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閱讀及答案參考

《三國志·魏書》閱讀及答案參考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張範,字公儀,河內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範,範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於榮利,徵命無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徵,拜議郎,遷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欲合徒眾與天下共誅卓。承弟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謂承曰:“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起一朝之謀,戰阡陌之民,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卓阻兵而無義,固不能久;不若擇所歸附,待時而動,然後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綬間行歸家,與範避地揚州。袁術備禮招請,範稱疾不往,術不強屈也。遣承與相見,術問曰:“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齊桓,擬跡高祖,何如?”承對曰:“在德不在強。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慾,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若苟僭擬,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術不悅。是時,太祖將徵冀州,術復問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數千,敵十萬之眾,可謂不量力矣!子以為何如?”承乃曰:“漢德雖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挾天子以令天下,雖敵百萬之眾可也。”術作色不懌,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範。範以疾留彭城,遣承詣太祖,太祖表以為諫議大夫。範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範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範。範謝曰:“諸君相還兒厚矣。夫人情雖愛其子,然吾憐戩之小,請以陵易之。”賊義其言,悉以還範。太祖自荊州還,範得見於陳,以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太祖征伐,常令範及邴原留,與世子居守。太祖謂文帝:“舉動必諮此二人。”世子執子孫禮。救恤窮乏,家無所餘,中外孤寡皆歸焉。贈遺無所逆,亦終不用,及去,皆以還之。建安十七年卒。 (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節)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且起一朝之謀 且立石於其墓之門 B.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C.雖由匹夫之資,而應霸王之功 雖大風浪不可鳴也,而況石乎

  D.太祖自荊州還,範得見於陳 趙氏求救於齊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張範“忽於榮利”的一組是( )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範,範辭不受 ②徵命無所就 ③乃解印綬間行歸家

  ④袁術備禮招請,範稱疾不往 ⑤範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窮乏,家無所餘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組是( )

  A.董卓作亂時,張範與張承想要集合徒眾與天下豪傑一起討伐董卓,後在其弟張昭的勸阻下作罷。

  B.張範讓張承去見袁術,由於張承在言談之中沒有曲意逢迎袁術,致使見面不歡而散。從中可以看出張承“方正”的性格。

  C.張範與張承的兒子同被盜賊劫持,張範前往賊穴營救,最終盜賊被他的仁義之言所感動,把兩個孩子都還給了他。

  D.太祖每當出兵征戰,常常讓張範和邴原輔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並告誡曹丕若有所行動一定要向兩人諮詢,足見張範深得太祖器重。

  7.把文言文閱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範,範辭不受。(3分)

  (2)救恤窮乏,家無所餘,中外孤寡皆歸焉。(3分)

  (3) 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慾,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3分)

  參考答案

  4.C((A項前句“且”,連詞,而且;後句“且”,副詞,姑且;B項前句“則”為連詞,才,後句“則”為“卻”;C.即使,D項前句“於”,在,後句“於”,向)

  5.D

  6.A(A.董卓作亂,張承想聚合親信與天下共起討伐董卓,並無哥哥張範。)

  7.(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兒嫁給張範,張範推辭沒有接受。(要點:“妻”“辭”)(3分)

  (2)張範救濟撫卹貧困的人,(以致)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兒寡母都來投靠他。(要點:“救恤”,“中外”,“歸”)(4分)

  (3)假如以道義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個人的力量,而成就王業,不足為難。

  [參考譯文]:張範,字公儀,河內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兒嫁給張範,範推辭不接受。他性格恬靜,樂於道義,淡泊名利,從不接受公薦。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於做人方正而被徵召,任命為議郎,又升任伊闕都尉。董卓作亂,張承想聚合親信與天下共起討伐董卓。張承之弟張昭時任議郎,恰從長安來,對張承說:“現在想討伐董卓,寡不敵眾,況且此事只是緣於一天偶然的商議,驅使田間的.百姓作戰,士子沒有經常安撫,士兵沒有訓練,難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擋天下的討伐,得不到道義上的支援,其統治本來就不穩固、長久;不如先呆在一個地方等待時機行動,然後才能實現志向。”張承同意了張昭的建議,於是他解下印綬,辭官不做,從小路回到家鄉,與張範一同在揚州隱居。袁術準備好厚禮招請他們,張範假稱有病而不能前往,袁術沒有強逼他。然後派人請張承與他相見,袁術問他:“往昔周朝衰落,於是有了稱霸的桓、文二帝;秦國喪失法度,漢朝把天下接管過來而以法度治理。現在我擁有廣闊的土地.眾多的人口,想效法漢高祖主事,稱霸天下,你有何意見?”張承回答說:“稱霸之資在於道義而不在強大。假如以道義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個人的力量,而成就王業,不足為難。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時而行,為人民所棄,誰能使他興旺發達起來?”於是袁術不高興。在這時,太祖將要進軍冀州,袁術又問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萬大兵,真可謂不自量力,你認為結果會是怎樣呢?”張承於是說:“漢朝雖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沒有改變,而今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萬之眾也可以了。”袁術於是臉現怒色不高興,張承就離開袁術回到揚州。

  太祖(曹操)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請張範。張範因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讓張承去見大祖。太祖表奏他為諫議大夫。張範之子張陵和張承之子張戩被山東強盜抓住,張範直接到強盜住所去要還二子侄,強盜只把張陵放回。張範謝道:“諸君把兒子相還,已經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雖然愛憐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卻可憐幼小的張戩,請把張陵換回張戩。”強盜被他的大義所感動,把兩個都還給了張範。太祖從荊州回來,張範得以在陳州見到他,任張範為議郎,參謀丞相軍事,張範非常得太祖的敬重。每當太祖征伐之時,常讓張範和邴原留在許都,輔佐太子。太祖對文帝(曹丕)說:“如有什麼行動。一定要向這二人諮詢。”世子以子孫之禮相待他們。他經常救濟窮困人家,家中無多餘的資財,遠近孤寡都投靠到他那裡。別人對他的贈遺他從不反對,但也不用它們,等到他們走的時候,都把它們還回。張範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