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對比閱讀答案

《三峽》《“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對比閱讀答案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阸①,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②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衝,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③,鼓若山騰,浚波頹迭,迄於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節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

  【注】①巨阸(è):巨險。阸:險阻重地。②禹:大禹,傳說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

  ③贔(bì)怒:形容氣勢壯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4分)

  (1)略無闕處 (2)良多趣味

  (3)素氣雲浮 (4)非駟馬之追也

  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2)水非石鑿,而能入石。

  3.用“/”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2分)

  往 來 遙 觀 者 常 若 霧 露沾 人 窺 深 悸 魄。

  4. 【乙】文與【甲】文“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2分)

  答:

  5.請概括【甲】文長江的夏水與【乙】文黃河的孟門之水特點異同,並找出兩者在描寫方法的運用上有什麼相同之處。(4分)

  答:

  答案

  1.(1)現寫作“缺”,斷缺。(2)確實,實在(3)白色(4)不譯,主謂之間

  2.(1)空曠的山谷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2)水(雖然)不是鑿石頭的鑿子,卻能穿入岩石。

  3.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

  4.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或“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5.同:二水既盛且速。異:黃河的孟門之水氣勢恢宏。

  描寫方法運用上的相同之處:都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