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

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1

  一、學習過程中的體會

  第一,教師之間互相練說。在同一辦公室,一位老師讀,其餘老師邊聽邊指出存在的錯誤。這樣,讓讀和聽的人都能加深印象,很快地記牢該讀音.如撓,饒,擾這三個字音,逐的發音,我始終弄不清楚,有一次我在辦公室練讀的時候讀錯,一個同事用我的錯誤讀音和我開了個玩笑,在說說笑笑的過程中,我對這些個字讀音的記憶就刻骨銘心了。

  第二,師幼互動。即老師在督促幼兒說普通話的,同時,幼兒也督促老師,為教師糾錯。這樣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我班的小朋友在朗讀時不大注意平、翹舌音的區分,從我認識到師幼互動這一舉措之後,我發現小朋友在朗讀時特別注意把音讀準。一次,我在講故事時,故意把知道的知讀成了平舌音,一個小朋友立即站起來說:老師,你把‘知’讀錯了,我當時表揚了這位小朋友,並感謝他敢於為老師指出錯誤。就這樣,所有的小朋友更認真的聽故事了,也更認真的去尋找錯誤了。

  第三,親子練習。晚上,我在家裡練習讀單、雙音節詞。女兒聽我讀得很認真,興致勃勃地對我說:媽媽,你真好,我們來比賽我一聽,樂了,女兒也對說普通話產生了興趣,還想和我比一比,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嗎?於是,檯燈下,我們母女倆認真地讀著、聽著。看著孩子可愛的笑臉,我思忖著:我和女兒用普通話溝通是那樣自然,誰說普通話防礙表達?

  第四,錄音對照。這個方法也是我從女兒用復讀機學習英語受到的啟發。一天,女兒聽完英語磁帶後,用復讀機的跟讀功能在練習說英語,我立刻想到,這是練習說普通話的好方法,它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在朗讀過程中的錯誤。還可以把自己朗讀的文章錄下來,可以從中發現好多不足之處.比如,語速,發音等等.

  二、說普通話的體會

  上學的時候,說了三年的普通話。畢業以後來到工作崗位上,作為老師的我們也一直再努力的使用普通話,堅持與幼兒使用普通話,堅持與家長使用普通話,但是同事們之間,似乎就不是很注意了,透過這一學期,我們提高了認識,普通話就是與任何人溝通的.語言,我們堅持與同事之間的交流使用普通話,堅持與家人也使用普通話.再普通話的學習使用過程中,我們要起到宣傳普通話的帶頭作用。

  總之,說普通話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尤其是做老師的我們,再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到了以前許多沒有學習到的東西,增長了不少的知識.每一次的考試,無論是普通話的口試還是漢語拼音的書面測試,都讓我們從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可見,學習是我們終身受用的一項制度.是提高各項素質的一項很好的措施。

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2

  下面具體談談我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我感覺要想真正說好普通話首先要端正態度,透過多種方式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

  過去總是抹不開面子去和周圍的人說普通話,只有在課堂上面對學生不得不說普通話,所以講起來也不是很流暢。其實說好普通話是我們教師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技能,我們就應該多說多練,不要太在意旁人的看法,只有練得好、學的會,才能在工作中用的輕鬆。

  二、要想說好普通話必須多聽、多讀、多記、多問、常總結、多練習。

  多聽,就是多聽些規範標準的示範讀音,比如每天收聽新聞聯播、節目主持來糾正、強化自己的讀音。多讀,就是多出聲閱讀些帶拼音的文章或現代漢語詞典等,鍛鍊說普通話的感覺。多記,就是多用心記拼音字母的發音規律,掌握髮音部位。多問,就是對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及時解決說普通話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常總結,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難點整理總結下來,以便在日常的練習中靈活運用。多練,就是多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交流,爭取發好難發音的字詞句。

  三、字典要在手邊,讀書看報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要查字典,切忌不懂裝懂,再出現“秀才讀字讀半邊”的尷尬場面。

  總之,這次培訓的開展對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機會。我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對普通話的學習和推廣。

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的心得體會3

  在培訓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學好普通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經常為練習一個發音卻怎麼也發不準而苦惱,但最終在程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收穫了成功後的喜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程老師透過現身說法,讓我明白了要想學好普通話,首先必須樹立起自信心,然後勤學苦練,持之以恆。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四多”:

  一、多聽

  學習普通話,首先要懂得聽,多聽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節目,因為他們的語音相對來講是比較準確的。多聽身邊普通話說得好的人的語音,有意與他們多交流。在聽的過程中,不要閉眼睛,一定也要觀察講話者的嘴唇或者是口腔的變化,注意他們的發音方法、語言速度、聲調處理,同時還要注意那些自己經常搞混的音,例如:un、ui、ei、en、in、gin,等。尤其是前後之音的區分,要聽仔細,聽出它們的細微變化。

  二、多查

  誠如程老師所說,有時候說著說著,讀著讀著就會迷惑,產生疑問。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查詢。查詢的方式有很多種:

  第一種是向有經驗的教師或者普通話講的好的同學請教,瞭解正確發音的關鍵在哪裡,及時解決說普通話過程中遇到的難點。

  第二種是藉助網路。網路上有專門的糾正發音的軟體,查詢之後,點一下發音,電腦會發出正確的音,我們跟著讀就可以了。

  第三種就是查字典。字典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讀書看報時,我們要將字典放在手邊。遇到不認識或對讀音沒把握的的字就要趕快查字典,切忌不懂裝懂,再出現“秀才讀字讀半邊”的尷尬場面。這樣日積月累,自然而然就不會念錯了。

  三、多練

  學習普通話,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一定要多加練習。

  1、跟著讀。聽了別人的普通話後,尤其是電視或者是廣播後,一定要記得跟讀,這是練習講普通話的一種感覺。聽到對方的話一句,就跟讀一句。聽的時候,尤其注意,語調,前後音,鼻音等,把那些易讀錯的字和音,特別關注。下次遇到的時候,就會刻意去留意,避免錯誤。

  2、大聲念。念是培養普通話語感以及及時糾正發音的最快捷方式。平時沒有人的時候,可以找一些材料,大聲念。在大聲唸的時候,你會與印象中的廣播中的發音有所對比,用心找出自己的語音和模仿物件的差距,自己的發音方法和咬字器官的協調性還存在那些不足,從而不斷修正。

  3、多交流。普通話的學習要有一股痴迷勁,不怕出醜。所以我們要放開膽子,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練得好,學得會,用得輕鬆。

  四、多記

  我們除了要用心記拼音字母的發音規律、掌握髮音部位,還要隨身攜帶一本本子。因為漢字的發音有好些是相同的,就算是再難的發音,也能掌握其中一部分。所以,在這個時候,把一些結合在一起就不能正確發音但單獨拿出來卻又會讀的字詞記下來,加以整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加深印象。長此以往,就會養成順口而出的習慣,避免讀音發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