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通用5篇)

2022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1

  疫情暴發後,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躲在暗處的的“疫魔”,面對瘋狂無情的病毒,廣大義務工作者紛紛請纓參戰,表現出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不畏兇險、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夫妻並肩作戰、父子(女)共同抗疫、推遲婚期請戰、退休再返戰場……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在新時代要進一步堅守忠誠為國、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求真務實,以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擔當精神,奮力拼搏去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自身遵守規章制度、公序良德,為人師表、行為示範,用良好的人格與優秀的品行感染學生。在疫情防控中主動發聲,加強網路話語權,使用微信、QQ、學習通等網路平臺與學生加強聯絡,把握學生生活及學習具體情況與思想動態,正面引導,傳播抗疫正能量,讓他們真正明白什麼是時代使命與社會責任擔當。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各地湧現的先進事蹟、先進人物值得我們黨員學習。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防護物資匱乏,不顧感染的高風險性,衝鋒在前。尤其是那些帶頭請戰奔赴前線的黨員醫生和護士、那些被感染、治癒後又返回前線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醫者仁心、履職盡責、無私奉獻讓我深受感動。

  平凡的語言,講述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不平凡的戰疫歷程,感受著一個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感人肺腑的瞬間,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同時,感受著自己的幸福;對比之下,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和對有時產生抱怨的愧疚感。

  透過學習抗疫精神,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督促學生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練就專業技能,築牢職業精神,用青春夢想和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詮釋學子們的責任擔當!

  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2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一名老師,我不禁多了一些情感上的認知與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在冥思苦想中行動有了方向,要用手中的筆墨去喚醒自知,用勤勉的閱讀去強大自我,用精彩的課堂去豐富學生,願做一名有溫度、有智慧的語文教師。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鏖戰中,面對氣勢洶洶、突如其來的病毒侵襲,中國人民從未退縮畏懼,而是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努力與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義無反顧,以汗水、血淚和生命相托,奮勇向前,用一個個堅實的身軀,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樑”。

  疫情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災難面前,愛國絕不是一句口號。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微薄之力當盡之。自疫情侵襲以來,我教育自己的兩個女兒,關注疫情,幫助他人,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抵禦疫情貢獻一己之力,共同為疫區人民祈福。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縱使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團結起來也可匯成大江大海。儘管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便可讓病毒徹底消滅。零三年的非典挺過來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過來了,如今新型肺炎的“烏雲”逐漸消散,這場防控阻擊戰“疫”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如今已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我們再度約定,一起行走於祖國的大川南北。

  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3

  由於疫情,我們共同經歷了一段特殊而又難忘的時光,幼兒也感受到了來自家長和老師不一樣的陪伴。透過此次疫情,讓我們改變了溝通方式,使我們更加懂得珍惜,也令我們感受到特別的陪伴。戰疫期間,各地學校踴躍出一批黨員教師先鋒隊,他們積極投身於疫線戰場,以立德樹人、關愛學生的教育情懷全力保障芊芊學子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斷踐行著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

  一聲號令,舉國皆動。為抗擊疫情,阻斷病源,救治百姓,黨中央發出一級號令。一時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貨不分貴賤;從天南地北整裝出發,逆行湖北,馳援武漢。人民子弟兵整建制開赴抗疫一線!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帶著全身的疲倦毅然登上北往的列車;年逾古稀的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晝夜攻關,第一時間分離出八棵毒株;萬千個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投身疫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工作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是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應戰,責無旁貸地堅守,才有我們的平安健康。這樣的攜手並肩、這樣的忘我逆行、這樣的精神風貌,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困難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鍊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新徵程的重重考驗,我們必將更加堅定黨的領導,更加緊緊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必將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不斷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執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團結一心、奮勇拼搏,向著“中國夢”的美好明天不斷闊步前行!

  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4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展現了偉大的中國精神,具體來講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敢於勝利的進取精神。

  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對疫情防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從充實醫療隊伍力量,到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黨和國家靈活施策,力求嚴密周全,讓病毒無處藏匿。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響應,為國家而戰、為人民而戰。14億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堅韌不拔,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面對挫折,我們從不言棄,面對來勢洶洶的突發疫情,我們更是如此。這種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成為抗擊疫情中人們最堅實的精神源泉。各方力量匯聚成滾滾洪流,帶著民族情感的體溫,凝結成中華民族越是經歷艱難險阻越是堅強奮鬥團結向前的精神力量。

  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不顧個人的安危,冒著巨大的風險,毅然奔赴抗疫一線。共產黨員更是身先士卒、勇擔重任,他們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體現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是為了犧牲而犧牲,但卻敢於犧牲,不懼犧牲。

  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抗擊疫情,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一場全民戰爭。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發揮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作表率,帶領人民抗擊疫情;人民子弟兵衝鋒在前,聽從號令,戰鬥在第一線;廣大人民群眾自願報名,成為抗擊疫情的最美志願者;海外同胞心繫祖國,捐款捐物,在世界各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全國各族人民各條戰線形成一盤棋,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敢於勝利的進取精神。面對嚴峻的疫情和未知的病毒,中國人民始終堅定必勝的信念和信心,毫不畏懼,迎難而上。廣大科研工作者與時間賽跑,夜以繼日地艱苦攻關,力圖早日成功研製疫苗;政府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精準施策,多角度科學防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群眾樂觀積極,群策群力,構築起抗擊疫情堅實的人民防線。“不破樓蘭終不還。”正是在這種進取精神的感召下,偉大的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前進,關山雖難越,我輩屢屢越。

  精神的力量不僅包括情感的力量,還包括理性的力量,最後可以上升為一種信仰,轉化成人們的自覺行動

  弘揚抗疫精神心得體會5

  中國精神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植根於我們的血液,影響著社會文明和社會風氣的形成。它無形卻在關鍵時刻發揮震人心魄的力量。一場疫情,喚醒了我們體內的民族精神,讓中國精神的光芒閃耀在疫情防控的各個角落,讓國際社會都驚歎於中國精神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愛國是我們中華兒女與生俱來的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平日裡,我們各司其職、兢兢業業,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凝氣聚力。困難前,我們砥礪前行、自強不息,甘做抗“疫”路上的鋪路磚和後備軍。在中華大地上,有種愛國,叫“全國一盤棋,同心同力”;有種愛國,叫“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有種愛國,叫“一封請戰書,允我上前線”……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延續了數千年的愛國主義,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口中的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入骨髓的中國精神。

  團結是刻在我們中國人骨子裡的印記。地震、洪水、雪災、非典,中國人經歷了無數的考驗,卻仍然蓬勃發展,關鍵就在於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一心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同舟共濟的人民。只要黨號召,千萬黨員就會亮明身份,披上戰袍,走向戰場,用生命踐行初心,用行動履行使命。疫情當前,中國14億兒女抱成一團,鮮紅的血液裡流淌著守望相助的情懷。“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14億中華兒女堆起的火焰一定能戰勝疫情的侵擾,將黑夜點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