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君者,邑人”文言文閱讀附答案及翻譯

“回君者,邑人”文言文閱讀附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

  回君者,邑人,於予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鬚髯,回聰慧,耽娛樂,嗜酒入骨。家有廬舍田畝,蕩盡,赤貧。善博戲,時與人賭,得錢即以市酒,邑人皆惡之。

  予少年好嬉遊,絕喜與飲,邑人以之規予曰:“予輩亦可共飲,乃與無賴人飲,何也?”予曰:“君輩烏足與飲?蓋予嘗見君輩飲也,當其飲時,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雖在手,而意別有營,強為一笑,身上常若有極大事相絆,偶然一醉,勉強矜持。夫人生無事不苦,獨把杯一刻,差為可樂,猶不放懷,其鄙何如?回則不然,方其欲酒之時,而酒忽至,如病得藥,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專;自酒以外,更無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語言重複,形容顛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氣。與之飲,大能助人歡暢,予是以日願與之飲也。”人又曰:“此蕩子不顧家,烏足取?”予曰:“回為一身,蕩去田產;君有田千頃,終日焦勞,未及四十,須鬢已白。回不顧家,君不顧身,身與家孰親?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無以應。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飲即向人家住,不歸,每十日送柴米歸,至門大呼曰:“柴米

  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繫一絲囊,常虛無一文。時予問回曰:“虛矣,何以為計?”回笑曰:“即至矣。”既實,予又謂曰:“未可用盡。”回又笑曰:“若不用盡,必不來。”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後,無立錐地,又不為商賈,然此囊隨盡隨有,雖邑中遭水旱,人多飢焉,而予獨如故。予自知天不絕我,故不營。”予曰:“善。”

  予嘗偕回及豪少年二十餘人,結為酒社。大會時各置一巨甌,較其飲最多者,推以為長。予飲較多,已大酣,恍惚見二十餘人皆拜堂下。時月色正明,相攜步鬥②湖堤上,見大江自天際來,晶瑩耀朗,波濤激岸,洶湧滂湃,相與大叫,笑聲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復以失意就食京華,所遇皆貴人,不敢過為顛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厭繁華,喜靜定,枯坐一室,將來酒皆須戒之,豈能如曩日之豪飲乎?而小弟有書來,乃雲餘二十少年皆散去,獨回家日貧,好飲日益甚。予乃嘆曰:“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取材於明袁中道《回君傳》)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步鬥:步行轉折,形容腳步踉蹌。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回聰慧,耽娛樂       耽:沉溺

  B.絕喜與飲         絕:特別

  C.此蕩子不顧家    顧:照顧

  D.人不堪其憂           堪:願意

  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君輩烏足與飲

  你們怎麼配和我一同飲酒呢

  B.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

  回君有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

  C.予自知天不絕我,故不營

  我自己知道上天不會讓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謀生

  D.不敢過為顛狂,以取罪戾

  我不敢過分自由隨意,卻因此招致罪過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同鄉人對回君嗜酒如命深惡痛絕,有人勸說作者不要再同回君飲酒。

  B.作者認為回君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與他飲酒,感覺十分輕鬆舒暢。

  C.回君雖然生活貧困,但對錢財的有無毫不在意,從不刻意追求金錢。

  D.作者對自己當年在酒社中與豪放少年共推回君為社長一事印象很深。

  參考答案:

  8.D堪:忍受

  9.D(我)不敢過分自由隨意,(怕)因此招致罪過。

  10.D 文中沒提及作者當年在酒社中與豪放少年共推回君為社長一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