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1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教育新理念》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透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

  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學生人格;

  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

  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群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透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2

  剛開學,劉主任就給年輕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看一本好書,寫一篇讀後感。並介紹了一本好書《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而自己一直拖著沒有去看的原因,並非這本教育經典沒有給我衝擊和收穫,而是因為這本教育經典著作,我只粗略地讀了三分之一,所以,不能完整地寫下總結和感悟。問為什麼沒有看完,只能用最不成理由的理由:最近一直都在忙著考試,太忙了,都沒有時間去閱讀和思考了。真的慚愧,用這樣的理由推卸了一本好書;更無比羞愧,作為一名教師,卻沒有誦讀完這本被稱為經典的教育著作。

  從自己淺淺地閱讀中,我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餘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書中給教師提出的建議既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又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雖然本書記錄完成的教育時代已經時隔三十幾年,儘管現在的教育形勢一直在不斷地調整改革,但蘇霍姆林斯基那閃光的教育思想,準確的教育理念,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都絲毫不顯過時。

  "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識字教學應當跟圖文緊密結合起來"、"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靜靜地品味著作者精彩的理論分析,細細地聆聽著那些生動事例,心中不免掀起幾許的波動。

  《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是最先給我衝擊的一條建議。何謂抽象的學生?是教師憑空想象出來的學生嗎?是的。是教師沒有掌握學生的智力程度而設定的同一種階層的學生、是被教師把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機械地運用到身上的學生……顯然,這樣的學生是可憐的。老師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都不相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可以把教育和教學的所有規律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麼對學生(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地發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老師把所有的學生想象成了同一水平的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沒有差異性的。其實,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不正是我國古人早已強調的因材施教嗎?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採用不用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採取個別對待的態度,讓所有學生都在前進。

  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裡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我將秉承大師建議中寫道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擠出時間,繼續拜讀這位大師的經典,吸取經驗,反省自己,完善不足。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3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它讓教師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

  其中第一條就是:“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可能作者是要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孩子們是有差異的。在工作中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嘆:“同一個老師教的,同一個教室裡坐著,學習的成績卻是天地之差”。而作者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差異,更是用了兒童提水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因為我們都知道兒童的身高、體重、力氣等都不一樣,還有性別的不同,肯定是提水的結果就不同了。如果非要讓體弱瘦小的人和身強力壯的人提水一樣多不可,那可能就會適得其反,導致體弱瘦小的人會元氣大傷,到第二天就什麼也幹不了了。因為差異性的存在,學習出現不同的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面對著這樣的差異,我們在教學中就不能再“一視同仁”了。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情很感興趣,他們就會努力的想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想辦法將學習和他們的興趣聯絡起來,去積發他們學習的潛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還要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及時的進行鼓勵。作為平凡的人,我們都有這樣那樣的優點,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就是所謂的'“人無完人”。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尤其是對於學困生來說更是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之處,及時鼓勵,讓他們利用自己的長處來為集體服務,讓他們感覺到他們也是很重要的,並非一無是處,老師和集體還是非常重視自己的,雖然成績上不如人,但是在其它方面還是很優秀的。當這些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被老師和集體信任時,他們的信心就會重建起來,學習的激情也會燃燒起來,相信不久以後,他們的成績會有很大的提升。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4

  幾乎所有的教師在他所教的班裡都會遇到這樣幾個懶惰、散漫、頭腦遲鈍、理解力差也即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怎樣使他們學習有所進步,並趕上其他同學一直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儘管在這些孩子身上花費比一般學生多幾倍的精力,可效果甚微。有時對這些兒童的表現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議:答案就在眼前,只要看一下,用思維的鏈條把兩樣東西連線起來,馬上就能弄懂,可是學生卻對此視而不見。我發現那些學習困難的兒童在課堂上很少主動舉手發言,遇到困難不想尋求解決,也就是缺乏求知慾和好鑽研的精神。

  怎樣對待學習困難的兒童,我從書中找到兩個原因。首先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在於兒童在學齡前期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周圍的環境不夠好。許多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頭腦遲鈍,人的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發展年幼兒童的思維,首先是發展他看見和觀察的能力,透過對周圍世界的視覺感知來豐富他的思想。對於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什麼程度,我們都不能埋怨他,更不能對他說“你是一個毫無希望的人!”而放棄對他的教育,那是做教師的失職。寫這本書的作者作為教師經常帶領這些學習困難的兒童到自然界或者到勞動場所去,也即給他們上“思維課”,使周圍世界的物品、事物和現象,經過思維和情感的稜鏡的折射,變成使兒童的昏昏欲睡的大腦甦醒過來的一種刺激物,進而努力喚起驚奇和讚歎的情感。當然安排這樣特殊的課並不是一兩次就能取得結果的,一定要足夠的耐心。可能100節課似乎都毫無結果,只有到了第101節課,你才能看到兒童眼睛裡放射出好奇心的第一個火星。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還要對他們充滿信任,要有一顆充滿仁慈的愛心。我們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教育不是不僅是進行知識的傳授,更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生命與生命的碰撞。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範梅南先生曾說:“只有當教育者的眼睛和耳朵以一種關心和接受的方式去搜尋孩子的潛力——這個孩子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教育機智才起作用。這要求一種指向孩子的獨特的感知和聆聽。”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我們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每當開學家長把他們的孩子帶到學校跟我說:“我小孩在家誰的話都不聽,只聽老師的話,孩子的希望就寄託在您老師身上了。”家長的一番話讓我感到老師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任何一個學習困難的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兒童遇到困難,不會做功課,是他真正的痛苦。我們應當善於培養孩子的學習願望,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兒童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兒童享受到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真正瞭解了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同時要有耐心,用我們的智慧、信念和情操去鼓舞兒童的思想和情感,那麼可以稱之為“豁然開朗”的時刻必定能夠到來。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5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

  《教師的建議》讓我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篇6

  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我是在大學的時候才知道的。

  學生時代的我,往往更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那時看他的《給教師的建議》,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長曆程。蘇霍姆林斯基說,童年沒有培養起來的有些能力,成年後可能永遠無法彌補,為此給自己不會思考和沒有創造力找到了一點藉口!

  再次讀他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多了老師這樣一重身份,除了在書中為自己教學實踐遇到的問題找到了一些解決的技巧和方法!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蘇霍姆林斯基多次說到的兩件事,閱讀和思考!

  在他的書中,他多次提到透過閱讀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說我大部分青春都是和書一起度過的,而接下來的餘生都要和書打交道,對讀書這件事有很多想吐槽的!

  小時候因為條件限制除了學校發的課本,能讀的課外書真的很少,因此我對自己的書特別愛惜,從學前班到大學畢業的書,我都儲存完好。在一些無聊的時候,我會自己一個人在樓上翻開這些書,按照時間順序整理著,成長點點滴滴在這些課本中清晰可見!翻開書看到那一灘汙漬,我想起了趴在書上睡覺流口水的樣子;突然變歪歪扭扭的筆記,一定是上課打瞌睡的時候寫的,還有和閨蜜互相加油打氣的小紙條……這些點點滴滴,後來居然成了我高考的作文素材!

  我高考那年,湖北的高考作文是“舊書”,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些我如視珍寶的舊課本。我從個人到國家,講了舊書的象徵意義。我的舊書見證我成長軌跡,承載的是我個人的成長故事,更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而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舊書,承載的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進步的歷史見證。

  要不說我一直以來都很幸運呢,這種有親身感受的故事寫出來的作文當然分數還可以。而那個時候的我就能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如此關切,這政治覺悟也還可以吧,不然怎麼會冥冥之中成了政治老師呢!

  還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現在想起來都還耿耿於懷呢!有一次一個親戚到我家幫他孩子借課本,我不在家,奶奶很慷慨地讓他自己去我的書堆裡找,當我回家看到我的書全被翻亂了,我當時特別生氣!借出去的書,後來那個親戚再也沒有還回來,心中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呢!

  我想對於知識的渴望,每個孩子都會有,只是這渴望的火花有沒有繼續燃燒起來就不知道了。幸運的是我對書籍的渴望沒有被澆滅,現在能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書,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現在再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第一想法居然是我以後自己的家一定要有書房,為我心愛的書找個安身之所,然後就是想著要把童年沒機會看的名著都找來看看。突然冒出一個很搞笑的念頭,像我這樣的窮教書的,可能以後能留給孩子的遺產只有這些書了,不過這算不算我們家從此變變成了書香門第呢?

  蘇霍姆林斯基還強調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他認為經過對事實和現象的思考後獲得的知識,比死記硬背的記憶的牢固得多,這樣還能減輕學習負擔和激發學習興趣!而學習的目的,除了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還應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考能力就是我們聰明的體現。

  確實,一個會思考、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真的會散發無限魅力呢。每每聽到有獨特見解的演講、或看到有獨特思想的文章,都會為之讚歎和羨慕!走出校門,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具體知識大多忘記了,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卻深深影響著我們後來的工作和生活!

  工作後,發現很多學生成績差,真的不是他不適合學習,而是缺乏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沒有經過思考,只是死記硬背的學習,就會出現一段材料讀多少遍都弄不清中心思想,一篇課文都背下來了還不曉得講了什麼的尷尬局面!

  一個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就像很多人吐槽的那樣,感覺會讀書越讀越傻!不過這不能完全怪自己,畢竟在應試教育下,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和考試知識死磕。哈哈,又為自己找到一點藉口呢!

  面對這樣的局面,其實還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如果能保持對生活那種孩童般的好奇心,對未知世界勇於探索和對新事物敢於嘗試,會不會有更多的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立思考呢?

  蘇霍姆林斯基的書中,大多數講到的是小學教育,他認為小學應該培養孩子的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閱讀能力、書寫能力、觀察周圍世界現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說是以後學習的工具。

  看著他對兒童教育的很多建議,我居然在想未來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想著以後要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要陪他/她讀很多很多的書、要在勞動中培養他/她的動手能力……對自己這種“想太多”的毛病真的無力吐槽了!

  不同時間,讀每本書的感受和心境真的會不一樣!有些書值得不同時間段拿出來再讀,讀書的時候冒出來的有些感受和想法也值得記錄下來,這見證的也應該是一個人成長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