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演講稿(通用13篇)

航空航天演講稿(通用13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航空航天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各位:

  大家好!

  “三、二、一,點火!”一聲令下,神舟十四號運載火箭婉如像一條巨龍,承載著中國人民的夢想,從世界的東方冉冉升起,飛向神秘而深邃的宇宙。這一刻,這三位航天英雄的名字,已經永遠記在了我的心裡。

  當我們為這次飛行的成功歡呼、激動、慶祝的時候,誰能想到他們在成功的路上流了多少汗水?他們每天都要在失重狀態下刻苦訓練,還要在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環境中接受考驗……但他們並不抱太大期望,每次培訓的結果都挺好的。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偉大的使命和每一箇中國人賦予他們的厚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感謝那些在工作崗位上日夜奮戰,為這次飛行的圓滿成功做出無私貢獻的科學家們。如果不通宵工作,不吃飯不睡覺,那誰來設計火箭,研究它的效能?更別說發射火箭了。其實某種程度上,你們也是太空英雄!是的,你把榮譽給了別人,把辛苦留給了自己。是的,你們永遠默默無聞,但你們為我們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了你們的大英雄!

  這些人和三名宇航員是我們中華民族應該感到自豪的一群人。正是因為他們發揚了團結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正是因為中國有這樣的一群人,中國才會大踏步前進,國家的事業才會像火箭一樣騰飛,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他們是更多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這些,他們的名字不僅會在我心中,更會深深的銘記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2

各位師生:

  大家好!

  龐大的宇宙飛船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奔騰的火焰燃燒著我們熾熱的青春,神奇的宇航服凝結著科學家的淚水和汗水……你們帶著你們人民的驕傲,跨越了現實的羈絆。工作總結範文隨著響徹世界的巨響,升上了浩瀚的天空。

  你是我的英雄;你是中國人的驕傲。你教會了我什麼是堅持,你教會了我什麼是努力,你用你那顆火熱的中國心,點燃了我夢想的火焰,喚醒了我的驕傲。是的,是你,一個偉大的太空英雄。

  你不能忘記你平靜的表情,你驕傲的眼神。面對沸騰的中國,你只是輕輕一揮手。那份冷靜和沉著從何而來?你鶴立雞群,你在競爭中獨佔鰲頭,你有戰勝一切的勇氣,你有別人沒有的堅持。面對諸多艱難的訓練,你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因為你知道你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肩負著中國人民賦予你的重要使命,所以你努力拼搏,最終帶著所有中國人的夢想飛向tai空,中國人民透過你的眼睛看到了最美的一幕。

  中國發展很快,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中國的航天事業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這意味著我們的夢想還沒有到達終點,我們一定會再次看到神奇的天空,偉大的航天英雄將永遠在我們心中。

  夢想的沉澱,靈魂的洗滌,一次次昇天,一次次揮手,都讓中國人感到驕傲。中國的飛天夢還在繼續,你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從未泯滅。

  你是中國人民的英雄,你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你永遠在我們心中——航天英雄。

  關於弘揚航天精神的講話自從楊利偉叔叔駕駛我們中國人設計的“白舟”飛船飛向太空以來,我整天都在想:我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名女航天員?穿著白色宇航服,開著先進的飛船;透過明亮的舷窗俯視美麗的地球,向太陽揮手,伴著月亮;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為我們的星球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我是宇航員,我將是地球的“清潔工”。首先要做的就是飛到南極的上空,用我們自己發明的特殊材料填充臭氧空洞,讓我們的地球重新穿上完整的“外衣”。我準備在飛船下面安裝一個巨大的“吸塵器”,把地球上的濃煙和廢氣清理掉。無論人們站在地球的什麼地方,都能看到藍天。這種“吸塵器”還可以吸走龍捲風、海嘯和風暴,讓人們不再受到自然災害的傷害。如果某個地方發生了戰爭,“吸塵器”可以把軍艦、飛機、大炮上的火藥全部吸到自我的肚子裡,讓戰爭打不起來,讓人們永遠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如果我是宇航員,我也會是地球的使者。帶著人們的問候,飛出太陽系,飛出銀河系,飛到獅子座、水瓶座、雙子座……去拜訪十二月曆星座,看看那裡的人是否和我們不一樣。我想告訴其他星球上的人們:我們的地球是藍色的,我們的人民是美麗善良的,我們熱愛和平,我們討厭戰魚,我們嚮往天空空,歡迎懂球的人來地球參觀。我要把象徵地球和平的橄欖枝送到很多星球。

  如果我是宇航員,我也要成為人類飛向Tai空的“先鋒”。瞭解太陽熱量的秘密,發現月球上的寶藏;抓住彗星的尾巴,看看裡面藏著什麼閃亮的東西。找到飛往其他星球的方法,繪製宇宙旅行圖,這樣人們就可以經常去其他星球度假了。學習所有外星人的語言,像英語書一樣寫進教科書,讓人們學習後可以和外星人自由交流。

  今天,我只是一個初中生,這一切只是我的夢想。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學習,掌握老師教的知識,我將來一定會像楊利偉叔叔一樣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飛向美麗的Tai空,實現我的夢想!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三、二、一,點火!”一聲令下“神舟十四號”運載火箭婉如巨龍般承載著炎黃子孫的夢想,從世界的東方騰空而起,飛向那神秘、深邃的宇宙。此刻,這三位航天英雄的名字已永遠地銘記在我的心中。

  我們在歡呼、激動、為這次飛行的成功而慶祝的時候,有誰能想到他們在成功之路上流下了多少汗水?他們每天都要在失重的環境下進行艱苦的訓練,而且還要在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環境下經受考驗……不過他們不負重望,每次訓練的成績都相當出色。他們知道,自已肩負著偉大的使命和每一箇中國人給予他們的厚望。除了這些,我們也應該為這次飛行的圓滿成功來感謝那些在自已的工作崗位上日夜奮戰,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沒有你們夜以斷日、廢寢忘食地工作,那麼誰會去設計火箭,誰來研究火箭的效能呢?更別提發射火箭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你們也是航天英雄!是你們,把榮譽給了別人,將勞苦留給了自已。是你們,始終默默無聞,但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偉大英雄!

  這些人和那三位宇航員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一群人,正是因為他們發揚著團結一致,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因為中國有這樣的一群群人,中國才會大步地前進,國家的事業才會像火箭一樣騰飛,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他們,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正因為這些,他們的名字不僅會在我心中,還會深深地銘記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4

同學們:

  自從楊利偉叔叔駕駛著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的“柏舟”飛船飛上了太空,我就成天琢磨著: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成為一名女宇航員呢?穿著潔白的宇航服,駕駛著先進的宇宙飛船;透過明亮的舷窗,俯視美麗的地球,和太陽招手,和月亮相伴;那該是多人美妙的事情啊!當然,更重要的是能為我們的地球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我是一名宇航員,我要做地球的“清潔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飛到南極的上空,用自己發明的特殊材料把臭氧空洞補得嚴嚴實實,讓我們地球重新穿上一件完整的“外衣”。我還要在宇宙飛船下頭裝上一個巨大的“吸塵器”,把從地球上冒出來的濃煙、尾氣吸得乾乾淨淨,不管人們站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能看見湛藍湛藍的天空。這個“吸塵器”還能夠吸掉龍捲風,大海嘯和暴風雨,讓人們不再因為大自然的災害而受傷。如果哪個地方發生了戰爭,“吸塵器”能把軍艦、飛機、大炮上的火藥全部吸到自己肚子裡,讓戰爭打不起來,人們永遠過著和平安寧的日子。

  如果我是一名宇航員,我還要做地球的使者。帶著人們的問候,飛出太陽系,飛出銀河系,飛向獅子座、水瓶座、雙子座……到十二個月曆星座上去做客,看看那裡的人們和我們有沒有區別。我要告訴其他星球的人們:我們的地球是藍色的,我們的人們是美麗善良的,我們愛好和平,厭惡戰魚,我們嚮往天空,也歡迎且他會球的人們去地球做客。我要把地球上象徵和平的橄欖枝送到許許多多的星球上。

  如果我是一名宇航員,我還要做人類飛向太空的“先鋒”。去了解太陽發熱的秘密,發掘月亮上的寶藏;抓住彗星的尾巴,看看它裡面究意藏著什麼亮晶晶的東西。找到飛往其它星球的路,畫出一張宇宙的旅遊圖,讓人們能夠經常去別的星球度假。學會所有外星人的語言,把它們寫成象英語書一樣的課本,讓人們學習後能夠自由地和外星人交流。

  今日,我還只是一名初中生,這一切只是我的夢想。可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地學習,好好掌握教師們教給我的知識,將來就必須會象楊利偉叔叔那樣,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飛向美麗的太空,讓我的夢想變成現實!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上午好!

  今天是個讓億萬中國人又一次沸騰的日子,因為今天凌晨4點32分,神舟6號宇宙飛船準確、安全地降落在內蒙古主著陸場,兩位航天員——費浚龍、聶海勝健康出艙。讓我們為神六的凱旋歸來,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隨著發令員一聲“點火”,矗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長征火箭呼嘯而起,直衝雲天,把兩位航天員費浚龍和聶海勝乘坐的神舟六號飛船送入了預定軌道。今天凌晨,神六飛船在繞地球飛行77圈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標誌著:我國已成為除俄羅斯、美國外,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在瑞雪中成功啟航的神舟六號,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從神五到神六,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短短2年間3位中國航天員相繼翱翔太空,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已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作為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除了歡慶、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楊利偉、費浚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裡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座標。

  同學們,在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2019年、2018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一班的楊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航天夢》。

  小時侯,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理想,但是我知道我的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瞭解到了在無邊的天和地的中間的世界,是無比巨大和空曠的。我和巨大和空曠的世界相比,那只是微乎其微。而微乎其微的我也有似微小又似巨大的夢想。所以現在有人要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宇航員。”

  我的夢想緣自於一直以來崇拜的那個人,他就是被譽為”中國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因為我也想和楊利偉叔叔一樣在飛天的征程上——征服太空。為祖國效力,成為祖國人們的驕傲。在我夢中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著自己登上火箭飛向太空的場景。我對宇宙裡的事物十分好奇,比如:為什麼彗星在滑過時會拖著“長尾巴”呢?月球是什麼樣子呢?宇宙裡真的有外星人嗎?……我希望自己能夠親眼目睹一下宇宙的“風光”,體驗一下人們在太空中的動作是會有多麼笨拙……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實現自己成為宇航員的夢想!

  我知道,當上宇航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對體格、學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努力奮鬥,為將來能成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中的一員,實現我的航天夢打好堅實的基礎。

  假如有一天,我真正的飛上太空,我最想看的是我們的地球媽媽,看看海洋廣闊而連續,水色偏藍的美麗的藍色星體;最想感謝的是曾經教育過我的老師——是他們在我實現夢想的路途中給我鼓勁、加油……在回到地面後,我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收穫分享給大家。

  我相信,自己終會迎來夢中那種莊嚴而隆重的盛大場合,因為我正在一點一點地向我的夢想靠攏著。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我國第五艘載人飛船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發射,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並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神十飛天緊緊地牽動著中國人的心,把中華民族的夢想永遠地留在了太空!還首次開展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是中國空間站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近幾年來,我們中國在航天事業上取得了飛快的進步,外國媒體CNN文章稱,神十飛天彰顯了中國不斷增長的太空力量。從無人到模擬人,從模擬人到載人,從載人到現在的中國空間站,中國航天技術的進步令世人歎服!

  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我為我的祖國而感到自豪!展望未來,中國將實現“太空三步走”的計劃,2014年中國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另外,在今年7月20日,我國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將3顆技術科學試驗衛星發射升空,10月25日,將實踐十六號衛星發射升空,而我國獨立執行的北斗導航也已經應用於許多科學領域,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同學們,我們總有一天要從前輩手中接過祖國飛天夢的重擔,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我們準備好了嗎?大家要以怎樣的熱情,去學習,去生活,掌握先進的知識啊!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直接參與飛天夢,即使航天員只有幾個,但是你想想,飛船的設計、研究、製作、安裝、運輸等等需要數十萬航天工作的努力,將來很可能我就是其中一位。無論你將來做什麼,在任何崗位上,也需要你的努力,因為如果沒有祖國的富強,我們拿什麼搞研究開發啊!

  航天夢,是中國繁榮富強之夢,為了祖國的昌盛,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讓我們共同努力,築夢航天!

  謝謝各位老師。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x班的xx。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致敬航天人,共築星河夢”。

  星空之上,深邃而迷人。我相信大家都在某一個夜晚抬頭仰望過星空,尋找那北極星、北斗七星、還有那長長的、泛著迷人光澤的銀河。日落雲起,天光抹緋。疏落銀河燦燦,瀉縷縷潺涓,一派璀璨。從人類仰望長天,見星,見雲,見星空的那一刻起,長天成了畫卷,星空成了謎題,讓每個醉心者神思牽掛,心有嚮往。

  星空之下,一代代人仰望著星空,疑問著、探索著。萬戶飛天、嫦娥奔月、天問火星,寄託了先輩們的夢想和思考。一路過來,“神舟十三號”已在前天凌晨發射成功,中國航天人用自己的汗水經驗鑄成了一道鐵打的階梯,攜著前人之願,一路伸向那未知的天空。回頭看來,明代萬戶在飛天之前也曾仰天大笑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萬戶飛天雖然不成,但那種探索的精神與英雄無畏的氣概卻被後世流傳下來,至今尤讓人銘記。再往後看,那些為了航天事業奉獻一生的人,雖然沒有萬戶那樣傳奇的故事,但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已然刻畫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航空飛天、火箭結構……這些距離我們似乎都十分遙遠。那些飛天的動人故事和激動新聞似乎也像星星一樣,被我們熟知而又似乎為我們疏遠。剛好,本次“航天巡展進校園”活動彌補了這一遺憾。在我校體育館一樓和教學樓C樓同時展出了與航天相關的實物,受到了大家的廣大關注。於我來說,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那些火箭殘骸。很難想象這些殘骸是如何在與空氣的劇烈摩擦以及落地時的碰撞中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另外,如果細看,也能發現這一些航空材料內是由多個三角形組成,也不奇怪這些部位的堅固了。為此,我還是不得不驚訝於我國航天事業的科技水平之高。

  本次航天巡展活動也帶來了一位即將升空的新朋友——一顆低軌道通訊類衛星。幾天內,華二學子結合自身,查詢資料,奇思妙想,投稿了各種寓意深刻的名字。最終以六年級7班的孫藝萌同學的創意“華曜星號”定稿。試想,今後祖國的天空中有一顆我們華二人自己命名的衛星,正發揮著作用,何等自豪!

  一個精神融入一個夢想,古人屈原在《天問》中對寰宇有所提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年前一句發問,現今有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那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以追趕、並跑、超越之勢不可擋,展現出的航天夢想與精神。科學家們也正是以航天人自強不息的無畏,才永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這始終如一的精神,才會眾志成城、戰無不勝,翱翔九天,追星不已。

  誠然,航天事業需要一代代的不間斷的研究與奉獻。“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也願我們一同努力,堅定信念,看好空中星,走好眼前路,在未知的前方一同踏路拓荒。也願大家有朝一日能隨風而起,扶搖直上,去追尋自己心中那顆閃閃的星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向中國航天英雄致敬”

  當我們仰望星空,面對滿天繁星,你是不是心中也會感嘆宇宙的浩瀚,人類的渺小,以及對地球之外的好奇。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只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的燦爛星空。”

  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加加林勇敢地搭乘東方一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開創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歷史。經過前期充分的論證與試驗,七次試射中的最後兩次才得以成功。人類這首次的太空之旅並不順利,加加林繞地球一週108分鐘的太空之旅可以說是險象環生。也正因為經歷瞭如此多的不易,人類的首次載人航天才更加值得銘記與紀念。加加林的壯舉實現了自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聯合國大會2011年4月7日作出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迄今已整整60年了,人類的載人航天技術取得了飛速的進步。這60年來,我們國家的先輩們披荊斬棘,不懈拼搏,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實現了我國航天技術從無到有,又經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默默付出,將我國的通天之路修築得足夠寬廣。2016年國務院透過確定每年的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以此紀念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2021年4月24日,我國迎來了第六個“中國航天日”。當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的音樂聲響遍全球,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同時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如今,中國開啟邁向空間站的時代,觸角伸向更遠的星際。

  楊利偉:中國首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駕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21小時23分,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天,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組成神舟七號飛行乘組,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太空之行,也是中國人第一次手持紅旗,漫步太空;劉洋:於2012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號順利升空,成為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她說:“被國家需要是最大的幸福”;景海鵬:中國三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員,2012年6月,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2016年6月,他再次奉命擔任指令長,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王亞平:我國首個“太空教師”……成為一名航天員,他們需要經過嚴苛的訓練。天梯無捷徑,唯有苦登攀。他們為祖國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為了航天事業無怨無悔。他們為祖國出征太空,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們實現了中國航天夢,他們名副其實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航天英雄。

  中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無人到載人,從一人到多人,從太空行走到交會對接……中國航天在浩瀚太空,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腳印,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空間站建設、載人探月、火星探測……中國航天的時間表正在加速。我們的征程未完待續,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每次發射牽動億萬國民的心;每次點燃,築就千年飛天夢。今天,讓我們致敬中國航天英雄!致敬,中國航天人!學習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我們航天中學作為一所航天特色學校,在第六個中國航天日之際,我們初一1班全體同學倡議每一個航中學子積極行動起來,學一個航天人,看一本航天書,畫一幅航天畫,多瞭解航空航天知識,為未來築起宏偉航天夢!為中國航天日獻禮!雖然我們現在還只是一名中學生,飛天的夢還只是我們的夢想,可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地學習,好好掌握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遇到困難勇於探索,鍥而不捨,將來就一定會像航天英雄們那樣,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飛向美麗的太空,讓我們的夢想變成現實!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10

  十年磨一劍,飛天夢終圓。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是我國幾代航天人默默奉獻的成果。留給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幾代航天英雄們那種:不畏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們缺少的不就是航天英雄們那種不畏艱險,認真求實,無私奉獻的精神嗎?在中國,有不少學生在“溫室”中長大,稍微遇著一些困難便放棄,不去克服它、戰勝它,不敢跟困難做鬥爭。比起航天英雄們不畏艱險,把困難踩到腳下。

  相差有多麼巨大呢?再比如說,我們在寫作業時,寫錯一兩個字是非常很經常的事,可在航天研究部門,別說錯一個字,就是連一個標點符合也不能錯。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愛國、奉獻、成才,勤奮、求實、嚴謹,學習載入航天精神,把航天精神轉化為推動我們學習的動力,轉化為師生員工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自覺實踐。

  追尋英雄的足跡,感受榜樣的力量,牢記英雄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從小事做起,這就是對航天精神最好的回報。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一班的楊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航天夢》。

  小時侯,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理想,但是我知道我的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瞭解到了在無邊的天和地的中間的世界,是無比巨大和空曠的。我和巨大和空曠的世界相比,那只是微乎其微。而微乎其微的我也有似微小又似巨大的夢想。所以現在有人要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宇航員。”

  我的夢想緣自於一直以來崇拜的那個人,他就是被譽為”中國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因為我也想和楊利偉叔叔一樣在飛天的征程上——征服太空。為祖國效力,成為祖國人們的驕傲。在我夢中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著自己登上火箭飛向太空的場景。我對宇宙裡的事物十分好奇,比如:為什麼彗星在滑過時會拖著“長尾巴”呢?月球是什麼樣子呢?宇宙裡真的有外星人嗎?……我希望自己能夠親眼目睹一下宇宙的“風光”,體驗一下人們在太空中的動作是會有多麼笨拙……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實現自己成為宇航員的夢想!

  我知道,當上宇航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對體格、學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努力奮鬥,為將來能成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中的一員,實現我的航天夢打好堅實的基礎。

  假如有一天,我真正的飛上太空,我最想看的是我們的地球媽媽,看看海洋廣闊而連續,水色偏藍的美麗的藍色星體;最想感謝的是曾經教育過我的老師——是他們在我實現夢想的路途中給我鼓勁、加油……在回到地面後,我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收穫分享給大家

  我相信,自己終會迎來夢中那種莊嚴而隆重的盛大場合,因為我正在一點一點地向我的夢想靠攏著。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宇宙飛船遊歷星海,離不開地面天文平臺對天文資料的細緻觀測與遙感基站的精準導航,下面就讓作為梨園學校金鵬科技團的一名觀星員的我,和大家來分享從天文望遠鏡中看到星辰大海之後的認識和感受。

  每逢重大天象,梨園學校的金鵬社團都會帶領學生和天文觀測裝置,開展公益性觀測,進一步激發了我校愛好天文的學子對天文知識的熱愛情結,學生們的科技興趣得以更大激發,更激勵了梨園學子為祖國驕傲、自豪的情感。

  天文觀測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提升了我們與人交往的能力,特別是在挖掘自己潛能,發揮自己才能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透過參加學校的航天活動,我對天文知識的瞭解由一無所知變得逐漸豐富,我領略了四季星空的變換,感受著宇宙星辰的浩瀚與力量;我親眼見到了劃過夜空的流星,目睹了北斗七星的蜿蜒曲折,感受了牛郎織女的含情脈脈。在那璀璨銀河中,流淌著巍巍中華五千年的深厚歷史。從夸父逐日,盤古開天闢地再到如今資訊科技的高度發達,我學到了許多,聽到了許多,也看到了許多。從古至今,每個中國人都擁懷揣著同樣的夢想,那就是中國夢,強國夢!這夢想一如星河,流淌過每個日日夜夜、潺流過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這夢想也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回眸歷史,從1921年到2021年,在中國共產的帶領下,在這100年的發展中,我國的科技水平實現了飛躍,發達的科技讓夢想走進現實,“神十”升空接“天宮”,“嫦娥”飛天探月球,“蚊龍”潛海尋龍宮,航母入水顯國威。當一陣陣掌聲雷鳴般響起,當全世界注目於中國時,中國夢還在繼續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偉大的祖國將再結出累累的碩果。

  身為未來國家棟梁的我們,心中懷著一份堅持,懷著一份榮耀,勉勵自己,讓我們心懷中國夢,努力奮進,砥礪前行!

  航空航天演講稿 篇13

  我們山航的航徽是由三個“S”組成的,三個“S”形曲線代表擅長飛翔,紀律嚴明的飛燕,同時也是團結一致的象徵。飛燕的三個“S”形翅膀,看上去像“山”字,三個"S"分別代表“山東”、“成功”、“安全”。航徽的周圍對稱的八條平行線段組成機翼形狀,代表山航永遠穩健安全的飛翔。山航把“確保安全,狠抓效益,力求正點,優質服務”放在首位。“安全為天,服務為本”一直是山航的經營理念,也是我一直以來開展工作的執行標準一直,工作X年來,我一直踐行著這個理念,因為我相信只有安全才是發展的保障,也只有安全才能讓山航騰飛。

  我想大家對“安全”都有著自己的感悟。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哪個人不希望生命長青,哪個人不希望家庭美滿?安全成為了人們在這個世界的保護傘,而責任就像一根紐帶把人們一個個美好的希望連線起來,組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我認為在工作中,安全沒有界限,對所有山航人而言,勇於擔起這份重於泰山的責任,要從內心出發,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完成各項工作,而不管多麼繁重和勞累。保證旅客的生命安全,這樣的責任感讓我們深知肩上的重擔,我們所擔負的是千萬旅客的生命和希望,而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用責任托起安全這片藍天。

  近幾年以來,航空事故不斷髮生,這些都為我們航空業的所有工作人員敲響警鐘,下細分析每件事故的原因,不難發現都與我們的責任感有關。缺乏責任感的人必然會被麻木和懶散所擊敗,我們築起的安全屏障也會被侵蝕,因此責任感是每項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當我看到空難的新聞報道或是相關的紀錄片時,我徹夜難眠,那些撕心裂肺的哭聲時時在我心中響起,一個個悲傷的場景歷歷在目,回想一下,導致這一切慘劇發生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張錯誤的圖表,或是一顆未正確安裝的螺絲釘,人們總是在事故之後才作出各種各樣的假設,如果當時能夠遵守規章制度,如果當時能正確操作,如果起飛前做好檢查……其實這些都是無意義的,我們應該做到防範於未然,時刻保持警惕,不再讓這些人為災難發生,要讓人們記住只有安全才是捍衛生命的唯一法則,而身為山航人,我們時刻牢記珍重生命,讓責任感隨心而生,不讓保證安全成為一句空口號,不僅要這麼想,在實際中也應該這麼做的。

  高效執行,對航空公司的飛行安全和經濟效益至關重要。正是深知“防空停”工作的重要性,山航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也保持了連續9年無發動機空中停車的記錄。自山航成立以來,就一直把“防空停”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抓實,我們不僅成立了專門的防空停工作小組,建立了管理程式,還制定了防空停具體措施和應急處置方案,對發動機實施及時的效能監控和適情的風險分析。機務人員的訓練有素對於“防空停”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新員工一年之內都不能上崗,必須先在機務培訓中心參加為期12個月的新員工培訓。一方面,透過6個月的新員工培訓來培養技能;另一方面,透過半軍事化管理來培訓機務作風和職業道德。這樣,在一年培訓結束後,新員工們就能很快速熟練地掌握技術。同時還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質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減少了實際工作中帶來的不安全隱患。

  對於安全,所有山航人都保持著一顆如履薄冰的心。在山航成立時,由於規模小,基礎薄弱,民航出生的人又少,大家都知道,一旦在安全上出了問題,公司就會失去生存空間。因此,老一輩的山航人都保持著憂患意識,這是源於骨子裡的東西,也成為了後來山航的核心價值觀。面對種種困難,山航人以其嚴謹的作風,走出了一條穩健的道路,證明了安全就是效益。十六年來,山航早已將“和諧平安”的價值觀融入到企業管理和每位山航人的心中。山航董事長、總裁馬崇賢如是說“安全是航空公司的根,是生命的線!”對於這句話,相信每一個山航人都有著深刻的認識,我們相信,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持續飛行38個月無事故的記錄便是其中的一個佐證,早在2005年山航成為國內首家引進平視指引系統的航空公司。雖然當前國際上已有22個國家、35家航空公司都採用了這一系統,但在我國還尚屬新技術。其中,山航走在了國內航空公司的前列。此係統的引進,大大提高了飛行員的操作精準度,更加確保了飛行安全。這是山航對旅客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的體現。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10分,把人的生命化作“1”,把事業化作“0”,倘若前面的“1”沒有了,那後面“0”的存在又有多大意義呢?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在忽視了制度規範不顧時、在工作懶散漫不經心時,不妨為旅客想一想:他們的父母需要他們床前盡孝、珍愛的妻子或丈夫需要他們牽手人生路、天真活潑的孩子需要他們遮風擋雨。家就像風鈴,完整的風鈴才能奏出和諧美妙的音樂。因此,少了任何人,奏出的音樂就會缺少音符,失去光彩,家就會變得暗淡無光。生命,一旦失去就不會再有回來的時候,世上沒有什麼比幸福地活著更可貴的東西!所以請記住“關愛生命,牢記責任”,時刻給自己多一份自律和警醒,將安全牢記在心中,旅客的生命生命在我們手中,讓所有山航人共同攜手,責任與安全同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