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通用6篇)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1

  我帶著喜悅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觀看電影《長津湖》。

  電影是從美帝國主義挑起朝鮮戰爭開始,美軍戰機轟炸中國邊境,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當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工業水平落後,物資和裝備嚴重匱乏。但是為了新中國的未來,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經過幾天幾夜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

  參與長津湖戰役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連的新兵伍萬里,他的一份檢討書,因為部分不會寫的字用圈代替,被餘從戎戲讀成“蛋討書”,一開始讓我覺得搞笑,再想想讓我深思。他才十幾歲,本應該是在讀書的年齡,但是他卻沒有讀書,面對敵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積極參與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

  在前往朝鮮戰場的路上,為了躲避敵機的偵擦,他們有時躺在地上、有時躲在雪裡,哪怕是被機槍掃射,也是屹然不動。在前進的途中,他們接到了一個護送電臺的艱鉅任務,電臺是指揮部與前線聯絡的重要橋樑,如果沒有電臺,前線志願軍戰士們將無法得到準確的作戰資訊,他們這次的任務就是護送電臺和譯電員到志願軍指揮部。在護送的途中遭遇了敵人瘋狂阻殺,面對美軍的飛機坦克,志願軍戰士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哪怕付出寶貴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務,最終成功的將電臺與譯電員安全送往指揮部。

  楊根思連長說過三個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就在這種永不言棄的信念下,他帶領一個連隊,阻擋了美軍七次突圍,為大部隊爭取了時間,為勝利爭取了時間。在第八次突圍中,他們連隊打到剩下最後一人,最終抱著炸藥包與幾十個敵人同歸於盡。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電影結束了,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走出了電影院。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志願軍戰士們背井離鄉,在極端嚴寒的天氣,沒有食物、棉衣補給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美軍戰鬥。他們不畏生死,守衛著國家的尊嚴,守衛著人民的和平。

  現在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銘記這是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2

  今天,我和家人一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愛國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50年美國攻佔朝鮮,企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的故事。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影片中,長津湖天氣惡劣,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一名美軍的杯子留下的水印,在短短几秒內成霜結冰;美軍部隊在撤離時遇見了凍成冰雕的志願軍,原來是我們的軍人準備伏擊美軍,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凍成了冰雕,指導員正拿著望遠鏡尋覓著敵人,戰士們端著槍,拿著手榴彈,隨時準備給敵人迎頭痛擊。長津湖這惡劣的環境震撼了我。

  戰爭開始,美軍早早佔領了制空權,導致我軍被大大壓制。食物缺乏、子彈缺乏、防寒衣物缺乏,就連後勤部隊運輸也會被空軍攔截,有很多戰士尚未到達戰場,就已經倒在了美軍炸彈的掃蕩下,更何況美國還有坦克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支援。敵人的強悍震撼了我。

  可就是在這種種艱辛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非但沒有撤離,反而愈戰愈勇,先是炸燬了敵人的訊號塔,擊敗了前來援助的軍隊。在最後的大總攻中,志願軍殲滅了敵人的大部隊和司令員,只有少部分敵軍撤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意志力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後,電影中指導員的'那句:“現在我們打這場仗,就是為了將來我們的孩子不再打仗”深深地觸動了我。是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志願軍先烈們的英勇犧牲。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更是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強則國強,祖國就不懼侵略者,亦不會發生戰爭。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3

  電影《長津湖》上映,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后,有了許多感觸。

  這部電影使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深入地瞭解,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不易。影片中很多情景讓人潸然淚下。他們不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中行軍;更要在行軍的途中防禦敵軍空中襲擊,時刻都處在危險中!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電影中的戰爭場面相當的恢宏闊大,殘酷逼真,槍林彈雨中彷彿一架架飛機就正從我頭頂掠過,一顆顆手榴彈向我穿透而來,身臨其境般不由得跟著揪心緊張起來。我同時由衷地感受到現在生活得來不易,“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會由我們的下一輩來打”讓人淚目。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只要我們記得,他們便會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肉為我們拼下來的,我們覺得新時代離戰爭很遙遠。是因為有一群可愛的人在守護我們,守衛國家,所以我們要帶著感恩,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4

  看完電影《長津湖》後,我感觸頗深。

  從電影的開篇,我瞭解到美軍要越過三八線,攻打朝鮮,這種舉動讓我非常氣憤。而且他們的將軍—麥克阿瑟還說,可以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鬥。所謂“唇亡齒寒”,經過商議,我們國家決定抗美援朝。

  隨即,我們的部隊出發了。經過各種防線和哨兵,我們到達了美軍大本營。當看到美軍豐富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時,我深刻懷疑他們是從現代拿物資過去的呢。但這並未嚇到我們勇敢的志願軍戰士。雖然我們沒有豐盛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但我們有勇氣、毅力和智慧。志願軍們儘管一整天裡只能吃著凍得像冰塊一樣的土豆,也堅持戰鬥著。

  經過長時間的堅守和奮戰,志願軍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另一個營地,也就是美軍軍隊機場,麥克阿瑟聽說營地被攻佔後,連忙讓軍隊撤退。最終,我們粉碎了麥克阿瑟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鬥的想法,把他們打回了三八線。

  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戰士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打仗,就是為了不讓下一代打仗。”希望世界永和平,人類遠離戰爭!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5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感覺家就是一座房子,一個地方,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慶假期,跟著朋友一起去看了《長津湖》,這是一部新時代戰爭影片的高峰之作,三個多小時的時長,沒有一秒是可以停歇的,而且三個小時不足以記錄抗美援朝時期先輩的付出,看完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相信現在很多中國青年可能對這場戰役一無所知,課本上也介紹的很少,只是從老一輩回憶中聽到,這部電影在國慶期間上映,無疑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火車開過長城,晨光照耀在火車上時;電影最後戰士們被凍在雪地裡的那個鏡頭。實際上,對這場戰鬥而言,窮究戰爭的勝負已毫無必要,這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今日之生活,全是先輩以血肉鑄成。

  如今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是無數先烈用甘於奉獻、無所畏懼的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替我們打下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那些為了保衛祖國未來拼死戰鬥的戰士,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在祖國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勿忘過去、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當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

  關於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心得體會6

  爸爸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長津湖》。

  它主要講述了中國志願軍第七連軍的故事。第七連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電臺和譯電員送到指揮部那裡去。他們在清點了人數以後就上了火車。可還沒到目的地,就突遇鐵路維修,他們不得不改為步行。可正當他們走過一片石頭組成的平原時,美軍的飛機低空飛來了。大家迅速躺在地上,裝成死屍,但是仍然也沒逃得過犧牲的命運。

  戰士們含淚繼續前行。在他們趕到指揮部進行短暫的休整後,又繼續向目的地1100高地出發。他們路上充飢的糧食居然就是一個個的凍土豆和乾麵粉,就算是這樣,他們還是克服各種困難如期到達目的地。

  隨著司令員的一聲命令,戰士們迅速包圍了美軍。戰士們在長津湖打了美軍個措手不及,隨後又立即往美軍軍地打去,最後,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關於志願軍們在歷史長河中的這一段故事。志願軍戰士們在零下30多度的環境下,穿單衣,吃凍土豆,武器裝備落後……但即使這樣,他們絲毫沒有退縮。他們用頑強的毅力、堅定的信心、英勇無畏的精神前仆後繼地往上衝。請想一想,他們為什麼能抗寒抗餓?就是為了讓我們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裡。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應當好好學學,奮勇拼搏,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