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精選9篇)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精選9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製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1

  為加強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幼兒園內的發生和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按照“科學排查、及時上報”的原則,特制訂本制度。

  一、疫情報告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疫情報告員:

  疫情排查員:

  疫情登記員:

  槐蔭區青少年宮第一幼兒園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園長辦公室,由xx園長擔任辦公室主任,電話:

  二、幼兒園疫情報告員職責:

  1、具體負責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發現及報告相關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時對全幼兒園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4、負責指導全幼兒園的晨檢、午檢工作。

  三、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

  1、晨檢應在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進入教室的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衛生狀況,發出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幼兒疫情排查人,幼兒園疫情排查人要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於因病缺勤的幼兒,應當瞭解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學校疫情排查人接到報告後應及時追查幼兒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3、幼兒園老師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幼兒園疫情排查人應及時進行排查,並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幼兒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誌。

  4、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3天內有多個幼兒(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2)當幼兒園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資訊。

  (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4)幼兒園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5、報告方式:

  (1)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範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電話)向槐蔭區防疫站報告。傳染病疫情報告渠道:班主任或保育員------學校疫情排查人------園長------教育組------槐蔭區衛生防疫站。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園領導彙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佈、主要症狀、目前狀況、接觸史等)

  報告順序:班主任或保育員(2分鐘)→幼兒園疫情排查人(2分鐘)→園長組織排查(5分鐘)-防疫站。

  (3)有事由園長按傳染病疫情報告渠道報告,無事由幼兒園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報平安。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2

  為了及時有效遏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有關要求,特制定我園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的設定

  周麗梅主任為我園責任疫情報告人,幼兒園其他教職員工、幼兒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責任疫情報告人和園長提供情況。

  二、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園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定期對全園幼兒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園幼兒的晨檢工作。

  三、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幼兒(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在2 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2、當幼兒園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資訊。

  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4、幼兒園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四、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向鎮教辦報告。

  五、幼兒園疫情監測報告制度

  幼兒園建立幼兒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幼兒園的老師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行排查,並記錄排查情況。

  1、晨檢應由班主任或當班教師對早晨到園的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並做好晨檢記錄。如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於因病缺勤的幼兒,應當瞭解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後應及時追查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3

  為加強學校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學校內的發生和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按照“科學排查、及時上報”的原則,特制訂本制度。

  一、疫情報告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各班班主任

  保育員

  幼兒園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園長辦公室,由xxx擔任辦公室主任,電話:xx

  二、幼兒園疫情報告員職責:

  1.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單位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發現及報告相關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時對全園幼兒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4.負責指導全園幼兒的晨檢、午檢工作。

  三、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

  1.晨檢應在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或保育員對早晨進入教室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衛生狀況,發出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排查人,學校疫情排查人要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午檢也如此)

  2.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於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瞭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排查人,學校疫情排查人接到報告後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3.老師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排查人。疫情排查人應及時進行排查,並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幼兒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誌。

  4.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並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2)當幼兒園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資訊,資料共享平臺。

  (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4)幼兒園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5.報告方式:

  (1)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範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電話)向教育局校安辦報告。

  傳染病疫情報告渠道:班主任或保育員------學校疫情排查人------園長------教育局校安辦------洮南市衛生防疫站。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園領導彙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佈、主要症狀、目前狀況、接觸史等)

  (3)有事由園長按傳染病疫情報告渠道報告,無事由學校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報平安。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4

  為加強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園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衛生工作制度》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對於因病缺課的學生,應當及時瞭解學生患病缺課的情況和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人的早發現,並要及時報告給園內疫情報告員。疫情報告員接到報告後,應及時登記並上報相關部門。

  二、各班班主任每天負責對各班因病缺課人數進行統計與登記,並做好與因病缺課學生的聯絡工作,要將聯絡缺課學生情況報告給學校負責人。

  三、各班班主任要告知家長:如幼兒因病缺課時要向班主任請假,並說明病因。同時病治癒回園時,須持康復證明方能入校。

  四、在園期間如發現有身體不適或體溫超過37.5度時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聯絡,讓家長迅速來校接孩子回家治療並做好記錄。每過四個小時應聯絡家長了解學生情況,做好登記,如有異常應上報幼兒園疫情報告員。

  五、幼兒園建立學生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各班主任要在每天的早7:30和下午1:00分別對學生進行兩次體溫測試,如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園內疫情防控員。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5

  為加強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幼兒園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為嚴防傳染病疫情在園內傳播流行,園長為學校傳染病疫情情報人。

  二、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按照以下要求向發病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1、在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6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

  2、在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於12小時內報告。

  3、在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在24小時內報告。

  三、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不得越級上報。

  幼兒園應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兒園傳染病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幼兒園傳染病預防控制計劃和方案,落實園長負責制及各部門相應職責,規範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確保傳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內實施。

  1、規定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式,保證傳染病發病資訊獲取渠道通暢、及時。

  2、幼兒園班主任老師承擔疫情責任報告人,主要負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收集、核實、登記、報告和分析工作。

  3、幼兒園發生的各類傳染病應及時填寫報告,在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限內上報靖安鄉中心學校、甘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區教育局。

  4、建立幼兒園傳染病登記專冊,做好傳染病病例的登記工作。

  5、禁止瞞報、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6

  1.食堂人員根據“錯時供應”的原則, 按照11:00(小託班)、11:08(中班)、11:15(大班)三個時間節點有保育員取送午餐進相應班級,組織幼兒用餐。

  午餐分年級、分地點安排:

  託班:本班活動室、小班組:本班活動室、午睡房、餐廳

  中3班:本班活動室、午睡房

  中1班、中2班:本班活動室、隔壁空教室

  大1班、大2班:本班活動室、 公共區域

  上午:託班、9:30小班9:20中班9:10 大班9:00領取點心,組織幼兒盥洗、點心。

  下午點心:先起床的幼兒先用點心。用點方法與午餐相同。

  2. 教師組織幼兒用點,用餐期間全程使用一次性手套、佩戴口罩。

  3.幼兒分割槽就餐,並根據當天來園人數對各班就餐區域進行合理調配。桌子相隔1米,一桌2人進餐。

  4.保育員統一配餐送至幼兒座位,降低幼兒間交叉感染可能性。保育員分到餐後,幼兒摘口罩進餐。

  5.教師來回巡視觀察進餐、用點情況,教育幼兒不說話,安靜進餐。

  6.教師、保育員和孩子一起進餐。

  7.行政進託、小班進餐。

  一餐二點就餐後:

  1.進餐結束,規範處理剩餘飯菜,倒入專用垃圾袋密封,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噴灑消毒處理。

  2.指導餐後正確方法擦嘴,指導對應使用口杯,用溫開水漱口。

  3.餐後各班錯時組織幼兒餐後至少15分鐘的散步。引導幼兒不做劇烈活動,班與班不交叉活動,關注幼兒在散步過程中的安全,不將散步中撿到的危險物品藏入口袋或弄傷小朋友。散步中堅持慢行,避免幼兒跑跳等劇烈運動。

  4.對班級進餐環境、餐具、地面等進行清潔消毒。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7

  學校將開始20xx年春季學期工作。為切實貫徹落實學校防控工作精神,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用餐管理,避免廣大師生在食堂集中就餐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學校食堂將進一步採取如下防控管理措施:

  1.執行餐前檢查。師生在進入食堂前,請配合工作人員接受體溫監測和查驗證件。凡未佩戴口罩、體溫異常、未攜帶有效證件者一律禁止進入。

  2.保證食品安全。疫情期間,暫停生冷、冷葷、冷盤、涼麵、裱花糕點的製作和售賣;暫停免費湯粥和自選調料的供應,如有需求,請向工作人員說明。

  3.鼓勵打包外帶。疫情期間,學校將免費提供打包餐盒、餐勺及食品袋,鼓勵師生打包外帶就餐;食堂也設立了專門的外帶套餐視窗供師生選擇。為保證食品安全,外帶套餐及打包餐食,請儘快食用。

  4.實行分散就餐。為分散勺園食堂就餐人流,2月17日起,暫停勺園食堂太陽卡服務,持太陽卡教職工請就近選擇其他食堂就餐。

  5.提供集中送餐。鼓勵辦公相對集中的行政樓區域聯合集中訂餐,食堂將視情況提供送餐服務。

  6.釋出就餐指數。師生可登入餐飲中心微信公眾號“服務”欄目下“就餐指數”選單,實時查詢各食堂就餐人數,錯峰錯時就餐。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上述措施,希望在校師生予以理解、支援和配合!同時,為最大限度地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在此也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1.自帶餐食。鼓勵師生自帶餐食,儘量減少前往食堂用餐,各單位儘可能為自帶餐食的師生提供便於飯菜加熱的微波爐等保障並做好加熱裝置的清潔消毒;

  2.安全就餐。選餐時戴口罩、少交流,保持距離;選座時不扎堆、不對面,分散就坐;就餐時低頭吃、不聊天,快速就餐;餐畢後戴口罩、淨桌面,迅速離開。

  3.洗手消毒。就餐時應加強個人衛生,食堂提供有洗手液,餐前請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

  4.錯峰就餐。選擇前往食堂用餐的師生,建議錯峰就餐,學生:11:00-11:45,教職工:11:45-12:30。

  5.嚴禁帶領校外無關人員在食堂內就餐。

  6.嚴禁將餐卡轉借給他人使用。 疫情終會過去,春天終會到來。讓我們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組的領導下,同心協力,群防群控,共克時艱,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8

  一、教師在幼兒午睡期間要高度負責,嚴禁幼兒在床上亂蹦亂 跳,要培養幼兒安靜入睡的好習慣。

  二、教師在幼兒午睡期間須培養幼兒脫鞋、脫外衣、穿外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

  三、用多種親和的方式督促幼兒入睡,半小時內入睡率應達到90%。

  四、加強巡視工作,特別對體弱兒、病患兒的觀察與照顧,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五、注意多尿的幼兒尿床,如有幼兒上廁所應提醒其披上外套。

  六、照顧幼兒午睡,值班人員不得打瞌睡、幹私活、不看小說,即使工作上的事也要在絕大多數幼兒已入睡後再可進行。

  七、值好班,注意幼兒的午睡姿勢(不矇頭、不俯臥、不咬被角、不吸吮手指等),蓋好被子。

  八、幼兒午睡期間,教師要每隔半小時對幼兒細緻觀察,看有無異常,並做好記錄。

  九、午睡時保持安靜,保證時間,按時起床 ,指導和幫助幼兒穿好衣服、疊被子等。

  十、午睡前後由主班教師共同負責寢室內的安全和指導幼兒入睡工作。

  十一、幼兒睡前教師和保育員進行午檢,仔細檢查幼兒是否帶有小棒、玻璃、釦子、硬幣以及有尖角的刀刃的東西,以免責任幼兒或宗族鼻內、吞入氣管或肺內。

  幼兒園重點區域網格化管理制度9

  1、午睡帶班老師在幼兒睡眠時不得離崗、睡覺、聊天、幹私事、長時間接電話發簡訊等,不能坐在幼兒床上。

  2、值班老師不大聲訓斥不入睡的幼兒,睡前可講一些午安故事幫助幼兒入睡,對難入睡的幼兒要多陪她一會,撫摸她的頭臉,讓其入睡。

  3、幼兒睡眠時值班老師經常巡視幼兒,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態及睡眠情況,及時幫助幼兒蓋好被子,以免著涼;及時發現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切記讓幼兒抱頭睡覺,以免發生危險。

  4、發現幼兒有異常情況,如發熱、劇烈咳嗽、流鼻血、腹瀉嘔吐等要立即採取措施、注意觀察並及時通知家長或保健老師。對患有哮喘的幼兒要特別護理,嚴重者勸其回家睡覺。

  5、午睡時必須脫掉外衣、外褲,把他們放在固定的地方,並且不要用外衣、外褲、當枕頭。

  6、老師要密切注意幼兒上下床的安全。

  7、幼兒午睡時間為12:00以後,午睡起床時間為14:30,教師按時幫幼兒入睡起床,幫助和指導幼兒有次序穿、脫衣服,外褲和鞋子。

  8、午睡後,一名老師負責組織幼兒活動,另一名老師及時整理好鋪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