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5篇)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那麼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

  1.總則

  1.1目的:

  為確保鍋爐機組安全、連續、穩定執行,防範突發事故發生,積極應對突發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處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損傷和財產損失,根據鍋爐機組安全使用的要求及特點,制定本應急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鍋爐及壓力管道的管理規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安全規定、鍋爐執行技術標準等,結合電廠生產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應急預案。

  1.3預案適用範圍:

  鍋爐專業。

  1.4事故處理原則:

  1.4.1迅速、有效、有序地處理事故,事故應急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按照《預案》要求,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分工協作。

  1.4.2迅速採取措施,嚴防事故損害的擴大和蔓延。保證鍋爐機組事故處理工作有序、果斷。

  2.預警:

  鍋爐崗位人員明確警報方式,發現事故立即發出警報。

  3.應急情況報告:

  3.1應急情況報告的基本原則:快速、準確。

  3.2報告內容:事故發生後鍋爐值班人員立即彙報值長,事故的名稱、時間、地點。

  4.現場事故處置:

  發生事故鍋爐值班員及時向值長彙報,啟動應急事故預案,採取措施進行處理,防止事故擴大;

  5.應急結束、後期處置:

  5.1 將事故原因、責任人及處理意見進行上報;

  5.2總結事故處理的經驗教訓;

  5.3分析事故原因,制訂預防措施,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事故調查堅持“事故原因調查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落實安全防範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得到處理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積極配合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現場事故調查工作。

  6.預防措施:

  6.1鍋爐值班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堅持“預防為主,超前防範”的原則,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按照三項標準巡檢,加強發電機組裝置日常檢查及維護保養工作。

  6.2鍋爐專業人員熟知裝置效能及其內部結構,能熟練操作裝置,持證上崗。

  6.3維修人員加強對鍋爐機組的維修,保證檢修質量。

  事故處理總則

  鍋爐執行人員應熟悉和掌握裝置效能和各種執行方式及緊急情況下的事故處理,千方百計保證人身及裝置安全。 根據儀表指示事故徵兆,及時準確地判斷事故性質,原因範圍,不能盲目處理,防止事故擴大,避免不必要停爐。 發生事故時,應迅速向值長彙報,按本規程規定,在值長的領導下,單獨沉著,冷靜地進行處理。 如遇新發生的事故,本預案中沒有規定,執行人員應根據當時的裝置和負荷情況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處理,並及時向有關領導彙報。 處理事故時,禁止與事故處理無關人員停留在現場。 發生事故後,要儘量保護好現場,及時彙報。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2

  一.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二.演練地點:

  鍋爐房

  三.演練參加人員

  組長:XXXX

  副組長:XXXX

  組員:

  生產部:

  裝置動力部:

  安全環保部:

  營銷部:

  物流部:

  質控部:

  人力資源部:

  運營管理部:

  後勤各部室主管以上管理人員,生產一線工段長以上管理人員及上夜班、早班當班人員。

  四.過程記錄

  1.8:30模擬鍋爐房發生爆炸,造成操作人員重傷,並伴有小規模火災。

  2.8:31鍋爐房相關工作人員聽到響聲立即關閉現場正在執行的相關實施,並在第一時間內向裝置動力部主任報告相關情況,裝置動力部主任接到報告後立即通知生產部部、保衛科等相關部門,並趕到現場組織人員進行實施現場救助,根據現場火勢的大小及危害性,確定是否有必要撥打火警電話119,如人員傷勢較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打電話向管理者代表和總經理彙報。

  3.8:32總經理、管理者代表趕到現場,成立應急指揮小組,組織和指揮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實施隔離、滅火、人員疏散等工作,將危險危害降到最小化。

  4.8:35,應急指揮小組指揮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定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5.8:38,應急指揮小組設立臨時指揮部及急救醫療點,對傷員實施止血等簡易治療。醫療組均應設定醒目的標誌,懸掛旗幟,方便救援人員和傷員識別。

  6.8:45,120急救車到,傷員經現場處理後,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送醫院時做好傷員交接,放置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7.8:55,事故現場明火被撲滅,得到有效控制。應急指揮小組指揮現場清理演練現場。

  五.演練評價

  透過演練過程中相關人員能夠按照預案的要求進行相應的反應,反應速度及時。模擬爆炸現場得到了及時控制,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明火及時得到控制,傷員也能及時得到救治,效果良好。

  透過本次演練,相關部門熟悉了事故發生後的聯絡、處理流程和方法。《鍋爐爆炸應急預案》在演練中也得到了指導行動的作用,證實實施有效。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

  熱水鍋爐是一種受壓裝置,它經常處於高溫下執行,而且還受著煙氣中有害物質的侵蝕和飛灰的磨損。如果管理不嚴、使用不當,就會發生鍋爐事故,嚴重時會發生破壞性事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會嚴重影響使用者的供暖效果。

  因此,在鍋爐事故發生時,為確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及時修復,確保供熱系統正常執行,制訂緊急狀態下的相應應急預案。

  一、值班制度

  ① 供暖期內各熱力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② 各熱力站實行站長負責制,每班均設立副站長及值班長一名。

  ③總公司設專人24小時值班,隨時掌握並向主管領導準確彙報突發事故。

  二、巡查制度

  ①總公司設稽查科,定期巡查各熱力站鍋爐執行指標,發現疑點隨時通報各站。

  ②各站實行每班巡查制度,派專人對鍋爐執行情況時刻監測。

  三、對司爐工的素質要求

  ①司爐工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後取得司爐證件的專業人員。

  ②司爐工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必須遵守鍋爐安全操作制度。

  ③司爐工必須熟悉鍋爐操作規程,嚴密監視安全儀表,定期檢驗,及時檢修。

  四、對處理事故的要求

  ①鍋爐萬一發生事故,要“穩”、“準”、“快”,要鎮靜,不要驚慌失措。判斷事故的原因和處理事故方法要準確,不要發生錯誤。處理時要敏捷,要迅速消滅事故,或者制止事故擴大。同時要立即報告領導及有關人員。如發生嚴重事故,應保持現場,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及安全部門。

  ②事故之後,應將發生的裝置、時間、經過及處理的方法等情況詳細記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並寫出書面報告。

  五、事故處理與報告

  1、接到事故報警,總公司及責任熱力站值班人員應緊急溝通,說明情況。技術人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同時向公司和熱力站領導及時通報事故情況。

  2、迅速組織技術、排程安全、機械裝置等部門人員趕往現場瞭解事故發生的過程、危害程度。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

  3、維修人員迅速切斷控制事故點的進、出水閥門,儘量縮小範圍地實行區域性停爐措施;同時對事故點進行搶修。

  鍋爐常見事故幾種處理方法:

  1、鍋爐水壓超過允許工作壓力,雖然採取停止給燃料、加強給水等措施,壓力繼續上升時。

  1、迅速熄火處理:停止給煤及鼓風,減少引風,將爐排上紅火與灰渣快速排出,熄火後,切斷總閥,並停止引風機。如需冷卻爐堂,可將爐門及旁路煙道開啟。

  2、鍋爐水位表已升至最高可見水位以上(滿水),雖經叫水後,仍看不到水位時。

  2、迅速冷卻鍋水處理:在緊急停爐時,如無缺水或滿水現象,可以縮短時間加速冷卻,向鍋爐給水、排汙,以降低鍋爐內壓力。當爐水溫度降至80℃以下時,可以放掉爐水。

  3、所有給水裝置、水位表、壓力錶、安全閥、排汙閥全部失效時。

  4、鍋爐元件損失,危及人身或裝置安全時。

  3、如果鍋爐系嚴重缺水事故,停爐時決不能應用迅速冷卻操作,嚴禁向鍋爐給水。

  5、爐牆發生裂縫而有倒塌危險或爐架橫樑燒紅時。

  6、因其它事件威脅鍋爐房或鍋爐裝置安全時。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4

  第一節 超溫結焦的處理

  當流化床鍋爐的燃燒溫度達到灰的熔點溫度時,流化床、返料器等處就會產生灰渣結焦現象,致使鍋爐停止執行。

  當流化床溫度上升較快,有超溫的趨勢時,應立即停止給煤,大幅度增加一次風量以降低床溫。如果給煤自動控制時,應將自動改為手動,床溫正常以後再恢復自動。當床溫穩定以後,減少一次風量,逐步增大給煤量,恢復正常燃燒。同時密切注意風室壓力、床層壓力及爐膛出口差壓值的變化,如壓力值下降或存在較強烈的波動現象,應考慮床料是否有區域性結焦現象,當床溫穩定後,壓爐檢查流化床及近料器,確認無焦,或清除焦塊後,再重新投入執行。如床溫、床壓均正常,應注意適當排灰、排渣,以檢查灰渣排放是否正常,如排灰、排渣不正常,也應採取壓爐措施檢查,是否結焦,並查明排灰排渣不正常的原因。在壓爐檢查時,應注意檢查分離器及返料器、返料斜管是否存在結焦和堵塞。切不可在已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強行執行,以防擴大事故,增加處理的難度。

  第二節 低溫熄火的處理

  當流化床燃燒風煤比不當,給煤量不足,或給煤裝置發生故障斷煤,床溫下降,低於燃燒的正常溫度時,會導致熄火事故。

  當床溫下降較快且幅度較大時,應立即檢查是否斷煤、卡鬥,並及時調整給煤量,減少一次風量,直至最小執行風量,但不宜小於相應床料厚度的冷態臨界風量。調整爐膛微負壓執行。必要時,可關閉返料流化風,停止返料,關閉二次風門,停止輸送二次風,待爐溫穩定和回升時,再逐步恢復返料量、二次風。如床溫低於800℃以下再繼續下降較快時,或觀察爐內火色變暗時應停止給煤,停止一次風,壓爐悶火,利用爐牆溫度加熱床料。悶爐時間一般為15min左右。必要時,可開啟爐門,檢視床料火色,呈紅色,可關閉爐門,直接啟動,恢復鍋爐正常執行。檢查時,注意下部底料溫度,如果床料較厚時,可排放部分底料,也可從爐門處往外扒出底料表面溫度較低的一層爐料,再啟動鍋爐。啟動時,注意一次風不宜提升過快,一般啟動風機投入給煤時,給煤量不宜過大,注意爐溫是否回升,如回升,可逐步增加風量到臨界流化風量穩定一段時間,待床溫快速回升時,再逐步提升一次風,並調整給煤量。給煤量應遠小於正常執行煤量,以免給煤量過大,一旦床溫正常,燃燒正常,床內過量的可燃物大量燃燒放熱,床溫無法控制,反過來又出現超溫現象。但床溫恢復到800℃以上,一次風量恢復到正常執行風量時,可控制好床溫,逐步投入二次和返料迴圈燃燒,使鍋爐完全正常執行。透過壓火悶爐以後,如果檢查底料溫度過底,床料火色不轉紅,可投入木炭或煙煤重新加熱底料,如同冷態升爐一樣重新點火升爐。

  在處理熄火故障時,應注意床溫變化,控制好給煤量,不能追煤過多,不要勉強拖延,果斷根據實情壓爐悶火,床料過厚量,適當排放冷渣冷灰,重新投入返料時,將冷灰排完後再投入,注意調整爐膛負壓。

  第三節 返料器結焦、不返料的處理

  迴圈流化床鍋爐執行中,返料器結焦不返料,會造成鍋爐無法正常執行。

  當返料器出現超溫、不返料的異常現象時,應調整燃燒,與用汽部門及鄰爐取得聯絡,及時停爐壓火,開啟返料器檢查門進行檢查。如結焦,應及時清除,並檢查分離器、返料斜管是否結焦並進行清除,同時,分析結焦的原因,防止重複發生。如果鍋爐流化床正常,沒有超溫,也沒有大量排灰,排渣現象,返料器內也無其他雜物,如耐火磚、混凝土塊等,應注意檢查返料器流化風室及放灰管、返料風的送風系統。如放灰管破裂,應修復;排灰口漏風嚴重,應用耐火混凝土密實,消除一切影響流化的因素。如返料器內既不結焦,也無其他異常情況,應考慮返料器溫度計是否損壞,更換損壞的熱電偶或導線。同時應注意檢查返料器是否漏風,是否流化風量調整過大,使返料風返竄至分離器,造成分離器分離效果降低,使迴圈灰濃度下降。

  第四節 分離器結焦、堵灰、分離

  效果差的處理

  返料器工作正常時,迴圈灰在分離器內是不滯留的,所以,分離器一般不會積灰和結焦。但如果返料不正常,或者分離器耐火內襯損壞剝離,造成返料器、分離器料腿堵料時,分離器便會發生堵灰和結焦。

  如果返料器溫度正常,排灰正常,灰濃度過低,應注意檢查燃料是否顆粒過細,如果顆粒過細,應注意降低一次風量執行,儘量養厚床料,如還是不行,可適當加強飛灰再迴圈量,待有機會時,再停爐檢查分離器是否損壞。如果有條件時,可以改變燃料質量,摻燒其他燃料。一旦返料器呈現不返料、排灰不正常,或溫度下降等現象時,應及時採取壓火停爐措施,檢查返料器和分離器,以便及時消除故障,防止分離器嚴重堵灰或結焦,給處理增加難度。一般返料器只要停止返料幾分鐘,迴圈灰便有可能由料腿堵上分離器,一旦堵上去,而且又結焦時,很難處理。只要堵灰不嚴重,處理及時,只要壓火幾分鐘即可排除故障。如果分離器掉內襯,應注意清除乾淨,尤其是升爐前的冷狀態,必須將那些將要掉、但還不掉的內襯及混凝土塊,用外力將其捅掉,以免執行時,受熱後因應力作用而鬆動掉落,影響正常執行。對於損壞剝落,形成裂紋的現象應及時修復,以免影響分離效果。

  第五節 迴圈灰濃度過高的處理

  迴圈流化床鍋爐執行中,會因迴圈灰濃度過高,通風阻力過大,流化質量遭到破壞而塌床停爐。

  迴圈流化床鍋爐的出力與爐膛出口處差壓值的控制範圍存在密切的聯絡。因此,在正常執行中,當供熱負荷較重,執行床料較厚,懸浮段稀相區差壓值較大時,一旦出現風室壓力大幅波動現象,即說明迴圈灰流量過高,床內極有可能發生流化質量惡化的騰湧現象。這時,應果斷採取排放迴圈灰及冷渣,適當降低迴圈物料量及床料,改善流化質量。如果汽壓、蒸汽流量降低時,應適當減少供熱負荷,穩定鍋爐執行工況。但應注意,在排灰、排渣時,不宜在短時間大量排放,以防床溫控制不住。

  如果床壓劇烈波動,應立即停止給煤,壓火停爐。適當排放冷渣,同時排放迴圈灰,待爐內物料量控制在適當的厚度後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執行。

  第六節迴圈灰濃度過低的處理

  迴圈流化床鍋爐執行時,灰濃度過低,會降低稀相區的燃燒份額,降低爐內,降低爐內水冷壁的傳熱,影響鍋爐出力。嚴重時,養不起床料,使密相區物料量越來越少,顆粒越來越粗,流化質量越來越差,嚴重時會造成薄料層區域性高溫結焦。

  當鍋爐床料提升不起灰濃度過低時,應注意調整風量,維持一次風最小執行風量,適當增大二次風量。可在給煤機前給煤中適當摻燒冷料,以補充床料,我們鍋爐房裝置的.佈局操作這種辦法較為困難;也可以利用壓爐的機會由爐門往爐內投入冷料,適當加厚床料。注意改善原煤質量,增加含灰和矸石成分稍多的燃料,使用混合燃料,同時注意檢查返料器,消除漏風,關小返料風。停爐後,注意檢查分離器及爐牆,消除裝置缺陷。

  當床料過低時,就注意防止床料粗大化現象的擴充套件,除了適當降低一次風、採取措施補充加厚床料外,並配合適當排放床層下部的粗顆粒冷料,排渣時,一次不能多排,渣門應開得大,動作要快。否則,長時間不排號渣,燃料中的超大粗顆粒會在床層底部越積越多,流化風量過小時,流化質量會變劣,新煤進入床內不易擴散,會影響區域性高溫結焦事故。只有在保證流化質量的前提下,才能採用降低一次風量,降低流化速度來養厚床料。要想透過排渣來防止床料粗大化,就必須想法不斷往床內補充物料。所有操作,應環環相扣,否則,處理不當,將會雪上加霜,加速擴大事故。

  第七節爐管破裂的處理

  由於流化床鍋爐燃燒的特點,受熱面管道磨損比起其他爐型都要嚴重得多,尤其是佈置在流化床內的埋管,懸浮段的水冷壁管、尾部的對流管及省煤器管較易磨損破裂,事故一旦發生,其危害程度也最大。

  若鍋爐膜式水冷壁管、對流管、省煤器管等發生破裂,應迅速查明破裂位置,並按下列規定處理:

  A.立即停爐,停執行包含引風機在內的所有風機,以防煙氣帶水使除塵器的布袋、輸灰管、灰庫堵塞。

  B.停爐後超過30分鐘,或得到鍋爐主管的通知,應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閥,關閉鍋爐電動主汽閥,並開啟其疏水閥;若回料灰溫>950℃,應放掉回料器內的回料。

  C.提高給水壓力,增加鍋爐給水,盡力維持汽包水位。

  D.如損壞嚴重,致使鍋爐汽包壓力迅速降低,給水消耗過多經增加給水仍看不到汽包水位計中的水位時,應停止給水。

  E.排放爐料冷卻鍋爐,準備檢修。

  第八節 鍋爐缺水事故的處理

  一.當鍋爐蒸汽壓力及給水壓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於-75mm時,應採取下列措施:

  A.驗證低地水位計的指示正確性,必要時還應沖洗水位計。

  B.若給水自動調整器失靈而影響水位降低時,應改為手動控制並開大給水調節門,增加給水。

  C.若給水電動執行機構故障而影響水位降低時,應改為旁路手動就地開大給水調節門,增加給水。

  二.經過上述處理後,汽包水位仍繼續下降,且降到-100mm時,除應繼續增加給水外,對所有排汙門及放水門全面進行檢查,並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

  三.汽包水位計水位繼續下降,且在汽包水位計中消失時,進行汽包水位計叫水。

  A.若經叫水,水位計在汽包水位計中出現時,可增加鍋爐給水,並注意恢復水位,當給水壓力下降時,向班長請示增開一臺給水泵。且使汽包水位降低時應降低鍋爐蒸發量,維持水位。在給水流量小於蒸汽流量時,禁止用增加鍋爐蒸發量的方法來提高鍋爐水位。

  B.若經叫水,證明是嚴重缺水,就立即停爐。嚴禁向鍋爐進水,關給水總閥、關電動主汽出口門、關連排一次門;停止給煤、停二次風機,並關閉其風門,迅速排掉爐膛床料及返料器返料,然後停一次風機、引風機並關閉其風門;檢查定期排汙閥、緊急事故放水閥及其他疏水應關閉,以減少汽水損失,若汽壓高要跳安全閥,可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閥洩壓到1.0MPa又關閉。

  第九節 鍋爐滿水事故的處理

  當水位高於水位計上部可見邊緣時,應立即關閉給水閥,停止進水,迅速開啟蒸汽管道疏水,以防發生水衝擊。停止給煤,停送、引風機,鍋爐壓爐。開啟鍋爐海底排汙,迅速將水位恢復至正常水位。排汙處理時,應嚴密監視水位,以防滿水排成缺水。待水位恢復正常以後,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執行。

  如果滿水不嚴重,水位在鍋爐水位計監視範圍內,在關少或關閉給水閥以後,水位仍緩慢升高時,可不停爐壓火,只排汙,放水降低水位和開啟蒸汽管路疏水,恢復正常水位。

  第十節 汽包水位計損壞的處理

  一.汽包兩隻水位計指示水位線不同的處理

  1、汽包兩隻水位計指示水位線不同時,應立即檢查:

  A.汽包水位計汽門、水門是否開啟;

  B.汽包水位計汽門、水門、放水門是否洩漏;

  C.鍋爐是否發生汽水共騰。

  2、沖洗汽包水位計,觀察水位指示。

  3、汽包兩隻水位計指示值相差不應超過2mm,汽包水位有輕微波動,則認為水位正常。

  汽包水位計損壞的處理

  1.當汽包水位計損壞時,應立即將損壞的水位計解列,關閉水門及汽門,開啟放水門。

  2.如汽包水位計損壞一隻,應用另一隻汽包水位計監視水位,並立即找檢修人員修復損壞的水位計。

  3.如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具備下列條件,允許鍋爐繼續執行2小時:

  A.給水自動調整器動作可靠。

  B.水位計警報器好用。

  C.低地水位計的指示正確、工作可靠,並4小時內與汽包水位計的指示對照過。此時,應儘量保持鍋爐負荷穩定,並採取緊急措施,儘快修復一隻汽包水位計。

  D.如給水自動調整器或水位警報器動作不太可靠,在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時,只允許根據可靠的低地水位計維持鍋爐執行20分鐘。

  4.如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且低地水位計執行不可靠時,應立即停爐。

  第十一節 汽水共騰的處理

  1.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

  2.全開連續排汙門,必要時,開啟事故放水門或其他排汙門。

  3.維持汽包水位略低於正常水位,必要時將汽包水位自動控制改為手動控制。

  4.開啟主汽集箱疏水門和分汽缸的蒸汽管道上疏水門。

  5.水化人員取樣化驗,採取措施改善爐水質量。

  6.停止向鍋爐加藥。

  7.在爐水質量質量未改善前,不允許增加負荷。

  8.故障消除後,應沖洗汽包水位計。

  第十二節 蒸汽管道或給水管道損壞

  一.給水管道損壞的處理

  1.如給水管道漏洩輕微,能夠保持鍋爐給水,且不致很快擴大故障範圍時,可維持短時間執行;儘快投入備用鍋爐,若故障加劇危及人身及裝置安全時則立即停爐。

  2.如果給水管道爆破,應設法儘速將故障管段與系統解列,若不能解列又無法保持汽包水位時,應停爐。

  二.蒸汽管道損壞的處理

  1.如果蒸汽管道漏洩輕微,不致很快擴大故障時,可維持短時間執行;故障加劇,直接威脅人身或裝置安全時,則應停爐。

  2.如鍋爐蒸汽管道破裂,無法向分汽缸正常供汽或直接威脅人身裝置安全時,應停爐。

  3.如鍋爐房至用汽單位的蒸汽母管破裂,應設法儘快將故障管段與系統解列。

  第十三節 鍋爐及管道的水衝擊處理

  1.當給水管道發生水擊時,可適當關小控制給水的閥門。

  2.如鍋爐給水門後的給水管道發生水擊時,可用關閉給水門、開啟再迴圈門,而後用緩慢開啟的方法消除。

  3.主蒸汽管道發生水擊時,儘快開啟主汽集箱疏水門,蒸汽管道的疏水門。

  4.鍋爐並爐時發生水衝擊,應立即停止並爐。

  5.在汽水管道的水擊消除後,應檢查支吊架的情況,及時消除所發生的缺陷。

  第十四節 煙道內可燃物再燃燒的處理

  如發現煙氣溫度不正常地升高時,應首先查明原因,並校驗儀表指示的準確性,然後根據情況,採取下列措施:

  1.加強燃燒調整,消除不正常的燃燒的方式。

  2.燃料在煙道內發生再燃燒,經上述處理無效時,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A.立即停爐,彙報鍋爐主管和特種裝置安全管理員或生產部經理。

  B.停止給煤,停風機、引風機後並關閉其風門,嚴禁通風。

  C.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門,關鍋爐電動主汽門,若未連續進水應開啟再迴圈門。

  D.投入滅火裝置,把煙道內燃燒的可燃物熄滅。

  E.在確認無火源後,可啟動引風機,逐漸開啟其入口風門調節擋板通風5-10分鐘。

  F.經全面檢查一切正常,可重新啟動。

  第十五節 爐內可燃氣體爆炸處理

  迴圈流化床鍋爐的另一個特點是,流化床密相區的燃燒過程呈現為貧氧燃燒,密相區會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氣體,如果操作不當,易發生可燃氣體再燃燒爆炸事故,造成裝置損壞和人員傷害。

  發生可燃氣體爆炸時,應採取壓火停爐措施,檢查爆炸部位是否造成裝置損壞。如果不嚴重,應分析產生可燃氣體爆炸的原因,及時調整燃燒,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十六節 廠用電源中斷的處理

  鍋爐在正常執行中,如突然電源中斷,應按下列進行操作:

  1.立即投入備用照明,保證水位計及主要通道的安全照明。

  2.同時,立即關閉主汽閥,停止供汽,注意監視汽壓和水位,關閉所有的排汙和其他疏水、排汽。如汽壓過高時可適當排汽降壓,壓力正常後及時關閉。

  3.待風機自停後,關閉所有的風門及煙道門。

  4.啟動汽動給水泵維持鍋爐水位。

  5.床料溫度>950℃時,要排放底料,以免床料結焦。

  6.待電源恢復正常後,應注意開啟爐門檢查床料是否正常,有無結焦現象,同時注意檢查返料器、分離器是否正常,確認一切正常,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執行。

  燃煤鍋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5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範和加強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預案。

  1.3適用範圍

  此預案適用於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或者有可能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我公司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應急工作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鍋爐概況

  本單位生產鍋爐,現有大氣直燃熱水鍋爐CQZS-0.7/95/75燃氣鍋爐8臺,;鍋爐房建於廠區西南側。

  3、報警

  (1)鍋爐在執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後,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

  (2)透過電話嚮應急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後,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4、應急處置

  進入現場的各支隊伍要儘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4.1現場指揮部

  儘快開通通訊網路;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4.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 分片進行撲救。

  4.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定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4.4現場醫療急救

  4.4.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4.4.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後輕的原則治療。

  4.4.3經現場處理後,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4.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4.5疏散撤離

  4.5.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4.5.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汙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5、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後,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彙總、歸檔,並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6、後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覆後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範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汙染物處理、必要裝置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7、保障措施

  7.1通訊與資訊保障

  公安:110 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

  7.2廠為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廠長安全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

  7.3應急物資

  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8、培訓與演練

  8.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8.2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後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並上報安全負責人。

  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範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後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詢不足,總結經驗。

  結束後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