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

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群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旨在透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途經和內容。

  本學期的教學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絡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於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迴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如“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等我都納入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2、著眼創新。著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

  在教學中著眼創新,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短短的一個學期,學生們在運用知識,用本領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深切的體驗,產生了積極的思想感情,激發了孩子們那種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學的慾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篇二: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

  現代社會,物品越來越注重包裝,但這些拆下來的包裝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汙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廢舊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結合社會倡導“綠色健康,低碳生活”,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學生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學生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學生的生活。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本次活動的開頭,我們共同瞭解了垃圾對人類生活的危害,並借鑑了日本垃圾分類和多種廢品再利用的例子。吸引孩子們注意力,激發學生活動興趣,也使孩子們懂得:原來我們生活中很多平時丟棄的廢品是可以做成漂亮的有用的事物。在第二環節中,我們根據每一個小組製作的方案,自行收集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展示。然後我們開始製作。在製作活動中我採用自主探索法,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並在製作過程中學習合作,並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學生們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學生們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創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興趣。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孩子們自己尋找材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透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作。透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篇三: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計劃

  本學期,我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目標構建知識,使學生透過綜合實踐活動,獲得健全的、創造的人格發展。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三個班,有學生人,三年級學生相對來說,年齡小、好動,有些學生很聽話,好學,也有一部分學生懶散,頑皮。

  二、教學活動完成情況

  1、我引導學生從“勞技教育”“環保教育”“科學實驗”“人與自然”等側面提煉主題。讓學生在“勞動中學勞動”,樹立勞動觀念,學習勞動技巧;讓學生“在考察中學環保”,樹立環保意識,參與環保實踐。讓學生“在自然中學自然”,豐富科學知識,經歷探究過程。

  2、社會生活是個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實,也為學生的活動貢獻出了比教科書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境。因此,我要讓學生從社會中選定感興趣的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並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生活。

  3、學生的學習方式各不相同,綜合實踐活動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採用多樣的探究方式和活動手段,刺激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從參與研究的物件來看,可以採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具體實施方案: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臨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自身問題和文化問題為主,進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並強調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於一體,來體現活動主題的綜合性。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本次課改中一門嶄新的課程,也是這次新課改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首先組織本年級教師認真學習理論,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瞭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評價及管理。

  2、積極行動,努力探索、使綜合實踐活動多樣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新課改的教育平臺上,它有著更大的創新空間。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隨父母一日,體驗父母的勞動辛苦等等;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如語文課前的查閱背景資料,課後拓展背景資料等等;充分利用學校的已有裝置,開闢校外活動基地,加強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之間的聯絡。

  3、投入實踐,讓學生走進綜合課程。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活動,在活動中他們能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們三年級老師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我們讓學生飼養小動物,如小青蛙、小金魚。種花、養草,如種植水仙花,大蒜和蘭花等。

  總之,在這學期中,我與學生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忙得開心,我將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