教育經驗 篇11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相信每位家長都積累了一些經驗,把孩子教育好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在此很願意把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和體會與大家交流和分享,拋磚引玉,以便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長處。我的孩子程紅在學校近一年的教育中,學科成績優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此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感謝同學們對她的幫助、和良好的影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們認為,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他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他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他長大想做什麼,他說:當考古學家、探險家,想去看埃及金字塔,到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我們告訴他考古學家、探險家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去國外語言不通,怎麼辦呢?於是他覺得必須學習才能實現願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儘量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遊戲中,讓他感到了很多的樂趣。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他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他說:相信下次會做得更好。 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學校要求家長每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絡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校的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我們除了工作很忙和偶爾出差,都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她查缺補漏,對不懂的給她講解,對出錯的讓她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她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她為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除學校的作業外。

  我們為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路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為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

  家庭教育經驗 篇12

  大家好,我是袁昀的媽媽,首先要跟辛勤工作的各位老師說一聲“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

  我今天就講講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需要為孩子建立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我舉個看書的例子,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袁昀看書的時候我們最多的陪在他身邊,關注一下他看書的進度,我發現他看書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有一次我就讓他簡短敘述一下書裡某段情節,他就結結巴巴、斷斷續續的陳述,內容也說的前後不連貫,想到哪裡就說哪裡。我就發覺孩子看書不在於看書的數量而是看書的質量,我最近也改變了方法,就是和他一起看同一本書。最近他在看的是《希臘神話》,每看完一個大的章節我就和他從時間、人物、事件、結果等方面進行討論,引導他就不同英雄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現在對讀書就進一步的產生了興趣。

  孩子的一些秉性特點與其說是遺傳的,還不如說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孩子們天真的眼睛一直在觀察著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並加以模仿的,在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去陪伴和影響他們,創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和自制能力

  我們家袁昀是第一個寶寶,所有全家都愛著寵著,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奶奶給他餵飯喂到了5週歲。歲月匆匆,他也慢慢長大,從小精心的養護一個是養成了他懶惰的個性,另外就是動手能力差。我們讓他從整理書包、書桌,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開始做起培養他獨立、自理能力,同時也在慢慢鍛鍊他的自制能力。對於像看新上映的電影、買新書這些合理的要求我們儘量滿足,但是對於袁昀痴迷的樂高我們從原來的考試獎勵的形式,變為目前的暫時禁止購買。為了培養他的自制能力,現在對於他玩樂高的時間也是讓他自己制定計劃,不能一空閒就玩。

  三、正視孩子的缺點和錯誤

  孩子畢竟是孩子,每個小朋友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多或少的犯些錯誤,家長先是得認識和承認自家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同時也要教育孩子去諒解別的小朋友的缺點和錯誤。我經常跟袁昀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學會發現自己的短處和別人身上的長處。

  總之能否讓一個孩子健康、智慧成長。三分來自學校的教育,七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家庭教育經驗 篇13

  孩子總會長大的,獨立立足於社會的,要成為一個社會的人,不僅要具備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堅韌不拔的毅力。作為家長,既要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又要培養幼兒的非智力因素,使幼兒全面得到發展。

  首先,要注意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思想品德的養成,與家長有極大的關係,家長的言語行動是孩子的榜樣。教育中我們發現,有些難管理的學生,除了家長過分溺愛,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外,有些表現與家長十分接近。中國有句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很難相信,一個不講理的家長能培養出講理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講文明、講禮貌,不說謊話,團結同學,助人為樂,與人友善,熱愛勞動,愛護公物……

  其次,要注重毅力的培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是難免的。孩子遇到挫折,有時會沮喪、焦慮、自卑、失去自信心。我們的責任不是怎樣保護孩子不受挫折,而是如何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毅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做事情的專一性、堅持性,並在挫折中讓孩子透過努力來克服困難,鍛鍊孩子的意志和耐力。一般說來,意志越堅強,就越能克服困難,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第三,要培養孩子聽大人話的習慣。現在孩子少,一般都挺慣的,一有什麼要求,大人馬上給予答覆,特別是隔代親人,更是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管理。兒科教授施米特醫生說:“孩子小時候管教越寬鬆,長大了就越容易任性,難以管束。”管教孩子不須凡事解釋,對幼兒,一句“因為是我說的”就夠了。孩子逐漸長大了,難免對有些規矩提出疑問,這時儘可給他講道理,也聽聽他們的意見,但表明決定權仍然在你的手上。我的孩子四歲多了,這些日子養成了要雪糕的習慣,每天都要,吃飯之前都要,我看不管不行了。於是有一天他又要的時候,我們沒有搭理他,哼了一會,哭了,哭了我們也不管他,只是幹自己的事,最後沒能吃上,以後一連幾天都沒有再要。

  第四,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大人的關心,孩子大了更要注意密切關注孩子的動態,尤其是工作很忙的家長,更要多犧牲一些時間去與孩子交流,發現問題馬上給予糾正。總之,孩子是一塊玉,玉不琢不成器。

  家庭教育經驗 篇1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完整的語句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我國也有很多類似的名人名言,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等。很多年以來,這些名人名言一直鼓勵著人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那麼,為什麼要多讀書呢?原因當然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書能影響一個人的心靈。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也可以培養一個完人;可以教人寬厚,心地善良,萌生純真熱情;教人謙虛謹慎,持重內斂,自強不息;教人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增添睿智等等。

  鑑於讀書有如此多的好處,如此大的作用,相信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吧!其實,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除了老師的盡心指導之外,更是我們每一位做家長的責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專家尹建莉寫過一本關於父母教育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面用大量的篇幅講到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影響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家都做好媽媽、好爸爸,那孩子在家裡就有了兩個好老師。《讀者》雜誌曾刊登了李蔚紅女士寫下的這樣一段話:“生命起源於家庭,家庭是每個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行為影響著他的'一生。不要把培養孩子的期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最瞭解孩子和能夠幫助他們的只能是父母。如果你不能給他具體的知識,那麼你就做他的一個大朋友吧,陪伴他童年的時光,給予他一顆領悟事物的心靈和勤於學習的習慣。你給予他的是人生早期的記憶,就像一幢高樓的基石,一粒種子萌發時的雨水和泥土。” 為了盡到一份責任,我用心揣摩、言傳身教,努力營造了一個濃郁的家庭書香氛圍,引導孩子走上閱讀之路。

  營造一個濃郁的書香氛圍,是使孩子喜歡讀書的首要條件。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就會認識到書的價值,從而喜歡讀書。

  首先,我們儘量多買適合孩子讀的書,讓孩子可以隨時閱讀。現在,我們家裡的書有一半以上都是孩子的。為了便於孩子讀書,我們不僅設立了單獨的書房,還給兒子購置了床頭帶有書架的床,學生專用書桌等。在家裡,孩子的床頭、書桌、沙發上都有書,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為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我和愛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帶孩子去書城買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在書城裡,無數的讀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著自己喜愛的書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齡人,讓孩子置身於書的海洋中,會給孩子一種強烈的薰染。常言道,常在書邊逛,自會沾書香。

  其次,家長要指導孩子讀書。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發育史,因此讀書要講究方法。孩子們還小,分辨、甄別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孩子讀書需要我們指導。因為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書籍也是良莠參差的,有的是優秀讀物,具有教育意義,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些圖書則格調低下庸俗,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即使是優秀的讀物,也並非適合所有性格或年齡段的孩子閱讀。因此,我們很注重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當然我們也不是硬性規定孩子要看哪些書,孩子讀的書基本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但是我們會做引導,讓孩子明確該讀什麼書、不該讀什麼書。我們認為:閱讀好書就象與高尚的人物進行一場經過精心準備的交談;閱讀壞書就等於接受精心策劃的教唆和謀殺。因此,生命短促,時間寶貴,絕不能讓孩子濫讀。我們在買書的時候,會挑一些過硬的出版社,要保證孩子讀的書印刷質量儘量好,並且沒有錯別字。讀書的時候碰到錯別字是大煞風景的。

  再次,我們也儘量多讀書,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孩子做讀書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是激發孩子讀書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我是教師,平時在單位的很多時間都在看書(當然大多是專業書籍),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在家裡讀書。我們除了在單位裡借閱一部分文學類的書籍外,平時逛書店,看見自己喜歡的書也會立刻買下。我們很注重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孩子在家裡做作業或讀書,我們除了看看新聞或有特別重要的情況非用電腦上網查資料以外,我和愛人儘量不看電視或上網。十多歲的孩子的自制力較差,如果家長熱衷於上網和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看了,那還不跟我們搶滑鼠和電視遙控器?還能有心思做作業或讀書?我們也不是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和上網,一些優秀的兒童和科教影片,如《星球大戰》、《獅子王》、《哈利波特》系列等,還有中央10臺播出的一些科教類節目都是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開闊孩子的視野和開發孩子智力的。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很注重給孩子讀書。在俊智10歲之前,孩子聽的故事大多是靠我讀的。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我們願意把這筆財富留給我們的孩子。

  就這樣,在孩子近13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透過讀書帶領孩子一步一步的涉及各個領域。我們也不苛求兒子一定要做到最好,但希望他能快樂的讀書、學習。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一想,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的呢?我們也真心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給自己的孩子編織一個充滿愛與溫情的、一個有著濃郁書香氛圍的讀書環境,讓孩子們快樂地閱讀,翱翔在書的海洋中,在快樂中度過自己的學生時代。最後,摘錄作家潔塵針對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逼著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提高班的現狀,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提出的不同看法,與各位家長共勉。“養育子女,三分教,七分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應是一種身體力行的示範,並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就像樹一樣,長慢一點,說不定質地更緊密細緻。”孩子的成長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著急不得,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家氤氳書香,慢慢陪伴孩子成長。

  家庭教育經驗 篇15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在這麼好的幼兒園裡孩子成長得很快。回顧三年多來教育孩子的得失,總結如下:教育孩子要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支援孩子,放飛孩子。

  首先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多學習,因為無知犯錯給孩子心理和生理帶來傷害是很可悲的事,李躍兒老師寫的:《關注兒童心理問題: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還有中央電視臺播的“寶貝一家親”裡的系列片《解讀孩子的敏感期》都對了解孩子有很大幫助。

  第二理解孩子,“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並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於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展。”這一段話是李躍兒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的第一節“做天使,不做上帝”的開頭一段話,現在孩子已經有了非常強的自我意識,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不要武斷的下結論,這樣很容易會傷害到孩子稚嫩的心靈。

  第三說到支援孩子,尤其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多鼓勵支援他,切忌諷刺、挖苦孩子,那會把孩子的探索熱情熄滅掉。也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可憐他,那會使他喪失克服困難的勇氣。精神上的支援比物質上的支援更有力。

  最後我們還要學會放飛孩子,母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愛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團聚而是為了分離,為了孩子有一天能離開媽媽獨立高飛。做家長的不要等到那一天讓孩子去飛時才發現孩子被自己保護得無力飛翔,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學著放手,大膽讓他去嘗試,相信他有能力去做好。相信孩子並不是放任孩子,而是讓孩子自由決定,自我負責。讓我們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的家庭環境,放鬆心情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吧。

  家庭教育經驗 篇16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轉眼間,孩子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孩子在黃老師、韓老師的精心指導教育下,從一個無知的玩童到能逐漸接受學習、聽老師話,有一定獨立思考和主見的學生。她在學校裡有過歡笑、有過哭泣、有過幸福、有過苦惱。在班級裡和同學們和睦相處,能幫助同學、熱愛班級集體。

  孩子快樂地成長是我們家長最大的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校老師的教導,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環。家庭教育也是考驗家長耐心和智慧的教育。從孩子進入幼兒園起,幼兒園就為我們家長開設了家庭教育課堂直到現在小學裡的家長學校。經過這麼多學期專家、教授成功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講解,使我們家長也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發展、成長的教育方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出現情緒上低落期和高漲期。為此在我的家庭教育方法裡,也隨著孩子心情改變、態度改變而不斷改變,在磨合中尋求孩子能愉快接受的方法。以下是我家庭教育的幾個方面:

  一、 充分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樹立學習興趣,做到不懂就問。

  孩子入學開始,我就參與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學習不等於只完成老師佈置的需要家長協助的作業和家長聯絡冊上的簽名。而是腳踏實地、全心投入到孩子的每一課程學習中,幫助孩子建立預習、學習、複習的全過程,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學校學習解答。還有寫週記作文,對於一年級的同學來說,的確難度挺大。他們沒有足夠的詞彙量,語句組織能力還遠遠不夠。針對孩子作文的語無倫次,我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讓孩子在週日看晚報、金報上小記者的作文,平時多看課外讀物。其次給孩子買了《好詞好句好段》讓孩子多記載適用文字語句。最後,對孩子的作文進行面改,指導她寫作技巧,斧正作文內容。就這樣,天天讀、週週寫、片片改,孩子的作文能寫到一段話少修改、甚至不用修改。說實在,我對於學科基本知識也不怎麼懂,有些方面甚至一知半解。每當對於問題我和孩子有不同解答和看法時,我倆總會發生爭執,不果這樣的爭執是我樂意見到的。孩子總會把問題寫在紙上,第二天去請教黃老師、韓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黃老師都會把詳細的解答和方法寫回來。對我和孩子都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不要把考試分數看得太重,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輕鬆愉快地接受知識。

  上學期,孩子的每次考試我都看得很重,比孩子還緊張,每次考試的前晚給孩子做試題,講難題。結果把孩子也搞得緊緊張張,考試成績還是取不了滿分。弄得她每次考試都怕怕的,考完後神情倦喪,深怕成績不好挨批。從這學期起,我的觀念也有了較大轉變,平淡看待每次考試,把對考分的重視轉到幫助孩子對做錯題目的理解上來。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拔尖,每次考試都不是最好的。但我們沒責怪孩子,也不刻意追求分數,而是分析錯誤原因。幾次下來發現在語文的試題中,孩子因不懂而錯誤的很少,主要是錯在寫錯字或拼錯寫錯拼音上,說明孩子對基本知識學得不深、不透,再加上粗心。在數學的試題中主要是解題思路不廣,靈活性不夠。於是,我在日常複習中把精力投入到語文抓基礎、數學抓靈活思維上來。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不過份看重考試分數使孩子對考試的恐懼感逐漸消失,增添了學習的興趣。

  三、讚賞教育和錯折教育相接合。前面提過,孩子在情緒上是有低落期和高漲期。

  這就決定了孩子在學習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波動。在情緒低落期,孩子無論學什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對弱些,作為家長應細心一點,隨時發現孩子在這階段的所言所想。在這階段以鼓勵安慰為主,多讚賞、多鼓勁,幫助孩子儘快走出低落期。在情緒高漲期,孩子反映靈敏,學習掌握快。家長應儘量持久維持孩子這良好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在平時,家長對待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讚賞、表揚,應對孩子進行適度的錯折教育。特別是當孩子有驕傲自滿或鬆懈情況產生的時候,尤其要實施錯折教育。孩子從小實行錯折教育,對於培養堅忍不拔的心格和良好的失敗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好處的。所謂錯折教育就是讓孩子解除驕傲自滿的心理,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形成奮發向上的鬥勁。

  四、支援孩子在學科之外,發揮自身特長和愛好。

  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喜歡舞蹈,我給她參加了舞蹈培訓班,自此,孩子每晚在家堅持基本功訓練,當時孩子一把汗一把淚地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見了心疼都反對她練下去,我告訴孩子:你想上舞臺表演就得堅持,就得吃苦。於是我天天晚上陪她練習,二年後孩子考入了七色花藝術團,參加演出的機會多了,她的信心更足了,現在仭自覺地天天鍛鍊。入學後,她的舞蹈訓練並沒有給她的學業帶來影響,而給她帶來了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體格,矯健的身姿。有利於學習的調節、心態的調節。在學校裡,孩子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老師給她的任務都能大膽去做,協助老師搞好班級管理,體現了優秀的一面。所以說家長支援孩子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發揮特長對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家長的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已的個性和特長,只要我們家長耐心摸索孩子的特點,用智慧、用時間,總會找到適合自已孩子的家庭教育。相信我們的孩子們都是最棒的,都有美好的未來。

  家庭教育經驗 篇17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進入初一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她與我們家長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裡發生的事,學習情況從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長的身份與她說話使她反感?

  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裡和學習上的事。對於她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看著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時,我會很平靜地跟她交流一下為什麼沒考好,是因為不會做呢還是其它原因?因為我像朋友似的與她交流,所以她也會告訴我說:“這道題是不會做,那道題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績一定會達到多少分。”這時我就會順勢地鼓勵她:“不要緊,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後自己上課聽仔細,不懂及時問老師,

  計算時細心點,下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順便再給她講一個粗心造成不良後果的小故事。

  之後有時從學校回來她有時會很主動的把在校內的事情、學習情況和想法告訴我,我也會很認真地聽,幫她分析原因、提點想法、供她提供。雖然有時還是免不了不認真、粗心,這時我就會和她開玩笑的說:“什麼時候你可以不說如果……”這時她會微笑著說:“老爸別說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裡都是萬般的寵愛,也造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作為家長,我也是處處儘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儘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緒、工作壓力帶給她,以自已較好行為來影響她,凡事都從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負面的不良的影響,也會從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來討論,讓她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時間都會抽空和她溝通,讓她說說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相處等等,有的時候遇到問題,還會幫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兒也很樂意與我交流。作為家長,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儘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這樣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吧。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對孩子一生有益。

  有時遇到煩心事,控制不住難免生氣發火,這時她就會說:“老爸,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有意思嗎?!”她居然還學會了用我的話來告誡我了,或者她會說:“老爸,要淡定!淡定!”總能把我逗氣得也消了,這孩子還有點幽默感。

  三、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

  孩子假期一到來,我們全家都會抽空帶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媽媽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歲那年去了青島、5歲去了濟南,8歲去了北京……那段時間,她忙得不亦樂乎,顯然像個大人,出去玩的時候有的特別印象深刻,有時自已查到的那些個景點,點自已知道的特產吃,她玩得特別的開心,我們全家也是其樂融融。我們的理念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嗎。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說不完的,家庭教育是個長期的任務,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家長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讓我們為做一名盡責的、孩子喜歡的家長朋友,努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