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站應急預案範文

液化氣站應急預案範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難免會出現一些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時常要預先開展應急預案准備工作。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液化氣站應急預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液化氣站應急預案 篇1

  根據《安全生產法》、《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省、市質監局、縣政府的要求,結合本氣站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液化石油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一旦發生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

  二、基本情況

  液化石油氣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烴類介質組成,還含有少量CO、CO2等雜質,由石油加工過程產生的低碳分子烴類氣體(裂解氣)壓縮而成。

  危險特性:

  (1)極度易燃;

  (2)受熱、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燒;

  (3)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蒸氣比空氣重,可沿地面擴散,蒸氣擴散後遇火源著火回燃;

  (5)包裝容器受熱後可發生爆炸,破裂的鋼瓶具有飛射危險。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如沒有防護,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氣蒸氣,可引起頭暈、頭痛、興奮或嗜睡、噁心、嘔吐、脈緩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停止;

  (2)不完全燃燒可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3)直接接觸液體或其射流可引起凍傷。

  三、事故應急救援機構及成員

  成立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由站長任組長,副站長任副組長,其他人員為成員。

  發生事故時,啟動本預案,由在場的組長或副組長現場指揮,組織實施救援工作。

  四、相關聯絡機構:

  XX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消防大隊。聯絡電話:地址:

  XX縣公安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人民醫院。聯絡電話:地址:

  XX縣建設局。聯絡電話:地址:

  五、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一)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1、閥門、管線、法蘭連線處,封蓋處墊片老化容易洩漏。一經發現須先將罐內的液倒到其它儲罐,使液化石油所迅速脫離可能蔓延火災的區域,由安全員帶領維修人員,穿好工作服、鞋、手套等,帶上滅火器及墊片、備件進行搶修。首先關閉上、下行閥門,用不發火工具減壓,減壓時人員不要隨便移動,杜絕一切人員進行現場,絕對禁止煙火。待氣體濃度稀釋後,儘快搶修更換墊片完比後,做好記錄。洩漏不嚴重的可用相應的帶壓堵漏裝置暫時堵住。

  2、當來不及倒出的液化石油氣存在罐內,又靠近火災,在受到威協,會引起爆炸的時候,可提前開啟放散閥向大氣放散液化石油氣,以保護容器安全。

  3、倒罐操作參照倒罐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或罐車裝卸操作規程)執行。

  (二)出現儲罐、管線、閥門爆裂,液化大量外洩現象。

  1、裝置維護不當,失修、誤操作、氣候驟變、雷擊等多種因素造成裝置損壞、出現此種情況,首先安全員關閉總電源和氣源,迅速報警(110、119),並緊急通知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2、上級主管領導增派人員,站長統一指揮封鎖氣站周圍200米以內的道路,由專人疏散人群,把守警戒,切斷一切過往的車輛和行人,並嚴禁任何火源,必要時以紅旗示意,全站人員空帶防靜電工作服、鞋、手套入搶險。帶上滅火器,開啟消防井、消防栓、噴淋事故源周圍地面。

  3、儲罐噴淋全部開啟,稀釋液體,淋溼地面,以免產生靜電火花,用準備好的錐形木楔堵塞住裂縫並用包箍加固,澆注冷水以之結冰,暫時封住洩漏處。

  4、啟動壓縮機(或採用烴泵),往事故罐加壓開啟臨近儲罐閥門迅速倒罐或倒瓶將氣運走。待大氣中的液化氣濃度低於0.9%以下時,主可疏導車輛,行入通入。清理現場,事後查詢根源,拒實上報,並做好事故搶修記錄。

  (三)出現液體大量洩漏、爆炸、燃燒事故

  1、一旦出現液體大量洩漏立即實施上述2條搶險方案。在發生爆炸、燃燒時,立即啟動相臨未洩漏的儲罐噴淋,並用消防栓同時噴淋,便之降溫。

  2、另一組消防水組成水幕,阻隔火焰輻射波烘烤相鄰儲罐。搬離一切可燃物至安全地帶用消防車滅火彈。泡沫滅火劑覆蓋火源,乾粉火劑對準火源根部噴射,窒息火源。

  3、當燃燒火焰出現白熱化時,迅速頂風撤離全體人員,躲避第二次爆炸衝擊波,不做無益的人員傷亡,善後,查詢事故原因,如實上報。

  4、氣瓶在運輸中或瓶庫內,如發現個別氣瓶漏氣或起火,又不是可以關閉閥門或採取臨時辦法可以排除的,可隨時將其提出,在空曠的地方將其放掉,以免殃及其它氣瓶。注意搬移帶火苗氣瓶時,應用防火毯墊襯,防止燙傷。

  液化氣站應急預案 篇2

  一、與罐體直接相連的閥門、法蘭密封處或管件發生洩漏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

  1、立即切斷電源,清除一切可能發生的著火源。向站負責人或消防人員報告發生洩漏的具體情況。

  2、用溼棉被包住洩漏點,用水槍對其進行噴射冷卻。

  3、若條件允許,用壓縮機抽吸相鄰空罐內的氣體,使其與洩漏的儲罐內的液化石油匯入到相鄰空罐內。待洩漏儲罐內的液化石油全部倒空後,再用壓縮機將罐內的氣相壓力抽降到0.05MPa以下。

  4、當漏點氣體濃度經檢測低於閃燃濃度時,開啟洩漏罐的放散閥,在安全人員監控下,將罐內的剩餘氣體緩慢安全地排出。

  5、拆卸並更換損壞的閥門、墊片,對損壞的管件予以修復。

  6、若洩漏量太大,難以控制,搶修無法進行,應迅速疏散所有人員,擴大警戒線,遠距離監控,等待專業救援隊伍救援。

  二、氣、液相管道破裂和閥門密封部位發生洩漏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

  1、立即關閉儲罐閥門,切斷氣源。迅速查明洩漏點後,再切斷洩漏點兩端管線上的閥門。

  2、立即切斷電源,清除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著水源。火速向站負責人或消防人員報告發生洩漏的具體情況。

  3、撤離無關人員,安排專人對已關閉的儲罐閥門進行監控。用水槍驅散漏出的氣霧,降低液化石油氣濃度,並進行監測。

  4、當漏點氣體濃度經檢測低於閃燃濃度時,視具體情況,採用打卡子、化學補漏等方法進行堵漏,或拆卸更換漏點管道、閥門。

  5、若洩漏量太大,難以控制,搶修無法進行,應立即向119報警,迅速疏散所有人員,擴大警戒線,遠距離監控,等待專業救援隊伍救援。

  三、對防範事故的日常安全生產檢查要求:

  1、定期(至少兩個星期一次)對生產區的液化石油濃度進行測量。還應對報警裝置、裝置、管線及法蘭密封面進行皂液檢漏和保養,使其保持在完好狀態。

  2、應根據氣溫變化和裝置執行的狀況來調整各項作業方案和裝置的執行引數(夏天儲罐壓力達0.8Mpa左右時,應開戶噴淋裝置降溫),防止異常情況的發生。

  四、對搶險搶修人員的工作要求:

  1、搶險搶修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防靜電隔熱工作服裝,戴好防護帽、防護手套和空氣呼吸器(搶險搶修人員每人要配備兩套防護工作服裝)。

  2、清除一切著火源,禁止周圍一切車輛行駛。

  3、必須使用防爆工具,不要亂扔物品,避免金屬的相互碰撞而產生火花。需照明時要使用防爆燈具。

  4、搶險搶修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不得蠻幹。

  5、如遇到難以處理的情況,立即撥打119報警,請求支援。做好無關人員的疏散和消防車輛進出迴轉道路的疏通工作。

  五、發生火災的撲救:

  1、堵塞洩漏,清除火種

  (1)關閉漏點上游的閥門時(要儘可能地把距離漏點最近的上游閥門關閉),應站在上風向,離開液化石油氣霧或著火區。若洩漏點上游無閥門控制,可採用內襯橡皮的卡箍將漏點臨時堵塞,採取措施儘快將儲罐內的液化石油氣轉移,以降低洩漏速度。

  (2)若閥門無法或漏點漏勢大一時難以堵塞,人員靠不上時,要迅速將周圍受到威脅的槽車,氣瓶及其他可燃物轉移到安全地點,不能轉移的要用冷水冷卻。

  (3)對發生洩漏,但還沒有著火的情況,堵漏時要嚴防著火。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防止金屬物品之間發生碰撞。在事故現場四周設立警戒區,警戒區內不得有任何火源存在。堵住宅區漏點後,有及時用噴霧開花水槍或蒸汽由下往上驅散液化石油氣霧。

  2、控制火區,撲滅火災

  (1)火災若發生在儲罐、管道、氣瓶裂口處,且為穩定的火炬燃燒時,可用直流水槍或高壓水槍對準根部撲息,也可用乾粉、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撲救。應採取措施防止火焰復燃和液化氣霧擴散。

  (2)火災若發生在罐群之中,除集中對火源噴射滅火劑外,還要加大噴水量冷卻,儘可能地降低諸罐的溫度和壓力。若條件允許,應將受到威脅儲罐內的'氣體轉移到安全的儲罐中。

  (3)若槽車、氣瓶著火,除一邊進行撲救外,還應設法將其挪出生產區,移到空曠地帶,以免危及周圍。

  3、冷卻降溫,減壓放散

  在對火區進行撲救的同時,現場指揮人員還要火勢太小和周圍易燃物的情況,及時組織人員向相鄰容器表面噴水降溫,以避免其他容器受火焰烘烤而導致物理性爆炸。對來不及倒出液化氣的儲罐,在其受到火焰威脅時,要開啟放散閥,向空中洩壓,以保護容器的安全。即使在放散管端形成火焰,也不要緊,因為這不會將火焰噴向四方,也不會將火引入罐內,而且諸罐的放散管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方向和火災條件下的保護作用。

  4、嚴密組織、指揮得當

  發生液化石油氣火災,現場人員應保持冷靜,迅速報警,採取相應對策理智處理,對較大的火災,現場最高領導應立即擔負起組織撲救的責任,做到準確判斷火情,採取正確對策,合理排程指揮。在專業消防人員到達現場之前,儘可能控制火勢,並做好無關人員的疏散和消防車輛進出迴轉道路的疏通工作。

  液化氣站應急預案 篇3

  一、編制目的

  為預防事故發生,規範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一)企業概況

  公司名稱:某液化氣站。

  部門地址:北京市×××××,佔地面積:9996m2。

  固定資產:220萬元,公司人數:20人。

  物質名稱:液化石油氣,年均充裝量3000噸。

  最大儲存量:200噸,日均充裝量:7噸(400瓶)。

  裝置設施:有100m3儲罐4個,20m3儲罐1個,

  管線370米,各類閥門22個。

  生產工藝流程:液化石油氣槽車進廠→卸車臺→貯罐→充裝→出站

  儲罐位置圖(略),充裝區位置圖(略)。

  (二)危險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氣組成:

  液化氣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異丁烷、丁烯、異丁烯等低分子類,而一般經過處理的民用液化氣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異丁烷等,無色氣體或黃檸色油狀液體、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氣常壓下為氣態,具有氣體性質,經過降溫和加壓處理後成為液態,密度增大。閃點為-74℃,引燃溫度為426~537℃,爆炸極限為5%~9.65%。液態的液化氣揮發性較強,有液態揮發成氣體時,其體積擴大250~300倍,其熱值大,最高燃燒溫度可達1900℃,體積膨脹係數約為水的10~16倍,相對密度為空氣的1.56倍,易在低窪處沉積。

  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事故搶險組。指揮部由總指揮、副總指揮總指揮和聯絡員組成。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

  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4)組織制定並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釋出搶險救援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副總指揮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彙報事故及處理情況。

  副總指揮一:負責協助總指揮作好搶險現場救災工作的緊急組織,具體負責搶險隊的指揮,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落實總指揮發布的搶險命令。

  副總指揮二: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對搶險、搶修作業根據技術規範和工藝情況,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並隨時向總指揮彙報情況。負責義務消防經警人員的安排和現場保衛及周邊警戒的工作,佈置善後的現場保護,維護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壞情況發生。

  副總指揮三:負責組織運輸搶險隊,準備好人員和車輛,隨時準備按指揮命令列動。負責預備隊的組織及材料,膳食等後勤保障,隨時準備被充搶險隊伍。

  聯絡員:負責搶修隊的組織及現場搶救、指揮,隨時向安全、生產副指揮彙報。負責按指揮部命令進行上、下級的聯絡和各搶險隊間的聯絡,做好搶險工作記錄。協助檢查預案執行情況,根據現場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彙報。接等有關部門人員的詢問。

  (二)搶險組職責

  (1)消防隊聽到報警後,立即到達著火地點,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滅火器聽命令滅火。做到迅速、準確、有效。一切行動聽指揮,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滅火情況,注意現場保護。

  (2)搶修隊在聽到報警後,按照《搶險隊安全管理規定》有關條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揮部命令及搶修方案立即投入裝置及管線的搶修。一組負責搶修破損的管線或截門:二組負責洩漏點的堵漏及其點火炬的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組負責將搶修專用工具運到現場並提供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搶修中必須注意安全,及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現場停留觀看。

  (3)運輸隊在報警後要迅速按預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揮部命令後,立即投入搶救人員及財產的運輸。隨時向指揮人員彙報情況,做好待命搶險準備。

  (4)後期組在報警後,組織預備隊在指定地點待命,同時為搶險隊做好材料、膳食和醫療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搶險準備(預備隊)。

  (5)保衛組聽到報警後按保衛預案到達指定地點負責警戒。當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洩漏時,應隨時監測濃度及其範圍,根據擴散情況佈置警戒,並通知附近機關團體禁止用電、用火切斷交通等。

  四、預防與預警

  對所轄區的液化石油氣儲罐、液化石油氣鋼瓶等油氣儲運設施設立符合政府令和行業規範的監測控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檢查、維護保養制度。對洩漏區域實施不間斷進行定點與不定點的檢測,隨時掌握洩漏區域濃度和擴散範圍,恰當地劃定警戒區,警戒區內禁絕煙火,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不準使用手機和對講機。

  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油氣洩漏事故,建立預測預警機制,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警

  (1)發生油氣洩漏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鈕報警,然後再向消防值班人員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幫助等。

  (2)消防值班人員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應撥打119,請求外援。

  (3)報完火警後,消防值班人員立即透過電話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故情況。報完警後,消防值班人員指揮有關人員到路口迎車,指引事故地點。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即通知事故應急指揮部和事故搶險組所有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二)處理措施

  (1)報警(119、120等),並視洩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2)建立警戒區。在指定範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誌,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3)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溼,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裝置應確保接地。

  (4)控制洩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後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5)導流洩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汙管線,將液態匯入緊急事故罐,或採用注水升浮法,將油氣界位抬高到洩漏部位以上。

  (6)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洩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7)控制蒸氣雲。用中倍數泡沫或乾粉覆蓋洩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雲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8)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衝擊洩漏或洩漏源,防止洩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六、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發生得隱患消除後,應急結束後。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彙總、歸檔,並起草上報材料。

  按照有關規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一)通訊與資訊保障

  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二)物資保障

  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臺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質管用有效。

  (三)應急隊伍保障

  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並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於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

  與臨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透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絡,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八、附則

  (一)培訓和演練

  每月對所有職工進行1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熟悉應急預案和所有消防設施,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二)預案修訂

  根據場所變化和演練評估結果,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並組織學習。

  液化氣站應急預案 篇4

  一、目的

  為保證液化氣爆炸發生後的及時和響應處理,以便減少可能伴隨對環境造成的損失,確保公司的環境健康目標的實施。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辦公活動和高速公路沿線各所站。

  三、職責

  1、公司管理者代表負責主管,人力資源部負責具體實施和監督檢查。

  2、各所站指定相應的負責人,成立應急準備小組,建立應急方案。

  3、各站所建立各站所的應急實施方案,報人力資源部備案。

  四、程式:

  1、當廚房液化氣發生爆炸(指廚房液化氣可能發生爆炸及傷人事件)時,第一發現人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120急救電話,及時通知值班員,值班員接到電話後立即通知應急小組。同時採取一定的救護措施。

  2、應急小組於5分鐘內趕至現場,對人員及時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轉移。

  3、應急小組副組長接迎120急救車。

  4、應急小組同時對爆炸整個區域其它危險源排查。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

  5、如爆炸引起了火災,應急小組組長應視報119火警電話,並立即通知義務消防小組進行撲救。

  6、120急救車或119急救車到來後,應急小組人員協助醫護或消防人員開展救護疏散和人員轉移和滅火。

  7、成立事故調查小組,查明事故原因,及時上報公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