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清明心得體會800字(通用11篇)

憶清明心得體會800字(通用11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憶清明心得體會800字(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憶清明心得體會1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要緬懷故去的親人,也要向那些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戰鬥英烈們致敬。一句詩說得好:“猶有國人懷舊德,一腔熱血祭先人。”當年,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拿起槍,扛起炮,在層層硝煙中前行,趕走了外來的侵略者,保住了中華民族的土地。如今,我們面對著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向所有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而犧牲的英雄豪傑表達敬意和思念!

  以前,外來侵略者來到了中原,他們放火燒掉了圓明園,搶掠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在中國的這片土的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而就在這時,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站起來反抗,以他們不屈的精神,告訴那些外來侵略者:中華人民的土地是不容侵犯的!我也瞭解過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如:劉胡蘭、黃繼光、雨來、歐陽立安等。他們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工作,無限的熱愛黨,寧死不屈的品格和英勇機智的優秀品質,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毛澤東為劉胡蘭親筆題詞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雖然犧牲了,但她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紅軍戰士長途跋涉兩萬五千裡,他們在艱難泥濘的路上行走著,不曾鬆懈,一生都在想辦法拯救祖國,保衛土地。如果沒有他們當年拋得頭顱、撒的熱血,哪來的如今美好的小康社會?哪來的如今富裕的生活?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鬥爭而光榮殉職,卻絲毫沒有怨言,一生默默地奉獻,直至為國捐軀。臧克家先生在魯迅逝世13週年寫過一首詩,說:“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是呀,不止魯迅,還有他們,還有精忠報國的優秀中華兒女,雖然已長眠於地下,但他們的精神卻隨著鮮豔的五星紅旗一起飄揚,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成為我們心中最美的太陽。

  要學習先烈們,報效我們的祖國,讓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昇華我們的民族精神,讓烈士的鮮血滋潤國家的文化實力,成為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內在力量。最後,我們不忘先烈拋忠骨,保衛祖國灑熱血。學習先烈報國恩,民族復興中華魂!我願將一束白花輕輕地放在烈士墓前,說:“我們,要向你們學習,創造中華民族最美麗的明天!”

  憶清明心得體會2

  清明節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加入了下鄉宣傳的隊伍,主要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以下鄉的方式過清明節比待在寢室看電視、上網以及上自習等更有意義。我覺得下鄉宣傳能夠鍛鍊很多能力,我們在大學裡面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許在活動中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鍛鍊和啟發。

  下鄉那天我和羅海林分到了一組,我們兩個負責的那個片區相比之下還算比較小的了,沒多大工夫就走訪完了,然後我們就走上面去搶別的組的同學的“生意”,又宣傳了好幾家。總共算起來,差不多我們兩個人走訪了近10家,只是有些談得來的我們就擺談的時間長一點,有些村民我們就隨便搭訕了幾句就完了。總的來說,我跟羅海林都還是在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我和羅海林還是有一點做得不夠好,我們所交談的物件有年輕婦女、中年婦女、老婆婆,但是沒有和小孩子以及大伯、大叔們聊一聊,我覺得這是這次下鄉的失敗之處。其實在宣傳的過程中我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當看到那些小孩以及大叔大伯的時候,總覺得他們好像很忙或者就是好像不願意搭理我們一樣。我覺得這方面我和羅海林做的還不行。

  至於說這次下鄉到底收穫了什麼,我覺得收穫還是挺多的。首先,我覺得鍛鍊了自己的膽量,我一直覺得我膽量不夠大,平時上個臺呀什麼的容易緊張。其實這次下鄉宣傳也是,剛開始的時候膽量不夠大,有些緊張。最初我不知道該從哪一家開始宣傳好,怕被他們拒絕,去時候,傾聽比較重要,他們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傾聽,這樣他們才會感覺越說越有勁,我們之間的距離才會縮短。

  最後,我覺得我從師兄、師姐們身上還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下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行程問題、交通問題、人員分配問題等等。

  我一直覺得不論幹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收穫,只是收穫什麼和收穫大與小的問題。參加下鄉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我們走出校園,去了解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很有意義。如果今後還有下鄉的機會,我還是會積極參加的。

  實在是很抱歉,最近因為事情比較多,所以心得一直拖到現在才寫起!

  憶清明心得體會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誠如杜牧所說,清明時節,常常陰雨連綿,漫山遍野盡是溼淋淋的,猶如一幅水墨畫。臉上寫滿感傷的人們,撐著一把把油紙扇,微微低著頭,走在前往墓地的山路上。雨水順著傘面滴滴濺落在地上,我想,也許是老天爺不願意看到人們太多的傷悲,於是就用雨水洗刷記憶中的沉痛。

  每逢清明,我們全家都會去拜山。印象中的清明掃墓,既沒有“雨紛紛”,也難以覓得“行人慾斷魂”。一路花紅柳綠,春光爛漫。遠處泛綠的樹木進入我的視線,連鳥雀也開始嘰嘰喳喳唱著春天的奏鳴曲。只有近處,雜草中林立著一座座墳墓,平添了一絲絲肅穆的氛圍。“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起這詩句,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傷感。我們走到祖先的墓前,虔誠地放置了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雙手合併放在胸前,閉上眼睛,在心裡默默地悼念。奶奶嘴裡唸唸有詞,我卻聽不清在說些什麼。也許是祈禱,也許是祝福。願先人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

  想起奶奶曾經對我說起的祖輩們度過的那些艱苦歲月,那些困苦生活,我不禁潸然淚下。我們雖然沒有這樣的經歷,可是我們讀過中國歷史。清末的頹敗,民國的慘悽,抗戰的艱難。國家衰亡,民不聊生。江姐的英勇,五壯士的不屈。無數英豪,慷慨赴死。是他們,用鮮血捍衛了國家民族;是他們,用悲壯換來了和平安寧;是他們,用艱苦換來了今天的幸福。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先輩們的艱難創業,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清明時節,作為後代子孫,我們又怎能不深切緬懷他們,怎能不虔誠祭拜他們呢?

  紙錢燒完了,留下一堆灰燼。我往山上一望,空中飄著的盡是紙灰,如同一隻只灰色的蝴蝶在跳著一支悲傷的舞。隨著清風,連同我們對祖先的懷念一同飄飛、遠走。我端起一杯酒,灑在墳前,合上手,再一次虔誠地跪拜。此時的我,心中的波濤再次掀起:忘不了,忘不了先烈們對祖國的功勳;忘不了,忘不了祖輩們對兒孫的貢獻。

  先輩們雖遠在天邊,卻近在咫尺。他們一直活著,活在你的心中,活在我的心中,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憶清明心得體會4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瑞安市集雲實驗學校小學部的二年級到四年級的學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館掃墓。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裡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說笑笑,嘴裡還不時的唱著:“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小學生,中學生。我們順著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著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著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

  “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溼,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那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裡無比的悲傷……

  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憶清明心得體會5

  這個清明節正值週末,爸爸媽媽他們也正好放假了,就帶我一起回老家掃墓了。雖然也得年紀不大,但是我記事以來的每一個清明節掃墓他們都帶著我一起去了的,在我的印象中清明節那條的天氣都不怎麼好,基本上都會下一些小雨,我想可能是老天爺也都在為這些逝去的人感傷著吧。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是用來感懷先輩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沒有什麼事情耽擱,大家都會回家去為先人掃墓,所以清明節的那天,我看到家裡的長輩們都回來老家了,跟我一個輩分的也比不多都回來了。

  上午,趁著早晨的露水漸漸散去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穿著雨衣傳著長膠鞋上山了,因為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山上去的人少了,都長滿了草,還特別的高的那種草,路都快找不到了,大人們也是一邊用鐮刀開出前進的路一邊探索,我們也是跟在他們的後面,終於到了。以前每家每戶都是各自的地的,所以一家的也基本上都是下葬到一塊的。很久都沒有過來看過了,墓上都已經長滿了草,有的還長了不小的樹了,墓上還插著去年大家帶過來插上的那種紙花,不過已經不成樣子了。大人們在處理那些雜草了,我看著這片墓地有些難過,多少年前他們也是不是正在為他們的先人掃墓呢……

  草都已經處理乾淨了,去年插上去紙花也已經拔掉了,他們長輩讓我們小輩給墳上插上新的紙花,大人們在一邊對著墓碑說著近些時間來發生的事情,我不知道先人們能不能聽見,但是這或許也是一種寄託吧,表示大家還記著他們,在懷念著他們。因為燒紙錢容易引發火災,還不環保,所以我們現在都不燒紙錢了,我們所有人也都沒有在意之前下過雨地上是溼的,都跪在地上給先人們拜了拜,大人們也都說笑著保佑小孩子們學習越來越好之類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但是也是一種寄託。

  後面我們還去了好幾個地方,因為大家雖然分家了,但是祖宗還是一個,所以都是一起去掃墓的。雖然跑了好多個地方,特別的累,但是我心裡卻還是很有感觸的,因為沒有這些先輩的努力,就沒有大家的今天所以我們應該要銘記先輩,感恩他們的付出!正因為有他們當年的努力生活,才給我們創造出瞭如今的`好的社會環境,我們才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生活的越來越好!

  憶清明心得體會6

  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10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在清明節期間開展“傳承·20xx清明祭英烈”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部署開展以緬懷英烈、傳承英烈精神為重點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時間總是在流逝,但情感卻是永恆。

  清明時節,祭奠英烈,是緬懷、是追思、更是傳承。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時期,但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是老一輩革命人用鮮血換來的安寧。今天我們以清明為節點緬懷英烈,不僅是儀式,也是一次時代心靈的碰撞,一次隔空對話的震撼,更是想要透過這個儀式來追尋英雄足跡,激發起人們心中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我們的民族更加團結、奮進、向上。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遙思以往革命者,為人民解放、為民族獨立甘願犧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數侵略者的鐵蹄,這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號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雖逝者遠去,但其精神卻得以永駐。

  清明祭英烈,為人民奉獻的底色最值得敬仰。

  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到現在的“中國車”跑出加速度、“中國橋”橫跨兩岸、“中國路”貫穿東西……現在的中國已然是方誌敏烈士書中所述的“可愛的中國”。而這一切,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浴血奮戰,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指引,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團結一致,更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無私奉獻。

  最近,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截至4月1日18點30分,已有30名失聯撲火人員的遺體被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眾。災難面前,總是讓人感到沉重,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更加了解到有這樣一批又一批敢於向前、甘願為人民奉獻犧牲的英雄在守護我們的平安,在傳承先輩們的奉獻精神。

  精神需要傳承,信仰需要延續。清明,不僅是因為節日與節氣,更是家國情懷的一次洗禮,更是告訴我們愛國主義是最核心的民族精神。

  憶清明心得體會7

  又是一年清明節,這是一個令我難忘的日子,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掃墓活動。

  來到烈士陵園,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門口有一座高大雄偉的群雕,雕刻著五位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們戴著刑具,目視前方,一副鐵骨錚錚的神情。雕塑下面還有李先念爺爺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大門是由青石砌成的,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進入大門,走過長長的陵道,兩旁高大的松柏蒼翠而挺拔,像是在守衛烈士的英靈。接著,我們來到了紀念碑前,上面刻著朱德元帥的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幾個蒼勁有力的燙金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升輝。紀念碑下有三級臺階,象徵著組成西路軍的五軍,九軍和三十軍,碑重21800斤,向徵著西路軍21800人。站在紀念碑前,同學們表情端莊而嚴肅,默哀的時候,全場肅靜,聽不到一點聲響,只有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動。

  紀念碑前的活動結束後,老師將我們帶入了墓區,看著一位位烈士的墓碑,我心中思緒萬千......當年,面對十萬匪軍。紅軍戰士毫不畏懼,他們與敵人在河西走廊血拼了197天,卻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利。我懷著沉痛的心情,一一向烈士們致敬,我在心裡默默向烈士們說:“您們雖然沒有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您們至死不渝,英勇頑強的大無畏精神將永垂史冊!告別了一位位先烈,我們來到了“百人坑”前,這裡埋葬著840位先人的遺骨,是土匪馬步芳活埋紅軍的地點之一。“百人坑”後面有四組浮雕,分別是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的動人場面。

  離開烈士墓群,我們還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和九軍軍長孫玉清的墓碑,在這次掃墓活動中,這位年輕的軍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15歲入黨,1937年3月在戰爭中被俘,面對匪軍的威逼利誘,他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最終,被敵人在紡織廠秘密殺害,那一年,他才28歲。

  望著大門上“忠骨英魂”四個大字,我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出了烈士陵園。

  英雄們,安息吧!讓我們為您們獻上白花一朵,表達我們永遠的哀念。

  憶清明心得體會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古語很生動的描述了行人在清明時節的情感。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大家都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家探望親人,共同去掃墓、祭拜祖先,在遠方的人則去當地的烈士陵園紀念烈士。

  經過一番顛簸,最終到了我日思夜想的珠海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碩大的石碑,上頭生動地雕刻了革命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畫面又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殘酷的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也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我年輕的生命。我懷著沉痛的心境向前走,來祭掃的人還真不少。我和父母一齊進行了祭掃儀式。從朗讀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烈士的無限崇敬和懷念。之後我們跟隨人群來回參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真讓人感動。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音樂,每個人的腳步都很輕,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還為幾位烈士獻上了自我做的小白花,這小白花雖然小,也不是很精緻,但卻表達了我對烈士濃濃的想念和深深的敬佩。

  我還異常仔細看了他們生平的事蹟與簡介,我發現:在烈士陵園裡的不必須都是像董存瑞那樣的革命烈士,也有一些是人們不熟悉,也不明白的人,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位普通士兵,可是他們也為祖國貢獻了力量,也都堅守在自我的崗位,盡了一份職責。

  在即將走出大門的時候我還在心底對烈士們說了一句話:感激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日,沒有新中國。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爸爸走過來問我:“今日去參觀,有什麼感想?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出來?”這可把我給難住了,“告訴你吧!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爸爸說。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對革命烈士的描述嗎?這不是對革命烈士的詮釋嗎?

  今日的參觀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珍惜今日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作出自我的貢獻,儘自我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憶清明心得體會9

  清明節前,我們全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四年級集體掃墓活動。

  坐了近半個小時的車,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莊嚴、肅穆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有秩序地來到指定位置,靜靜地等待著大會的開始。

  大會開始了,音樂響起大家紛紛低下頭默哀。看著代表們敬獻花圈,聽著播音員提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腦海裡展現出一個個陌生的故事。就像加拿大的諾貝爾.白求恩,他毅然離開了祖國、家人,離開了富貴、榮華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中國,在陣地的最前線,他挽救了無數個受傷的戰士。惡劣的環境、簡陋的屋子、樸素的衣著,夜以繼日的工作,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還婉言謝絕了毛主席一月一百元的補貼,他難道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嗎?

  聽著代表們繪聲繪色地講著,我能感受到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更能深深地體會到他們此時此刻激動的心情……。

  大會結束了,我們班一溜小跑來到白求恩的墓前,那裡已經有別的班在發言,我們只是站在旁邊聽老師講解了一番,然後向烈士博物館走去。

  博物館裡展覽著白求恩出生地、出生時、畢業學校的照片,與毛主席的合影,還有他發明的助理醫生肋骨剪……,我們還看到他臨終時的照片,寫給毛主席的絕筆信。從信中,我讀出了他是多麼想繼續為中國付出啊!可是生命不再允許他,時間也不再允許他,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時,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中國,他的名字和事蹟被全中國人民所傳頌,中國人民感謝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您!

  在博物館的另一邊,還有印度醫生柯棣華的資料,他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他出入槍林彈雨,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抗日軍民的生命,並培育了大批醫療人才,由於過度勞累,於1942年12月9日逝世。

  我們緩步走出博物館,沿著小路來到墓地,在那裡,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為中國和平而獻身的革命烈士,同學們都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小白花插在樹上,放在墓碑前,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透過這次掃墓,我對烈士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和平的年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憶清明心得體會10

  清明時節,開展形式多樣的祭英烈活動,追思先烈,緬懷英雄,不僅是一次莊嚴的思想洗禮,更是一次傳承愛國情懷、激發強國之志的精神動員,其積極意義無需贅言。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瀏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優秀的瀏陽兒女,為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英勇奮戰,用自己的鮮血甚至生命譜寫了豪邁悲壯的人生篇章;在和平年代,一個又一個英雄挺身而出,衝鋒陷陣,為改革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烈們的犧牲和奉獻,歷史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這座城市永遠不會忘記,瀏陽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一塊塊雕塑,一座座豐碑,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曲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今天,或到烈士墓前敬獻花圈、鞠躬致敬,或在網上烈士紀念館獻上一束鮮花、點上一支香燭,或進行演講抒懷……無論以什麼形式、何種載體,在紀念與緬懷中,就是要得到心靈上的洗禮、思想上的淨化和行動上的鞭策,讓英雄的事蹟銘刻於民族記憶,讓英烈的精神激盪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銘記英烈、崇尚英烈、學習英烈的清風正氣。

  “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在英烈們身上,集中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閃爍著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展現了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所有這些,是我們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的動力源泉。清明祭英烈,就是要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進行“反思”和省察,飲水思源,汲取力量,既激勵瀏陽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首疾行,也成為時刻秉持憂患意識的理性提醒。

  不忘本來,才能面向未來。“振興國家,我能做點什麼?瀏陽發展,我能做成什麼?”一個個字重千鈞的問題,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出響亮的回答。瀏陽正處於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更需要我們用英烈精神來激發鬥志、鼓舞幹勁,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工作實踐中,循著英雄的足跡走下去,承著英雄的事業幹下去,以改革發展的新業績、勵精圖治的新風貌告慰先烈英靈。

  一言以蔽之,清明祭英烈,既寄託著對先烈的追思與感恩,更是為了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為砥礪前行、再創輝煌積聚力量,這理當成為每個瀏陽人應有的價值選擇與責任擔當。

  憶清明心得體會11

  冰雪消融,小草抽芽,盼望已久的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與此同時,我們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甘肅。那個不大的小山村,承載了我孩童時期所有的快樂。細細數來,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沒有回去過了,也不知道我那些兒時的玩伴過得怎麼樣,還有我那長眠於故土之下的太奶奶,她還好嗎?

  清風掠過臉龐,彷彿是太奶奶的手溫柔地從我臉頰拂過。霎時間,我竟有點不敢相信,在面前這座墳墓里長眠的竟是我的太奶奶。溫柔的風,讓我跌進了回憶的漩渦……

  在我模糊的記憶中,太奶奶是一位和藹、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頭髮又稀又少,瘦小的臉彷彿只有巴掌那麼大,原本潔白而堅固的牙齒也隨著時間的逝去而逐漸脫落,臉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是歲月留給她的印記,使她看上去更加蒼老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三寸金蓮,那雙小腳像像六七歲孩子的小腳,那時,我總是覺得它們看起來很滑稽,卻從來不知道這一雙腳走過了多少世間滄桑。

  常聽大人們說,我是太奶奶最疼愛的重孫女。可是與太奶奶相處的往事我已記不起多少了,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充滿慈愛與關懷的笑容。我堅信,這將永遠是我記憶寶庫中最珍貴的笑容。

  太奶奶在我不滿四歲時就去世了,那時,家裡辦了一場很隆重的喪事,我也懵懵懂懂地成為披麻戴孝隊伍中的一員。當家裡的長輩們在太奶奶入殮之時泣不成聲的時候,年幼的我卻在背地裡偷笑,不明白大人們為何哭得如此悲傷。時至今日,方才明白。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太奶奶下葬時的場景,那一聲聲高亢的嗩吶聲震天響地,我也在那時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死”到底是怎樣一回事。不像大人們說的,太奶奶去了很遠的地方,而是相隔百來米,一個在地上悲痛哭泣,一個在地下永久長眠……想到這裡,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淚。

  放假最後一天,我們要返程回銀川了。臨走之前,我又悄悄地去墳前看望太奶奶,我想,大人們說的也許是對的,太奶奶會一直在天上微笑地看著我們,她會變成一顆璀璨的星星,永遠閃爍在我的心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