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統,字德施》閱讀訓練含答案

《昭明太子統,字德施》閱讀訓練含答案

  昭明太子統,字德施,高祖長子也。母曰丁貴嬪,太子以齊中興元年九月生於襄陽,天監元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子。太子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東宮。七年十一月,貴嬪有疾,太子還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帶。及薨,步從喪還宮,至殯,水漿不入口,每哭輒慟絕。雖屢奉敕勸逼,日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每入朝,士庶見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萬機,內外百司,奏事者填塞於前。太子明於庶事,纖毫必曉,每所奏有謬誤及巧妄,皆即就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嘗彈糾一人。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性寬和容眾,喜慍不形於色。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恆自討論篇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閒則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於時東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性愛山水,於玄圃穿築,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遊其中。嘗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曰:“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侯慚而止。出宮二十餘年,不畜聲樂。少時,敕賜太樂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軍北討,京師谷貴,太子因命菲衣減膳,改常饌為小食。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又出主衣綿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貧凍。若死亡無可以斂者,為備棺槥。每聞遠近百姓賦役勤苦,輒斂容色。吳興郡屢以水災失收,有上言當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詔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節,發吳郡、吳興、義興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所聞吳興累年失收,民頗流移。吳郡十城,亦不全熟。唯義興去秋有稔,復非常役之民。又出丁之處,遠近不一,比得齊集,已妨蠶農。去年稱為豐歲,公私未能足食;如復今茲失業,慮恐為弊更深。”高祖優詔以喻焉。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

  三年三月,寢疾。恐貽高祖憂,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及稍篤,左右欲啟聞,猶不許,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惡”,因便嗚咽。四月乙巳薨,時年三十一。高祖幸東宮,臨哭盡哀。詔斂以袞冕。諡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寧陵。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師男女,奔走宮門,號泣滿路。

  (節選自《梁書》卷八列傳第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祖便使省萬機 省:檢視

  B.唯義興去秋有稔 稔;莊稼

  C.比得齊集,已妨蠶農 比:等到

  D.恐貽高祖憂 貽:遺留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昭明太子“仁德”的一組是(3分)

  ①日止一溢,不嘗菜果之味 ②徐令改正,未嘗彈糾一人

  ③出宮二十餘年,不畜聲樂 ④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貧凍

  ⑤菲衣減膳,改常饌為小食 ⑥敕參問,輒自力手書啟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蕭統性情純孝。母親病時,他侍疾東官,飲食俱廢,守喪出服後變得羸瘦不堪;自己病重,則有意隱瞞病情,惟恐父親高祖擔心。

  B.蕭統酷愛文學。他身邊招納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常在一起研讀探討書卷文籍,談古論今,著述文章,毫無倦怠。

  C.蕭統擅長政務。在舉行冠禮以後:梁武帝便開始讓他處理朝政。他善於辨析奏章的`真偽謬誤,對不實之處洞察入微,但只命相關人改正,不隨便處分人。

  D.蕭統性愛山水。曾經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建議演奏歌舞助興,蕭統詠左思《招隱詩》婉拒,認為不需管孩樂器,山水自有清妙之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4分)

  (2)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振賜。(6分)

  4.(3分)B 5.(3分)C 6.(3分)A

  7.(10分)

  (1)(4分)(太子)能公正地評判案件,(對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寬恕,天下都稱讚太子仁德。

  (評分要點:“獄”、“全”、“宥”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6分)每當天降大雨或積雪不化之時,(太子)總要派身邊親近之人,巡行大街小巷,看望窮苦的人家,有流落在道路上的人,就暗地裡給予救濟。(評分要點:“左右”、“周行”、“密”、“振”各1分,句子通順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