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精選11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1

  此次脫貧攻堅表彰,既是對之前脫貧攻堅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也是一項接地氣、樹導向、得民心的活動。每一名獲獎同志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他們是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是困難群眾的朋友家人,這群人肩上扛著三塊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

  品味不懈奮鬥的“金字招牌”。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應當一以貫之地堅持。回望來時路,8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從起初全國無數貧困地區的真困、真窮、真難,到“最貧困的堡壘”相繼被攻克、“最貧困的地區”相繼脫貧,都離不開無數扶貧工作者的艱苦奮鬥、苦幹實幹。可以說,脫貧攻堅的致勝密碼就藏在扶貧工作者的不懈奮鬥中。處事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他們用自己的始終堅守、默默奉獻,把雙腳放在泥土中,舍小家為大家,一心樸實幹工作,盡己所能提升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放棄的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缺席的是孩子的成長,收穫的是百姓的交口稱讚和無數滿意的笑臉。

  品味攻堅克難的“金字招牌”。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之初,有的大山裡的地區沒有路,有的貧困的山村沒有安全飲水,有的困難群眾住的是危房……沒路就修路、水不安全就安淨水器、住的是危房就進行改造,村上沒錢就立足實際、研究謀劃產業專案,幫助村民致富增收。無論是困難群眾自身有惰性,主觀上不願意行動起來的思想問題,還是看似無從下手的鉅額負債,小到群眾家裡的屋頂漏水,大到整村脫貧摘帽“落後村”華麗轉身變成“示範村”,都在他們的鍥而不捨、久久為功中逐一解決。在困難挑戰面前,他們沒有絲毫猶豫退縮,有的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魄力,有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就這樣,一塊塊攻堅克難的“金字招牌”在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輝、綻放光彩。

  品味團結互助的“金字招牌”。中國的減貧方略和偉大成就,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璀璨華章,也是人類發展史的寶貴財富。璀璨寶貴的背後,是團結的力量。正是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齊心協力,才形成萬眾一心、埋頭苦幹的大扶貧格局,才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才把扶貧方略落到實處,不斷奪取脫貧攻堅新勝利。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沒有各個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各條戰線工作者們的緊密合作,就沒有扶貧政策的落地見效,就沒有幫扶措施的有力有效,就沒有扶貧專案的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因此,要擦亮團結互助這塊“金字招牌”,將脫貧攻堅戰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想、擰成一股繩的勁頭保持下去。

  歲月終將流逝,但精神燭照未來。讓我們乘著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的東風,汲智慧和力量,扛起三塊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在前進道路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2

  “出水才見兩腿泥”。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紮實,扶真貧、真扶貧,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決不搞花拳繡腿,決不擺花架子。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扶貧幹部都能認識到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能夠真抓實幹的去執行扶貧工作,但仍有個別地方個別幹部對扶貧工作敷衍塞責,開展扶貧工作只重其表,應付了事,甚至對扶貧這項任務存在牴觸、抗拒心理,存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扶貧攻堅任務的“領頭雁”,扶貧幹部應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做好扶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首先要擺脫“應付式”的思想。有些幹部把扶貧工作完全當成了應付上級領導的差事,做工作流於形式,抓不住重點甚至根本就是搞形式化、表面化,如“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一般。

  其次要擺脫牴觸的心態。有的幹部不願吃苦,擔心受累,抱有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沒有真正把貧困群眾當成“一家人”,對待貧困戶不傷心,不用心,不盡心,因此對待扶貧工作也就不想幹,不願意幹,不去幹。

  再次要摒除以權謀私的錯誤心理。有些扶貧幹部覺得自己為了扶貧工作加班加點,忙裡忙外,四處奔走,受苦又受累,應當給一些“辛苦費”,吃一點,喝一點,拿一點沒關係。更有甚者將扶貧資金挪為己用,完全當成了“自留地”。腐敗的現象也就隨之滋生。

  最後要改正急於求成的錯誤態度。有些地方的扶貧幹部急於求成果,出成績,盲目跟風,沒有深入研討本地資源,貧困情況就亂開方,瞎吃藥。不但不能為脫貧增添助力,有時候甚至適得其反,給貧困群眾幫倒忙,影響脫貧攻堅的進度。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正確的思想,端正的態度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證。扶貧工作是關係萬千民眾的大事,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才能打贏脫貧這場硬仗。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3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已進入倒計時_天。這是最吃勁的時候,也是決定成色、關乎成敗的緊要關頭。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揚優良作風、充分提振攻堅勁頭,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爭分奪秒、奮力衝刺,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

  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打好最後的收官戰、交出合格的成績單,是我省必須抓好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現在,全省還有8個貧困縣尚未摘帽、17.5萬人沒有脫貧,雖然相比過去總量不大,但均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我們要充分看到,脫貧攻堅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鉅,特別是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切不可鬆勁懈怠、思想滑坡,絕不能落下一戶、漏下一人。只有繃緊弦、鼓足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才能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越到關鍵時刻,越要響鼓重錘。各級各部門要以更精準的措施、更精細的方法,不斷把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要抓細節,拿出“繡花”功夫,逐村逐戶開展工作,逐人逐項解決問題。要抓具體,詳細梳理任務清單,明確具體的事項,落到具體的部門,靠實具體的責任。要抓過程,針對各項工作,怎麼抓、抓什麼,心中要有“明白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字準。要抓督戰,沉到一線、較真碰硬,既讓被督戰地區有壓力,更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抓監管,尤其要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監管,切實管住錢、用對錢、花好錢,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要抓落地,真正把謀事、幹事、成事統一起來,更好促工作、抓過程、保結果,以實際行動完成好脫貧攻堅的光榮使命。

  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脫貧攻堅倒計時的指標,已經越來越接近終點。讓我們全力以赴、攻堅克難,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圓滿完成各專案標任務,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4

  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擺脫貧困,這是革命老區貧困群眾的夙願,也讓國家領導人時刻牽掛。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召開革命老區扶貧工作會議時強調,要著力推動革命老區加快發展,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中掉隊。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目泅貧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而對扶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根本方法和指導方針,對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新時期的扶貧攻堅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精準扶貧是實現脫貧致富的“助推器”,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著力點”。

  精準扶貧、全力攻堅,精準識別是前提。準確識別,建檔立卡,是實現精準扶貧的前提。要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精準識別貧困村、貧困戶,並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準確掌握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實行動態管理,實現政策、資金、專案對貧困村、貧困戶的“三瞄準”。

  精準扶貧、全力攻堅,精準幫扶是根本。在精準識別扶貧物件的前提下,要真正走進農戶家中,進一步瞭解貧困農戶致貧的原因。要堅持因戶施策、綜合施策、組合幫扶,透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等。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5

  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一個不能掉隊。繼江西井岡山市、河南蘭考縣率先脫貧摘帽後,近期全國9個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透過專項評估檢查,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這是自1986年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的淨減少,既為今後幾年貧困縣有序規範退出樹立標杆、作出示範,也為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信心。

  把好貧困退出關,是確保脫貧成效沒有“水分”的關鍵一步。對此,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此次“摘帽”的26個貧困縣,由7家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評估檢查,始終堅持公正獨立的第三方立場,嚴格把好工作程式規範關、入戶調查質量關、問題戶稽核判定關、資料質量關,客觀呈現脫貧成效。評估過程有這樣一個細節:某貧困戶的房屋認定比較模糊,評估組透過實地勘察,綜合該戶家庭情況和住房安全問題,最終判定該戶為漏評戶。這種客觀、公正、較真的工作態度,確保了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的公信力,說明貧困縣退出不是自說自話、閉門造車,而是擠幹水分、防止虛報,有著實打實的脫貧成效作為支撐。

  有制度設計的硬槓槓,有各個環節的嚴把關,才能換來脫貧成效的實打實。黨的十八大以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在發展中國家中貢獻了份額的減貧人口。能取得這樣的“巨大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資金調配、貧困識別、產業發展、幹部動員等一系列堪稱“精準”的政策舉措,體現著深刻的治理藝術。正如一位聯合國官員的觀察,“中國精準扶貧的理論和實踐表明,透過良好的政治願景、科學的扶貧戰略、適宜的政策措施,實現整體脫貧是完全可能的”。

  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貧困縣摘了窮帽,只是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還需要鞏固脫貧成果、增強造血能力,防止返貧。主管部門提出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目的就是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為廣大群眾建立穩定的心理預期。既無需擔心扶貧幹部會迅速撤離崗位,同時也要依靠自身努力盡快走上脫貧之路,在內外兩股動力的助推下,脫貧成果將不僅得到人民的認可,更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降到10%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從現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大約3年時間,脫貧攻堅進入後半程;面對深度貧困地區,現在到了攻克最後貧困堡壘的關鍵時期。越是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越是不能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思想,越是要採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這就需要拿出堅持到底的勁頭,下一番“繡花”功夫,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

  一位參與脫貧評估的專家,調研了39個行政村,發放了1000多份調查問卷,最後寫下了8000多字的筆記,目的就是要保證訪談場景可還原、發現問題可追溯。事實上,這樣一種認真的精神,可以說是整個脫貧攻堅的生動寫照。將這樣的狀態保持下去,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擺脫貧困的大決戰,書寫人類反貧困的新奇蹟。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6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

  去年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全年減少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的任務超額完成。這背後是來自全國22箇中西部省份向中央立下的脫貧攻堅“軍令狀”。

  今年將透過強化扶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消除貧困死角。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說,今年扶貧辦將繼續與各省區市簽訂年度減貧責任書,跟蹤任務完成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20xx年至2016年4年間,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xx年底的10.2%下降到20xx年底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

  2月20日,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五道菁鄉沙合莫村幼教點,孩子們在教室內與老師互動。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從20xx年開始實施“一村一幼”計劃,推動教育精準扶貧,補齊彝區學前教育短板。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7

  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在學習之餘,我們也要小手拉大手,脫貧快步走。

  今年,“精準扶貧”也成為了人們常提的網路流行語,回到山村裡,牆壁上都是“扶貧開發,利國利民”“消除貧困,同步小康”等標語,字都用紅字漆出來,顯得格外明顯。

  雖說“精準脫貧,不落一人”,但還是有些人因政府發了補助資金,就享清福,養老了。就比如我們村的趙大爺,他們家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著多窮的生活,欠下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成為了精準扶貧戶,用政府的補助資金還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只得等再發補助金了。去年過年時,幹部送去扶貧物資,但他們一家還是吃了,用了個精光,幹部幾次相勸,他也不聽,最後因舊病復發,逝世了。

  在脫貧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錯的,只有鄉民配合,脫貧就一定成功。李哥哥他們家收到了幹部的補助,高興極了,為家中買了些物資後,就都拿去給李哥哥上學用。李哥哥也發奮圖強,終於不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現在李哥哥在城市裡開了一家公司,生意很火,他們一家非常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走進了小康生活。

  現在,許多農村人都因精準扶貧戶,村子拆遷分到了一套樓房和一些錢,讓他們有舒適的環鏡和生活,接下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努力。

  許多人都過上了好生活,他們都特別感謝政府,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在村子裡,脫了貧的人,就幫助那些貧困戶。不由得說,“精準扶貧”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幫助。

  讓我們手拉著手,共同脫貧,共同進步,一起進入小康生活。讓我們爭當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鋒,加油!

  初秋的九月,已有了陣陣涼意,但在四家子村卻處處都有村民忙碌收穫的身影。今天趕在假前去愛心超市為貧困戶兌換了一些生活物品送過去,讓貧困戶能舒心的過十一,真真切切感受到扶貧政策帶來的溫暖和透過勞動收穫的幸福。

  一晃到四家子村三個多月了,開車去村上的路上,看著車後座滿滿的米麵糧油,心裡開心又踏實,看到了貧困戶的生活在一點點的變好,這都是他們自己透過努力得到的。

  到了貧困戶付向彬家中,他剛從山上幹活回家,看到我們送來的生活物品,兩位老人非常高興,主動和我們說起了最近的生活生產情況,仔細和老人講解了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規則,鼓勵他們堅持搞好家庭衛生,好好養殖毛驢,增加家庭收入,早日實現脫貧。

  在貧困戶耿久靈家中,我們重點了解了耿久靈家危房改造的進度,耿久靈患有腦血栓,治療後留下了後遺症,行動不便,但他卻不等不靠,總是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住建局鑑定了他家的房子是危房後,我們積極落實了危房改造的相關政策,入冬,他們老兩口就應該能住進溫暖安全的新房子裡了。

  因病致貧是四家子村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所以來四家子村的這幾個月時間,已經習慣了無論去哪家入戶都要仔細問問貧困戶身體狀況,每次都要把健康扶貧政策嘮叨一遍;還要去牲口棚看看最近的牲畜養殖情況,再叮囑一遍,產業扶貧的牲畜,一定要好好養殖,不能私自變賣等等···看似一點一滴的小事,卻和貧困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一上午時間我們入了7戶貧困戶,在送去愛心超市兌換物品的同時也再次宣傳了扶貧的各項政策,話家常的同時又瞭解了各家各戶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新的問題,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結合自身實際實現脫貧。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8

  “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對群眾的親疏遠近,是檢驗黨員幹部是否踐行宗旨最好的“試金石”。愚公移山,為的是出入順暢,是眾人所盼。作為一名農家子弟,李保國始終把黨和人民的需要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用生命與行動,回答了“我見不得老百姓窮”的誓言命題。學習李保國,就要學他對群眾的親勁,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常問群眾冷暖悲歡,常聽百姓嘮叨抱怨,肩挑為民之責,揹負民生之任,在行動中實現價值、創造業績。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愚公之“愚”,就在於那份即便風燭殘年也要剷除大山的韌勁。李保國同樣具有求生存、謀發展的“愚勁”。他30餘年紮根太行,只為讓荒崗野嶺變成“太行山上最綠的地方”;他長年累月奔忙第一線,把學術做到田間地頭,只為讓群眾成為“技術把式”。正是憑藉李保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如今昔日荒崗已披綠,禿嶺也“生金”。作為黨員幹部,抓工作就得有這麼一股“愚勁”。看準了的事情,任爾東西南北風,都要百折不撓、一往無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確定下的目標,就要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善作善成、有始有終。

  “天下之事,行之貴力”。力從何來?力來自於拼,力落腳於幹。愚公移山的成功秘訣,在於一個“幹”字,不怕困難地幹、率先垂範地幹、持之以恆地幹。李保國有一個“李瘋子”的綽號,只因他“山當餐桌地當炕,躺在地上啃乾糧”,甘願放棄優越的.工作環境,紮根農村當“教授”、做“財神”;只因他羊腸險徑上勇探索、亂石荒坡旁有擔當、整地爆破中敢挺身。幹事創業就得有李保國的“瘋勁”,面對艱苦環境,要沉心靜氣、甘於奉獻;面對改革困局,要敢闖敢冒、敢拼敢贏;面對責任使命,要敢於擔當、勇於擔責。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9

  改革開放以來7億農村人口成功脫貧,有力證明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優越性,但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依然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拿下的戰役。為什麼這麼說?一是實現到2020年六七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每年減貧1000多萬人;二是脫貧攻堅先易後難,越往後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見效越慢;三是讓數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投入鉅額資金,據測算,未來每年需要投入2000多億元;四是農村新的貧困人口還會出現,因災、因病、因學返貧情況還會時有發生;五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貧困人口就業和增收難度增大,一些農民因喪失工作重新陷入貧困。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所有這一切也都意味著,脫貧攻堅,空喊口號、盲目蠻幹不行,搞大水漫灌、手榴彈炸跳蚤也不行,新時期的脫貧攻堅,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動員千遍,不如考核一次。《考核辦法》體現的正是精準扶貧導向。這種考核,不僅有貧困人口數量、貧困群眾收入等脫貧“硬指標”,還包括群眾認不認可、滿不滿意的“軟指標”;不僅依據扶貧開發資訊系統、全國農村貧困監測等“官方”資料,還參考有關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的第三方評估。把“不清不楚”變成“一清二楚”,精準扶貧導向下的精準考核,就是為了有效避免可能出現的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問題,也為省對市地、市地對縣、縣對鄉鎮、鄉鎮對村的督查問責指明瞭方向。脫貧攻堅要落實,《考核辦法》也要落實,才能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

  “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歷史上,我們黨一直善於以目標帶領群眾,這是我們黨的一大優勢。而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更大優勢還在於,我們善於把目標變為現實。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關鍵在於落實”。以想抓落實的覺悟、敢抓落實的擔當、會抓落實的能力,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我們將在“脫貧”中完成使命,在攻堅中成就光榮。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10

  用“心”扶貧

  對貧困的群眾,我們心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層幹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和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加增強我們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在一家一戶的走訪過程中,太多的臥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絕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裡人,這些更加的驅使我們用心去幫扶他們。

  扶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核。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戶而入戶,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在奮鬥在一線上的黨員幹部,從內心深處懷著對弱勢群裡的關愛、對困難群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扶貧攻堅戰中。

  用“新”扶貧

  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實施專案之初要尊重群眾,積極瞭解群眾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對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黨員幹部要有扶危救濟的擔當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自我標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斷的反駁群眾的意見。

  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把貧困群眾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脫貧願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以白塔畈鎮項衝村為例,鎮村兩級幹部白天走訪入戶,在田間地頭、山場茶園等處與貧困戶交流,結合實際,與幫扶結對的萬盛集團制定養鵝計劃、發展光伏扶貧、透過村裡種養殖大戶帶動群眾、與石料廠簽訂協議僱傭具有勞動能的貧困戶等切實可行地措施幫扶貧困群眾,同時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計劃等方式幫助生病的群眾和學生渡過難關,讓貧困戶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正能量去面對現在的問題,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永久脫貧、直奔小康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用沒用“心”和“新”,群眾是有感覺的;被動扶貧和主動幫扶,群眾是心知肚明;有沒有將工作落在實處,群眾是看在眼裡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幫扶,扶貧工作才會取得實效,而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群眾路線教育的成果會更加鞏固,在攻堅戰役中會取得絕對的勝利,更加會體現出基層幹部的自我價值。

  《楊得操家的幸福》心得體會11

  在縣委,縣政府組織的金寨縣脫貧攻堅鄉(鎮)村幹部華西培訓班到華西村參觀學習,透過聽報告和實地參觀及影像觀看等活動,特別是新書記吳協恩的報告。介紹華西村的發展歷程,和總結老書記吳仁寶的思想。老書記是一個堅定理想信念的人,是一個能出思想的人,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讓我們精神為之振奮,為之震撼。同時也讓我的思想得到解放和洗禮。

  這次學習得到的感受:一是學習老書記吳仁寶的偉大。他是一個理想堅定的人,是一個能夠留下思想的人,是一個把幸福留給別人的人。華西村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發展歷程,他們的“艱苦奮鬥”,他們的“與時俱進”,以及他們的奉獻精神,學習精神,創新精神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將鞭策我們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多和群眾談心,交流,溝通。多聽群眾的心聲,和他們真正打成一片。才能體會老書記的告誡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

  二是學習新書記吳協恩創新管理理念。他們帶頭講團結,講為民,講正氣。平時工作多一點平和溝通,少一點激化的情緒,多一點善意的理解,少一點片面的誤解。多一點有用的辦法,少一點無謂的抱怨。如何建設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改變村民思想,提高村民素質,可持續發展的集體產業,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針對我們貧困村而言,必須要有一個團結有凝聚力的班子,才能維護一方穩定,帶領貧困戶脫貧。

  三是看到的感受:步行看到修剪平平坦坦的草地,一棟棟歐式小洋房,鄉村別墅,萬人宴中心廣場,萬米走廊,五人偉像,世界第一大鐘,特別是一幅高懸的標語“一個共產黨員,為民利益的一面旗幟”。讓黨員幹部時刻記住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參觀了二十四孝陵,民族宮,農業觀光園。登上百米金塔,華西村的壯觀盡收眼底,將啟迪我強化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發展意識。在今後的工作中,結合我村實際,找一條符合我村發展的路子,為我村貧困戶早日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