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4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

  疫情暴發後,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躲在暗處的的“疫魔”,面對瘋狂無情的病毒,廣大義務工作者紛紛請纓參戰,表現出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不畏兇險、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夫妻並肩作戰、父子(女)共同抗疫、推遲婚期請戰、退休再返戰場……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在新時代要進一步堅守忠誠為國、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求真務實,以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擔當精神,奮力拼搏去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自身遵守規章制度、公序良德,為人師表、行為示範,用良好的人格與優秀的品行感染學生。在疫情防控中主動發聲,加強網路話語權,使用微信、QQ、學習通等網路平臺與學生加強聯絡,把握學生生活及學習具體情況與思想動態,正面引導,傳播抗疫正能量,讓他們真正明白什麼是時代使命與社會責任擔當。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各地湧現的先進事蹟、先進人物值得我們黨員學習。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防護物資匱乏,不顧感染的高風險性,衝鋒在前。尤其是那些帶頭請戰奔赴前線的黨員醫生和護士、那些被感染、治癒後又返回前線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醫者仁心、履職盡責、無私奉獻讓我深受感動。

  平凡的語言,講述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不平凡的戰疫歷程,感受著一個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感人肺腑的瞬間,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同時,感受著自己的幸福;對比之下,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和對有時產生抱怨的愧疚感。

  透過學習抗疫精神,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督促學生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練就專業技能,築牢職業精神,用青春夢想和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詮釋學子們的責任擔當!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2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一名老師,我不禁多了一些情感上的認知與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在冥思苦想中行動有了方向,要用手中的筆墨去喚醒自知,用勤勉的閱讀去強大自我,用精彩的課堂去豐富學生,願做一名有溫度、有智慧的語文教師。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鏖戰中,面對氣勢洶洶、突如其來的病毒侵襲,中國人民從未退縮畏懼,而是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努力與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義無反顧,以汗水、血淚和生命相托,奮勇向前,用一個個堅實的身軀,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樑”。

  疫情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災難面前,愛國絕不是一句口號。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微薄之力當盡之。自疫情侵襲以來,我教育自己的兩個女兒,關注疫情,幫助他人,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為抵禦疫情貢獻一己之力,共同為疫區人民祈福。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縱使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團結起來也可匯成大江大海。儘管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便可讓病毒徹底消滅。零三年的非典挺過來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過來了,如今新型肺炎的“烏雲”逐漸消散,這場防控阻擊戰“疫”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如今已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我們再度約定,一起行走於祖國的大川南北。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3

  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家鄉的防疫工作,早早來到家鄉的防疫站點做好提前工作,與大家一同防疫。在村委的指導下我們不斷進步,完成了各項工作。

  在工作過程中,情況非常樂觀,大眾的態度也非常的友好,能積極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沒有為我們的工作造成一丁點的困擾和阻礙,我認為這一切都歸功於人們思想的進步祖國的進步,時代的進步。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參與防疫,相信未來一定美好。是我國強大的一大表現,各地的防疫舉措,以及人們的密切關注,積極配合,為國際提供了好的榜樣,讓我國在國際的舞臺上熠熠生輝。在抗疫的.過程中,人們都帶上口罩,對自己的安全更加的重視,對國家的事情也更加的關注,對於我們的盤問,也是知無不言,十分配合,使得我們的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在抗疫過程中,我們嚴格要求,胳膊上的袖標輕達幾克,但我們的肩上的責任卻重達萬金。在抗疫過程中,有捐錢的、有捐物資的、有捐人的,團結一心,參加到了抗疫過程中。使得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的信念,作為世紀之子,新時代的力量,我們也將發揮我們的力量來強大自身,強大祖國。為祖國而驕傲。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4

  瘟神驟然降,舉世皆驚慌,家國共合力,抗疫見曙光。

  今天是“國際家庭日”,在全面抗擊疫情的嚴峻形勢下,迎來了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在收看全國婦聯舉辦的“最美我的家 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影片後,感受著小家與大家別樣的風采和付出。

  一場新冠病毒,讓人類重新思考怎樣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融,也為新科技,新醫學的創新發展敲開了一扇未知的大門。抗疫最美家庭事蹟真實感人,看到動情處淚水盈眶,聽到激動處熱血沸騰,沒有什麼比戮力同心的力量更強大,沒有什麼比舍己救人更讓人動心動容,掛肚牽腸,也沒有什麼比疫情當前,我的配合,家的使命,責的擔當,令的一致,情的舍離,愛的奉獻更讓世界刮目,抗疫家力量已成為社會的新風尚。

  也許,不能人人都上戰疫第一線,但卻能人人為戰疫做貢獻,不出門,少聚焦,勤防護,做好後方的穩定工作,不為國家添一點麻煩。愛自己,就是愛他人,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珍惜今日之局面得來不易,敬畏在無聲戰場捨身奮鬥的每一位勇士,方不負炎黃子孫的家國情懷,寬胸博愛!

  共克時艱,每個家庭在行動,戰“疫”時刻,家人永遠與你、與你們在一起……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5

  你們好嗎?前線醫院現在怎麼樣了?物資還緊缺嗎?你們要注意休息,保重身體,我們等待著你們平安凱旋歸來。

  2020年的冬天依舊寒冷,但是這個春節卻與眾不同。原本團圓、歡樂的家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讓人變得恐慌,有些人不得不離開溫暖的家去前方支援。

  面對重重困難,無數英雄湧現出來。84歲的院士鍾南山掛帥出戰。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出手相助,高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誓言令人感動。建築工人修建的火神山醫院,被稱為“十天奇蹟”。人民子弟兵更是隨時待命,奮勇向前。還有無數的志願者,為了節省防護服資源,主動“穿尿不溼”。

  你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你們就像寒冷冬季裡的一枝梅花,傲霜鬥雪。雖然我們幫不上大忙,但是不給社會添麻煩,做到不出門、勤洗手、多喝水、不傳謠、戴口罩,做好自我防疫。

  眾志成城,我們都相信這場“戰疫”一定會勝利。待嚴冬離去,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又將迎來美好的生活。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6

  今日我和媽媽一齊觀看了《在戰疫中成長》這個電視節目,看到那些名校的哥哥姐姐們把宅在家裡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真是讓我自嘆不如。

  我每一天也會寫作業,看書,還會跟他們看一樣的電視節目----詩詞大會,可是我卻沒有像他們一樣每一天堅持鍛鍊、每一天堅持上網課學習,在今後的宅家生活中,我必須會合理安排時間、認真執行自我制訂的計劃:堅持每一天背誦3首古詩詞、堅持每一天聽讀英語20分鐘,堅持課外閱讀2小時,堅持每一天跳繩5分鐘,堅持每一天練琴20分鐘,也會嘗試著經過自學或網課學習更多的知識,在將來的某一天,用我所學、以我之長,為祖國作出貢獻。

  此刻疫情十分嚴重,宅在家裡就是對祖國最大的支援,雖然延遲了開學,可是絕對不能延遲我們學習的腳步,作為學生,我們必須不能忘記我們的本份,而一味的只想著玩樂。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在教師們的關懷下,我們必須會順利度過疫情,以強健的身體、熱情飽滿的狀態迎接我們遲來的新學期。也相信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們必須能打贏抗擊疫情的戰爭。中國必勝!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望著,盼望著,終於迎來了春節,可沒想到今年的春節令人心寒,原來的街道車水馬龍,現在寂靜無聲;原來景區人山人海,現在寥寥無幾;原來的超市熙熙攘攘,現在一片蕭條……這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國,傳播速度之快,傳染密度之大,令人聞之色變。但是,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不懼風險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他們是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抗擊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他們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帶著沉重的護目鏡,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當他們脫去防護服時,衣服已經溼透;當他們摘下口罩時,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當他們累了,就在躺在牆角邊地板上小歇一會兒……他們除了完成工作室裡的工作,還要照顧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還要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他們無微不至,照顧每位病人,卻忽略了對自己家人的關愛,他們就是“中國脊樑”,他們就是新時代的先鋒人物,他們就是可敬可親的白衣天使。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鮮明,他們不計得失,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們守護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無怨無悔。普通的我們無法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不給他們添麻煩。

  祝願白衣天使們——最美逆行者早日凱旋而歸!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8

  春節期間,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是我們的傳統。然而,這種人群集聚正是傳染性病毒“喜歡”的,也是控制疫情的大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傳染病防控的三原則,為了更好地“切斷傳播途徑”,遏制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我們有必要在特殊時期暫時放下老傳統,形成一些“新年俗”。

  出門記得戴口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長潛伏期達14天。攜帶病毒的人臉上沒有寫字,在不得不與人接觸的場合,一個小口罩將起到阻擋病毒入侵的大作用。中科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在接受央視採訪時,10分鐘內至少8次提到“口罩”一詞,他強烈呼籲近期出門戴口罩,要形成“口罩文化”。為安全著想,不要怕麻煩和累贅,請把口罩戴起來,也請勸家人把口罩戴起來。

  見面不必行“握手禮”。“菌從手來,病從口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建議大家見面拱手不握手,保持1。5米以上距離。也許有人覺得這麼做有點草木皆兵,但在病毒仍在“暗處”加快蔓延的非常時期,謹慎一些沒什麼壞處。另外,要做好消毒,特別是出門回家後要勤洗手。當然,我們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也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適當放鬆心態,不要過度焦慮、恐懼,保持好心情,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9

  當然,對於作為學生的我們來說,學習還是最重要的。因為是特殊時期,我們的學習形式也是特殊的呢。因為不能去學校,所以我們只能在家裡學。怎麼學呢?我跟著老師學會了在電腦上學習,在名校課堂,看名校老師透過網路給我們上課。上午8:30開始,下午2:30開始,我都會準時地守在電腦前,根據老師發的課程表,提前準備好上課需要的學習用品,認認真真地觀看網課。另外,我每天都會按時寫作業,還學會了在釘釘群的家校本上傳作業呢。

  在課餘的時間裡,我學會了整理房間,收拾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炸雞蛋。雖然我沒有親自嘗試過去做,但是,每次看到媽媽炸的時候,我都會記在腦子裡,慢慢地就學會了。按我腦子裡記的炸雞蛋的做法就是:先在鍋裡倒油,等到油熱了,就打個雞蛋放進去,等炸到兩面金黃,撈出就行了。

  在家裡,有時會感到很無聊,但是,我不懶惰,我會找點活幹。比如,做手工,畫畫。所以,在這個假期裡,我還學會了如何用摺紙折一些難一點的手工。還有啊,我的畫畫技術也越來越好了,我畫的粉紅豹還有皮卡丘之類的,都有了長進,爸爸媽媽直誇我呢。

  這個假期,真是個既讓我喜歡又讓我憂愁的假期啊!我憂愁的是:不能去學校上學,只能待在家裡;喜歡的是:還好能在家上課。真希望這樣的假期早點結束啊!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5月15日,全國婦聯舉辦“最美我的家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釋出活動,揭曉660戶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當天釋出的全國抗疫最美家庭既有一線醫務人員家庭、公安幹警家庭,也有參與社群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社群志願服務、後勤服務、科研攻關、復工復產等各類家庭典型。

  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評選“最美”,“最美”出租司機、“最美”媽媽、“最美”鄉村教師、“最美”少年、“最美”清潔工……這裡的“美”,都主要是指思想、道德、行為等層面的,不同於娛樂圈裡才藝與容貌結合的“最美”。在國際家庭日之際,全國婦聯評選的660戶抗疫“最美家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彰顯出了無疆的大愛。

  評選“最美家庭”,主要是尋找先進典型,樹起榜樣,讓更多的人在心靈和行動上“美”起來。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的道德底線正在接受著嚴峻的挑戰,很多不良的思潮已經波及我們的家庭,影響著青少年,感恩、寬容、關愛等傳統思想在大眾心中也出現淡化的傾向。像新聞中的“最美家庭”能夠在疫情防控中盡心盡力,不管是衝鋒在一線,保障大後方,還是參與醫療救治、群防群控、復工復產等,的確無愧於“最美家庭”的稱號。為此,我們當為這些家庭驕傲。

  古人云:“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評選“最美”,就是要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來學習、借鑑,以達“百花齊放”的目的。從現象看本質,我們不難知道,這些“最美家庭”,一定有優秀的家風,全家人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他們為疫情防控而奔波勞碌,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舉全力參與抗疫,足見其家庭的整體素質之高。在這些家庭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顆顆閃光的心靈,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全國評選出的這660戶“最美家庭”,是千萬個優秀家庭的代表,應當成為各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從中提煉出的精神元素,是良好社會公德形成的必要條件。從這些身邊的先進典型中,我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鮮活的人和事,大大勝過理論教材的空洞說教。以此為契機,掀起一場學習“最美家庭”、爭當時代先鋒的熱潮,讓“最美”之花遍地開放,才不負評選的初衷,不負時代需求,不負人民厚望。

  疫情後的春暖花開更有現實意義,從抗疫中凝聚起來的奮鬥精神和磅礴力量,將感動中國,感動世界。在抗擊疫情中湧現的“最美家庭”,恰如發現並打磨出的一塊塊金子,閃著耀眼的光。讓“最美”的價值得到延伸、得到充實,催開更多的“最美”之花,那更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景象。因此,讓“最美”閃亮在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出一片“百花齊放”的蓬勃景象,不僅僅“最美家庭”和評選者的責任。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向“最美家庭”學習,以“最美”的姿態奮鬥新時代。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由於疫情,我們共同經歷了一段特殊而又難忘的時光,幼兒也感受到了來自家長和老師不一樣的陪伴。透過此次疫情,讓我們改變了溝通方式,使我們更加懂得珍惜,也令我們感受到特別的陪伴。戰疫期間,各地學校踴躍出一批黨員教師先鋒隊,他們積極投身於疫線戰場,以立德樹人、關愛學生的教育情懷全力保障芊芊學子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斷踐行著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

  一聲號令,舉國皆動。為抗擊疫情,阻斷病源,救治百姓,黨中央發出一級號令。一時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貨不分貴賤;從天南地北整裝出發,逆行湖北,馳援武漢。人民子弟兵整建制開赴抗疫一線!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帶著全身的疲倦毅然登上北往的列車;年逾古稀的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晝夜攻關,第一時間分離出八棵毒株;萬千個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投身疫區……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工作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是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應戰,責無旁貸地堅守,才有我們的平安健康。這樣的攜手並肩、這樣的忘我逆行、這樣的精神風貌,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困難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鍊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新徵程的重重考驗,我們必將更加堅定黨的領導,更加緊緊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必將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不斷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執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團結一心、奮勇拼搏,向著“中國夢”的美好明天不斷闊步前行!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我無時無刻的不以自己身為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感到欣慰,感到自豪。面對這次疫情,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國的美好與大國擔當。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在疫情面前,我不能像醫生一樣衝在前線同疫情防控人員一起不畏艱險的與病毒抗戰。但是我們心裡由衷的欽佩和感謝他們在這場抗疫鬥爭中的偉大付出。而在這期間,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做自我好隔離的前提下各司其職。

  外面的世界讓很多人嚮往,但是在疫情面前,我們應該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因為這樣才不會在抗疫關鍵時刻給祖國給醫生給疫情防控人員添亂。同在前線冒著生命危險的抗疫的人員相比,我們的自我隔離太幸福了,所以任何參與隔離的人不應帶有一起抱怨。雖然自己一個人的隔離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集體的力量加起來是無法估量強大,當所有人萬眾一心自我隔離阻斷病毒的傳播,感染人數就無法上升。這個時候大家沒有再給醫護人員增添負擔,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大大地減輕了疫情對我國各方面造成的損失。

  作為教師的我們,除了進行自我隔離,也要利用好網路繼續教書育人工作。這個時候在學校的組織下,不僅要給孩子們進行網路教學,也要給孩子們普及疫情知識進行安全教育。雖然因為疫情,孩子們不能到校學習,但是我們會透過網路直播給孩子們傳授知識。病毒是阻擋不了孩子們求知的腳步的,在直播上課的這段時間,我有感受到孩子們的努力認真,有看到家長在教育輔導孩子上面的用心。雖然沒能與孩子們一起面對面的在教室裡進行學習交流,但是我會認真準備每一節的直播課,認真有針對性的設計每一次的作業佈置。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及時進行一對一的反饋,並且對於共性問題抽出來再次為孩子們解疑。對於家長和孩子們單獨提出來的各種疑問,我也都會耐心的指導講解。

  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克服異地的教與學中的種種困難。載著滿滿的收穫,在疫情結束後迎來我們久違的重逢。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3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已有數以萬計醫護人員從四面八方馳援武漢,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沒有敵人,亦是戰爭;沒有硝煙,亦是戰場。醫護人員也是肉身凡胎,卻義無反顧衝在最前方。他們中有人不幸被病毒感染,有人獻出了寶貴生命,但他們仍舊一往無前,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但疫情拐點尚未到來。在這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前線浴血奮戰的醫護人員本應得到全社會的尊崇和愛護,但仍有人毫無感恩之心,有的患者撕扯醫護人員口罩,一些小區禁止醫護人員入內,還有患者竟對護士無端訓斥,這些行為讓醫護人員“流淚”,讓逆行者“負重”。大疫當前,疫情這面“照妖鏡”同時照出了人性百態,這些魔幻操作也讓廣大網民一度為之憤怒,為醫護人員鳴不平。

  醫者仁心,廣大醫護人員視患者為親人,用生命搶救生命。他們很苦,但是不敢哭,只怕淚水溼了護目鏡,耽誤患者救治;他們很累,但不敢停,只為與時間賽跑,從疫魔手中搶人。哪怕汗水浸透了衣襟,口罩磨破了臉頰,消毒液侵蝕了雙手,他們也無怨無悔,只為堅守崗位,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他們當中有身患漸凍症卻奔走於救治一線和死神搶人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還有因疫情來襲推遲婚禮,卻將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的醫生彭銀華。

  病毒仍在肆虐,真情更暖人心。醫護人員的逆流而上,人民都記在心裡,也紛紛用自己的行動,加入這場戰役。武漢的醫院每天都能收到吃不完的匿名外賣;近千名車主自發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快遞小哥變身“一呼百應”的組局者,只為更多對接醫護人員需求;方艙醫院裡繼醫患共舞之後,患者又演起了小品,只想逗辛苦的醫護人員“笑一笑”……各種暖心舉動頻頻上演,分不清誰在感動誰,誰在被感動。在這樣一場全民戰鬥中,醫患關係越 戰越暖,讓人暖心、安心。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務必高度重視對醫務人員的保護關心愛護,確保醫務人員持續健康投入戰勝疫情鬥爭。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也是廣大醫護人員最為辛苦的時刻。這場戰役,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在這場戰役中多幫忙,不添亂,讓醫護人員安心戰疫,讓逆風迎戰的白衣天使輕裝上陣,早日凱旋。

  合心才能合力,我們相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廣大醫務人員全力以赴,有全國人民的同舟共濟,我們一定能奪取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新時代的抗疫精神心得體會 篇14

  新冠病毒,體積雖小,影響卻一點也不小。它如一塊巨石墜入水中,把我們平靜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時,也湧現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衝在了一線。吳紅衛就是其中的一位。

  吳紅衛,晉城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主治醫生,主動請纓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隊伍。在他剛到湖北開始加入急救工作時,身體極度不適,壓抑的工作氛圍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以及密不透氣的工作服壓得他幾乎要趴下。因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個小時,而且在這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再加上嚴實的防護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難,護目鏡也相應地因這樣的高溫而被蒙上了一層薄霧,視線模糊,這樣導致平常簡單的操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但這些都沒有把他嚇倒,吳紅衛堅持了下來,併為自己能在國家危難時機而盡力感到無比欣慰。

  經過幾天的適應,吳紅衛逐漸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但他又面臨新的考驗。醫院重症患者90%都需要呼吸機的支援,而大多數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們精神萎靡,求生慾望極低,這既影響了醫生的情緒,也不利於他們病情的早日康復。所以吳紅衛不僅要監護病人的治療工作,還得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給病人進行心理治療。他在日記中寫道“進入病區的前幾天,我整個人都是崩潰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傷看作是一種高尚的事業,看作是自己應履行的職責。他始終工作在一線,他的誓言是“不勝不歸”。

  這就是今天我要稱讚的抗“疫”英雄吳紅衛。他大愛無疆、他醫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隔離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恪盡職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剋星,他是我們晉城人的驕傲。我們等著你的早日歸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