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我幫媽媽做了一上午的家務。媽媽要我整理我自己的房間,我覺得很好做,便二話沒說,跑到我的房間就開始幹了起來。

  我先整理起了床。我把床上的東西都放在了凳子上,再把床單掀了起來,用手抖了幾下,放在了一邊,然後把被子調到了最佳的位置,接著把床單端端正正的鋪在了床上,最後把我的洋娃娃擺在了床上。接著,我開始整理桌子了。我把桌子上的東西都放在了地上,然後用溼毛巾把桌子上的髒東西擦掉,擦乾淨後再把東西整理好後襬放在桌子上,就行了。然後我掃起了地,掃完後,我又用拖把託乾淨了地。

  忙活了一上午,才覺得幹活好辛苦,我才幹了一上午就已經很辛苦了,而媽媽卻是整天在幹,媽媽真的好辛苦,我應該經常抽空幫媽媽多做一些勞動啊!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和媽媽剛從那兒回到家,就開始給兩個月沒有人住的家“洗洗澡”。媽媽忙得滿頭大汗,又洗被子,又拖地,又擦桌子,又洗蚊帳。我也在“忙活”,在忙我自作自受的活兒——收拾亂七八糟的桌,一個早上,我和媽媽就清理出幾大簍廢紙和。

  我的活兒忙完了,我看見媽媽在用洗衣機洗被子,我記得媽媽常把洗衣服的水裝起來沖廁所,我就挑起廁所裡的水桶提到陽臺上,用大面盆把水一勺一勺的勺到水桶裡,東搖西擺的才把桶提回廁所裡。哎呀!這麼重的水,媽媽老是從廁所和陽臺間抬來抬去的,真不容易呀!後來,我又幫媽媽煎蛋麥面餈,我才煎了三四塊,就已經熱得快融化了,而媽媽天天都站在同一個位置,天天同一時間在廚房裡進進出出的,一定會很熱,而且,媽媽除了煮飯,還要拖地,洗衣服,平時在家裡,很少看見媽媽流汗,她的汗水,都流在了做家務活上了。

  媽媽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就算做完了,沒過幾分鐘,又有下一個活兒要去幹。生我養我,為媽媽爸爸做一些事是很應該的。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3

  這是一個短暫、繁忙而又充滿溫馨的假期,迎新年、走親戚、鬧元宵……玩是假期中一個活動主題,但在勞動中體會到與玩不同的快樂則更有意義。

  年前的大掃除,我和媽媽分工明確,媽媽清理廚房、洗手間,而我則負責剩下所有房間的整理、掃地和拖地。好,目標確認,我挽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疊被子,收拾桌子上的零七八碎,撿起掉在犄角旮旯裡的小零碎,又用乾淨抹布把桌子上的灰塵擦掉,我迅速整理好房間。看著整齊多了的房間,我又充滿了鬥志,拿起掃把準備掃地。把一個個椅子移開,我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地也掃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是拖地。

  我兩手握住拖把,細細地掃起地板。我拖地板是按順序拖的。我先從左往右,依次拖了一次。然後再從上到下又拖了一次。由於拖把很沉,之前又幹了很多活,這使得我的手有些痠痛,頭髮裡開始夾雜著汗水。之後,我把拖把浸在手裡,呵,還真髒,灰塵都沉入水底,面上浮現出淡淡的灰色。我把拖把放在水裡攪了一下,再拿起來把拖把絞乾。看著煥然一新的房間和乾淨的地面,我欣慰的笑了。

  除了大掃除我還在平常的日子裡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蒸米飯、刷碗、整理床……從中我還有了經驗,比如蒸米飯要加多少水,怎樣刷碗最省水……我不斷地培養鍛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會一直努力下去的。累並快樂著,我享受著在勞動中體會到的快樂。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4

  放寒假了,除了做作業以外,也沒什麼事幹,於是便幫父母幹一些家務,幾天下來很有感悟。做家務,事情看起來雖小,但其中包含的東西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表達。

  說句實話,我現在才知道家務是做不完的。上學的時候總覺得很累,回家後什麼也不管不顧。然而,放假這麼多天做了一些家務,我感到了由衷的慚愧,因為我發現這項任務任重而道遠,一年四季365天都要堅持下來,是多麼的不易啊,父母比我們辛苦多了。

  學會做家務,也是一個使自己擺脫依賴的過程。像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首先是對父母的依賴,其次是對於環境的依賴。人生之路是漫長的,誰也難免置身逆境,不是書讀好了就萬事大吉,擺脫對於他人和環境的依賴,可以使自己不論將來處境是優或劣,都能夠從容應付。因此,擺脫任何形式的依賴,在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人,都是促進個體心理成熟、建立自我的過程。

  透過做家務,使我深深地理解和體會到了父母做家務的辛勞,也使我學會了為他人著想,學會了孝順長輩,體貼父母。過去的我經常喜歡指手畫腳地挑毛病,而現在的我很少看見有東西不順眼,脾氣也好多了。我想,這是因為透過自己動手做事,深入體會到了往日父母為自己操持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的繁瑣和辛苦,從而也增進了對父母的理解,並且學會了感激與體貼父母。

  喜聞日前我省出臺《陝西省黨政幹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陝西省黨政幹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陝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建立幹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旨在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的制度安排。

  我認為,做家務不僅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也可以幫助自己調節緊張的學習生活,對學習也是有好處的。家務勞動和體育活動一樣屬於身體活動,對於揹負繁重學習任務的我們來說,是一種積極的大腦休息方式。所以說,做家務好處多多,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傳統的教學提問有如下特點:教師問,學生答,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確唯一,最終以學生解答教師的所有問題為教學的歸宿。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提問而言,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全程質疑,在課堂真實問題動態生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要始終採取積極鼓勵的態度、引導學生質疑。不僅要讓學生解決"是什麼"、"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等問題,更要鼓勵學生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幫老媽幹了一天家務活。剛聽到時,我猶如五雷轟頂。因為我所看過的有關幫忙做家務的作文都說這是一件很困難、辛苦的事。

  聽完老媽的交代,我才明白做家務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恐怖。我家一般只有早晚有人,老媽要上班,我要上學。寒假期間我也要去培訓班,如此半天就過去了,下午,在外面吃午飯,也在外面寫作業。(老媽不大放心我一個人在家,所以和附近一家按摩店打好關係,讓我儘量在那邊)最後,晚上和老媽一起回家。因此,我的`家務只有三樣:洗衣服、做晚飯、打掃衛生。

  中午放學,我先到家。共6、7件衣服,只需向洗衣機里加一勺洗衣粉、36升水,設定漂洗2次,脫水6分鐘。等到第一次脫水脫完後,再把水位跳到最高,按下開始,拿桶接水,然後等著收衣服就OK。多虧先讓老媽寫好詳細的懶人洗衣法,不然可就麻煩了。那暫時就沒事啦,玩去。

  很好,很輕鬆。聽到洗衣機開始“嘀嘀嘀”了,拿了個盆,收衣服去了。就幾件,不重,一個小盆就夠。接下來,把盆捧到曬衣架旁,把衣服套在衣撐外,就像人穿衣服那樣。對我來說,這不難,因為老媽以前經常早上洗衣服後就要趕著上班沒時間曬衣服,所以會讓我代做。哼哼……難怪現在招聘都是由經驗者優先。

  晚上,老媽說公司加班,讓我自己在外面吃,不用做晚飯了。那麼,也該開始打掃衛生了。由於昨晚已經打掃過而且今天沒有破壞的緣故,只需拿吸塵器“嗡嗡”一會就可以。而且吸塵器的手柄站起來比我還高,也就完全沒有必要彎腰駝背。這樣,伴隨著“嗡……”和“嗖”的聲音,想哪走去,都免不了夷為平地的下場。總感覺很適合發洩不滿呢。幸好相機有自動拍照的功能,不然還麻煩了呢。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6

  媽經常和我說:“你已經張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我決定自己洗襪子。

  我先在盆裡放些水,然後把襪子放到水盆裡,認認真真地洗起來。穿了一天的襪子又髒又臭呀!我在襪子上放了洗衣粉,用兩隻小手使勁兒地搓來搓去,一下、二下、三下……小手搓紅了,還在繼續搓,搓完了前尖搓後跟,搓完了一隻又搓另一隻。襪子越來越白了,盆裡的泡泡越來越多了,可水卻越來越髒了。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腦筋急轉彎——什麼越洗越髒?那就是洗衣服的水呀!我把洗完的襪子擰乾,把髒水倒進了下水道,又接了一盆清水,把襪子放進去投乾淨。看著乾乾淨淨地襪子彷彿在對我說:“小朋友真能幹!”

  我把洗完的襪子晾在了晾衣架上,媽媽用誇獎的目光看著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想著明天就要穿自己洗的襪子上學一定很舒服很舒服,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勞動很辛苦,但勞動很光榮!我們一定要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7

  寒假勞動帶給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後的喜悅。一方面,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學習,充實了自我,真正地走出課堂。去幫助家人,讓家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悅之中,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在成長,我在有意義地成長。

  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勞動經驗,沒有與人配合,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還一成不變的話,以後很有可能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一些應辨能力,光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

  透過這次勞動,我知道了勞動的辛苦,平時我不知道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天真的認為勞動十分簡單,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行了,誰知道勞動這樣辛苦,每一個乾淨整潔的房間,都是由父母的汗水洗刷而成的。想一想自己以前的行為我感到無地自容,感到羞愧萬分,感到恥辱。

  透過這次勞動我學會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知道了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就是不可饒恕的犯罪。知道了不管任何事都需要勞動與汗水才能成功。任何事都不會不勞而獲,都不迴天上掉餡餅。任何事付出與收穫都成正比,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在這次勞動中,我增加了勞動經驗,提高了與人配合的能力。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知道了勞動最光榮。而且在這次勞動中我感到自己的心靈有了巨大的昇華,彷彿甘霖的滋潤,讓我心曠神怡。

  當我在切身體驗勞動時。勞動確實很辛苦,但卻是苦中帶甜的。勞動的感受,在勞累時大汗淋漓的感受。這些都不是能從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能觸控到的。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8

  以前,我只知道做菜需要放鹽,是鹽讓我們享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卻從來不知道鹽吃多了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一些疾病,比如冠心病、超重、肥胖等,尤其是兒童吃鹽過多會直接影響到對鋅和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鋅和鈣,降低免疫力。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知道了吃鹽過多會有這麼多危害,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過量用鹽了。放假回到家裡,我把老師發的《健康飲食實踐手冊》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們仔細看完,然後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姥爺會有高血壓,腦血管也有問題,原來他的身體不好和吃鹽太多有直接關係啊!看來,從這個假期開始,我們都要開展控鹽運動了。”

  說到做到。從寒假假期開始,不管在家做飯吃還是去飯店,不管是回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家還是去親戚家做客,我和爸爸媽媽都特別注意飯菜的鹹淡,做飯時也會嚴格按照營養學家倡議的每天的最高攝入量來使用食鹽。我還自告奮勇當起了監督員,專門負責檢查飯菜的鹹淡和食鹽的使用量,要是做菜放鹽多了,我會馬上指出來要求改正,同時我也會告訴他們,吃鹽多了對身體不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寒假這一個假期裡,我們家的食鹽攝入量明顯減少,我自己達到了7——13歲兒童每天不超過5克的標準,爸爸媽媽在做飯菜時也有意減少了食鹽用量。為了更有效的限鹽,減少過量鈉的危害,我們還按照專家提議的餐時加鹽法、以鮮代鹽法以及多吃含鉀食物等辦法,平時多吃海帶、山藥、土豆等食物。從青州回來時,爺爺還特意給我準備了一袋子山藥,讓我帶回來吃。

  透過控制用鹽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就像鹽對我們不可或缺但不能過量食用一樣,不管做什麼事,我們也都要把握好界限,掌握好分寸。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9

  為了增加家校的瞭解,假期學校開展了教師進社群進家庭的活動,借這個活動,我也有機會走進了所教班級的幾個孩子的家,透過家訪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從書本里學不到的東西,更讓我瞭解了孩子,瞭解了孩子的父母,瞭解了我的工作------

  由於班級中外來務工子女比較多,以前總是不瞭解孩子為什麼渾身上下總是髒兮兮的,每天都是那一身衣服,小手小臉都是黑黑的,新的作業本沒有幾天就會沾滿油汙菜汁,總是抱怨孩子的父母為什麼不能把孩子整理的乾乾淨淨的,總是埋怨孩子沒有好好愛惜自己的書本,現在去過幾個孩子住的地方後真的明白了,一家老小擠住在一間出租的`民房裡,狹小的房間根本就放不下一張乾淨的書桌。大多數家庭裡面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看到這樣的生活條件,我不禁為自己以前的抱怨所臉紅,他們的家長遠離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奮鬥,在艱苦的條件下還把孩子的學習放在首位,我佩服他們,而孩子能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學習我更是深受感動。

  透過家訪,和孩子的父母溝通,我深刻的感受到家長對如何有效的指導引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那麼的渴望,孩子的父母沒有太多的文化,平時對待孩子的學習一直是放任自由的態度,當孩子出錯時或是被老師叫到學校時才會與孩子進行溝通,方式多為簡單粗暴,效果不好,有時會讓孩子產生相悖的心理狀況,這就使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放在了老師的身上,沒有意識到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的重要性,也導致孩子在家長的眼裡越來越不聽話。對家長進行有效及時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一直都是把大人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並沒有去徵求孩子的意願,孩子總被動的接受。透過與孩子面對面朋友般的溝通,我才瞭解到即使是低年級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學習的時間太多了,玩的時間太少了。是啊,我們在分數的面前不停的壓縮孩子玩的時間,還是十年前的教育思想,還是為分數論高下,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從這次活動中給了我認識家庭的機會,給了我反省自己工作的機會,給了我思考的生動案例,感謝這次活動。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0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我是陳奕臻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讓我與大家在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也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陳奕臻的精心培養。孩子在校的一點一滴進步都滲透著老師辛勤的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家長們,對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說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其實,說起家庭教育經驗,與各位家長相比,我做得還不夠。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許多好品德、好習慣開始都需要在家裡由家長正確引導和督促。以下是我平時對小孩教育的一點粗淺體會:

  第一、要對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適當的時候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的形象。

  不是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嗎",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點滴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厲,退步時也儘量不要當面數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做對比。適當的時候,我們也在要孩子面前示弱,有的時候我生病了,我會告訴兒子,媽媽今天不舒服,他會問媽媽你哪裡不舒服,我幫你摸摸,或者給我倒杯水,更有一次讓我感動的是,他竟然自己先起來了刷牙,還給我倒好了刷牙的水、擠好牙膏……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給小孩展示自己優點的空間,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家長若能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第二、要注重培養孩子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幼兒期善於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和成人教導,我們的孩子正處於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關鍵期。"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教育不當,把握不好,這一時期常常會使幼兒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這一點我深在體會,有一次我開車的時候,前面有車擋住了我們過不去,然後小孩就冒出來一句髒話,我當時都沒聽明白,因為他說的不完整,我問他你哪學來的這些話,他告訴我上次別人擋住爸爸,爸爸都是這樣說的。由此可見,有時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被小孩子給記住、模仿,因為小孩還不具備分辯是非對錯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做為家長的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言傳身教。

  三、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

  愛玩是小孩的天性,平時要多和小孩一起玩,多讓小孩玩,讓他從玩耍的過程中體會樂趣,增長知識。我會偶爾抽空和小孩玩簡單的遊戲,告訴他遊戲應遵守的規則,不要認為他小,為了他高興,就什麼都讓著他;也常帶他去外面郊遊親近大自然,去動物園、海洋公園,多帶他們出去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並鼓勵他學習滑冰、踢足球等課外活動,也讓他按自己的興趣參加了跆拳道培訓班。透過這些興趣愛好,小孩也可以交到許多和自己興趣相投的朋友,別看他們還小,有時他們也會對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學會與人相處。對他不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從不強迫要求他參加。這樣就不會沉迷於電子遊戲,不會一天到晚想著在家裡看電視,也增強了自我學習和社交能力。

  四。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說謊,推脫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透過與孩子辯論,可以更多的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我們家長的辛勤付出。我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1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要經歷的事情,當我們的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責無旁貸的要承擔起養育他並且要教育他的責任,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自己有少許的心得,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共同探討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二是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好的經驗。

  我本人是一位"職業"媽媽,自從有了孩子,我放棄了工作,在家裡專心照顧我的孩子,我的大寶今年九歲半了,現在在上小學三年級,也是在大寶很敏感的年齡,我的第二個寶寶降生了,現在七個半月,小寶的降生給我們這個快樂的家庭再次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在快樂的同時也花費了我許多的精力。以至於不能和往常一樣陪大寶玩耍、聊天、做遊戲、睡覺……就這樣,我明顯感覺大寶很不自信,每天開口閉口就問"愛不愛我",我很無奈也很著急,我知道孩子的心裡是敏感的,我要抽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照顧大寶情緒。有人說過,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有溝通,我們才能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雖然忙碌,但我一改往日的著急態度,以最好的姿態在寶寶上學時給他一個擁抱,並且告訴他:"媽媽愛你,在學校要認真聽講哦!",中午在飯桌上我歡快地聆聽兒子在學校發生的各種趣事,晚上睡前聽聽寶寶今天想說的心裡話,認真聽寶寶指出媽媽缺點和優點,對寶寶作出正確的指導和錯誤的改正,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明顯感覺大寶又恢復了往常的樂觀和開心,走路還哼著歌咧,別人再逗他:"媽媽不愛你了,愛小弟弟了"時,寶寶再也沒有往日的那種惶恐,多的是一份自信和堅定,"媽媽愛弟弟,但媽媽也愛我。"我很欣慰,因為孩子自信很重要,快樂是最根本的。

  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家長要自己做到,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點很重要,在生活上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回家後先完成作業。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孩子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在課餘時間,給孩子報名參加了跆拳班。到現在學了幾年了,孩子很有興趣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總之,我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更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興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非常幸運我兒子的老師是教學經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以後我會經常和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在校的再現,和老師一起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2

  星期天,我看見媽媽在做家務,我問:“媽媽,我想幫你做家務,好嗎?”媽媽說:“不用了,。”我暗自決定,找個好機會幫媽媽一下。

  機會來了!媽媽想休息一會兒就坐在客廳沙發上看,我跑過去一把抓過笤帚就開始掃地,就只剩客廳沒掃了。我心想:“要怎樣才能給媽媽一個驚喜呢?”我偷偷看了一眼正在看休息的媽媽,趁她不注意準備拿抹布開始擦門,結果被媽媽看到了,她笑著說“你偷偷做家務呢?”我呆呆地想:“驚喜計劃泡湯了!”

  媽媽走過來對我說:“既然想幫忙,就幫媽媽把笤帚拿來吧。”我高興地跑到衛生間,開啟燈拿來了笤帚。

  媽媽分配我墩地,媽媽在前面掃,我在後面墩,我原來沒做過家務,這次媽媽給機會我一定要做好!

  不一會兒我滿頭大汗,喝了一口媽媽遞來的涼水,真爽!

  媽媽誇我:“小真棒呀!”我非常高興!我想,原來做家務也不難呀!我地幫媽媽掃地、墩地、倒。啊!今天我非常高興!媽媽說:“以後你就可以幫媽媽做家務了!”

  你幫媽媽做過家務嗎?沒有就試試吧!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3

  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讓我們無法去學校上學,只能呆在家裡上課,今天下午的第二節課是勞動實踐課,我想幫奶奶做家務,於是我開始準備起來。

  爸爸這個時候在房間裡整理東西,我問爸爸需不需要幫忙,爸爸說:“不用”,於是我想我該從哪兒下手呢!想了一會,我覺得還是先在客廳把弟弟和妹妹搞亂的玩具整理一下,放回原位,擺放整齊,然後把我的.書本也整理一下,語、數、英一類,作業本一類,課外書一類,同步練習一類。整理好書本和玩具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細節活兒——掃地,我拿起掃把,左掃掃右掃掃,客廳的每個角落我都不放過,這時的客廳被我掃乾淨了,可是我突然發現桌子和沙發下面還有很多垃圾,於是我移開沙發和桌子,把這兩處也打掃乾淨,一塵不染,做完這些事,我真佩服自己的細心。

  打掃完客廳和房間,我開始疊被子,剛開始我不知道怎麼疊,我就回憶起奶奶教過我的方法,首先我把被子甩到空中,在一步一步按照奶奶教過我的方法把被子疊成像豆腐一樣的方塊,沒想我真的成功了,這時,我趕緊就叫爸爸過來看看我的勞動成果,爸爸看完之後一直誇獎我做得真不錯,說要給我加雞腿,哈哈!我跟爸爸說:“那我們說定了哦!不過,爸爸,疊被子還真的是一件腦力活呀!”爸爸對我笑了一笑,這時的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最後我把每個房間的被子和衣服都疊了起來,然後在用拖把把客廳和每個房間拖了一遍,地板被我拖得乾乾淨淨,連每個邊角我也不放過,這時的地板如同一面鏡子,是那麼的光亮,漂亮,我心裡在想,要是等下奶奶看到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透過這次的勞動實踐課,讓我感受到了幫家裡,幫奶奶做家務也有無窮的樂趣,以後,我想要每天幫家裡做一些力說能及家務,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4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說的是一個人整夜不食,不寢去思考一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處,不如親自去學習鑽研。社會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路上,你不再是孩子,在鍛鍊,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今年暑假是我大學裡度過的第二個有著深刻意義的暑假,與去年暑假相比,則是完全不同的,去年邀著幾個好友,懵懂南下,心中充滿著無限美好,開始了我們的深圳之行,路上的坎坷,經常前得磨礪,我的工作是在富士康做流水線的作業,一切的一切現在歷歷在目,回想起我經歷的那些,心中充滿著美好,酸甜苦辣,畢竟自己嘗試過,挑戰過,經歷過,這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今年暑假沒有遠行,選擇了留在湘潭,一想利用暑假多多看看書,二順便找份實習工作,充實自己的生活,增長社會經驗。

  於是,7月6日開始找實習工作,情況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開始打算是不找家教之類的,想找份其他行業的實習工作,如服務業等等,在外面持續幾天的奔波,卻一無所獲,都不找理想的實習工作。這一過程,儘管我沒有找到我理想中的工作,但我的收穫也不少,我更加明白了生活的現實性、殘酷性,現在大學生的生活壓力甚大,實踐學習的機會卻少之又少!

  歷盡辛苦,我還是找了份實習教學的事情做,這次的教學工作和以往的家教截然不同。從7月12日開始我便在湘潭的孔夫子教育上課,工作20天,一晃而過,卻讓我心中領悟到了很多知識,而這些知識將讓我終生受用。這份實習工作我主要學習到了以下四點:

  1、學習教師行業的相應知識。

  2、市場營銷理念及其市場開發與營銷服務宗旨,走訪與學習市場統計、調查。

  3、學習各種辦公軟體的運用。

  4、自己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

  這是我暑假的第二個過程,在這段生活中,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肩負的社會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這次教學工作中,我擔任了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老師,高二的物理老師,這兩個年齡段的學生完全不一樣,要教好他們對我來說更是一種挑戰!

  小學二年級班的學生都很小,只有六七歲,跟他們交流,上課,有快樂,有尷尬,更多的是不知所措,面對調皮的孩子們,一開始,我更是無計可施。我上網查資料、小遊戲,怎樣使孩子們對上課感興趣,我花了很多心思……我學習如何使小朋友們聽從我的指揮,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只有把握好小朋友們的心理,我的教學工作才好開展。我開始嘗試著每次上課先花幾分鐘跟他們聊聊他們每天做過的快樂的事,感興趣的事,一說到這,他們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激動起來了。”也跟他們一起玩玩小遊戲,感覺效果好了很多,同學們上課的收穫也更多了!慢慢地我學會了怎麼讓小朋友們的潛力和想象力發揮出來,每一次上課,我都會總結不足。教學用語的使用,課堂的掌控能力,啟發學生想象的方法,這二十天裡,我不敢說我把握了多少,但是我進步了不少,如站在大家面前發言的膽量,語言的組織能力,說話的技巧性等等。

  高二年級的教學方式則完全不一樣,學生的理解力也完全不一樣,對於他們,我要做的是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有充足的精神面貌,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我教的那幾個高二學生,幾個可愛的女生,在學習上雖有自己的想法,但從她們的作業情況來看,有點應付的感覺,學習態度有些不端正。我也知道這是學習最大的弊端,我開始意識到:我給她們講課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她們端正學習態度,多跟她們聊聊的學習和生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不時地與她們交談我的學習體會,希望能給她們帶來益處,要她們抓緊時間,充分相信自己,把基礎打好,提前做好對付高考的準備,讓她們明白,只要用心做事,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完成……慢慢地我們幾個融合到了一起,像姐妹一樣的,她們的學習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觀,透過我的講解以及她們自己的領悟,二十天來,她們許多方面都有所改善和提高……我也為之感到欣慰,她們成長了,我也成長了,這才是我想要的……

  這些都是這個教師行業教給我的,在工作之餘,我還多次隨同公司進行宣傳策劃和營銷工作,這讓我領悟了市場開發的魅力,學到了有關市場營銷的知識。很多行業都需要進行它的市場開發,縱使是教育中心也是如此,市場機會分析、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確定營銷計劃、營銷活動管理等等,一項也不能少。至少得做到以下這幾點。

  1、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和商品

  2、滿足客戶需求

  3、接受投訴,迅速受理,絕不拖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

  家庭勞動教育實踐心得體會 篇15

  當了這麼多年的學生,總是在打掃學習的衛生,在學校進行大掃除,這次回到家裡,我也想參與一下家裡的大掃除,替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以前是因為學習任務重,所以父母一般都不讓我做家務,但是現在我已經進入大學了,可以學著做一些家務了。不久之後我就會開始獨立生活,所以學習一下怎麼做家務對我自己也有幫助,作為我們這個小家的一份子,我也有義務打掃衛生,保持家裡的乾淨整潔。

  開始做了之後,我發現做家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我只打掃過教室衛生和學校公共區域的衛生,這些地方的擺設都比較的簡單,衛生死角也只有一些角落。但是家裡完全不一樣,家裡的衛生死角實在是太多了。家裡有很多的傢俱,每個傢俱的底下都是衛生死角,有些輕一點的還可以移走,但是像沙發、茶几這樣的大傢俱就沒辦法移開。有些傢俱離地面的距離太近,掃把和拖把都塞不進去,所以平常打掃的時候很難打掃到,長久下來,就積滿了一層厚厚的灰。

  這次大掃除也是我提議的,如果因為一點困難就想放棄的話,那就太沒有毅力了。所以就算遇到了重重阻礙,我也堅持了下來。對於那些大傢俱的死角位置,我也不會放棄打掃。我和爸爸媽媽我們三個人合力把這些傢俱移開,把底下的位置打掃乾淨之後,再移回原處。等把所有的地方都拖乾淨之後,我已經累到不想動了,但是媽媽說這還只是個開始。

  接下來就是擦東西了,所有房間的窗臺、床頭燈、床頭櫃、茶几、電視櫃,還有傢俱的頂上面,都是平常打掃衛生的時候不會掃的,只有大掃除才會掃。我一直認為家裡應該很乾淨,不會有多少的灰,但是擦的時候才發現,灰太多了,沒擦多少抹布就髒兮兮的了。既然都開始打掃了,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所有地方都擦完之後,我又換水再擦了一遍。看著所有地方都乾乾淨淨的,我非常的開心。

  最難打掃的就是廚房了,到處都是油膩膩的,需要用洗潔精把每一個地方都擦好幾遍才能擦乾淨。我是先用洗潔精全部擦一遍,再用專門清洗廚房的去油汙的清洗劑洗一遍,最後再用清水擦一遍。這樣一個流程走完之後,廚房乾乾淨淨的。

  我自己切身體會過之後才知道,做家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只做了這一次,而我媽媽是要天天做。以後我在家的時候,我一定要多做家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