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歡閱讀答案及賞析

歸朝歡閱讀答案及賞析

  歸朝歡

  柳永

  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①雙槳,盡是利名客。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②誠何益。歸去採,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注]①只輪:代指車。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莖。

  1.這首詞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詞意簡要賞析。(5分)

  2.詞的下闋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詞句具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環境,渲染一種荒寒的氛圍;暗示行旅的艱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對羈旅行役的厭倦之情。風聲淅淅,白霜滿地,說明時值冬初,天氣寒冷;宿雁驚起,殘月當空,天剛破曉,旅人就踏著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蕭索清冷的晨景,更襯托出詞人行旅的艱辛,心境的悲涼。(5分;總說3分,答一點給1分;賞析2分,能結合意象、意境分析任意兩點即可)

  2.“轉覺歸心生羽翼”寫詞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飛回故鄉,突出了歸鄉之情的迫切;而愁如雲恨如雨,則突出了詞人鄉愁的濃重。“新春殘臘相催逼”寫出了時序代謝,日月相催,與“歲華都瞬息”一起表現出了詞人年光逼人、年華易逝的傷感。“浪萍風梗誠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自己命如“浪萍風梗”,浪跡無定之苦和對羈旅生活的厭倦。最後幾句寫出了自己歸鄉的渴望和對愛人的思念。(6分;思鄉、年華易逝、厭倦漂泊、思親四點之中,答出三點並結合詞句分析即可)

  作品賞析

  由於柳永天性風流,才性高妙,後因“奉旨填詞”而仕途坎坷,最終以畢生精力作詞,在“倚紅偎翠”、“淺酌低唱”中尋找寄託,並自詡“白衣卿相”。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這首《歸朝歡》是寫冬日早行而懷念故鄉的作品,抒寫冬日早行而懷念故鄉的'思緒和浪跡江湖的苦悶情懷。全詞如下:

  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利名客。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詞作的上片,詞人以白描手法描繪旅途景色,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抒情氛圍。前兩句寫道:“別岸扁舟三兩隻。葭葦蕭蕭風淅淅。”“別岸”是稍遠的江岸。“扁舟”即小船。“蕭蕭”擬聲詞,此指蘆葦發出的聲音。“淅淅”擬聲詞,指風聲。這兩句的意思是說,遠處江岸停著三兩隻小船,風吹蘆葦發出淅淅的聲音。接著寫道:“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沙汀”即水邊或水中的平沙地。這裡的沙汀是南來過冬的雁群留宿佳處。“破”即穿。“煙”即迷濛的霧氣。

  “殘月”指將落的月亮,一彎殘月。這兩句的意思是說,露宿的大雁驚飛起來,穿過彌矇霧氣,殘月照在小溪的小橋面似如秋霜一樣潔白。這裡,“殘月”表示旅人很早就上路。其中的“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形成工對。上句寫了大雁高飛起來,因人早起趕路而驚飛,下句寫似如秋霜的溪橋。這樣,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寒冬早行的景物及其特點。接著寫道:“漸漸分曙色。”“曙色”即拂曉時的天色。這一句為寫景之總括,不但表明時間推移,已經快到拂曉,而且暗示了旅人已經過一段行程,為推動詞意的發展做了有力的鋪墊。天亮了,詞人看到:“路遙山遠多行役。”“行役”即指出行。這裡是轉筆,由寫景轉寫旅人。意思是說,東方發白,彎彎曲曲的道路上,出行的人漸漸多起來了。一些“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利名客”。這裡的“只輪”“雙槳”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分別借指車和船。“利名客”指追逐名利的人。

  這幾句的意思是說,那些坐船乘車的人,盡是“利名客”。為什麼柳永要這樣說?這與柳永的處境有關。我們知道,“奉旨填詞”的柳永失意江湖,正同這群趕路的人一樣,徒步行走,心中也免不了怨恨。

  接著過片“一望鄉關煙水隔”,承上片的寫景寫人轉入主觀抒情——因厭倦羈旅行役而思故鄉,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煙水”霧靄迷濛的水面。所以“一望”也就是想望。“鄉關”即家鄉所在地。其中,“鄉”即家鄉,“關”即關隘、關塞。自己與故鄉相隔遙遠,煙水迷茫,根本無法望見。所以,在這樣的處境中,既無法望見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鄉愁緒的煎熬,反轉產生一種急迫的渴望心理——“轉覺歸心生羽翼”。“覺”即醒悟。也就是說,詞人醒悟了,巴不得生出雙翼,立刻飛回故鄉。其中“生羽翼”突出了歸鄉之情的迫切。接著寫道:“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愁雲恨雨”往往用來比喻兒女離情。“愁雲恨雨兩牽縈”就是說愁如雲恨如雨如同絲一樣牽縈兩地。這裡,透過比喻來突出詞人鄉愁之濃重。“新春殘臘相催逼”“新春殘臘”即新年與舊年的交替時。這裡,寫出了時序代謝,日月相催,一年接一年。接著一句是“歲華都瞬息”。“歲華”即年華,時光。“瞬息”即時間過得很快。

  南朝梁沈約在《卻東西門行》寫道:“歲華委徂貌,年霜移暮發。”這裡,詞人把“新春殘臘相催逼”和“歲華都瞬息”放在一起,強調了年光逼人、年華易逝的傷感。“浪萍風梗誠何益。”“萍”和“梗”在古代詩詞中是飄泊不定的典型意象,以喻羈旅生活像浮萍和斷梗一樣隨風水飄蕩無定。這裡,詞人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風梗”一樣,表現出詞人浪跡無定之苦和對羈旅生活的厭倦。

  最後三句寫道:“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歸去來”出自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指歸隱鄉里。這裡是“回去”的意思。“來兮”是助詞,無義。這幾句寫出了思鄉的主要原因,並補足了“愁雲恨雨”之意。原來是家鄉的“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這個人說誰?當然是詞人的妻子了。為什麼?我們知道,柳永離家後再也沒有回到故鄉,而在京都的煙花巷陌與許多歌妓一起,而這些人也絕對不是他所“憶”的人,更何況,前文也說道“一望鄉關煙水隔”。所以,詞人所表現出來的自然是多年沒有回去的故鄉和自己所愛的妻子。詞作卒章顯志,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在藝術上,首先,結構勻稱完整,層層推進,卒章顯志。其次,白描和鋪敘相結合,虛實結合,情景相生,提高詞作的境界。再次,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不但增強詞的含蓄性,而且更富形象感。第四,語言平易、準確、形象、貼切,特別是工整的對偶句的運用,使詞作的語言更具富於表現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