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歷史名詞的由來

春秋戰國歷史名詞的由來

  春秋戰國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時期,此時的文化璀璨、百家爭鳴,將中華文明的智慧推到了最巔峰的狀態,為後期的天下大統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那麼春秋戰國這個歷史名詞又是怎麼來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秋戰國歷史名詞的由來,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其實春秋和戰國時兩段歷史時期,春秋是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也就是東周建立的第一年為開始,止於公元前476年戰國前期,總共295年。當時負責記錄歷史的是魯國人,他們喜歡把各國發生的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這樣分門別類的記錄下來。這也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記錄歷史事件的書,從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記錄了242年的歷史事件。

  當時的中國屬於農耕社會,所以各國之間的重大事件基本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時間長了之後,這部編年史就漸漸的被人稱呼為《春秋》。由於這本書所記錄的年代,與此時的客觀歷史發展階段大體相同,所以歷史學家就將這本書名來作為這段歷史時期的名稱。

  在過去許多儒家弟子都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孔子活不了那麼久,否則豈不是成了妖怪?所以,這應該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孔子則是其中的整理者之一。而戰國這個名稱實質上是春秋之後七大諸侯國在內心預設的一個事實,因為此時諸侯混戰,爭當天下霸主,所以他們自己也將這段時期稱呼為戰國,形容的就是天下混戰的局面。

  等到西漢末年劉向所編纂的《戰國策》一書出版後,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七大諸侯連年征戰的過程,更是把戰國這個詞的含義鞏固了下來。

  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止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總共255年的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對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至關重要,也常常被歷史學家稱呼為中華文明的第一次文化大爆炸,其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新制度和新秩序,導致了各種隱性的變革和並構,最終引起了社會的變革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是中華文明和智慧最繁榮的.一個階段。

  名字由來

  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據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解釋,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

  而戰國的來源是《戰國策》,是國別體的史書,作者是西漢的劉向。

  分界線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稱東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時期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介紹: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相傳《春秋》為孔子修訂,直至今日學術界對此說尚有諸多質疑,並無統一觀點。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歷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公元前468年)、三家滅智(公元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糾正:孔子卒於公元前479年,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以孔子去世那一年為界限,之前的為春秋,之後的為戰國。由於周貞定王姬介於公元前476年繼位,為了紀年方便,所以就以公元前476年為界,之前的為春秋,之後的為戰國。

  春秋時期,政治上,各種改革,變法連線不斷,而成功進行變法的國家則強大起來,透過這種政治變革周這段歷史時期的再次劃分,“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觀點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史記》的觀點因包括瞭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而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

  發展歷史

  《春秋》從公元前722年開始,至公元前481年結束。歷史上通常將周平王東遷至公元前476年之間的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代,這段時間基本上和《春秋》一書記事所跨時間相同。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儲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游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做盟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積蓄力量,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機,發兵攻入吳都。夫差急忙迴歸,向越求和。不久,越滅吳,勾踐也北上會諸侯于徐州,一時成了霸主。公元前316秦滅巴蜀。

  所以,春秋實際上有七霸,與戰國的七雄總量相當。

  春秋時期各國的兼併與鬥爭,促進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屬間的接觸與融合。經過這一時期的大變動,幾百個小國逐漸併為七個大國和它們周圍的十幾個小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