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精選14篇)

2022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精選14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

  "清明節下大雨,行人奄奄一息。"陽光普照大地。在學校門口,有一群孩子。他們手裡拿著一朵白色的紙花,穿著整潔的校服,肩上揹著鼓鼓囊囊的書包。那是我XX(1)班的同學。今天,我們要去人民公園春遊和掃墓。今天,人民公園的烈士陵園是我們的目的地。

  嗯?春遊不是為了好玩嗎?怎麼去烈士陵園?為什麼要帶白花?我想到了一連串的問題。哦,李老師告訴我們這次要掃墓。上車後,我來到了人民公園烈士陵園門口。

  我們脫下書包,放在草坪上。然後,我們拿出老師給的一張紙,上面寫著為偉大的革命戰士寫的詩。老師選了10個男生,10個女生(包括我)來帶讀。這一刻,我汗溼的手裡拿著被汗水和純白的花浸透的紙,緊張激動的心像鹿一樣在心裡狂跳。我很緊張,很緊張,第一次恭喜烈士。我激動,我激動,我可以崇拜革命烈士,我激動,我激動,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領唱,我可以在靈魂上問候偉大的革命烈士。

  在最神聖的一個環節,——默哀。當我聽到主持人李傑宣佈默哀十分鐘時,樹枝上可愛的小鳥唱起憂鬱的曲子,彷彿在歌頌戰爭時期的革命戰士;那棵樹搖晃著樹枝,似乎又要把它們趕走了。崇敬之火湧上心頭,啊!我們偉大的革命戰士們,你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千千成千上萬人民的幸福。你們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寫在課本上,銘記在我們心中!有了我們,你的精神會代代相傳,有了你的精神,我們會永生。

  “親愛的同學們,請把你們的白花獻給革命軍人!”聽完後,我們都小心翼翼地捧著自己的白花,獻給正在睡覺計程車兵。看著被埋葬的烈士紀念碑,冉冉,我心中的愛國旗幟,不僅想到:現在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成長,努力成為祖國的棟樑!有句話說得好:為中國的崛起而學習。

  "胡適之所以能羽化,城狐知悔磨牙。 "今天的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們帶著記憶的感覺在回家的路上。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2

  對於清明,世人可能會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我對他卻有不同的感情。

  的確,清明節充滿了悲傷的氣氛,想起了太多塵封的回憶和深埋心底的回憶,只能用眼淚來發洩。或許因此,階級成為了人們眼中最深刻的記憶。

  但是,眼淚往往有不同的解讀,但人們往往認為,清明,呃,充滿了無名的悲傷和蒼涼。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的都難過。但是,現在回憶過去的痛苦記憶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想想我們為什麼存在,勾畫未來。

  清明節不應該是皇室的紀念,而應該是未來的展望。想象一下,如果人們一味沉浸在對過去的自責、無助和自責中,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抓住當下的光芒,憧憬更美好的未來。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悲傷的地方。如果清明只是工人發洩憤怒的機會,那麼我同意。清明節看到一大堆人哭我已經習慣了,但是有多少人感受到了呢?

  現在這個社會充滿了欺騙,這讓我很納悶。一個班級還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嗎?電視劇的場景,感人的情節,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大家都流淚了,為了什麼?

  現在早就沒了。“清明時節雨水很多。

  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洩,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望了。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3

  清明節是中國“八大節日”之一,自周代以來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清明期間,人們會祭祖掃墓,為祖先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

  當然,每個家庭都有祖先,我們家也不例外。清明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幾縷陽光透過一扇小窗戶照進了我家,很美,很刺眼。我下了床,跑到窗前,看見天上幾朵彩霞,如一個尷尬的小姑娘,臉紅了,偷偷笑!我沉浸在這美麗的風景中,不時有幾個正在跳舞的女孩在為我表演,我的心裡充滿了喜悅。突然,一個“兒子”把我從幻想世界帶了回來,讓我時不時的有點害怕和驚訝。“媽媽!你在做什麼?嚇唬我!”她回答說:“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爺爺奶奶準備去新鄭掃墓。你會去嗎?我高興地回答說:“我去,我去,今天天氣真好!“我同意後,我媽又問了我姑姑的同意。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耽擱,我們九點整出發了。

  沒那麼簡單。在高速公路上,我們遇到了交通堵塞,所以我們不得不等待。終於,一個半小時後,我們終於來到新鄭掃墓。在我爺爺的帶領下,我媽開著一輛顫抖的車來到我奶奶媽媽的墳前。這時,一個不幸的訊息傳入我的耳中。奶奶說:“小孩子掃墓不好。放開大人!”突然,我怒不可遏,心想:“開了這麼久,終於到了,你卻不讓我走。什麼意思?”但我能說會道,還說不過三四個大人!唉!只好帶妹妹去菜地玩。於是我一手拿著相機,一手拿著妹妹,去了外地。

  田野里長滿了小麥,還沒熟,但都長得很高,大約30釐米長,像猴子的尾巴,向上彎曲。在這無盡的領域裡,有姐妹,有我,甚至更多的斑點。各種昆蟲!偏偏跳舞的蝴蝶,臭屎殼郎,有斑點的七星瓢蟲,還有漂亮的不知名的小鳥(其實我不認識)等等。我和表哥一起,享受春天的陽光和軟軟的土地。這時,遠處出現了一個金色的地方

  ,走近看,原來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過去,可是中間一道溝阻擋了咱們,於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蟲跟著咱們,一同來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裡,感受陽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蟲的氣味,還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覺中,半個小時過去了,咱們該走了,我戀戀不捨,想和大自然拍張照,那些昆蟲成全了咱們,我和他們一起拍了張大自然與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過去了,我從剛開始的不情願到了不捨離去,雖然沒有掃墓,但我卻祭奠了城市沒有的美麗大自然,這一趟,我沒有白來。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看到這句詩句時,我總是想起了許多革命先烈們!想起了劉胡蘭的堅貞不屈,想起了邱少雲的勇敢,堅強……想起了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們!他們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用生命作為代價,敬愛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向你們致敬!

  是先烈們!在長城上被大炮轟出一個洞時,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築長城,在日本人入侵中國時,是你們與日本人頑強抗爭。先烈們你們雖然倒下了,但更多“不願被奴役的人”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完成你們還會完成的使命。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祖國,對祖國中許許多多受難的同胞們的愛化成在戰鬥中拼搏,努力的精神。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新中國!

  先烈們!你們為了祖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祖國,遠離了這個世界,你們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把心中,滿腔的熱血獻給祖國!

  先烈們!你們的輝煌業績!深深地刻在了歷史的記憶中,你們的事蹟將化成高高聳立的豐碑!永不磨滅!永遠聳立在後代人的心中。你們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更是有了你們,我們才有現在的美好生活

  現在的美好生活,為了我們提供良好教育良好學習環境,讓我們有了對祖國作出貢獻之精神。

  為了祖國,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5

  我們走進陽光的四月,一切都是新綠的。然而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是否會浮現出這樣的景象呢?“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你是否會想起那段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日子呢?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身影,耳邊就會響起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誓言;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征路上倒下的年輕戰士,渣滓洞里昂首挺立的共產黨員,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那些為建設祖國鞠躬盡瘁的模範人物……

  我想你們應該記得,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他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未完的事業;是先烈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佈了帝國主義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是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今天,我們站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這是用烈士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我們胸前佩戴著紅領巾,它是紅旗的一角,難道,我們不應該撫今追昔,寄託哀思嗎?望著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我們心潮澎湃,雖然過雪山、草地的生活已經過去,雖然槍林彈雨的戰爭硝煙已經彌散,但是我們深深懂得,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重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一定要樹立遠大理想,接過革命先輩的紅旗,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新世紀的小主人,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立下自己的榛榛誓言: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6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聚集在這裡,召開《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題大隊會。

  同學們: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4月5日也就是後天就是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我們邱皮溝小學也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

  此時此刻,我們心中感慨萬千,不僅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嘆,更是被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換來了民族的尊嚴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花園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裝置,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年兒童,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感恩幸福,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群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在我們心中。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4月4日上午10點整,對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祭奠儀式在湖北武漢漢口江灘一元路廣場舉行,與此同時,撕裂長空的防空警報在武漢上空長鳴3分鐘,武漢市區主幹道和支幹道的紅綠燈調整為紅燈,路面所有車輛停止行駛3分鐘,行人紛紛在鳴笛聲中默哀。

  有些戰爭,聽不到炮火,卻看得見衝鋒;有些戰場,看不見硝煙,卻看得見犧牲。中國人民總是被平凡的人群中最勇敢的一部分人保護得很好,人們知道永遠都有一座看不見的長城在保護著自己,這座長城由無數先烈的血肉之軀組成。沒有昨天的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河山節次換新裝,飲水思源豈能忘。庚子新春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鮮活的生命留在了冬天,他們是醫生、護士、民警、教師和社群工作者,他們是一個個熱血戰士,是孩子的父母、是愛人的伴侶、是父母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們是抗疫“急先鋒”、最美“逆行者”,他們在緊急關頭用生命和大愛生動詮釋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他們中許多人有著同一個名字——共產黨員,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公職人員中,黨員佔比66.7%。一句“我是黨員,我線上”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在生命攸關的時刻,黨員們用自己弱小的身體為群眾撐開了一柄強大的“保護傘”。

  山河無恙在我胸,願君歸來似春風。今日清明,意在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在氣清景明、萬物萌生中感悟生命輪迴的啟迪。祭奠先人是為了更好地激勵後人,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清明節祭奠離去的親人是一種家庭情懷和感恩氛圍的營造;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清明節祭祀英雄烈士則是一種國家情懷和民族精神的鍛造。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我們祭奠哀悼在與新冠肺炎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不幸感染逝世的同胞,同時也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重整行囊,再次踏上人生征程。敬愛的戰士和親愛的同胞們從未離開,只是留在了那個寒冬,燃燒了自己,驅散了陰霾,化為冬日夜空的點點星光,為走夜路的我們閃爍發光,照亮我們繼續前行的路。

  在追憶中銘記,在致敬中前行。不忘卻,就是最好的紀念。經過兩個多月的全民戰疫,雖然當前國內疫情傳播被基本阻斷,但境外疫情仍在瘋狂肆虐,無症狀感染者等國內疫情防控的不確定因素也仍然存在。今日武漢新增一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的患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清“疫”關鍵期,我們不能輕易言放棄,與疫情決鬥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武漢還要繼續實行嚴格的社群封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下半場戰鬥,一鼓作氣打贏戰役,吹響勝利的號角,用以告慰逝去的英靈。

  此刻,往來皆靜默,定格三分鐘。在滾滾東流的長江左岸,我們沉痛祭奠,願英雄的人民安息;在響徹雲霄的警報聲中,我們肅立默哀,凝聚生者繼續奮勇前行的力量。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8

  緬懷革命烈士社會實踐活動是我校大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社會、緬懷紅色革命的真實契機。我們今天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翠屏山趙一曼紀念館,當我登上紀念館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此起彼伏。彷彿看到革命當年的壯麗!

  我熱愛他們,我讚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訊息,寧願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願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願做苟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讚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聖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裡,他們是光明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著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麼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鬥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鬥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闢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後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我會努力去做的,我敬愛的烈士們。

  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後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看到了嗎?在當前這個繁榮昌盛的時候,我們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你們高興嗎?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們莊重宣誓:“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再度繼承你們的事業,我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熱愛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

  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重溫了紅色革命!讓我們不忘歷史,勞記住我們自己的職責,讓我們明白我們現在應該做些什麼,為什麼而奮鬥!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深遠,讓我冥思良久!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9

  梨花風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氣清景明之時,梨花風、杏花雨喚醒了綠枝柳。在二十四節氣裡,唯獨清明兼具節日的意義,最富自然與人文的氣息。小時候,對清明節的直觀印象是出門踏青、是上山掃墓,長大後,明白了清明節更像是一種精神的傳承,這種精神除了緬懷古人、寄託哀思,更是繼承遺風、清心明志的為人之道。

  淡薄生死,做正氣浩然人。萬物靈長,有生有死,既是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實。“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對社會的貢獻。”這句話從人生啟蒙之初就深深地灌輸到了很多人的腦海裡,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一舉一動,每當危急時刻來臨,總有人置生死於度外,逆行火線,用生命詮釋“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錚錚鐵骨豪情。電影《尋夢環遊記》中說,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第一次是人體生理的死亡,第二次是肉體在親人視覺中消失,第三次是最後記得你的人也死了,這才是人一生真正的死亡。有些人死後很快就被歷史遺忘,可有些人卻能流芳百世、萬古長青。人生在世,不求苟活,務求一生清正,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慎終追遠,做飲水思源人。有人說,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在筆者看來,這個“感恩”至少包含兩個方面內容。其一是感恩先祖。所謂“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中國自古就有“葉落歸根,生者尋根”的說法,可以說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無論走得多遠,我們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那就是家,是父母。其二是感恩先烈。每個人都應該牢記歲月靜好不是憑空出現的,革命年代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不應該被忘記,和平時期聞令而動、挺身而出的時代先鋒也不應該被忘記。“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面對哲學的三大終極之問,透過清明這個節日,或許能得到些許解釋: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要忘了來時的路。

  時不我待,做埋頭苦幹人。清明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至清明,氣溫升高,是種植莊稼的最好時節,於是民間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如今,國內疫情寒潮逐漸褪去,形勢日趨向好,各行各業開始走出陰霾,有序復工復產,但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倒春寒”風險隱患仍然存在,矛盾問題千頭萬緒,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難度大。此時此刻,砥礪奮進正當其時,各級黨委政府務必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量感,真抓實幹闖關奪隘,放手一搏鬥爭到底,努力將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將溜走的時光趕回來。

  清明清明,清生命之感,明生命之理。讓我們在撫今追昔中清心明志,養一身浩然正氣,做邁步新徵程的飲水思源人,當建設新時代的埋頭苦幹人。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0

  這個春天,我們為太多的人和事感動著:有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的醫護人員,有不辭辛勞、連續奮戰的黨員幹部,有默默奉獻、守望相助的人民群眾,也有不負戎裝、鏖戰火海的消防官兵……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是最可愛的人。請讓我們以最高禮遇,向他們致敬。

  致敬最美麗的天使——懸壺入荊楚,白衣做戰袍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數萬名醫護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放棄闔家團圓、放下兒女情長,主動請纓馳援湖北,用最美逆行彰顯了人間大愛。他們有的身體欠佳,拄著柺杖在ICU裡戰鬥;有的悄然出征,到達湖北後才向父母“先斬後奏”;有的索性“玩消失”,直到家人在新聞中看到他們身影……任憑臉頰被口罩勒到潰爛、雙手被汗水浸到泛白,甚至付出了寶貴生命,但他們都毫不退縮,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無我無畏築起了“讓死神也望而卻步”的生命防線。

  致敬他們,醫者仁心、大醫精誠,以血肉之軀鑄就了鋼鐵長城,用生命澆灌出了人間奇蹟。

  致敬最堅韌的戰士——艱難顯黨性,困苦見擔當

  “我先上”“我願意”“我能行”“我來做”……

  疫情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從機關到村居,從領導幹部到普通黨員,從凜冽寒冬到春暖花開,面對千家萬戶、千頭萬緒、千難萬險,無數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英勇奮戰,既當“守門員”“疏導員”,又當“跑腿員”“宣傳員”,用堅守織就了嚴密防線,用忠誠捍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復工復產啟動後,連續作戰兩個多月的他們,又馬不停蹄、迅速出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扛起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與人民群眾一道,齊心協力築牢“戰疫”防控牆,眾志成城開啟“戰貧”復工鍵。

  致敬他們,疾風勁草、烈火真金,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成就了真正的共產黨人。

  致敬最偉大的人民——風雨同舟濟,拳拳魚水情

  “每扇窗後的堅守,都是捍衛家園的戰鬥!”

  在疫情防控這場嚴峻鬥爭中,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密切配合、守望相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從自覺居家隔離的武漢返鄉大學生,到擔心自己傳染別人的善良患者;從免費提供房間讓醫務人員住的酒店老闆,到通宵達旦為醫院趕做早餐的餐館廚師;從自願為防疫捐款的“匿名者”,到送來一堆防疫物資便轉身離去的“陌生人”……當各地呼喊“熱乾麵加油”,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群眾表露“都想這麼做”,我們看到了患難與共、肝膽相照。

  致敬他們,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再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

  致敬最壯烈的官兵——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

  “7個70後,11個80後,1個95後,19名滅火隊員不幸遇難”……

  疫情還未散去,四川西昌森林的一場火災,又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犧牲的滅火隊員中,年齡最大的才47歲,最小的僅25歲。他們是誰的父親,是誰是丈夫,是誰的兒子,這些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他們是我們的親人,是我們的烈士,是我們的英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生命誠可貴,但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他們選擇豁出生命;生存價更高,但只要黨和國家需要,他們毅然慷慨赴難。“誰都怕,但我們如果不衝上去,誰上去呢?”誠如斯言。

  致敬他們,碧血丹心、壯懷激烈,以生命赴使命,激勵了全社會的愛國情懷與時代精神。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這個時代是需要英雄的,但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因為,堅守初心、崇尚光榮,方可定義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喚醒記憶、傳遞真情,才能點燃人們心中的精神火炬,從而更好照亮時代、照亮未來。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1

  4月3日上午,在鳳凰山烈士公墓舉行“緬懷先烈、踐行四德”教育大會。透過此次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了黨員幹部自身思想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了先烈的革命傳統,樹立了親民愛民的公僕情懷和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透過這次活動,倡導了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增強幹部職工的文明意識,全面提升機關形象,同時也引導了幹部職工踐行“四德”,達到“四緬懷、四樹立”的要求,即:“緬懷先烈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樹立忘我付出的工作境界;緬懷先烈英勇無畏的頑強鬥志,樹立攻堅破難的拼搏精神;緬懷先烈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樹立親民為民的公僕情懷;緬懷先烈鍥而不捨的堅定信念,樹立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

  全體幹部職工神情肅穆,向烈士們敬獻花圈,並默哀三分鐘,表達了對先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先烈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只留下一個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簡短而厚重的事蹟。那些烈士紀念建築物,是一座座革命先烈捨生忘死、英勇鬥爭的豐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國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勵後人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旗幟。這些建築物,正因為留下了英雄奮鬥的足跡,掩埋著先驅的骸骨,浸透著烈士的鮮血,才有了光耀千載的歷史價值,才值得後人瞻仰、憑弔、懷念……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範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象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清明節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清明節要寄託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範的緬懷和景仰。優良的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對黨的歷史學習不夠系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缺乏親身感受,對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對黨史,對革命歷史不清楚,對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知之甚少;社會中一些人惡搞英雄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都說明傳統教育之重要。在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教育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我們克服各種障礙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2

  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艱苦歲月裡,湧現出無數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英烈。是彭雪楓,率領新四軍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透過大草原,壯烈犧牲;是戴安瀾,帶領中國遠征軍攻克崑崙關,拿下同古城,收復棠吉地,血灑他鄉土,壯烈犧牲;是楊靖宇,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冰天雪地,彈盡糧絕,孤身周旋,壯烈犧牲;是無數革命英烈,帶領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抵禦外侮、救亡圖存,壯烈犧牲!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英雄的血肉,鑄就了偉大的抗日長城;英雄的氣概,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是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促使中華兒女面對生死存亡,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促使中華兒女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建設起新中國;是不畏艱難、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促使中華兒女自力更生、光復舊物,實現改革開放;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促使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致富建成小康社會

  今天的我們擁抱勝利與和平,勝利屬於人民,和平屬於人民,讓我們向人民致敬!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3

  xx班團支部於3月25日赴南京革命烈士陵園--雨花臺開展了最佳團日活動。

  這次團日活動以“繼承革命遺志,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爭當優秀大學生”為主題,增強團員意識,增強先進意識,增強“五愛”意識,增強“八榮”意識,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把自我培養成“四有”新人。

  一、活動自我評估

  總體來說,我們這次團日活動,各個階段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準備較充分

  我們有周全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這就成了本次活動成功的前提。

  二、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進取協助和努力,是活動得以完成的保證。所有團支部幹部和一部分團員主動配合工作,使活動更容易進行。

  在成功的背後,我們思考了我們的不足。

  三、嚴肅性不夠。很多團員並未完全抱著一種緬懷先烈的、莊重的、嚴肅的心態。

  四、安排上存在不足。在活動中個別團員不夠進取,不願意參加團體活動,我們的動員效果也沒到達最佳效果。

  五、經驗不足。我們團支部第一次搞這麼隆重而有意義的活動,經驗還不足,管理本事還有待加強。

  三、活動的意義和結果

  一、活動雖然小,卻含義深遠,充分體現了團員的愛國之情。

  二、這次活動緊緊圍繞“緬懷先烈遺志,爭做優秀大學生”這一主題,進展順利,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也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三、這次活動也充分鍛鍊和教育了我支部全體團員。

  這次活動我們以低費用高質量完成了具有實踐意義的團日活動。

  四、活動經費結算

  一、車費11元/人

  二、門票16元/人

  三、花圈29元

  共計:30元/人

  清明節緬懷先烈心得體會 篇14

  “緬懷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活動總結為認真貫徹合陽縣教育局《關於開展“緬懷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我校經過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認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統一,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身體力行,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道德觀念和社會職責意識。現將我校開展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提升對民族精神的思想認識

  今年我校開展了以年級為單位的“民族精神”大討論活動,學生經過查詢資料,相互交流,進一步懂得了民族精神的具體資料,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並自覺投入到這一活動中來。經過討論,同學們深深認識到“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我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種文化的深層性資料,相應的民族精神則是民族文化的深層次資料。作為一種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薰染、浸潤,溶解人民的思維方式、情感方式、行為方式,甚至在必要時刻把民族的千千萬萬民眾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動員起來,從而捍衛民族團體的尊嚴與利益,從而使一個民族歷以艱難曲折但卻能自我巋然屹立。

  二、營造氛圍,進取響應

  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學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傳承與開展,在星期一升旗儀式上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紀念活動”的啟動儀式,利用宣傳廚窗、廣播站、板報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民族精神的 實質和,在學校營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各班進取響應此項工作;認真制定了活動計劃、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活動,調動了廣大同學的進取性,在全校範圍內掀起了一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潮。

  三、用豐富的活動激勵人

  為了抓好此項工作,學校以開展活動為載體,不斷豐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間;從而確保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有序開展,具體開展了以下活動:

  一、學校動員和發揮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主動承擔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應盡職責,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資料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們把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教育融於課堂教學中,挖掘教材中蘊藏的人文精神與教育。教師根據學科特點上一節課,讓民族精神教育進入課堂。

  二、組織師生參加了“網上祭先烈”活動,激發了師生對革命先烈們的深深崇敬和懷念之情。

  三、部分有本事的學生參與為先烈掃墓、敬獻花圈、瞻仰紀念碑等烈士公祭活動,受到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了先烈遺志。

  四、教職工都做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率,主動承擔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職責。組織學生優秀徵文。

  四、用先烈的形象感召人

  針對學生實際,學校對廣大青少年不失時機地進行了國情教育和夢想前途教育。組織全校師生緬懷革命先烈,感受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甘灑熱血、勇於獻身的民族氣魄;二是激勵廣大青年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採取一週一評比的辦法,評選學校學先烈優秀學生。經過身邊可感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從而使青少年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五、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要將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常抓不懈。為此,學校出臺了相應的政策,要求全體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和重要性。號召廣大青少年多方面學習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遠大志向,繼承發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傳統。同時要了解世界,吸收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豐富、創造和提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