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理知識點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地理知識點都有哪些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地理知識點都有哪些,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地區名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群英會蔣幹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傑與子翼相見。”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王安石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過秦論》:“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採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雕。”(這裡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採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採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夢遊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嶽掩赤城。”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隋唐以後簡稱“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都】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部晉陽和京都長安。

  【兩都】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

  2、政區名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片語。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大致範圍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關以東的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九州、神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後成為中國的別稱。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幷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例如: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已亥雜詩》)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辛棄疾詞《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司馬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四海】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五人墓碑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後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