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裝置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參考預案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裝置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參考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裝置特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裝置特大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和省質檢局、省交通廳及指揮部下發的有關檔案的要求,結合本專案特點,制定本方案。

  一、本預案所稱特種裝置特大事故,是指在本工程專案內使用特種裝置的單位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大人身安全和特大財產損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特大事故“

  1、電梯因人故障或由於剪下、墜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2、起重機、架橋機、空壓機等裝置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3、鍋爐爆炸事故;

  4、壓力容器(含固定、移動式)洩漏、爆炸事故;

  5、壓力管道洩漏、爆炸事故。

  二、預防與應急救援措施

  1、使用施工電梯的`各專案部要負責電梯日常維修保養,配備與其所保養數量的電梯相匹配的工具、人員、交通工具,在接到電梯因人故障後30分鐘內趕到現場進行搶救。

  2、起重機、架壓機等裝置在作業中應防止觸電、傾覆、履花吊的墜杆事故以及高處墜落和物擊事故的發生,空壓機在作業過程中應防止觸電或因燃料燃盡,空磨時間過長,導致爆炸,引發大火的事故發生。

  3、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爆炸事故後,為防止事故擴大,鍋爐的燃燒剩餘應用水熄滅,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所有閥門應迅速關閉或採取堵漏;對可燃氣體和油類應用砂石或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裝置隔離帶以防火災事故蔓延;對受傷人員立即實行現場救護,傷勢嚴重的立即送往附近醫院。

  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發生洩漏中毒事故後,現場搶險人員必須佩帶風面盔、過濾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氣呼吸器等進行呼吸防護,進入現場關閉所有通氣閥門或採取堵漏,並將救出人員抬至通風空氣新鮮處進行現場救護,中毒嚴重的應立即送往附近醫院。火災發生會伴有濃煙、火光,產生大量的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時,合成纖維、橡膠、塑膠等燃燒時還可能產生二氧化硫、氧化氮、氰化氫等毒氣;苯、汽油等易燃液體燃燒會產生有害的苯、汽車蒸汽。因此,參與消防滅火和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必須採取或掌握滅火過程中防沿防毒的基本措施:(1)發生室內火災,消防人員一般不要站立在著火點的下風側,避免呼入煙氣暈倒。(2)發生室內火災,消防人員進行撲救前,應先開啟門窗。若火災發生在地下室,消防人員滅火時還應佩戴消毒面具和氧氣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險。(3)發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火災,消防人員在撲救時一定要配備過濾式消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穿戴安全帽,防護雨鞋等。過濾式防毒面具應根據化學毒劑和有害氣體的種類選用相應型別的消毒罐,該用氧氣呼吸器。如空氣中氧氣濃度降到18%以下,毒性氣體濃度在2%以上時,各種型號的濾毒罐都不起濾毒作用,應停止使用濾毒罐,該用氧氣呼吸器。如果發現搶救人員有頭暈、噁心、發冷等中毒症狀,應立即撤離火災現場,讓其安全休息,吸取新鮮空氣,嚴重者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三、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程式

  1、發生安全事故後,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專案負責人,並報告當地質量幾社監督部門及指揮部,移動式壓力容器,特種裝置異地發生事故的,還應同時報告裝置使用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後1小時。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傷亡人數、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已採取的應急措施等。同時,迅速聯絡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2、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成立現場救援組,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並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和損失加重,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到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現場圖,並妥善儲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3、特大事故現場救援組到達後,根據指揮部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的命令,按照職責分工,立即開展救援工作,聽取事故發生單位的彙報,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制定搶險方案,並按分工組織實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