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通用12篇)

  現如今,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1

  一、教學儀器由專人負責管理。

  二、教學儀器要設立賬目,內容包括儀器名稱、來源、數量、單價、金額,做到賬、卡片、實物相符;學校教學儀器一律不準外借。

  三、教學儀器裝置應按標準分類編號,定櫃、定架存放,並在櫃上貼有存放儀器名稱、數量的卡片,以便查詢和使用;藥品和儀器分櫃存放。

  四、各類儀器說明書要裝訂成冊,專架存放,以便正確使用。

  五、教學儀器室內要張貼演示、分組實驗安排表,設定實驗記錄單和報告單,為實驗教學開展服務。

  六、學校建立教學儀器使用、歸還、賠償制度,儀器管理人員對儀器的使用、歸還、賠償都要有記載,需要請示領導的,及時向領導請示。

  七、儀器管理人員要愛護儀器裝置,及時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使儀器裝置始終處於完好狀態;要經常做好儀器裝置的安全工作,室內要保持乾淨、整潔、通風,做到防潮、防鏽、防火、防盜。

  八、主管領導每學期對教學儀器管理工作進行不少於兩次的檢查、指導;學期末進行全面檢查,做為儀器管理人員的考核依據。

  九、儀器管理人員若更換工作或調職時必須辦理移交手續。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2

  遠端教育裝置是保證專案工作正常開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投資建設、學校負責管理使用的國有資產,必須落實專人管理,建帳上冊,定期維護,保證其正常執行和長期使用,真正發揮作用。

  一、專案裝置實行專人管理,落實責任制。一線教師是專案裝置的使用者,必須盡職盡責管好、用好裝置。

  二、按照“模式二”分標填寫《裝置登記冊》,建立裝置安裝、使用、維護檔案。在《資源裝置使用登記表》上對使用執行情況做出記錄。

  三、使用者操作必須符合相關裝置的技術規範要求,符合有關安全規定和使用規則,不得拆卸各種裝置有故障及時向技術人員反映。

  四、做好日常維護保養與記錄,使專案裝置時刻處於完好狀態,保證裝置正常執行。保證接地良好,注意電器裝置的防雷、防塵、防潮、防盜和定期保養工作。

  五、專案裝置應為專案所規定的目標服務,只能用於接收、下載、瀏覽教育資源,播放教育節目,為教育教學服務,不得挪作它用。

  六、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將專案裝置出借、轉讓、變賣,決不允許被個人擠佔挪用。

  七、建立損失賠償制度。因管理不善或使用不當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必須追究責任,責任人照價賠償,損壞裝置必須儘快恢復工作功能。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3

  一、小學科學實驗室應以符合配備標準的儀器裝置和科學規範的管理,為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以及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二、每學期開學後兩週內,應編制好儀器裝置補充計劃報學校審批購置,應根據任課教師實驗計劃安排編制好各年級的實驗教學計劃。

  三、實驗室的儀器裝置應做到帳目清楚,帳、物相符。必須具有《儀器裝置總帳》、《儀器裝置明細帳》、《低值易耗品明細帳》、《儀器裝置報廢帳》等管理帳冊。在帳務管理中,應做到“記帳及時、流程規範、準確無誤”。

  四、儀器裝置的存放應分門別類,科學有序,排列整齊,定櫥定位。櫥有編號,櫥窗設卡(櫥窗卡),物卡一致,帳卡相符。

  五、儀器裝置的保管應注意防火、防潮、防黴、防腐蝕、防變形、防碎裂等。

  六、儀器裝置借出或使用歸還後,要及時清點、檢測、擦淨、歸位,發現短缺、損壞,要按有關賠償規定處理。

  七、儀器裝置借用、使用、損壞、維修必須及時記錄。儀器裝置應經常處於隨時可使用狀態。實驗室應設有《借物登記簿》、《實驗教學情況記錄簿》、《實驗教學情況統計簿》、《儀器裝置損壞維修登記簿》等簿冊。

  八、嚴格執行報廢規定,凡損壞而又不能維修或失去維修價值的儀器裝置,應向分管領導彙報,經審批後予以報廢。所有報廢物品,均須記入《儀器裝置報廢帳》。

  九、加強檔案資料的管理。實驗室應做好財產帳務/教學業務/技術資料(說明書等)、檔案資料(計劃、總結、報表、申購報告、上級檔案等)各類檔案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檔案管理模式,分類裝訂,裝盒存放。

  十、做好淨化、美化、防火、防盜工作。實驗室應保持科學、文明的環境,積極營造良好的實驗氛圍。消防裝置/電器線路應定期檢查,保證人身安全。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4

  現代遠端教育裝置是學校進行現代化教學的常用裝置,為了保證全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確保裝置的完好率、提高裝置的利用率,學校對裝置嚴格實行科學管理。

  一、現代遠端教育裝置列入學校固定財產,有專人負責管理。

  二、現代遠端教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愛護,依照正確的操作方法操作、使用。

  三、遠端教育裝置必須擺放機房指定位置,不得隨意放置。

  四、不得以任何藉口將裝置借出、轉讓、調撥或變賣,更不允許被個人佔用。遠端教育裝置屬專用裝置,不得作為它用。

  五、遠端教育裝置必須按正常操作程式進行操作,凡不按規定辦事,造成裝置損壞的,將追究管理人員的責任。

  六、做好對遠端教育裝置的安全保衛工作,每天下班,要關好窗戶和安全門。

  七、裝置發生故障時,要將故障記錄和處理情況及時向學校領導和上級部門報告,落實售後維修公司進行維修。

  八、對遠端教育裝置要定期進行檢查、保養,保證安全,做好防火、防盜、防塵、防磁、防潮、防震、防高溫、防雷擊、防腐蝕等工作。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5

  一、目的

  確保學校設施裝置正常執行,為師生的教學、學習、工作提供保障。

  二、範圍

  適用於本學院設施裝置維護保養。

  三、職責

  1、裝置使用人是設施裝置保養維護的主要責任人,要做好有關設施裝置的管理及日常保養維護工作。

  2、明確總務科專人負責裝置設施維護和保養,維修人員應以主人翁的態度,堅持維護與檢修並重,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用嚴肅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維護好裝置。

  四、程式

  維護保養堅持主動檢修和日常保修相結合制度,在程式上分為二級。

  一級為日常保養。當裝置設施出現故障,及時填寫《報修單》上交總務科;或直接到總務科記錄於《日常維修記錄本》;急事特辦,日常維修總務科將於第二天早上安排專人維護,維護完成後在“完成時間”一欄中籤名打勾,部門主管負責確認。

  二級為定期維護保養,一般每學期安排三次(每學期初、期中,期末),由總務科安排專人實施,認真做好日常保養工作,確保設施裝置安全。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6

  一、使用過程中,若裝置出現故障應立即停用,並報請管理員及時檢修,技術人員檢修時寫好檢修記錄交由管理員存檔。

  二、裝置的硬體故障必須由管理員指定專業人員負責修理,教師不可擅自拆解,私自處理,否則後果自負。

  三、任課教師使用“班班通”教室多媒體裝置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因違反操作規程導致裝置損壞的,將按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

  四、在維護裝置時,不能在帶電的情況下插拔任何與裝置主機、外部裝置相連的部件、插頭、板卡等。

  五、在裝置執行過程中,不能頻繁地關閉和開啟電源,不得隨意移動、振動裝置。如果電腦出現宕機,應採用系統熱啟動和系統復位方式。如果必須關閉電腦電源,也需要至少關機30秒後再重新開啟電腦電源。

  六、為確保安全,雷雨天氣不得使用“班班通”教室多媒體裝置,班級電教管理員要切斷多媒體總電源。

  七、“班班通”教室多媒體裝置必須做好防塵工作,注意環境清潔,及時清除裝置上的灰塵等雜物,除塵時一定要拔掉電源,注意安全。裝置不使用或使用後,要用防塵罩蓋好。

  八、裝置清潔不能使用有機溶劑擦拭,只能使用中性洗滌劑或清水。電腦顯示器和電視機的表面有保護塗層,除非必要,不要擦拭;擦拭時只能用沾清水的脫脂棉等輕輕擦拭。

  九、如遇異常情況(如:火、水等)時,要及時做好裝置的保護,必要時將裝置及時轉移至安全地帶。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7

  班班通裝置是學校進行現代化教學的常用裝置,它的完好程度決定了課堂電化教學能否正常進行。現制定教室班班通裝置的管理制度如下:

  一、管理人員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管理制度

  1、班班通裝置只能在教師上課時使用,不得用於其它活動。嚴禁學生私自開啟班班通裝置,更不允許學生利用班班通裝置聽音樂、看影碟、玩遊戲、上網聊天等。

  2、任課教師應掌握各裝置使用方法,嚴格按裝置的操作規範操作,時刻注意裝置的運轉情況,如有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然後通知管理人員進行檢測或維修。

  3、如當堂不需使用班班通裝置,一定要保證班班通裝置處於非通電狀態。絕對不允許出現該堂課不需要使用班班通裝置,但所有班班通裝置均處在開機狀態,或學生都在室外上課,但教室所在裝置卻仍在開啟。

  4、各班主任負責本班的班班通平臺調配及鑰匙發放與回收工作。

  5、各班班主任為保管教室班班通裝置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班的班班通裝置的保管和維護,認真做好本班裝置使用記錄和維護記錄。

  6、保持班班通裝置的清潔。要對裝置外表定期清潔,清潔時要小心細緻,可用潮溼但不滴水乾淨抹布輕擦裝置外殼,但切勿進水,以免損壞班班通裝置。

  7、班班通裝置出現故障,非專業人員,任何人不準擅自拆卸裝置,任何人不準擅自把裝置拿出教室外使用。

  8、因違章操作或學生私自使用班班通裝置造成人為損壞的,學校將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並視損壞程度要求責任人照價賠償,無法查明責任人的由該班集體賠償。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8

  班班通裝置是學校資訊化教學的重要設施,是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師生必須倍加愛護、按規定流程使用與操作。為了加強對“班班通”裝置的使用與管理,確保教學工作的開展和裝置的正常執行,特制定本制度。具體如下:

  1、班主任為該班班班通裝置的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班班通裝置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經常檢查裝置使用情況,發現裝置出現故障應及時報告給學校領導,以便及時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如發現裝置硬體損壞或丟失,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如保管不善造成裝置損壞、丟失,除照價賠償外,還要追加班主任責任。班級任課教師為第二責任人,應協助班主任管理。

  2、各班要指定一名班級資訊管理員(班主任可指派一名品德優秀、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學生擔任),負責檢查班班通裝置是否關閉,確保教師上課完畢裝置立即關閉。對班班通裝置進行清潔除塵,切忌用溼抹布清潔,保持多媒體講臺下地面的乾燥;不得用手觸控電子白板和投影儀,更不能讓硬物觸及電子白板和投影儀等。

  3、粉塵、不按程式操作、機器運轉時受到震動是損害機器使用壽命的大敵。班主任必須對學生進行教育,未經教師允許學生不得亂動和使用各類裝置,以免發生危險和裝置損害。要保持教室內衛生,桌面潔淨,減少粉塵,延長機器使用壽命。保證多媒體講臺桌面乾淨、整潔,不亂放書本、雜物等。嚴禁將水杯、黑板擦等物品擺放在多媒體講桌上。

  4、任課教師使用前應先向班主任申請,課前檢查裝置的完好情況,如需複製檔案的應先進行防毒處理,授課完畢後將檔案移到指定個人資料夾。不使用外來磁碟、劣質光碟。使用完裝置後,及時清理桌面、將電子筆等整理歸位,再依次正常關閉電腦主機、投影儀等班班通裝置,嚴禁直接關閉總電源;及時填好教師使用記錄,班主任檢查無誤後方可離開。如果班主任不做檢查,出現問題由班主任負責。班主任每月底將教師使用記錄交學校教務處檢查。

  5、授課教師要注意系統的維護保養,發現故障或計算機有病毒應及時清除或向班主任報告處理,確保正常使用。授課教師不要在放置主機的操作檯上放置其它雜物,保障主機能夠正常通風散熱。嚴禁在電腦桌面與C盤上儲存資料。不得隨意更改計算機設定,嚴禁隨意拆卸裝置,不得擅自在計算機上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教學需要的軟體,由學校管理員進行安裝。

  6、教師使用班班通裝置須規範操作,不得在教室計算機中使用與教學無關的內容,自覺抵制有害資訊,不在網上瀏覽有害資訊及網上聊天、看電影、聽音樂、玩遊戲,嚴禁利用網路製作、釋出、傳播各種有害資訊。杜絕學生非法操作裝置,教師不得擅自允許學生單獨使用多媒體設施,嚴禁學生隨意開關總電源、計算機、投影儀等裝置。

  7、打雷時和雷雨天氣各班禁開電源,嚴防雷擊。

  8、班班通鑰匙不得隨意轉借他人使用,遇到週五或學校放假,班主任必須認真進行檢查,做到電腦關機、電源關閉、多媒體講桌上鎖、教室門窗關緊等,做好裝置的防潮、防損、防盜工作。

  9、每到新學期開始,新老班主任要對教室內的班班通裝置進行交接,新班主任要對照原教室內的班班通裝置配置表檢查裝置是否齊全,是否損壞,有問題由原班主任負責,新班主任不做交接由新班主任負責。

  10、班班通的所有設施未經學校領導許可,不得由任何人帶出教室。

  11、凡違反上述規定對相關設施造成破壞者,應照價賠償,情節嚴重者將按校紀校規給予處理。(正常損耗除外)

  12、學校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將“班班通”檢查評比列入班級檢查常規。同時將不定期對各班的使用情況進行抽查,抽查的結果將納入教師考核中。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9

  一、學校使用的特種裝置應當由國家特種裝置監督管理部門許可的單位制造、安裝和改造。裝置使用前,應當核對其是否附有符合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的設計檔案、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檔案。學校應當建立特種裝置資料檔案。

  二、在特種裝置安裝、改造、維修前,學校應當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將有關情況告知特種裝置安全監督部門。

  三、特種裝置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後30日內,學校應當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登記。登記標誌應當置於該特種裝置的顯著位置。學校不得擅自變更特種裝置的用途。

  四、特種裝置的管理人員應當經過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並獲得資格證書後,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和管理工作。

  五、學校應當對在用特種裝置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查,發現故障或異常情況的,應當停止使用,進行檢查,在確認消除隱患後方可繼續使用。對特種裝置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應當定期進行校驗、檢修。

  六、需要定期檢驗的特種裝置,學校應當在安全檢驗合格的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裝置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裝置,不得繼續使用。

  七、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取得許可證的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或者電梯製造單位進行。電梯應當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10

  一、使用班班通電教裝置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禁止非正常關機,禁止隨意插拔各種連線線。

  二、管理人員要隨時升級防病毒軟體,保證每週進行日常病毒檢測,裝入計算機系統的任何程式、資料要經過病毒檢查,同時做好重要資料備份工作。

  三、相關人員不得傳播、複製、編寫病毒程式、嚴禁利用班班通電教裝置網路釋出、瀏覽、下載、傳送反動、色情及暴力的資訊。

  四、禁止安裝與工作內容無關的軟體,不得利用班班通電教裝置從事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五、完善安全保衛措施,注意防火防盜。教室內應按防火規定配備消防器材,管理人員要熟悉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發現火情及時報警,並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滅火。

  六、加強班班通電教裝置內用電管理,定期對供電線路配電裝置和照明器具進行檢查,防止因線路老化、短路造成事故;按綜合佈線設計進行用電線路鋪設,不得私拉亂接;各班級要指定專人於每天下班前,關閉所有用電裝置,關閉總電源,最後關好門窗。

  七、班班通電教裝置管理人員要熟悉裝置電源、照明電及其他電器裝置開關位置,掌握切斷電源的方法和步驟。

  八、定期檢查、保養班班通電教裝置,保證執行安全可靠。妥善保管硬體裝置及其他相關裝置的驅動程式、保修卡和重要隨機檔案。

  九、使用人員如發現計算機系統執行異常,應及時與管理人員聯絡,非專業人員不得擅自拆開計算機調換裝置配件,外請人員對班班通電教裝置進行維修時,學校相關人員應自始自終協同。

  十、班班通電教裝置應列為單位重點防火、防盜部門,電子教室內要有可靠的防盜、防雷、防火、防水、防塵和防靜電設施,並責任到人。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11

  為了保證全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電教裝置的利用率,特制訂電教裝置的管理制度:

  1、普通教室電教裝置是學校開展電化教學的主要工具,不得用於其它活動,未經學校管理人員同意,任何人不準擅自拆卸任何電教裝置,更不準擅自把裝置拿出教室外使用。

  2、任課教師應熟練掌握各種電教裝置使用方法,使用前認真檢查裝置的完好程度。使用時嚴格按操作規範操作,時刻注意裝置工作情況,如有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通知電教管理人員處理。使用後,應按操作規定依次關閉裝置,整理好裝置並填寫好班級電教裝置使用記錄。

  3、要注意電教裝置的音量、光線、色彩、角度適中,保重學生身體健康,把對臨近班級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

  4、各班班主任為本班電教裝置的第一責任人,有責任有義務管理好本班電教裝置,教育學生自覺維護班級電教裝置,保證裝置的正常運轉。

  5、每班指定一名責任心強、能夠熟練掌握電教裝置操作的同學擔任班級電教管理員,負責管理、維護電教裝置,並協助教師上好電教課。

  6、對裝置定期清潔,清潔時要用乾燥的軟巾輕輕擦拭或吹去表面灰塵,切忌用粗糙的抹布或用力擦拭,以免劃傷螢幕;切忌用溼巾清潔,預防短路。投影機屬貴重裝置,需專業人員進行維護。

  7、因違章操作造成損壞及不良影響者要照章賠償。

  8、多媒體教室應保持環境清潔,嚴禁在室內吐痰、吸菸、亂扔雜物等。定期做好裝置的保養,如有問題,應及時修理,保證每臺裝置處在良好狀態。

  小學培訓班設施裝置管理制度12

  1、校內的一切裝置與設施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維護,做到固定牢固,執行安全可靠。

  2、教學裝置的維護和安全管理:電腦、投影儀、錄音機、實物投影儀、電視機、照相機等貴重辦公器材,維護管理要落實到人,明確責任,實行目標管理,在做好防火、防盜的同時,要做好使用維護記錄,消除用電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3、消防設施的安全管理

  (1)加強對全校師生的《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教育,加強教室、教師宿舍、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等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設施和用電安全管理,由總務處確定專人負責,定期檢修,保證正常運轉。

  (2)學校總務處應按規定配齊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暢通,保證滅火器械規格正確、功能有效,有關管理人員必須熟悉使用滅火器等消防設施。

  (3)組織開展緊急情況下師生安全撤離和疏散的演習活動,確保師生安全。

  (4)總務處加強對電源、電器、電網的檢查,防止因漏電或線路老化等隱患引發事故。

  (5)加強對師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嚴禁教師在宿舍私自接線,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嚴禁將煤油燈、蠟燭、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宿舍。

  (6)學校教師一旦發現消防不安全隱患,因立即向校長反饋,應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進行整治,不得以各種理由拖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