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精選1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1

  昨天下午,父母帶我去參觀寧波美術館,一個大型的“人與自然”科普展覽。

  一進展廳大門,我就被眼前的巨大恐龍吸引住了。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恩熙龍,體長26米,高9米,而離它只有1米左右的鸚鵡嘴特別袖珍。它半直立的後腿和靈巧的前肢讓人感覺像是家裡的小寵物。

  據展區大媽介紹,以植物為食的馬門溪龍,是20—2000年在四川省井研縣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最長的有脖子的動物。它用四隻腳行走,沉重且行動緩慢,估計重量超過60噸,生活在1.6億年前。

  鸚鵡嘴龍是角鼻龍最原始的型別,也是角鼻龍最早的祖先。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鸚鵡嘴龍不到2米長,身體較輕,前肢明顯短於後腿,主要靠後腿行走,牙齒光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傢伙”。

  走進右邊的3號展廳,裡面有7只大大小小的恐龍。除此之外,旁邊還有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的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區,展示人體各種器官的72個標本。有9個系統展示:體育部、消化科、呼吸科等。有顏色分辨的頭骨,人類頭骨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顏色分解。還有髖關節、骨盆和畸形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所有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答題卡。如果他們回答正確,他們可以贏得一個紀念品,並有機會得到恐龍蛋。

  這次訪問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讓我對自然更有激情。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迫不及待地跑著跳著去上學,擔心會拖累大家去美術館的行程。全班集合後,他們高興地排隊上車。因為希望快點到美術館,感覺時間過得像蝸牛爬行。旅途中,大家都沒有閒著。聊了一會兒,遊覽車開始越開越慢,然後停了下來。它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一扇巨大精緻的古典大門,就像千斤小姐的戶外別墅大門一樣,優雅華麗。我們依次進入“室外別墅的庭院”,然後走下樓梯,樓梯像昂貴的水晶一樣透明閃亮,讓人想看得更多。走下樓梯後,我進入了大廳。如果不是因為門口美術館的招牌,不知情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宮殿的遺蹟!

  正廳內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柔和的色彩和安靜的氛圍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奇妙感覺。呆在這裡就像是在山裡欣賞湖光山色。突然一個巨大的背景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天!美術館裡為什麼會有山洞?仔細一看,原來是入口的入口,但是。太像了!幾乎和電影場景一樣真實。我們在那裡玩了很久,最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當我參觀藝術品時,我發現每個人都非常安靜地欣賞這些畫。這時,一針落地,靜得我聽得清清楚楚!這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以為大家都會大驚小怪,讓老師不安片刻。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工作人員和老師們都高度讚揚了我們欣賞藝術的良好態度,我們班的表現給評論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美術館之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學們的出色表現,他們教會了我欣賞藝術時最正確的態度,我也為此感到驕傲。除此之外,美術館外無可挑剔的宏偉建築也讓我驚歎不已,因為看到外觀就覺得是一個“非常優雅”的美術館,感覺像是看到了一座宏偉的宮殿。這次訪問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3

  期待的校外教學終於到了,同學們總是興高采烈。這一次,我們去了“美術館”,也讓我們接受了這種奇妙的藝術。

  這次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太極廣場的作品《前進》,它詳細描繪了深刻的哲學,並透過雕刻簡單地表達出來。每一部作品展現出來的氣勢也讓我覺得自己處於一種狀態,一種境界。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是兒童藝術中心,這是一個結合了室外景觀的多功能場所。還有一個“遊戲池”,裡面安裝了一臺機器。只要壓下去,就會噴水。我們一個一個操作。因為水柱很強,連旁邊站著的同學衣服都溼了;在那裡,你不僅可以玩水,還可以在牆上塗鴉“水”,泡在“兒童藝術中心”。藝術是一種輕鬆、自然、愉悅的東西。

  然後我走進了美術館,那彷彿是一個讓你自由快樂的創作空間。這個地方向新一代藝術創作者開放,讓他們在現場自由搖擺,每面牆都是五彩繽紛的,所以“美術館”成為博物館中最耀眼的創意世界之一。

  這次校外教學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見過許多精美的雕刻,還見過許多著名的雕塑家。如果下次有機會來“美術館”,一定要再去欣賞一遍,讓自己重新感受大師的風采。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4

  我去過很多特別的地方,但唯一最讓我魂牽夢繞的是——美術館。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和擁擠的人群一起走進了美術館。顯然,今天的人是為了“它”而來的,因為每個人都在交談中表明瞭自己的目的。這個“它”就是義大利畫家達芬奇寫的宗教畫《最後的晚餐》。

  隨著緩慢移動的人群,我們進入了展示《最後的晚餐》的房間,一幅生動的晚餐畫面映入我們的眼簾。

  這幅畫大約有900釐米長。救世主耶穌基督坐在中間,他的十二個門徒坐在他的兩邊。他們有不同的表情,有些緊張,有些憤怒,有些震驚,有些悲傷。這幅畫是根據《新約聖經》畫的,講述了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在逾越節聚在一起吃飯的故事。當他們聽到耶穌悲傷地說,“你們中的一個要賣了我”時,他們很驚訝,有不同的表情。《最後的晚餐》生動地描述了門徒們的反應。

  圖中有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人。他心慌得手肘碰到鹽瓶,身體後傾,臉上滿是恐懼和不安,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他一定是叛徒猶大!

  達芬奇確實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參觀結束後,我深深欽佩達芬奇大師高超的繪畫技巧,也對這幅畫的藝術魅力印象深刻。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們乘坐著車來到了哈爾濱美術館。

  進入美術館,我們跟隨著王建楠先生來到了參觀區。王建楠先生向我們解說,這次展覽的主題就叫“生命北極”……我走到題目為“生命北極”的展覽板前,展板上寫道:“四千多面前,最後一批跨過白令海峽的亞裔族群,被迫退進了北極圈中,此後,吃生肉,穿皮衣----,為了捍衛尊嚴這個被稱為愛斯基摩(吃生肉的人)的民族為自己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因紐特人(真正的人)”我被這段話深深的震撼了―這是一個怎樣自尊的民族呀!

  然後,我去看了北極光的照片。照片上,一條碧綠的絲綢飄過天空,河水反射出了那美麗的綠色,肉色的極光與粉色的極光相間在一起,把深藍色的夜空襯托的十分絢麗光彩。

  我隨著參觀隊伍到了物種區。這裡有叼著魚,準備起飛的海鷗;這裡有高貴潔白的苔原天鵝;這裡有似馬非馬、似狗非狗的黃猿麝香牛;這裡又有十分可愛嬌小的長著一雙黑寶石般眼睛的北極兔;那裡又有伸著長舌頭、舔著鼻子的白色北極狐;那裡還有一身冰雪長著鬍鬚的可愛的小海豹。

  “快看,這是什麼”忽然,聽到同伴的呼喚,我來到旁邊一看,那些綠色、黑色、橙色、像玫瑰而又不是玫瑰的美麗植物是什麼?是北極巖梅。這種植物只有在北極才能看見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地裡區。我們看見了好像三層瀑布一樣的照片,這是多層瀑布嗎?不是,是南瓦朗厄爾鐵礦,這鐵礦可真奇怪!我們又看見了一幅畫面:一隻北極熊站在岩石礦上,它的對面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而那大海里,有零星的幾塊浮冰,這就反映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全球變暖。看來我們需要節能減排了。

  我們還去了人文區,那裡的人們,雖然算不上美麗和英俊,但是他們都有著善良的面龐和慈祥的目光。

  “站隊了,集合了”聽到老師的聲音,我們馬上歸隊,然後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攝影館。我衷心感謝老師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很慶幸,我是這個班集體中的一員!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6

  今天,媽媽帶我去德基美術館玩了一下午。入口處,一位阿姨檢查了門票,給了我們兩個手環讓我們戴在手上,就讓我們進去了。

  第一個互動展是一個大螢幕,一位阿姨給我們來做了介紹:大螢幕的上方會落下來甲骨文,用手按住甲骨文,便會出現甲骨文對應的圖畫。我興致勃勃地按下飄下來的一個甲骨文,這時,一口泉水從我的手下噴湧了出來。"這是水的甲骨文!"我喊了出來,我一扭頭,又一個奇怪的甲骨文從我旁邊飄過,我按住了它,突然,一頭大象立在了我的面前,我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個象的古文字。

  我玩了好久的找文字遊戲,在媽媽的催促下,依依不捨地來到了第二個互動展,這是在一個較小的房間,裡面有兩張大桌子,一個叔叔告訴了我規則:將各種桌上的器具放置不動,一會上面會有蘋果蛋糕或者煎蛋等各種東西,點選它們會變成更多的食物,在地面上行走的小人可以吃。還可以用手託著小人,碰到靠近太陽的星星,星星們瞬間就會變成流星雨,特別漂亮。如果將平底鍋器具放一會兒,就會出現煎蛋,煎蛋旁邊會有火,火有可能會落到地上,小人碰到會燙傷,把小人拖到雲朵上,雲朵會下雨,可以滅火,用雨水澆灌泥土,泥土上會長出小樹,小樹結果子了,小人是可以吃的。實在是太有趣了!

  接下來我又繼續玩了幾個互動遊戲,分別是彩繪城鎮、跳房子、光球樂園和滑梯水果園,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能盡情的地好好玩,但我希望下次去的時候有機會能去體驗一下它們的樂趣。

  最後一個互動展叫做塗鴉自然,許多小朋友正在埋著頭努力畫畫,哦,原來奧秘都在旁邊的大房間裡。進入大房間,我就進入了一個彩色的世界,有高的地方,也有矮的地方,到處都是花兒和動物,我一走動就感覺好像腳底下有顏料桶一樣走過的地方都被顏料塗滿了。我坐在地上坐一會兒,我身邊就會出現一叢一叢的花兒。我來到外面小朋友們畫畫的地方,自己選了一張畫小鳥的紙,認真塗好喜歡的色彩後交給管理員叔叔,他把畫掃描後,沒多久,大房間的入口處便突然出現一隻褐色和白色相間的鳥兒,這就是我塗色的鳥兒呀,實在是太神奇了!我迷上了塗色,繼續選了一張紙,這次是一隻蝴蝶,我把它身上塗上了彩虹的顏色,掃描後六七隻蝴蝶三五成群的飛了出去,我開心極了,可惜只能畫兩隻動物,有點不過癮。繼續玩了一會兒象形文字遊戲之後,我依依不捨地走出了美術館。

  這個美術館真棒,我下次一定還要來,把沒玩盡興的幾個互動展好好玩一遍!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和父親去了美麗華麗的美術館,在那裡我們看到了許多真實的圖片和各種各樣的大理石雕塑,具有豐富的美感。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館。

  一進美術館,宏偉的建築都驚呆了,樓道很寬敞。認清方向,讓我們一起前進。走進展廳,有許多新老小電視,用來回顧歷史。展廳裡還掛著大型油畫。不仔細看,肯定會說是照片。當你再往展廳裡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是畫而不是照片。當你看到這些畫的草稿時,你會驚訝於畫出瞭如此逼真的油畫。真不敢相信你的眼睛!

  看完這層樓,我們乘電梯上樓。我們一出門,就有很多國畫。我最喜歡的是百合和荷花,它們彷彿在散發香氣,等待著人們的觀賞。看完所有的國畫,我們去了三樓,那裡有油畫,版畫,攝影,沒什麼特別的。看完三樓,我們來到四樓的雕塑和匈牙利藝術展覽館。我們先看了雕塑。雕塑由堅硬的大理石製成,但給人一種柔軟的感覺。作者一定很努力。看完富有美感的雕塑後,我們有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匈牙利藝術展。這裡的畫很有特點,有很多天使、神仙、神秘的藍綠色背景,應該有一定的寓意。

  這次參觀藝術博物館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繪畫和雕塑,以及藝術另一面的真實性和抽象性之間的對比。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8

  晴朗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開車去了Xi市大興東路的天朗美術館,我們的“藍色天堂”藝術學校今天將在那裡舉辦一場展覽。

  天朗美術館坐落在一個安靜優雅的庭院裡,其中有一條美麗涼爽的竹徑,是我的最愛。盛大的開幕式後,我們懷著極大的興趣進入了展廳。展廳有三層,一層陳列油畫;二樓是國畫;第三層是插畫、動畫等其他形式的繪畫。我們一進一樓的展廳,就看到我的畫掛在中間一個顯眼的位置。我參加的油畫《笑》是中國著名畫家嶽敏君的複製品。我很高興看到我的作品被裱起來掛在展廳中央。

  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選自“藍色天堂”三個校區的600多幅學生作品,其中不乏優秀作品。但最吸引我的是二樓的沙畫桌。我和哥哥模仿電腦影片很久,覺得畫的還不錯。

  透過這次展覽,我樹立了信心,增加了學習繪畫的興趣。我希望在下一次展覽中再次看到我的作品。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9

  有一天,下著毛毛雨,我和媽媽去了上海美術館。

  一進展廳,我就被那些眼花繚亂、栩栩如生的畫作吸引住了。有一張圖片叫《遲到的人》,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坐在書桌前沉思。她戴著黃白色的面紗,靜靜地坐著,一隻可愛的小狗靜靜地躺在她的腳邊。這幅畫生動而富有想象力。這個漂亮的女孩是誰?她在想什麼?她在等誰?那個人為什麼遲到了?

  再進一步,一幅叫《雨中》的油畫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見兩個精力充沛的女孩在暴雨中前行。他們沒有帶雨具,所以他們不得不把書包放在頭上以防下雨。風雨中,女孩飛奔的腳步一路濺起水花。屏住呼吸,閉上眼睛聽!我彷彿聽到一個女孩的笑聲在空中久久迴盪。

  還有一幅畫叫《果園的陽光》。圖中,有一個女人坐在一個滿是水果的果園裡休息。金色的陽光灑在她的臉上,灑在她的白色面紗上,灑在掉了一地的水果上。陽光充滿了整個果園,果園裡有一股甜甜的秋天氣息,預示著又一個收穫的季節。

  看著這些美麗的畫,我著迷了。我流連於這些美麗的油畫前。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捨不得離開。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10

  現代人的生活比較忙碌,平時也比較忙準備月考,無法讓自己的生活有美好的回味。在這個年假裡,爸爸決定帶我們去美術館。爸爸開車送我們去接一位老人,他是一位舉辦展覽的藝術家,也是一位攝影70多年的攝影師。

  因為爺爺的作品那麼多,和我生活的時代不一樣,我爸就開始一幅幅的引導遊客。講解完,終於能明白作品的`內容了,這也是黑白照片的神奇之處。首先,給我印象最深的是50多年前拍的野柳“女王頭”。當時的女王頭脖子很粗,和今天的樣子很不一樣。我媽解釋說這是因為風蝕,社會課本上也有提到。我想再過一百年,女王的頭像可能會徹底消失。此外,我還喜歡野柳的特色岩石。這位老人透過他的藝術眼光和黑白攝影技術,把普通的石牆變成了美麗的傑作。除了黑白照片,爺爺還用特殊鏡頭捕捉普通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他把花的最小部分放大成彩色圖片。這是攝影師用截然不同的眼光所能看到的。

  在展覽期間,我還觀察到大家都發現了有趣的作品可以仔細觀看。也許美術館裡的每個人都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豐富了自己每天忙碌而無聊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忙完了再去美術館看看,讓平凡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回憶。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11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跟著激動的人群走進了美術館。很明顯,現在的人都是由此而來的,因為他們在交談中表明瞭自己的目的。這是義大利畫家達芬奇寫的宗教畫《最後的晚餐》。

  隨著緩慢移動的人群,我們進入了展示《最後的晚餐》的房間,於是一幅生動的晚餐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幅畫大約有900釐米長。傳說中的救世主耶穌坐在中間,他的十二個門徒坐在他的兩邊。他們表情各異,有的緊張,有的憤怒,有的震驚。據我所知,這幅畫是根據《新約聖經》畫的。它講述了耶穌在逾越節與十二個門徒聚會的故事。他悲傷地說:你們中的一個要背叛我了!《最後的晚餐》描述了門徒的反應。

  圖中有一個最引人注目的人。他心慌得手肘碰到鹽瓶,身體後仰。他的臉上充滿了恐慌和不安。我覺得他應該是叛徒猶大!達芬奇確實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參觀結束後,我深深佩服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佩服這幅畫的藝術魅力。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12

  十二月七日上午,我和媽媽一起去杭州自然博物館參觀。一走進博物館,我就看見了許多動物化石,旁邊的地圖上介紹有三個館:有人見人愛的地球生命故事館、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館和美麗的綠色浙江館。我想參觀完這幾個館,將會讓我們大開眼界了。

  首先,讓我們先去看看地球生命故事館吧!我們似乎坐著時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六億年前,那裡還是最原始的“生命家園”,過了幾十億年,慢慢地“生命誕生”了,又過了幾十億年,“生命登陸”了……透過圖片和模型的展示,揭示了生命在一次次滅絕和爆發中頑強地進化,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生命的艱難與曲折,讓我們對生命更加珍惜和關愛吧!

  告別了地球生命館,我們來到美麗的綠色浙江館。走進那裡就似乎走進了一個綠色的天堂,我們可以漫步在大型烤瓷地圖上,瀏覽浙江的地貌,穿越海島、溼地和山地等生態場景,領略浙江美麗的景觀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從這個館中,我們瞭解到浙江在中國是一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省。不過,我們一定要從我做起,把浙江的自然和生態等方面保護得更好。

  告別了綠色浙江館,我們又來到了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館。我們從參觀中瞭解到各種動植物的飲食、習性都不一樣,其中最大區別就是它們的居住環境啦!它們有的住在冰雪覆蓋的極地,有的住在廣闊的荒漠,還有的住在幽暗茂密的熱帶雨林、生機盎然的紅樹林和繽紛奇異海洋世界。這些場景都同時出現在博物館裡,將我們帶入奇妙的地球生態之旅:大型實物標展、巨大生物牆及眾多的劇場、多媒體和體驗裝置,彷彿是一本本生動立體的生物大百科全書。我特別喜歡鳥類和魚類,透過這次參觀,我知道鳥類可以分為走禽、遊禽、陸禽、攀禽、涉禽、猛禽和鳴禽七大類。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所有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我們一邊走一邊看,不知不覺地就過了半天。這次參觀真有意思,下次有空,我一定還要再來參觀。

  參觀美術館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我懷著好奇的心理,去參觀了王建男先生的極地拍攝館。

  整個拍攝館分為三個部分,其中人文部分包括“聚落”、“風情”、“漁獵民族”、“新淘金時代”、“迎接新的太陽”等專題;生態部分包括“地貌”、“天象”、“物種”等專題。

  館長說:“這是王建男先生自20xx年以來,16次去北極拍攝的結果。”這首先讓我為之一驚。七年啊!一直在堅持著,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辭辛苦,去了16次北極!如果我們有這樣堅持不懈的精神並加以利用,我想,我們就能在學習之路上堅強地走下去。

  這時,我彷彿看見了王建男先生,為了找到更好的角度抓拍目標,背上兩臺相機,在沒過雙膝的積雪中走出足足一公里。他奮力仰起頭,靜止在沼澤般的雪地裡。這時,只要被雪擎住的身體稍微掙扎一下,就會在溺水般的恐懼中繼續下沉。猶豫了幾秒鐘,王建男先生蜷起身體,側身用力一滾,終於掙扎出雪面。然後,繼續行走。多少個這樣的畫面這樣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看到了許多圖片,如北極兔、北極狐、美麗的極光、海鷗、苔原天鵝等,在他色彩斑斕的畫面中,既有浩瀚的天野和狂奔的野獸,又有節日的喧囂與雪夜的寂靜,還有不同膚色與輪廓,或狡黠、或迷茫、或安靜微笑的臉。王建男先生又告訴我們,因紐特人(居住在北極的人們)不喜歡被叫做愛斯基摩人,那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侮辱。

  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極應該是像青藏高原那樣白雪覆蓋、冰川遍佈的,但是這次參觀之後,我明白了,北極不只是印象中的那樣,北極的夏天會達到29攝氏度。

  但這次參觀,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王建男先生抓住了每一個細節,透過那樣的照片,我看到了因紐特人的生活狀態,看到了他們或喜或悲的表情;我還看到了動物們的有趣形態,看到了他們自由嬉戲或可愛憨厚的樣子。

  最重要的,我學會了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件自己想要的做的事情,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在學習中,達到人生中的巔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