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精選5篇)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時會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為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你知道什麼樣的應急預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1

  一、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

  本工程分佈於吳中區東太湖沿線,茭白港泵閘位於與太湖交匯的茭白港上,茭白港泵閘軸線與大堤的斜交角度為35.24度。茭白港泵閘包括一座排澇泵站和一座套閘。泵站與套閘並列佈置,泵站佈置在北側,套閘佈置在南側。泵站安裝4臺立式軸流泵,單泵流量2m/s,採用單列布置,總流量8m/s。泵站工程由主泵房、安裝間、進出水池、海漫、翼牆等組成。套閘主要由內外閘首、閘室、內外閘首鎮靜段及消力池、內河海漫及防衝槽、外河連線段、內外河翼牆等部分組成。泵站側設管理區,包括管理樓和副廠房等,在內外閘首各設一處管理區。

  南渡水港套閘位於與太湖交匯的南渡水港上。南渡水港為等外級航道,根據規劃,套閘按原規模拆建,內外閘首淨寬均為6m,閘室尺寸(寬×長)為15m×19m。套閘主要由內外閘首及門庫、閘室、內外閘首鎮靜段及消力池、內外河翼牆等部分組成,在內外閘首各設一處管理區。內外閘首均採用鋼筋混凝土整體式結構,順水流方向長均為15m,套閘工作閘門採用橫拉門。

  2.水文氣象、地質

  本工程所在區域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歷年平均降

  雨量為1069mm,歷年最大年降雨量為1535.2mm。多年平均氣溫16.8℃,多年平均日照為1994.5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20天,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822.2mm。

  3、工程地質

  透過本次勘察深度範圍內,主要地層為粉質粘性土等。

  二、水力和暴雨強度計算

  由於本工程持續時間約為12個月,茭白港與南渡水港都需進行斷航圍堰施工,圍堰上下游的河道均可排水,施工時主要考慮的是施工範圍內的積水、降水排除。

  三、排水機具的選擇

  根據排水量和揚程的要求,茭白港選擇採用2臺6寸口徑、22KW功率的浮筒泵外加3個4寸口徑、3KW功率水泵、3個2寸口徑、1.5KW功率水泵進行排水,正常情況下使用1臺6寸口徑、22KW功率的浮筒泵、2個4寸口徑、3KW功率水泵、2個2寸口徑、1.5KW功率水泵進行排水臺進行排水,另外各準備1臺備用。因南渡水港水下部分工程工期與茭白港錯開,南渡水港施工時排水機具將按照需要進行增加。

  四、排水時間、用電量和人工估算(單個套閘計算)

  1、平時:按每天抽水6小時,日用電量為(1x22+2x3+2x1.5)x6=186KW,人工3工日(抽水2,巡查1);

  2、小雨天氣:按每天抽水8小時,日用電量為(1x22+2x3+2x1.5)x8=248KW,人工4工日(抽水3,巡查1);

  3、中到大暴雨天氣:按每天抽水24小時,日用電量為(1x22+2x3+2x1.5)x24=724KW,人工7工日(抽水5,巡查2)。

  五、其他事項

  1、施工進場階段要注意利用原有的河道和魚塘,按照有利於排水的原則,按照當地的地勢建立相對完整的排水溝網,以協助上游水流的排放。

  2、圍堰構築階段注意採用自然排水和機械排水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排除漬水,並且確保排水量大於漬水可能發生的最大峰值。

  3、為防止突發險情,我方將準備專用大功率排水泵和相關裝置,確保24小時排水暢通。

  蘇州市順浩建設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吳中區東太湖堤線二期暨濱湖大道二期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2

  因本工程經歷汛期將臨,同時本市又是颱風多發區域,為了防災減災需要,防止發生內澇,加強突發事件處置的綜合能力,提高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和協調水平,提高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儘快控制事態,儘量減少汛期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及時恢復周邊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工程防洪度汛應急預案。

  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工程現場成立以專案經理為領導班子的工作小組,負責汛期應急事件的安排,小組人員設定如下,並張貼上牆:

  組長:席志13182xxxxxxxx2副組長:張承春180xxxxxxxx 通訊聯絡組成員:許永金153xxxxxx、平賽158xxxxx後勤保障組組長:邵國平153xxxxx8現場搶險突擊隊成員名單:席志、張承春、張國夫、許永金、何高成、平賽、邵國平、孟小昌、俞仁來、葉義明、潘海軍、陳顯國。

  二、應急保通搶險準備工作:

  1.要求所有人員慎重對待汛期緊急事件發生的搶險工作,並制定相應的應急搶險計劃,認真做好應急保通搶險值班記錄,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每天有一名領導帶班,切實保證應急搶險資訊的上報下達。

  2.加大上游河道巡查力度,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及時處理,切實做好應急搶險工作,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由於上游河道岸線約有2.5km長,故對巡查作如下安排:正常情況下,每天安排2人進行巡查;小雨天氣,每天安排4人,輪班進行24小時巡查;中到大暴雨天氣,每天安排6人,輪班進行24小時巡查。

  3.對成立的各搶險隊隊員進行集中培訓,進行針對性應急搶險預防知識和應急實施措施的學習,提高應急搶險的現場應變能力。

  4.現場配備一輛小汽車作為交通工具,運輸卡車都在公司倉庫,必要時可隨時趕赴現場參加搶險工作。

  5.施工現場土源充足,且為粉質粘土,適宜填築施工圍堰等,草包等搶險物品應堆放在工地現場倉庫,隨時可以使用,同時應保證有足量搶險物品在公司倉庫,需要時可隨時裝車運至現場。

  三、工作要求

  1.各組員統一聽從領導小組的安排,具體應急搶險部署由領導小組負責。

  2.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方針,積極做好應急搶險預防準備工作。

  3.應急搶險實行24小時值班制,及時傳達上級應急搶險指示精神,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切實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4.積極收集各種材料,根據情況做好人員、物資、機械的多重準備。

  5.加強巡查力度,特別是雨天巡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彙報各巡查情況及險情,對較明顯的隱患及時處理,預防擴充套件。

  四、常見突發性事件的應急措施:

  1、洪澇災情發生後,事故現場應急人員應立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訊號,及時向防汛指揮組報告洪澇受災情況,防汛指揮組值班成員應收集動態災情,全面掌握受災情況,並及時向上級防汛指揮組長報告。並在指揮長的統一領導下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採取緊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採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組織撤離、救助人員及物資等;及時向領導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託力量求助,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對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有關領導,重大災情在災害發生後1小時內將初步情況報到區防訊指揮中心,並對實時災情組織核實,核實後及時上報,為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2、由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

  3、各成員要接受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採取措施,開展工作。

  (1)緊急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突發事件的特點,採用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裝置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員的救援、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轉移等,其次是貴重物資裝置的搶救;隨時與指揮小組保持聯絡。

  (2)突發事件現場救護,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指揮小組聯絡。

  (3)後勤保障組應做好防汛工作成員的物資保障工作。

  4、領導指揮小組,應根據事故程度確定,對危險源現場實施管制,並提防相應事故造成的傷害;根據事故現場的報告,立即判斷是

  否需要應急服務機構幫助,確需應急服務機構的幫助時,應立即嚮應急服務機構和相鄰可依託力量求助,同時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前,作好救援準備工作:如:現場無關人員撤離、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後,積極作好配合工作。

  5、災後,要及時組織恢復受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如清汙衛生保潔、恢復用水用電等,引導居民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五、應急搶險物資與機械裝置準備:

  應急搶險物資的準備是做好應急搶險工作的保證,根據上級應急搶險工作會議要求及具體應急保通搶險特點,定出應急保通搶險物資和機械計劃,切實保證搶險用物資如:泥沙、編制袋、手電筒、木樁、雨衣、膠鞋、方便食品、擔架、救生船等。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3

  第一條 目的

  為進一步增強二期基建抗洪搶險和處置突發汛情的能力,切實做到“思想、組織、措施、物資”四個落實和“人員、措施、工作”三個到位,確保基建安全渡汛,特制定本防汛預案:

  第二條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xx電廠二期擴建專案工程基建抗洪搶險工作。

  第三條 應急準備

  1.成立xx電廠二期工程專案基建事故處理指揮部

  2.各施工單位要成立抗洪搶險突擊隊和制定防洪預案。發生險情後,基建事故處理指揮部成員要率先趕赴搶險現場,迅速調集各抗洪搶險突擊隊及其它搶險人員,進入險情地段實施抗洪搶險。各搶險突擊隊要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全力以赴確保基建裝置、人員安全。

  3.進入汛期前,各施工單位負責對防洪設施的全面檢查,負責防洪器材、物資的準備工作。安全監督辦公室對各有關部門防汛檢查情況彙總,監督清理障礙,確保排水設施暢通。

  4.各施工單位要經常檢查、試轉排水裝置,確保應急狀態下隨時啟動。

  5.進入汛期後,各施工單位要把防洪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巡邏人員要24小時掌握防洪險情,發現問題後要立即嚮應急處理辦公室報告。

  6.各施工單位應組織職工學習本預案,明確組織分工及各項要求。在進入汛期前組織一次抗洪演習。

  第四條 應急響應

  1.險情發生後,基建應急處理指揮部人員應立即通知防洪隊員參加搶險工作。

  2.各施工單位負責人及防洪隊員在接到通知後應在10分鐘內趕赴結集地點,按照組織分工立即行動。

  3.防洪隊員開啟防洪泵排水,防洪隊員迅速將現場的所有下水蓋板掀起便於瀉洪,並利用防洪沙袋壘牆堵水。阻止洪水向廠房倒灌。

  4.當洪水過大,固定排水泵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立即加裝臨時排水泵,確保順利洩洪。

  5.防洪隊員要發揚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全力以赴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6.各抗洪搶險突擊隊要以大局為重,互相配合,認真組織,堅決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防洪搶險任務。

  第五條 後勤保障

  1.各施工單位必須準備足夠的防洪器材、物資並應做到專人管理,建立臺帳、以及領用、發放記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藉口用以防汛以外用途,否則將給予每人次500元及以上經濟處罰。

  2.車輛、生活、醫療保障由各施工單位負責。

  3.在組織所屬人員做好抗洪搶險的同時,注意督促執勤人員堅守崗位,加強巡邏檢查,嚴防不法人員乘機破壞,確保治安穩定。

  第六條 防洪抗災應急機構及聯絡電話

  第七條 附則

  1.本預案由安委會辦公室歸口管理。

  2.本預案由安委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3.違反本預案的規定,不落實責任,不履行義務,造成事故擴大者,按規定考核。

  4.本預案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4

  一、編制依據

  《工程施工圖紙》

  《施工現場文明達標管理規定》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築面積135328㎡,地下室五層,最底層為人防,其餘四層為汽車庫房和裝置用房;

  本工程基礎為CFG複合地基。主體結構型式為鋼結構,工程設防烈度:8度;抗震設防類別:丙類。

  三、防汛施工的準備工作

  3.1 防汛資訊:

  專案經理部夜間設值班人員並做好值班記錄,同時,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如遇高溫、大風、暴雨天氣時,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施工人員進行雨前防護措施。據此資訊調整安排施工計劃並做好雨季施工各種材料準備,防止暴風雨突然襲擊,給施工造成影響。

  3.2 場地排水:

  雨季到來之前,將施工現場的排水溝清理通暢,雨季施工,應經常疏通排水溝,保證及時將地面雨水排走,防止雨水流進基坑;基坑內加強降排水,防止浸泡基底土壤,影響基底土承載力和基坑護壁穩定;塔基四周加強排水設施,防止因積水造成塔基下沉。重點防範後澆帶、各種予留洞,防止雨水流入地下室。對地下室窗井及洞口,在雨季期間加以遮蓋或封閉,防止雨水灌入。

  3.3 材料及半成品的保護

  (1)所有堆放材料、構件的場地均要硬化,並且做好排水措施,使材料場地的排水系統排水效能良好,以及時排除雨水,防止對材料造成侵蝕、鏽蝕。鋼筋堆放應墊起,嚴禁放在泥地上。架料堆放應搭設架子。

  (2)雨季所需材料、裝置和其它用品,要提前準備,及時組織進場,主要裝置如下:

  材料名稱 單位 數量 備註

  潛水泵 臺 6

  苫布 ㎡ 1500

  塑膠布 ㎡ 2000

  膠 管 M 200

  鐵 鏟 把 10

  十字鎬 把 5

  3.4機械裝置、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防雨:

  (1)機械裝置的電閘箱下部要砌500mm 以上高臺或支架,上部搭設防護棚,以防雨防潮。並應安裝接地保護裝置。

  (2)塔式起重機的接地裝置要按塔吊施工方案進行設定,雨季之前進行全面檢查,其接地電阻不大於4 歐姆,為此應進行搖測。

  (3)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裝置應設定在地勢較高、防潮、避雷的`地方,並要搭設防雨棚,機械裝置的電源線路要絕緣良好,要有完善的保護按零,機動電閘箱必須使用統一規定的標準防水電閘箱以保證漏電保護裝置的可靠。

  (4)大雨後應對塔基、道路、施工電梯基礎和外架子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可靠後方可使用。腳手架等重要構造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或更換加固。

  (5)對施工現場的供電線路、電閘箱及漏電保護裝備和施工機械應按安全標準做全面檢查,及時休整,對施工避雷裝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測試,達不到要求者應立即整改。

  (6)對現場臨時設施,如工人宿舍、辦公室、食堂、倉庫等要進行全面檢修,達到防漏、防塌、防漏電、防火的功能。對危險建築物應進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

  (7)雨季施工主要以預防為主,採用防雨措施及加強排水手段,確保雨季施工正常進行,不受季節性氣候的影響。成立防汛領導小組,負責雨季施工方案的落實和檢查,結合生產例會佈置雨季施工任務。

  四、防汛主要技術管理措施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防汛重點為基坑支付穩定性和垂直運輸機械安全性。

  4.1.基坑支護工程:本基坑支付屬柱列式排樁擋牆,加土層錨杆相結合複合支護結構,面層加鋼絲網及噴射混凝土,其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1)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監測檢查,特別是汛期更應增加監測次數,監測內容主要為:基坑周邊土體變數測量、圍護結構變護測量及內力測量、土壓力測量、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壓力測量等。

  (2)基坑四周應修築擋水牆,其高度不小於200MM,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沖刷護壁;四周路面均需硬化,做好排水溝,及時排走地面積水,不能讓水侵入坑壁土層,破壞土壤內部結構,增大壓力。

  (3)在基坑內做好排水溝、集水井,組織充足的排水工具,防止基坑浸泡,並加強做好降水井點降、排水工作,保持基坑不積水。

  (4)隨時觀察基坑周圍情況,發現周圍路面有沉陷、坑壁支護有位移及表面有裂紋等情況,及時上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

  (5)對基坑倍受雨水沖刷的部位和路面裂縫處要及時覆蓋,並處理。

  4.2.垂直運輸機械:

  (1)塔吊和物料提升機應嚴格按規範和圖紙要求進行基礎處理,保證地基土層耐力達到設計要求。

  (2)隨時檢查塔吊基礎沉降情況,特別是雨後,掌握其沉降量,如果沉降超過規範規定,應及時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3)塔吊基礎四周做好排水溝,防止基礎長期浸泡在積水中。

  (4)塔身上電氣裝置應防雨防雷良好,有漏電保護設施,塔身應做好防雷措施,防止雷擊。

  (5)雨期可能影響操作人員視線,加上吊裝繩索被淋溼,導致繩索與吊裝件之間摩擦係數降低,可能發生構件滑落等質量安全事故,必須採取可靠措施,否則停止作業。

  五、防汛施工安全措施

  5.1.加強雨期、暑天安全生產教育使施工人員在思想上明確安全生產在雨期、暑期情況下的特殊性、重要性,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做好充分準備。

  5.2.透過調整作息時間,儘量避開高溫時間的露天作業,加強食堂、宿舍、廁所等的衛生管理,要防止食物中毒,保證施工人員的飲水衛生和供應。

  5.3.充分發揮工地專、兼職安全人員的作用,除常規性的檢查外,在風雨天氣後要及時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單位工程負責人報告,單位工程負責人必須及時解決,方可繼續施工。

  5.4.使用中的塔機、外架在大風雨前後要進行檢查附牆、地錨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沉,發現問題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方可施工,塔機及外架應檢查避雷措施,防止雷擊事故。

  5.5.消防工作:

  消防器材防雨、防曬,要防止儲料倉庫燃燒起火等現象發生。

  (1)消防器材有防雨、防曬措施。

  (2)對防水塗料及其它化學品、油類、易燃品應設專人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及起火。

  水閘工程防汛應急預案5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特制定北京華泰龍安物業城市月光管理處《人防工程防汛應急預案》。

  一、人防工程防汛應急領導機構

  1、小區人防工程防汛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領導小組下設防汛辦公室,防汛辦公室設在物業辦公室。

  聯絡人:

  值班電話:

  二、認真組織防汛工作檢查,做好各項防汛準備

  1、按照北京市防汛辦釋出的汛情時間:6月1日(上汛)—9月15日(下汛)。防汛辦要在汛期到來前,認真組織對所管的人防工程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作好人防工程防汛的各種物資準備工作(如:水泵、鐵鍬、沙袋等)。

  3、汛期各使用人防工程的職能部門要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要責任到人,發現問題及時報防汛辦公室。

  4、負責防汛工作的各級人員,要保證手機24小時開通。

  三、突發汛情的應急處理

  (一)、處理要求

  各人防工程發現汛情在第一時間,相關負責人要趕到現場進行防汛的搶險指揮。

  (二)、各類事件應急處理

  1、遇有連降大雨的天氣,防汛辦公室和各使用人防工程的部門負責人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密切關注降雨的情況和水位的高低,加強巡視,做到早發現早報告,一旦發現汛情快速反映及時處理。

  2、遇有汛情對人防工程造成威脅,要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排水和攔堵,要保證人防工程和人員的安全。

  3、發現有塌方的隱患時,要做到積極疏散人員、保障人身安全。並立即報防汛辦公室、防汛領導小組。

  人防工程防汛搶險任務由保安消防中心和維修中心擔任,負責小區防汛期間的應急處理施工任務,保證人防工程防汛措施的落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