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產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

2021年生產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生產安全應急預案(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了保護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儘可能減少或降低生產安全事故和各類突發事件給工程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特制訂本工程生產安全應急預案。

  成立以專案經理為主的安全生產應急指揮小組。

  組成成員:執行經理、技術負責人等。

  一、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工作職責

  1、接到應急報告後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事故救援,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

  2、在規定時限內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

  3、迅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記明資料和繪製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

  4、接待並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並籍慰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

  5、組織、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進行事故人員的救治和事故現場的整頓和整改。

  6、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二、應急救援預案應明確

  1、專案部設專項急救援經費保障、搶險救護人員、應急救援器材和裝置。

  2、專案應急救援人員疏散措施:產作業場所和員工宿舍救援車輛通行、人員行走通道和疏散路線,要求相應的安全標識和日常保護通暢的措施。

  3、專案應急救援現場醫療急救措施,包括:針對不同上傷害採取的現場急救措施;據可能的傷情認定2個最快捷的相應醫院,明確標識相應的路線。

  4、專案應急救援緊急處置措施:現場如有易燃易爆物品,要明確轉移場所及轉移路途中的安全保證措施。

  5、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持《急救員》證上崗。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2

  服務行業小型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與示範

  1 編制目的

  編制應急預案的要求和對安全服務制度完善的要求,以及對事故的事前控制。

  2 行業概況

  企業名稱,地址,總圖佈置,周邊概況,人員結構,主要服務專案及物件。

  3 危險性分析

  企業內的電器,用火,燃料等特性描述。

  4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企業內成立服務行業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組。

  4.1 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安全主管(總經理不在時進行現場指揮)

  成員:其他相關管理人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訂本單位安全服務規章制度。

  (2)保證本單位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3)組織制訂,修改並實施事故應急預案。

  (4)負責現場疏散,急救的指揮工作。

  (5)及時,準確向上級彙報事故情況。

  4.2 工作組組成人員的職責

  應急搶險組:負責報警,報告領導,疏散人員,協助搶險。

  組成人員:各班組人員。

  警戒組:負責事故現場隔離,疏散人員,引導消防車等工作。

  組成人員:門衛及保安。

  5 預防與防備

  5.1 事故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安全保衛責任制。

  (2)定期檢查檢測電器,防雷,煙感應器,煙道設施的完好。

  (3)定期檢查消防設施的有效備用狀態。安全通道的暢通。

  5.2 防備與通訊

  單位將用於個體防護,醫療救援,通訊裝備及器材配備齊全,並處於完好狀態。

  應急電話:

  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110

  醫療急救120

  單位內部各部門負責人24小時開通的電話號碼。

  6 應急響應

  若干子方案組成。

  7 附則

  7.1 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培訓,熟悉各種應急處置技術。

  7.2 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技術演練,應急預案綜合演練每半年不少於1次。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3

  一、總則

  1.1編制目的和依據

  為確保全市交通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災害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定,按照《xx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要求,結合全市交通行業實際,制定本預案。

  1.2適用範圍

  1.2.1《xx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以下稱預案)為《xx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子預案,適用於xx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需要交通部門搶險救援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1.2.2我市交通行業發生的iii級事故災難(可能造成3-9人死亡、或10人-50人傷害、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損失的事故),同時適用本預案。

  1.3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領導、統一指揮,以人為本、確保安全,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單位自救、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各縣(區)交通主管部門應結合本預案,制訂相應的應急救援實施預案,並在當地政府的指揮下,分級管理,分級實施。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2.1.1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成員由市、縣(區)交通局及局屬各單位負責人組成。組長由市交通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公路建設、道路運輸的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兩縣(區)交通(經貿)局、市交通局公路科、運政科和安全生產監督科等相關科室、市公路管理處、市運輸管理處、市交通稽查支隊、市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處、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處、市長途客運公司、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市客運站、市交通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負責人組成。

  2.1.2應急救援職能組

  市交通局領導小組下設三個應急救援職能組:

  道路運輸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市運輸管理處處長任副組長,市運輸管理處、市交通稽查支隊、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處相關副職xx縣(區)運管部門負責人、市長途客運公司、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市客運站等企業負責人任成員。

  工程建設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市公路管理處、市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處處長任副組長,市公路管理處和市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處相關副職、市交通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市公路橋樑勘察設計所、市公路直屬養護所等單位負責人任成員。

  公路橋樑養護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市公路管理處處長任副組長,兩縣交通局、兩縣公路段、市交通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市公路橋樑勘察設計所、市公路直屬養護所負責人任成員。

  2.1.3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安全生產監督科。

  2.1.4各縣(區)交通部門要相應設立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

  2.2主要職責

  2.2.1領導小組職責

  市交通局領導小組在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下,迅速、果斷、有效地開展工作。各縣(區)交通部門在當地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

  1.貫徹落實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指示,制定應急救援措施,負責相關情況上報工作。

  2.指導監督應急救援工作,協調解決應急救援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3.掌握應急救援動態情況,及時調整部署應急救援工作措施。

  4.完成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2.2.2職能組職責

  道路運輸組:具體負責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現場的應急救援與搶險工作。日常辦事機構設在市運輸管理處,負責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制定、搶險救援隊伍的組建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工程建設組:具體負責公路施工企業、施工現場等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現場的應急救援與搶險工作。日常辦事機構設在市公路管理處,負責公路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制定,組建搶險救援隊伍的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公路橋樑養護組:具體負責公路橋樑坍塌、斷裂、破損引發的事故災難現場的應急救援與搶險工作。日常辦事機構設在市公路管理處,負責公路橋樑養護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制定;負責公路橋樑養護領域搶險救援隊伍的組建和人員培訓等工作。

  2.2.3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負責指導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最佳化配置應急資源、組織建設應急平臺、應急宣傳培訓等工作;險時主要承擔協調、跟蹤應急處置進展、應急值守、資訊傳達等工作。

  三、風險分析及監控

  3.1風險性分析

  交通行業是容易發生群死群傷的行業,危險源和危險點主要集中在道路旅客運輸、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機動車維修行業、計程車行業、公路和橋樑工程施工、公路養護與管理,以及人群密集場所、加油站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部位。

  3.2分類

  道路運輸領域的危險主要有:車輛碰撞、翻車、墜崖、失火、危險品洩漏以及汙染、油罐車罐體爆炸、加油站起火爆炸等;場、站(停車場、客運站)發生火災、爆炸、坍塌、碰撞、踩蹋;工程建設領域的危險主要有:倒塌、塌方、高空墜落、雷擊、電擊、車輛碰撞等;公路橋樑養護領域的危險主要有:橋板斷裂、橋體坍塌等。

  3.3危險源監控

  相關單位及企業對危險源特別是重大危險源要進行全面的監控,嚴密其安全狀態,觀測向事故臨界狀態轉化的各種引數的變化趨勢,及時發出預警資訊或應急指令,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對危險監控需要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掌握危險源的基本情況,瞭解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嚴重性程度,搞好現場安全管理;

  (2)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嚴格按操作程式作業;

  (3)對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查和巡邏檢查,隨時掌握動態變化情況,一旦出現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4)制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配備充足的、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工具,並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四、預警與響應

  4.1預防與預警

  針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災難,要展開風險分析,危險源監控,完善預警監測系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4.2預報與預測

  各級交通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透過以下途徑,獲取預報資訊:

  (1)經風險評估得出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災難;

  (2)各單位上報的預警資訊;

  (3)各安全生產機構上報的資訊;

  (4)建立生產安全事故舉報電話。

  4.3預警

  各級交通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根據預報資訊分析、判斷突發事故災難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根據事態的發生、發展,及時上報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

  4.4應急準備

  接到事發單位或有關部門事故報告資訊後,依據事故的發展態勢,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向局長報告(即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2)通知相關部門;

  (3)跟蹤事發單位應急處置動態。

  五、事故災難報告程式及內容

  5.1報告程式

  各單位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並逐級上報上級交通部門。市交通局領導小組接到報告經核實後,上報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省交通廳。具體上報時間要求:在發生事故第一時間內以電話、簡訊或書面(含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報送,1小時內完成首次報告,2小時內完成書面報告,資訊報送後必須電話確認。特殊情況不能在2小時內以書面形式或電子郵件形式報告的,以電話形式報告,並說明理由,待條件許可時補報。

  5.2書面報告主要內容

  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應填寫《xx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報告單》(附後),並按要求上報。

  六、應急響應

  6.1應急響應啟動

  按照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縣(區)交通部門、局屬各單位要根據事故的類別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響應程式。

  符合下列條件時,經市交通局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本應急預案:

  (1)發生i、ii、iii級突發事故;

  (2)發生iv級突發事故,相關單位和企業請求市交通局給予支援或幫助;

  (3)受市政府和省交通廳等部門應急聯動要求。

  6.2應急處置

  6.2.1階段性應急處置職責劃分

  應急救援工作中,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未到現場時,由事故發生單位負責;政府及安監部門部署工作前由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上級機關採取措施之前由下級機關負責。

  6.2.2應急響應過程

  6.2.2.1事故發生單位自救

  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緊急求救、求助,並積極開展自救,組織遇險人員疏散和安置,以及危險貨物洩漏區域內的人員疏散。

  6.2.2.2啟動應急預案

  接到事故災難報告後,市、縣兩級應急指揮系統開始啟動,各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單位應積極協助、大力支援。建立通訊聯絡系統,保持24小時聯絡,做好值班記錄,周密安排應急救援工作。各級交通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做好以下工作:

  1.貫徹落實上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決定;

  2.迅速收集、整理、彙總事故救援的情況,及時報告;

  3.負責同級政府有關辦事機構、有關主管部門和各交通部門應急救援機構之間的聯絡,必要時派出聯絡員參加同級政府、安監部門或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相關辦事機構工作;

  4.協調交通系統各有關單位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七、善後處置

  7.1現場保護

  事故發生後,在積極搶救傷員的同時,保護好事故現場,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查、取證,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目擊證人的登記核定工作。

  7.2善後處理

  發生事故單位要積極做好死、傷人員家屬的安置和思想安撫工作,按有關規定和賠付標準,積極做好事故理賠工作,並儘快恢復生產。

  7.3事故調查處理

  按安全生產事故災難調查組的要求,選派有經驗的專家參與事故的調查、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處理和對事故責任人的責任追究。

  7.4落實防範措施

  發生事故單位要認真汲取事故教訓,針對事故情況和調查組提出的整改意見,落實具體防範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八、應急隊伍和裝備保障

  8.1應急隊伍組建的原則

  市、縣(區)交通部門、局屬各單位要按照“統籌規劃、規模適度、平急結合、專兼結合、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組建有各行業專家參加的應急救援隊伍。

  8.2應急隊伍和裝備保障

  8.2.1道路運輸隊伍和裝備保障

  市、縣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負責組建道路運輸應急救援隊伍,落實好救援物資、搶險人員的運輸車輛,以及事故現場殘餘危險化學品的接駁和運輸的車輛。

  8.2.2工程建設應急隊伍和裝備保障

  市公路管理處、市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處負責組建公路工程應急救援隊伍,落實好事故搶險機械裝置的組織調運。事故發生後,立即組織搶險機械裝置(剷車、推土機、挖掘機等)和搶險物資趕赴現場,組織排險、搶修和救助,同時調動車輛搶救傷員。

  8.2.3公路橋樑養護應急隊伍和裝備保障

  市公路管理處負責組建公路橋樑應急救援隊伍,落實好搶險救援機械裝置,維護保養好代交通運輸部保管的戰備鋼樑,對橋樑坍塌、橋樑板斷裂等突發事故,積極組織人員隊伍和機械裝置儘快恢復交通。

  九、預案管理

  9.1預案培訓

  市交通局安全生產監督科制定應急培訓計劃,開展應急管理培訓,提高應急水平。

  9.2預案演練

  按照“誰編制、誰組織”的原則,應急預案應制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定期組織演練。

  9.3預案修訂

  xx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由市交通局負責修訂;各縣(區)交通部門、局屬各單位負責編制本級別的專項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無特殊原因每兩年修訂一次。

  如有以下原因,應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1)新法律法規、標準的頒佈實施或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

  (2)透過演練或突發事故應急處置中發現預案存在缺陷或漏洞;

  (3)組織機構、人員發生變化或其他原因。

  9.4責任與獎勵

  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對應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事故或應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按照相關的法規對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理;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5預案備案

  xx市交通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報市政府應急辦和市安監局備案;縣(區)交通部門、局屬各單位應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應急預案,並報市交通局備案。

  9.6宣傳教育

  各單位要積極組織和指導所屬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提高所屬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發生。

  十、附則

  10.1本預案由市交通局安全生產監督科負責解釋。

  10.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4

  為了強化安全生產,確保轄區人民群眾能夠擁有一個安全祥和的生活、生活環境,提高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提高重大事故應急處理能力,加大重大事故發生時及時處理應急能力的訓練,及時解決、處理好轄區內發生的重大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預案範圍

  預案範圍包括火災、交通、建築、生產經營、食品衛生、環境汙染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三、組織領導

  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黨委秘書、副鄉長軍同志任組長,財政所、派出所、企業辦、工商所、司法所、衛生院、網通支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鄉企業辦。

  四、事故緊急處置

  (1)指揮組:主要任務是負責研究、擬定現場緊急處置、救援方案並組織實施。

  (2)事故處理組:主要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擬定的方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報請指揮組同意後,可增加其它相關部門和單位參與事故處理組工作。

  (3)醫療救護組:由鄉衛生院牽頭,衛生院院長任組長。主要任務是負責組織做好突發性公共事件發生後的醫療救護工作。

  (4)後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負責做好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防範和應急救援物資、所需經費保障工作。

  (5)通訊聯絡組:主要任務是負責做好事故應急處理中各個小組之間以及對外的通訊聯絡保障工作。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5

  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和礦要求,特制訂檢修一區事故救援預案,具體措施如下:

  1.組織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

  1.1.組織領導:組長:作業長 副組長:副作業長

  成員:職能人員、各班長

  責任單位:檢修一區

  責任人、指揮:作業長

  報告:當班值班、檢修人員

  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

  2.1.發生一般火警、火災事故、裝置事故、人身傷害事故,當班值班人員應立即報告作業區領導、礦排程,逐級上報。火警火災撥打119請求救援。人身傷亡事故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但不管是哪類事故,搶險救護時都要先切斷電源或採取防護措施後再組織救護,防止事態擴大。

  2.2.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迅速向礦排程彙報,礦排程逐級向上反映。崗位人員撥打“119”救援電話請求救援後,首先組織自救,使用現場的滅火器進行滅火。根據著火部位、性質也可用現場備用的防火沙、土、水進行滅火,電氣火災要用乾粉滅火器、變壓器、油罐等用水冷卻時,人要遠離,嚴防爆炸傷人,待消防專業人員趕到後,在專業人員指揮下配合滅火。

  2.3.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發現人員要立即向作業長、礦排程,逐級上報後,還要通知醫院工傷搶救小組,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若傷者屬擦傷、碰傷、壓傷等要及時用消炎止痛藥物擦洗患處,若出血嚴重,要用乾淨布料進行包紮止血。若傷者發生骨折要保持靜坐或靜臥。若發生嚴重燒傷、燙傷,要立即用冷水沖洗30分鐘以上。若傷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臟,待醫生到達後立即送醫院搶救。

  2.4.若發生洩露中毒事故,救援人員在救援時要先關閉氣源,在實施搶救時,必須戴好防毒面具,迅速把中毒人員抬至通風良好處進行搶救,救援人員若感覺自己呼吸困難應立即撤離,更換人員。待救護人員到達後送醫院搶救。

  2.5.發生重大裝置事故,要立即報告,同時停止裝置運轉,處理事故時,要有專人監護,嚴格執行檢修程式和停送電確認制度,防止打亂仗,冒險作業。

  2.6.發生爆炸事故,要立即關閉爆炸源,若有人員傷亡,按人員傷亡預案救援。

  2.7.發生各類事故都要保護好現場,待事故調查分析。

  生產安全應急預案6

  為了保證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目的: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現場應急救援機構: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分管副總經理、車間主任、工段長、大組長、值班長、公司辦、安監部。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排程,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

  事故報告程式: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後,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事故崗位人員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向分管負責人彙報,必要時越級向公司總經理報告。

  一、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後,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

  二、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

  三、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負責指揮調動公司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四、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在關人員未受到教育放過。

  五、要求事故責任單位對於事故的調查處理報告,必須按公司規定的時間(72小時內)報告公司安監部,不得隨意拖延和瞞報,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複發生。

  六、公司安監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的調查,公司辦做好傷員醫療及善後工作處理,事故單位抓緊做好恢復生產工作。

  七、根據生產現場的特點,特確定以下為可能引發生產事故的類別:

  1、灼傷;

  2、高處墜落:包括從行車、架子、卸料平臺、屋頂墜落以及從平地墜落地坑等;

  3、觸電:包括雷擊傷害;

  5、物體打擊:指落物等碰傷傷害;

  6、火災爆炸;

  7、中毒、中暑;

  8、車輛傷害;

  9、坍塌:包括建築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

  八、應急準備中應遵循的原則

  1、工作前應制定好防止發生事故所採取的預防措施;可能發生事故現場應配備的器材;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對策及資訊傳遞。

  2、保安部建立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加強業務學習和訓練,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應急場所工作人員應進行崗位教育和防火、滅火知識的培訓。

  3、根據作業場所、儲存、運輸物品的數量、品種的不同,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應急器材要定時檢查,做好標識、防止失效,檢查要有檢查記錄。

  九、應急響應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1、緊急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現人應立即向有關管理人員報告。

  2、接到報警後,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救,並密切配合救援隊伍。

  3、疏通事故發生現場道路,設定警戒線,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無關人員到安全地帶。

  4、在急救過程中,遇到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後,再採取急救措施。

  5、必要時可截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6、設緊急聯絡員一名(事故生產單位車間主任),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明確聯絡地址和電話。

  十、重大事故報告及報警原則

  1、生產現場任何人發現發生重大事故的,必須立即報告現場管理負責人,現場管理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立即通知公司生產副總經理,並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開展現場搶救工作。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總經理及公司總部。

  2、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立即組織公司應急救援力量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同時將事故的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政府有關部門。

  十一、救援器材及裝置

  1、通訊裝置:包括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對講機。

  2、交通工具:供指揮、聯絡、救援的用車。

  3、急救藥品及器材:止血帶、頸託、擔架等救援器材及滅火器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