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界外功夫》閱讀練習及答案

陳志宏《界外功夫》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陳志宏的《界外功夫》,完成下面小題。

  ①習畫多年,成一代畫匠,也許並非難事,要做一代畫師,卻實非易事。匠者學技,師者求藝。

  ②技在筆鋒墨彩裡藏,如林中陽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遍地皆可尋見。藝在廣闊天地間、萬事萬物裡,像輕拂而過的涼風,可感可觸,卻難覓芳蹤。藝立於技的基礎之上,卻自有其獨特的生態。

  ③求藝,僅憑業內功夫還不夠。宋人彭乘在《墨客揮犀》中說:“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①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若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慕則晴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短短數行,切中要害,值得細品。

  ④畫花畫貓非難事,畫出花與貓在某一特定時刻的獨特神韻,卻不是光在畫界下苦功夫所能達成的。此藝非技,須在畫界之外求得。在界內苦學再久,用功再深,也難得藝上身。

  ⑤蘇軾曾在一篇文章中講僧維真畫人像,道理也一樣。僧維真畫曾魯公,起初不得要領,畫的人像怎麼看都沒感覺。然而,只在畫中人額上添上三道皺紋,作抬頭仰視狀,便極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後三紋”,再怎麼使勁,都難繪出曾魯公的神韻。捕獲到這“三紋”,不是畫技,而是觀察之功。

  ⑥畫龍,點其睛,龍就活過來了;畫人,捉其神,人就躍然紙上。人的神韻在何處?畫譜裡找不著,古畫裡也尋不見,一切皆在畫界之外。

  ⑦真正的畫師,成竹在心,不會老惦記畫譜,拘泥於畫法。只有畫匠在畫技上斤斤計較,原地打轉,轉不出大氣場和大格局。

  ⑧詩家有云:功夫在詩外。畫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廣之,哪行哪業不是這樣呢?

  ⑨界內學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規,有理有據,但終難成趣;只有在廣闊的界外,摸爬滾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藝之高峰。

  ⑩何為界外?眼光、氣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諸如此類,是一根根無形的線,牽引著藝人朝著光明而去。

  (選自《思維與智慧》20xx年第1期,有刪改)

  【注】①披哆:張開。

  16.下列關於“界外功夫”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是指畫譜畫法之外的各種功夫。

  B.是指繪畫技術之外的觀察功夫。

  C.是指各行各業立於技之上的.諸如眼光、氣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D.是指畫師所具備技之上的諸如眼光、氣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17.作者既然說第⑤段中故事與第③段中的故事“道理也一樣”,為什麼還要再寫呢?

  18.結合下面一段文字,說說你對文中“技”和“藝”關係的理解。

  法布林被默忒林克贊為“昆蟲的荷馬”,其所著《昆蟲記》被作家雨果稱為“昆蟲的史詩”。這些讚譽首先源於法布林科學嫻熟的野外觀察和實驗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寫作技巧。當然,不僅僅如此,還源於他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對自然萬物的欣賞與讚美等因素的加持,這些都給嚴謹的學術著作《昆蟲記》注入了靈魂和生氣。

  【分析】文章首先提出了論題“匠者學技,師者求藝”,然後以畫貓、畫人為例,論述了“此藝非技,須在畫界之外求得。在界內苦學再久,用功再深,也難得藝上身”的觀點,接著用各行各業立於技之上的諸如眼光、氣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來對“界外功夫”進行了理解。

  【解答】(1)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畫亦如是,功夫在界外。推而廣之,哪行哪業不是這樣呢”“何為界外?眼光、氣度、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諸如此類,是一根根無形的線,牽引著藝人朝著光明而去”可知“界外功夫”應該是指各行各業立於技之上的諸如眼光、氣度、感情等方面的功夫。

  故選:C。

  (2)本題考查論據的運用。第③段以畫貓為例論述了“此藝非技,須在畫界之外求得。在界內苦學再久,用功再深,也難得藝上身”的道理。第⑤段又補充了僧維真畫曾魯公的例子,也是論述了“捕獲到這‘三紋’,不是畫技,而是觀察之功”,雖然二者論述的道理一樣,但是一個畫貓,一個是畫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論述了中心論點。

  (3)本題考查文中“技”和“藝”關係的理解。材料中的法布林所著《昆蟲記》被作家雨果稱為“昆蟲的史詩”。這些讚譽首先源於法布林科學嫻熟的野外觀察和實驗方法,以及他高超的寫作技巧。文中的“技”可以理解為法布林的高超的寫作技巧。“源於法布林科學嫻熟的野外觀察和實驗方法......他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對自然萬物的欣賞與讚美等因素的加持,這些都給嚴謹的學術著作《昆蟲記》注入了靈魂和生氣”,文章說“此藝非技,須在畫界之外求得”,這個“藝”即可理解為法布林在運用高潮技法的同時經過觀察和實驗給嚴謹的學術著作《昆蟲記》注入的靈魂和生氣。

  答案:

  (1)C

  (2)二者論述的道理雖然一樣,但是一個畫貓,一個是畫人,事例更加充分,有力地論述了中心論點。

  (3)文中的“技”可以理解為法布林的高超的寫作技巧。此藝非技,須在界之外求得,“藝”可理解為法布林在運用高超技藝的同時給嚴謹的學術著作《昆蟲記》注入的靈魂和生氣。

  【點評】論據材料一定要能證明論點,材料與觀點必須統一。論據與論點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係,因此論據與論點之間應有內在聯絡、有契合點才行,否則就不能證明論點。

最近訪問